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拖一段时间,等旱灾落实了,他这边也好往朝廷上报。但这样做的话,百姓们的损失就大了,没修沟渠,地里庄稼若是颗粒无收,哪怕是又救灾的银子,能分到手里的又有多少?
  “那怎么办?就看着这天旱下去?”刘珍珠皱了皱眉,顿了顿又问道:“你看,咱们是不是给我爹写封信什么的?”
  “不能给岳父写信。”林仲修却摇头:“一来岳父现在不是户部的,不好管这边的事情,二来,知县当初曾给过咱们人情,咱们也不好越过他做这样的事情。”
  若是越过知县,直接让刘老太爷插手了,追究起来,知县还是个失职的大罪,而刘老太爷就属于手伸太长了。两面不落好,所以不到最后时刻,写信这个事情,就不能提。
  “那咱们就眼睁睁的瞧着这旱灾,不做点儿什么事情?”刘珍珠揉了揉帕子:“爹之前说让你到县里看看,让咱们打听一下,不就是想管管这事情的吗?”
  林仲修摆摆手:“别着急,定河水位下降,知县不是个愚笨的,这事情,迟早是要解决的,等会儿我去地里替了老三,让他先回来吃饭,我刚才让毛大娘做了一碗面条吃了,爹回来要是问起来,你就将我说的话给爹说一遍。”
  刘珍珠点点头,又详详细细的问了几句,这才送了林仲修出门。现在他们家的收入是来自三方面,种地是小头,绣庄占一半,另外一半是之前开的书局。
  林仲修种地不在行,但是写个文章,做个点评,批个注语什么的,还是相当在行的,哪怕在京城,他的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书局一开起来,只奔着林仲修的名字,生意蒸蒸日上,每个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入手了。
  所以,他们家是不怕旱灾的,大不了就带着一家老小继续换地方。可到底是在村子里住了三年,这一遭灾,可不是一两个人受罪的事情,能帮衬点儿,他们就帮衬点儿。
  邻里邻居的,做了好事儿留了功德,将来也好重振门庭。
  转眼就是端午节,天不亮,林秀贞就被刘珍珠给叫醒了,林带着林君安兄弟几个,还有小胖墩林君辉,几个人坐在客厅里,一边听刘珍珠嘀嘀咕咕的念一些吉祥话,一边扯了各色的丝线搓成花绳挨个儿给他们系上。
  年纪大些的,比如林君安,就只在手腕上系一个就行。中间的,不如林秀贞,手腕上脚腕上都得有,到最小的林君辉的时候,脖子上也得系一个。
  系上花绳,还得配上香囊,里面装的是刘珍珠前几天就去镇上买来的辟邪符。林君辉还额外多了个小老虎的挂饰,和小香囊系在一起,都挂在腰上。
  最后是用雄黄酒画手足心,林君安他们年纪大了,这个就免了。到最后,又是只有林君辉一个人画,顺带在额头中间写个王字。装备齐全了,吃了早饭,才放他们出门,上学的上学,不上学的也得回屋练字念书。
  林仲修他们都忙,所以给林君辉启蒙的事情就交给了林秀贞。虽然林秀贞是个女孩子家,但家里人也都知道,他聪明的很,跟着老太爷念书,念一遍就能记个差不离。
  若非是她自己在读书方面不是很在意,怕是比同胞兄长林君清强多了。
  “今天是端午节,姐姐给你将端午节的故事好不好?”领了林君辉回屋,林秀贞就翻了一本书,搂着林君辉坐在桌边,一个字一个字的点着读:“屈原……”
  “意思就是说,古代的时候,有个叫屈原的人……”读一遍,再解释一遍,林君辉乖巧的很,奶声奶气的跟着念:“大姐,这个是什么字?”
  “蒲,菖蒲,蒲公英,都是这个蒲字。”林秀贞笑眯眯的解释,林君辉大眼睛圆溜溜的:“菖蒲是什么呀?蒲公英是什么呀?能吃吗?”
  “你个小吃货,就记得吃,菖蒲呢,就是长在水田边的一种草,下次我带你去地里瞧瞧,蒲公英也是一种草,上面毛绒绒的,风一吹,蒲公英上面的花就会散开,被风吹着落到各个地方去,来年春天就又长成蒲公英了。”
  小学时候学的蒲公英的文章是怎么说的来着?
