第2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靖宁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墨竹一头雾水,愣愣的看着她家姑娘。
  “你叫我做什么呢?”
  “老夫人让姑娘去琼华院用晚膳。”墨竹爬起来说道。
  “那我过去了,害怕的话别动我的抽屉。”成靖宁大步流星,走得十分潇洒。看得墨竹不明所以,以为成靖宁得了失心疯。
  对沈老夫人,成靖宁没有丝毫隐瞒,把自己的猜想说了,避去重生这件事。“安宁的变化我也发现了,一时之间分不清她的转变是好是坏。”
  “总之要小心,以后尽量离她远一些。”成靖宁道。
  两天后,成芙宁把猫送到行云院,带着数个仆妇去了大觉寺,侯府未起任何波澜,一如往常一样。再过上十几日,成永安也要回家了,再就是又要过年了,这么想着,便觉时间过得很快。
  闺阁中的女儿家打发时间无外乎做女红或是看些闲书消遣,成靖宁这边,拉了水袖花月几个大丫头下五子棋。两年过去,她在棋艺上并无精进,依旧只会玩儿这最简单的益智游戏。四个丫鬟被经常拉着练手,眼下已是今非昔比,成靖宁已不能轻易赢她们了。
  刚输掉一局,就听到一个声音,陌生中带着熟悉,“原来你也不是什么都会嘛。”成靖宁抬头一看,却是顾婉琰和沈嘉月来了,忙下炕招呼她们坐,“今天怎么想起到我家来了?进来也不支会一声,我又不会赶人走。”
  “想给你一个惊喜嘛。”沈嘉月笑嘻嘻的道,自从六月之后,她被家人拘着就很少出门了,其间只到永宁侯府来过几次,无一例外的都是蹭吃蹭喝,这次还拉着顾婉琰一起。
  “是惦记我这里的烤肉吧。”成靖宁现在算是明白,这两个都是吃货,外加英国公府的英娘。
  顾婉琰被戳中心事,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沈嘉月却是个厚脸皮,大大方方的承认:“听说你家冬至烤了羊肉,吃起来很是不错,所以就想过来瞧个新鲜,不知这会儿还有没有?”
  “人都来了,我还会藏着?今天就吃烤羊肉吧,云岫,你去厨房那边说一声,腌一盆羊肉送过来,把炉子那些也送来。”成靖宁让云岫往厨房那边去一趟。
  下午,沈嘉月酒足饭饱的半躺在暖烘烘的炕床上,抱着一大一小的两只波斯猫,“好想留在你这里,我不想回去了,要不明年我过来和你一起住吧。”今年考核,她父亲虽然升了官,但依旧在外地任职,这次她娘刘氏也要一起去,和端庄的姐姐妹妹以及矜持守礼的嫂嫂们玩儿不到一块儿去,就打起成靖宁的主意。
  “只要你说服了二表舅母,想过来住多久都成。”成靖宁平日里无聊得紧,也想找个同龄人说话。
  一旁的顾婉琰,捧着个脸,一脸艳羡的看着沈嘉月,“你们家真好。”顾家家教严,是不许平白无故让家中女孩寄宿到亲戚家的。
  “对了,我上午来的时候,看到一辆马车停在府外,好像是姑祖父回来了。”沈嘉月打着饱嗝说,不停地揉噜噜的肚子。
  成靖宁无动于衷的“哦”了一声,老渣渣回来了,大概是得到两宝贝儿子都下狱的事,在福州坐不住,回来主持大局了吧。成振功招供说有人故意把竹姨娘的下落透露给他,他只差没直接说是成振清了。现在外面都说永宁侯蓄意报复,一个个的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朝堂上已有几个言官参了成振清好几本了。也不知,侯府又要起什么波澜了。
  收到翠竹的信后,成启铭快马加鞭的从福州赶回京城。风尘仆仆的回到侯府,直奔琼华院,请见沈老夫人。不多会儿白妈妈出来,说:“老夫人说,既然老爷是回来兴师问罪的,那就等侯爷下衙回来之后再一起谈话。她现在忙着年底查账,没空见您,您请回吧。”
  白妈妈瞧不上成启铭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此刻并不给他面子,说完话就折了回去,啪的一声关上大门。成启铭吃了闭门羹,失望离开:“还是先去探望母亲吧。”
  成启铭回来的突然,林妈妈见到人时热泪盈眶,手足无措的拉着人问长问短,直到成青提醒,才抹了泪进去禀告荀太夫人。
  母子分别后的这一年,荀太夫人心累得紧,整日做梦梦到成振功和成振声双双惨死,那些个曾孙们孤苦无依,几番折腾下来,衰老了十岁不止。
  “娘!”
