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你猜她们说的苏苏是不是伍雪青说专钓洋人的那位?”
  “别瞎说,灵雁说人家自始至终只有一位男朋友,是个混血的华夏人。”
  “切,无风不起浪,而且我国很多女孩喜欢西人是事实。”
  “事实是伍雪青因为贪心又浪费食物害得小凤、小莲被一间餐厅拒接待,这种人说话怎么能信?”
  这则笑话在朋友圈里都传遍了。
  女人噗哧地笑了,“不止啊,我听说她在相亲的时候因为嘴上缺德被对方听见,人家连面都不见了请她们吃一顿饭道歉,结果花了对方几千块大洋……”
  “嚯,不会吧?!”
  “怎么不会?你知道男家是谁吗?京里韩家大公子,眨眨眼睛就能赚到一幢别墅钱那个。听说媒人看在伍老将军的份上给她介绍这么一个精品男,结果被她自个儿搅黄了。然后她那个妈哦……”
  抬出伍家的名号找了很多有份量的中间人去当和事佬,希望能够挽回让两个年轻人至少见上一面解开误会。为何这么紧张?因为伍家是军人家庭,主要势力在部队机关。
  而韩家主力在政府机关,同时有长辈身兼军政党的职位,不知有多少人想跟他们家攀上关系。不过人家的儿孙为人处世低调,分散各地底层学习并且找到合拍的伴侣。
  唯独这位韩大公子高调些,没办法,他是韩家唯一一个经商的,而且成就不凡颇得各方领导的看重。他的资产经得起国家与人民的审核与监督,身家无污点全凭满腔热情在世界各地忙着赚小钱钱。
  这位行走的财神爷双商高,前三十几年顾着成就梦想忽略儿女私情。后来据说身边好友一个个都成双成对了,眼红了,也心动了,恰好一位热心的媒人说服他.娘亲帮忙介绍女孩子,便随口答应了。
  然后第一次相亲便遇到伍雪青,从此跟媒人绝缘。
  伍妈妈之前也不知道对方来头这么劲爆,直到媒人兴师问罪才了解的。如果伍雪青与韩公子成了,两家势力如虎添翼,所以两家男人得知后原本乐见其成。
  不成也没问题,再见也是朋友嘛,同住一座城以后见面机会多的是。
  可伍雪青的妈妈不甘心错过一名好女婿,如果这桩婚事成了,以后有了女婿和继子这两张王牌,别说京里,整个华夏任她和她娘家人横着走。
  可惜不管谁去说,韩公子不松口,他.娘亲也不敢擅自作主,父辈不管儿女私情,全家都是榆木疙瘩把那媒人气得不要不要的。那媒人被砸了招牌咽不下这口气,非要替自己讨回公道。
  伍雪青强调说男方小气,因为她多花了多些钱便生气记恨。
  嗤,开玩笑,以为财神爷像她那样前世没吃过牛肉龙虾么,稀罕那点吃的?
  但是,男方对这件事一直不发声,算是圆了女方面子。
  由此看出对方品行高洁不凡,得罪这种人家让媒人悔断肠子。
  她千方百计打听那天发生的事,然后查到伍雪青那两名好友,找人上门问明情况。那两位好友被自己最心爱的餐厅给拒接待,心里正火着呢,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包括伍雪青背后说人坏话,结果被人抓包的细节。
  原本她们不了解,只怪那伍雪青自己口无遮拦。
  得知相亲男认识柏少华与苏杏,便把自己那天的失误全部怪到苏杏头上。跑到她俩跟前愤怒地说,如果不是那扫把星矫情,动作搞笑,她就不会说那些话,就不会被小气男人听见揪住把柄。
  所以,她相亲失败要怪姓苏的崇洋媚外,害得她失态。
  探知内情,媒人回去一宣传,原本默默无名的伍雪青,在各大家族里的相亲名单中被勾了出来。
  为什么伍家不出面替她摆平?