  荀太夫人瞧着老,但依旧耳聪目明,听到成启铭的声音,登时老泪纵横:“启铭啊,你终于回来了!你不知道这一年里都发生了什么。”
  “儿子都知道。”成启铭也哭道。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看得一旁的成青和林妈妈跟着一起流泪。安抚住荀太夫人的情绪,成启铭才问起成振功的事。
  荀太夫人登时气急攻心,吐了一口带血的痰出来,又趴在床边咳嗽了好一阵。这时府中的家医张大夫背着药箱从景斓堂的厢房赶过来,为太夫人诊治。张大夫扎了几针后,对成启铭说:“太夫人年迈,不能经受任何刺激,老侯爷有什么话,就问身边伺候的人吧。”
  林妈妈伺候荀太夫人躺下,成启铭跟着张大夫到外间,问道:“家母的身体,现在如何?”
  张大夫是府上专门照顾太夫人病情的大夫,对老太太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道:“太夫人老而不衰,还能撑一些年头。她现在忧思过度,必须安心静养,否则对身体不利。”
  安心静养,现在的情形,如何能让人安心?成启铭头疼,送张大夫到门外,说:“有劳了。”
  太夫人那里不好继续打扰,成启铭一肚子问题只得让林妈妈来解答。成振功和成振声也算得上是她看着长大的,心底里偏疼一些,说话时多了袒护。从罗氏和离,到翠竹大闹永宁侯府,成芙宁曲折的身世到最后成振功锒铛入狱,大小事情悉数说给成启铭听。
  “忠敬侯府欺人太甚,眼见着二爷落魄就逼着罗氏夫人和离,罗氏夫人也是个狠心的,竟然让三位小主子改姓!还有翠竹那贱坯子,两面三刀,二爷就是杀她全家也不解气!”林妈妈气得一抽一抽的,“老爷,这次的事,是有人故意害二爷的,您一定要救他呀!”
  “我知道。”成启铭太阳穴突突的跳,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棘手的很。还在唉声叹气的空档,沈时到这边来请他去昊晖堂:“侯爷下衙了,老夫人命小的过来请老侯爷过去。”
  “带路吧。”侯府已经大变样,他已经找不到从前的路了。
  成靖宁想看老夫人和父亲收拾老渣渣,打发走沈嘉月和顾婉琰,带着可可早早的潜到昊晖堂中。这次为了不被发现,一人一猫躲在正厅正上方的案桌底下,都寻了个肆意的姿势坐着。冬天到了,都罩上桌布,正好把人掩盖住。
  听到开门的声音,成靖宁和可可豆竖起了耳朵,心道:来了。
  先到的是沈老夫人和成振清,丫鬟仆妇送上茶水之后,纷纷退下,守在此处的,都是母子二人的心腹。成启铭走到修缮一新的昊晖堂前,理了理衣裳,整理好心情后才迈步入内。
  沈老夫人喝着茶打量成启铭,一路奔波并不见他劳累,红光满面,越活越年轻了,笑道:“想来是福州的风水养人,倒让老爷你年轻了不少。”
  成启铭知道这是沈老夫人在讽刺他,眼下他无心说其他,开口便道:“振功和振声已经落魄如丧家之犬,你们母子两个,为何不放过他们?”
  “最近一年,陛下忙着筹备边关互市和海贸以及海防之事,我在崖州十年,对海贸和海防之事比京中官员都了解,一直忙着帮陛下出谋划策,到沿海的几个大港巡查,商议军国大事,没工夫管他们两个的事。”成振清这一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加上各种流言蜚语,更不会去碰成振功兄弟,被朝中各方抓住把柄。
  “巧言令色!一派胡言!你以为你们母子那点龌蹉心事我不知道?现在你们赢了,就开始着手清算了吗?振功振声到底姓成,也是你们的亲人,你们为何就不肯放过他们?”成启铭一句一句的质问着。
  成靖宁看了可可一眼,忍不住吐槽,这人好生无耻。果不其然,沈老夫人冷哼一声:“就凭成振功和成振声那作天作地的性子,不用我们出手,有的是人收拾他。你以为,他们兄弟两个那些年得罪的人还少吗?整治打压他们,我和振清还嫌脏手。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那两个儿子一样,一肚子坏水,整天想着害人吗?振清行得端坐得直,会用此等下作手段去痛打落水狗?不,他们连做落水狗的资格都没有!”沈老夫人厉声呵斥,她一字一句,咬字清晰,驳得成启铭哑口无言。
  “你……”成启铭找不到话反驳,只死死的盯住沈老夫人。
  “这是透露翠竹下落的字条,您拿去看吧,看看能查到谁头上。陛下听闻您回京,特地让我回来见见您,既然见着了,我就不多待了,得进宫和琼州、广州、余杭还有天津来的几位大人商议海贸之事。”成振清不过多理会成启铭,现在和他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更懒得为自己辩解,是非曲直,老头子爱怎么猜怎么猜。
  成振清放下皱巴巴的字条,目不斜视的出门。成启铭被成振清的言行举动气得不行,这逆子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父亲了,难怪行事那般有恃无恐:“不孝逆子!狼心狗肺的东西,永宁侯府如何能交到他手上!”
  “不交他手上,交给成振功成振声,还是成永泽或是成永桓?我倒是忘了,永泽已经改姓了。”沈老夫人立刻反驳道,“你无凭无据、空口污蔑振清,这又是一个父亲的所作所为?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现在的一切都是你造成的,你有何脸面斥责振清?看来在福州的日子,你自顾自己逍遥,却无半点自省。成启铭,你还是跟当年一样,懦弱无能。当年我瞎了眼才会看上你。”沈老夫人现在无所畏惧,骂起人来中气十足。
  被沈老夫人每骂一声,都似尖刀一般插进成启铭的心脏,风华不减当年的京城第一男子,此刻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都是我的孩子,我如何能作势不理?如果振功和振声没了,玉宁和永桓他们又该如何?文茵,给孩子们一条活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想起还有一个成芙宁,成启铭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气来,暴躁的怒骂道:“翠竹那贱婢生的孽种呢?她还有何脸面存活在世?我不杀了她!”
  “自己没教好儿子,就要拿一个无辜的孩子出气?你这专挑软柿子捏的毛病、东拉西扯转移视线的手法还是没改啊?”沈老夫人摇头叹道,“你软弱了大半辈子了,晚年我还是希望你强硬一些,自己带着你那些孙子孙女单过。当年分了家,我从不曾求过你,凭一己之力撑起大房,希望你也能做到,你也个大老爷们儿,无论如何,也会做得比我一个女人好。”果断拒绝成启铭带二房三房的妇孺回侯府的要求,她还没心善到去帮李馥盈的孙子。
  第50章 过年
  “我不想和你吵架。”几番交锋下来, 成启铭没占到半分理, 到头来好似他在无礼取闹一般, 疲倦得很,雪天赶路都没这么累。
  沈老夫人却淡然一笑, “你这么匆忙的赶回来, 不就是来吵架找骂的?既然不想继续,那就请回吧。厢房已经备好,就在太夫人的景斓堂那边,你们母子和好好说说话。”
  成启铭步履沉重, 带着颓丧的情绪离开。沈老夫人打了一场仗,这时候也松懈下来,她也心累得紧。不过……“听了这么久, 看了这么久, 该出来了吧。”
  成靖宁收了收脚,检查后发现没有衣裳裤脚露在外面,怎么就被发现了?该不会是老夫人在诈她?是以一人一猫,躲在桌案下边岿然不动。
  “出来吧,早就知道你在桌案下,还要我老人家来请你不成?”沈老夫人换上逗猫般闲散的语气道。
  好吧, 成靖宁最后抱着可可从桌案底下钻了出来。她在底下的时间不短,这时候有些腿麻, 见过礼后道:“祖母, 您让我坐一坐,我站不住了。”
  “我不叫你出来, 你就不腿麻了?”沈老夫人笑骂道,让她在身边坐下。“嘉月和婉琰走了?”