  因为伍夫人是凭手段嫁进伍家的,她原本是体弱多病的前伍夫人的护士,不知怎的把那前伍夫人哄得姐妹相称,并在临死前把她的手交到丈夫手中让他娶她。
  那位伍将军把她娶进门后便扔到一边,夫妻俩分室而居,相敬如宾。只要她做事不损及伍家颜面,他一般不干涉。他对伍雪青这个继女毫无印象,开始听妻子说有意与韩家结亲。
  能成当然最好,结果没成,还连累伍家声誉。
  于是他亲自去了一趟韩家,与韩家大家长来了一次促膝详谈。
  然后第二天扔给自己夫人一份个人资料,说让继女去相亲。若成了他会送一份大礼给继女,如若不成,让继女以后别回伍家了,因为这次闹得有些丢脸,族亲们有意见。
  在传统女人心里,男人是一家之主不可违抗。
  可伍夫人一看资料,发现女儿的相亲对象是个离京十万八千里外的小康人家,险些晕倒。
  据说,伍雪青因为这个在家哭了好多天,连班都不上被开除了。
  “……灵雁之前还说她可能来村里散心,不知怎的居然没来,跑青海泡温泉去了。”
  “她还真是心大。”
  “没办法,毕竟是小家小户出身,又不得伍家人欢心,注定她飞上枝头也站不稳。”迟早要摔下来。
  “哎,别说了,再说下去你跟她有什么区别?”
  “哈哈,那也是……”
  清冷的雪夜里,两个女人依偎笑着回到三合院……
  去年不管过得好与坏,娶个媳妇过大年是很多人的心愿。
  梅安市的省城,在广场的河岸边,一位年轻人不怕寒冻,单膝跪在地,手捧鲜花与戒指在春节前求婚成功。此刻两人正紧紧拥抱在一起,女孩喜极而泣:
  “你会被人笑话的。”
  “谁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只要过得好,他们不但会笑,心里还会恨死咱们呢。”
  女孩噗哧地笑了。
  年轻人也笑了笑,“虽然你不肯说,可我知道你那天肯定受了委屈。没事,明年咱们努力赚钱攒钱,争取年底离开这儿到大都市去。”
  身无分文寸步难行,他的积蓄暂时无法支撑两人在大都市的生活。
  外边竞争压力大,他不能贸贸然把她带出去继续受苦。反正已经离开梅林村,离开那些人,再耐心等一年半载多存些本钱,两人以后在外边才能过得轻松些。
  女孩已经没有家了,因为有人在家乡传她下海出来卖,害得家人跑来把姑姑揍了一顿。并放言让她以后别回去,父母当她死在外边了。
  所以,她现在只有他了……
  第300章
  唐代的饮食讲究,造形也极优美。比如在贵族家里,水果按一定的造型摆在华贵的牙盘里,既可观赏亦可食用;各种糕饼点心,用不同的器皿盛放,使其色彩艳丽,香气袭人。
  苏杏和婷玉在游历过程中,路过一间寺庙,发现僧人们在寺院门口派发糕点和饭食。
  人多,有流民,也有当地老百姓,都是穷苦人家,她们便在寺院门口摆摊免费给人看病。没过多久,有两名僧人给她们端上寺里自炒的茶汤和素点心。
  茶青翠碧飘香,点心做得特别漂亮,花形、叶形盛于盒中,美得很有食欲。
  苏杏猜着,寺里可能藏着一位厨艺高超略有强迫症的大厨,若是寻常人家,在这种荒僻穷地方谁有心思讲究食物造型?有些习惯,恐怕要死了才能忘却。
  为对方的手艺深感佩服,但没有进寺里查找打扰。
  风大,天气冷,义诊持续到下午人们就差不多走光了,她俩这才有空找僧人们买几包茶叶。因为婷玉说这些茶叶好,强迫自己心如死水的剁手党一听,立马意志崩溃买了好几袋。
  “这么多?”婷玉诧异。
  “哈哈,送人,送人。”苏杏解释。
  一袋放在休闲居,一袋给少华带给昌叔,还有两袋分别寄给文老和林师兄,他们也爱喝茶。自己家留一袋,婷玉对茶颇讲究,看得上她才泡来喝。苏杏不讲究,所以家里的绿茶红茶等一般是她和访客们喝。
  茶盒是贵人用的东西,寺院用的是纸囊,一种用来装茶叶的纸袋,可保存茶香不散失。
  本来苏杏怕贵,结果僧人们不收钱。