  “听说祖父回来,我就让她们回去了。嘉月说明年想到府上来住一些时日,二表舅要去陕西任职,二表舅母也会去,她想过来和我作伴。”成靖宁给沈老夫人的茶杯续满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猛灌了下去。
  “也好,嘉月是个活泼的性子,你们做个伴也不错,只是以后不许凑一起淘气。”沈老夫人含笑道,“在下面听了这么久,有什么想法?”
  成靖宁闻言,倒茶的动作一顿,旁边的可可也竖起耳朵听着。“其实祖母知道祖父会回来,故意等着他的吧?”沈老夫人这般周全,不会没有想到这一点,刚才骂得那般痛快,显然是准备好的,一刀比一刀插得狠。
  “你这孩子。”沈老夫人缓缓地叹口气,“祖母这辈子就这样了,只盼着以后你能美满幸福,别像我一样。”
  “我以后一定会过得很好的,祖母您别担心我。”上一世遇到的三个渣男,早让她熄了结婚成家的念头,尤其眼下又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婚姻更是恐惧,哪敢再妄想?男人的渣,是不分古今的,只有自己有权有势过得舒心畅意才好。这世上的男人,没一个好的,就算有,她也没那个运气遇到。
  那边,正在和仇天仇地兄弟两个商量事情的萧云旌,突然放肆的打了个喷嚏,之后若无其事的对他们二人道:“你们继续让那边的人盯着成宅,任何可疑之人都不要放过。”他怀疑是成振清的政敌搞的鬼,但那之后,再也没有任何线索,那人比他想象中的更沉得住气。许多事改变了,眼下的形式更加复杂,不过到底还在掌握之中。
  或许是昨夜沈老夫人一番拷问灵魂的话,让成启铭无地自容,次日没出现在琼华院这边。一早张妈妈来禀说,成启铭带着成青出门了。“还有大半年才去西疆瀚海,他有的是时间周旋。”沈老夫人正在梳头,路妈妈给她梳了个福髻,戴上玄色的抹额,只要那人不回来烦她,他做什么她都不会管。
  这时候成靖宁过来请安,跟在她身边的水袖抱着一盆蓝色的花,长着几片一指长宽的叶子,中间开着一簇花,散发着浓烈的香气。沈老夫人看着新鲜,说:“这是什么花,以前还没见过。”
  成靖宁行过礼后,抱过水袖怀里的花盆放在桌上,说:“是端午的时候在京郊天香花圃园买回来的洋水仙,今年才从西洋传进来,我见着的时候就买了。过年前后才开,今天正好开了一株,就先送到您这里了。”
  “怪好看的,放着吧。”沈老夫人笑道,白妈妈已把洋水仙放到花厅的案桌上了。老夫人又道:“还有好几个铺子和庄子的账没查完,你留下来帮忙吧。”
  “是!”成靖宁欢喜的应道,沈老夫人这是要她帮着理家了,早些学着对日后有用。她的数学不怎么好,但绝对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高考的时候考了一百二十八分,创初中到高中以来的最高纪录,虽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但最基本的四则运算还记得,应付眼下的账目不在话下。
  花月搬来她的草稿纸和西洋笔墨,成靖宁在沈老夫人的指点之下,学着查账对账,稽核清算,入了门之后,写写画画,算得倒比沈老夫人快些。看得一旁的白妈妈和张妈妈很是惊奇,笑着夸道:“姑娘能写会算,比账房先生还厉害些。”
  沈老夫人怕她马虎大意,说:“你仔细些,别算错了。”
  “我晓得,不会有错。”成靖宁在竹纸上书写运算一番,又翻了一页。账本是醉霄楼的,由于辣菜的缘故,今年在所有铺子中赚得最多,掌柜的可靠,账目没有任何问题。
  查完醉霄楼的账,成靖宁又请求查其他的,沈老夫人将信将疑的接过醉霄楼的账本,一页一页的翻看,出了一道考题考她:“大和尚每人吃四个,小和尚四人吃一个。有大小和尚一百人,共吃了一百个馒头。那么大小和尚各几人?各吃了多少馒头?”
  很简单的数学题,带入方程式很快算出来:“大和尚二十个,小和尚八十个。大和尚吃了八十个馒头,小和尚吃了二十个。不知我算得对不对?”
  沈老夫人点点头,怕她是蒙出来的,又出了一题考道:“一妇人在河边洗碗,路人问她为何洗这么多。妇人道:‘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两人合用一饭碗,三人合用一汤碗,四人合用一菜碗,共用六十五只碗。问家里来了多少客人,饭碗、汤碗、菜碗各多少?’”
  成靖宁写写算算,很快得到答案:“一共来了六十人,饭碗三十个,汤碗二十个,汤碗十五个。”
  都对上了,沈老夫人不再怀疑,“都不错,这几天都过来帮我吧。”
  账本一直查到十二月十五,沈老夫人为了奖励成靖宁帮她的忙,提前封了一百两红包给她。老人家的奖赏,就是这么的直接,不过成靖宁很喜欢,开始计划着开年之后怎么花钱,又腾了三十两银子出来,提前给院中的诸位发红包。
  又过了五日,成永安从松山书院赶回来,四个月不见,人又长高稳重了些,和时而不着调,时而小大人一样的成永皓比起来,他更像大哥。许是感受到来自胞弟的压力,从京郊校场赶回来的成永皓跟着正经了不少。
  年底的侯府热闹了不少,更值得欣慰的是,成启铭没回来碍眼。许是被伤了自尊,他不再去求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开始联络过去的同僚好友,试着让那些人帮成振功和成振声在今上面前求情。
  官场上混的谁不是人精,知道刑部和京兆尹之所以下狠手,是听了今上的话,谁还敢去触霉头?至于成振清,现在外面的人都猜是他残害手足,不孝不敬家中长辈,参他的折子都如雪花堆满今上的龙案,但今上理了吗?还不是照旧重用,准备明年让他主管边关互市和海贸之事。是以,成启铭忙活了近一个月,没一点进展。
  眼下又要过年了,成启铭只好先搁置救儿子的事,去照拂孙子孙女们。他本想联合荀太夫人一起,接成玉宁、成永桓等人到侯府,无奈被沈老夫人拒绝。理由很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决绝:让二房三房搬出侯府,是今上的意思,难道他想抗旨?不尊圣意,是大大的不敬,孝在义前显得那么的卑微,成启铭只好作罢。
  成振声做生意赔了不少钱,原本地段不错的宅子也卖了,十一个人挤在顺义街一座一进的宅子,日子过得着实可怜。成启铭怜悯孙辈,拿钱在兴隆街成振功的宅子附近置了一处三进的房子给三房住,又找工匠将两所宅子打通,算在一块儿过日子。两房的顶梁柱都不在,成启铭暂时当起这个家。
  落魄的二房三房令人唏嘘,和大房的鲜花着锦比起来,更是惨不忍睹。闲着没事干的京城百姓,各种阴谋论着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如何谋害成振功成振声,说母子两个冷酷无情,连成启铭都回不了永宁侯府。
  不过沈老夫人和成振清淡然至极,对外面的议论丝毫不放在心上,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又值年节下,更是热闹。
  忙碌了十几日,成靖宁的荷包和帕子也绣好了,今年大概也不会跟着长辈们出门,令国公府那边是不会去的,如此一来,顾家也不能去了。人不去,但礼却要送到。