  “二位施主施医赠药,功德无量,本寺又岂能收取菩萨的钱财?罪过……”念了一声佛号,两名僧人返回寺里,关上寺院大门。
  两人先是面面相觑,继而向院门作了一个揖,然后也离开了。她们一路走来雇用马车,此刻在山下等着。
  “婷玉,要不,过完年你跟白姨走吧。咒文在哪儿都能琢磨,不一定要在家里。”苏杏忽然建议道,“更不用担心我,我极少出门,少华他们又在隔壁,不会有事的。”
  两人何其有幸,皆有一技傍身,更是自己的爱好。她每天醒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婷玉却要隐藏自己的技能,这不公平。
  以婷玉的资质,应该用不着几年便能拿到资格证。
  婷玉瞥她一眼,望望山下不远的城镇,道:“在那种地方怎能静得下心?你别管,这事我自有分寸,快走吧,不然来不及进城。”要进城买糕点回去过年。
  其实,在古代游玩期间,苏杏常在婷玉的掩护之下回到苏宅喂喂猫狗,然后再回那边去。到了除夕的凌晨,她们俩提着很多东西一起回到家来,其中有些点心还热乎乎的。
  古往今来的生意人都很勤劳,尤其是年节时分,人们老早就开始动起来。
  她俩本想在那边过年,但街上年节气氛浓重,小孩欢奔乱跳,一缕乡愁永远是游子们的心头刺,能回去的人们尽量回去。
  所以,她们也回来了,而且买了不少东西。一路义诊,总能遇到几位懂得感恩的贵人慷慨大方,除了广结善缘,她们还赚到买年货的钱币。
  买归买,不要任何华美的容器古董。
  古人擅长利用自然之物做包装,有纸袋、小竹笼或藤筐啥的,工艺古风浓厚,精巧质朴。她俩买的全是干货、干果和冒着热气的蒸饼、煎饼和糕点之类。
  当然,少不了要给小福它们买肉,比如风干鹿肉。
  除夕要祭祖,所以她们带了很多东西。
  古代北风凛冽,无雪,而云岭村的雪没到小腿了。
  下雪之后,小福几只无所谓,小吉可受不了,所以屋里开了暖气,她们回来时屋里暖融融的。
  一到家,首先要做的是给小祠堂搞卫生,然后各自回房梳洗自己。换上干净温暖的新衣服,接着她们在小祠堂摆上供品,上香,祭拜……忙完这些已是早上七点多。
  在小祠堂门口点了爆竹,然后撤下糕点供品,留下果品摆在原位。
  “你把那些点心拿去休闲居给大家吃,我拿这些去白姨家。”婷玉分配工作。
  “好。”
  两人手里提着东西刚走出大门口,忽然感觉哪里不对,仰头周围一看,哈,原来宅门的两边和门口的屋檐分别贴着对联和红灯笼,看着特别喜庆。
  不用说,肯定是少君他们做的。她俩出远门之前跟他们打过招呼,可能见她们久久不回,所以主动帮忙贴了。
  往年貌似没这么热闹,今年大家好像都很兴奋。
  今天没下雪,苏杏和婷玉提着点心茶叶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家门,一个去了休闲居,一个去了白家大屋。
  北风呼啸,吹得脸皮麻麻的。
  休闲居的人爱凑热闹,但没有祭祖的习惯,餐厅仍然正常营业。天气冷,来吃早餐的人三三两两,不多。苏杏没留意看,提着东西一进门便放在铁板前的桌面。
  “唷,苏苏,买了什么好东西回来?”安德是第一个看见她的,见她大包小包的不禁笑逐颜开。
  “都是吃的,有点心和茶叶。茶叶是寺里僧人自己炒的,亭飞说还行,正好过年拿给大家解解腻。”苏杏说着,双手猛搓自己的脸,好半天才恢复知觉。
  “听到爆竹声就猜到是你们回来了,果然……”陆易过来看了看,“咦?羊肉干?”
  楼上的柏少君听到隔壁有爆竹声便已下楼,闻言惊喜道:“羊肉干?多吗?我的吃完了。”他要单独一份,上夜班无聊的时候吃。
  “有,”苏杏拎出其中一包,“还有一包搁这儿大家吃。”
  柏少君接过闻了闻,嗯,没什么膻味,不由高兴地上前给她一个拥抱,感叹道:“你真是我的及时雨,太喜欢你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