  沈老夫人虽不是记仇的性子,但对世子夫人谢氏的嫌弃仍旧耿耿于怀,成靖宁的自尊些也不允许她去国公府。过去是被嫌弃,至于现在却不想说成是炫耀。自从二房三房被驱赶出侯府之后,大房独霸,皇后眼下地位稳固,四皇子赵承业又极有可能成为储君。父亲也受重用,侯府就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嫡女,无论她是何等模样,都是京城中最炽手可热的贵女。
  由于初一一早沈老夫人和成振清夫妻都要进宫,所以大年初一的红包提到今晚发,沈老夫人今年赚得多,发起红包来很是豪迈,乐得整个侯府的下人都合不拢嘴,个个喜笑颜开的上前说着吉祥话。侯府中的主人不多,不过沈老夫人开宴设席,请侯府的有功之人过节,琼华院外的梨风堂也是热闹非凡,映衬着琼华院内的喜庆,这个节过得其乐融融。
  正月初一的安排则是早起先开祠堂祭祖,昨夜烹煮好的祭肉端上供桌,这时候成启正一房人也到了,聚齐之后开始祭拜祖先。荀太夫人最近被气得不行,没过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大事。
  祭祖之后发红包,一圈下来,成靖宁的荷包鼓了不少,再之后阖家坐在一起吃汤圆,之后分成两拨,一拨进宫面圣拜见今上太后皇后,成靖宁则跟着戴老夫人等一起到大觉寺祈福上香。出门时还不到辰时,大人们都喜气洋洋的,早起的男孩儿女孩儿个个疲倦得很,捂着嘴打着哈欠,爬上马车之后,都肩靠肩的补眠。
  大年初一寺庙香客众多,好在大觉寺是皇家寺庙,普通平民进不来,来此地的差不多是京城的权爵之家。成靖宁等人到时,并没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刚回京那段日子成靖宁在大觉寺住过一段时日,对寺庙各处熟得很,跟着戴老夫人等长辈拜过庙里的佛祖菩萨后,拉住一个小沙弥,问了成芙宁的住处。
  跟着沙弥一路走到半山的房舍,此地已远离下面的香火人群,显得清幽静谧,周围种了梅花,这时候正开着,红艳艳的一片,映着白雪煞是好看。
  走马观花的看了周遭的景色,开门的正是映秋,看到成靖宁,很是惊奇的道:“二小姐,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芙姐姐,不请我进去坐坐?”成靖宁裹紧了身上的斗篷,问道。
  映秋喜道:“二小姐快请进。”将人应进屋之后,招呼荷香几个上茶,自己到里间小佛堂去通知成芙宁。
  寺里吃素,又是佛门净地,仅一个月没见到成芙宁,她身上那股子超凡脱俗的气韵越发出众了。加上又是孝期,她穿着一身素色衣裳,更显风骨。“靖宁来了。”两人道完恭贺新禧的话,在炕上坐了下来。
  “我把雪儿也带来了,你给瞧瞧。”身后的墨竹提着个笼子,里面正是雪白一团的雪儿。看到成芙宁后,扑腾着要出来。
  成芙宁见着爱猫,也喜得不行,抱出来亲了又亲,“多谢你带它来看我。”
  “今天祖母他们进宫去了,我就跟着戴祖母她们一起来拜菩萨。芙姐姐在大觉寺可还住得习惯?”成芙宁喝了口热茶暖身,打量着屋内的摆放陈设。很普通的寺庙厢房布置,因在半山的缘故,墙壁修得很厚,火盆里的碳放得很足,在室内一点也不觉得冷,香炉内点着檀香,闻着令人内心宁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