  “他们很是顽强,不管落在什么地方,都能生根发芽,一代代的长下去……”林秀贞绞尽脑汁的给林君辉将里面的寓意,林君辉小手捏着林秀贞的手指:“姐姐不说蒲公英也是一种野草吗?那野草长在地里,就会抢庄稼的肥料,庄稼就长不好了,那么多的蒲公英,飞来飞去的,都占了庄稼的地方,那以后庄稼长在哪儿呢?”
  “蒲公英也不是野草啊,它还是一种药材,能清热解毒……”林秀贞有些心虚的顿住,蒲公英的功效是这个吧?糟糕,不是学医的,早些年也没看过什么关于中药的书,这会儿有点儿扯不下去了,万一误导了孩子怎么办?
  “姐姐的意思就是,蒲公英也是有作用的,可是,得分长在哪儿,长在庄稼地里,它就是野草,长在有需要的地方,它就是草药,对不对?”
  林秀贞忙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人呢,也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的,你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有用,你不适合一个位置,那你就是拖后腿的。”
  都没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的清楚,这真是……是这些年太安逸,所以自己的智商下降了?还是小孩子太聪明,自己竟是被一个小孩子给提点了?
  “我知道!爷爷之前说过这个故事!”林君辉拍着手笑:“爷爷说,橘子树长在南边就是橘子树,长在北边就是杂树,接出来的果子一点儿都不好吃。”
  好像这两个故事不是很一样啊,这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长的好了就能吃,长的不对就不能吃。”林君辉笑嘻嘻的下结论,林秀贞又将之前心心里关于小孩子太聪明的想法给摁下去了,明明这小子就是个吃货,只要是能入口的,他都能记得特别清楚,不能吃的,就和普通小孩子一样了。
  “好了,那现在咱们就将这篇文章再读一遍好不好?”这古代识字的过程就是特别艰难,先认识一部分简单的字,等后来遇见复杂的,就用前头认识的字来做批注标读音,难怪这通假字别字什么的,一抓一大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清亮的声音里带着奶声奶气的童音,林叔皓从房门前路过,探头往里面瞧了一眼,笑眯眯的往厨房去了,毛大娘正在准备中午要做的菜,见他进来,忙问道:“三老爷是要吃些点心吗?昨儿秀贞做的点心还有,我给您拿来?”
  林叔皓摆摆手:“不是,你等会儿蒸一锅的肉包子,一会儿和王大娘给我送到地里去,今儿还要浇地,午饭我和二哥就不回来吃了。”
  说起浇地,毛大娘也有些愁眉苦脸:“这再不下雨,麦子可就真不行了。”
  林叔皓也没接话,出了厨房,到工具房又找了两个水桶,拎着就往地里去了。一路瞧见又不少人家在浇地,还有些人家已经将麦子给拔了,大太阳底下的,蹲在那里栽红薯苗。
  到了地里,就见林仲修已经开始往上提水了,站在井边往下看了看,忍不住皱眉:“这水,比之前可深了许多,二哥,你说,会不会真是要大旱了?咱们家这地里……”
  林仲修也皱眉,好一会儿才说道:“再过三天,若是再不行,咱们就先将这一块儿的麦子给拔了。”也幸好他们家种地是一块儿这一块儿那的,这边是麦子,那边是花生,另外还有一部分今年春天种了山药。只是真旱了,不管多少样,怕是都要减产了。
  “那红薯苗从哪儿弄?”林叔皓忙问道,林仲修皱了皱眉:“咱们自己生……”
  “二哥你傻了吧?生红薯苗可得一个月呢,等咱们生出来,这麦子也该割了。”林叔皓嘴角抽了抽,英明神武运筹帷幄的二哥竟然也会犯糊涂?
  若是三四月的时候,自己生红薯苗还能勉勉强强赶得上,这都五月了,发红薯苗什么的,白日做梦呢。
  “那换成山药吧。”林仲修盘算了一下时间,山药也是初春的时候种的,这都春末夏初了,或许,能将就一下?林叔皓撇撇嘴:“二哥,我看你真是急傻了,这天都要大旱了,你还想着种山药呢,那个一种下去就得浇水,咱们家现在从哪儿弄水?”
  林仲修白他一眼:“你有主意,你说说要种什么?”
  “要我说,咱们索性就不要管这一块儿麦子了,咱们赶紧的想办法修沟渠,大旱之后说不定就有水灾,修了沟渠,不管哪边都得利。”林叔皓一边将水桶甩进水井,一边絮絮叨叨的和林仲修商量。
  林仲修皱着眉:“你说的倒是轻巧,沟渠是能随便修的吗?这都得有朝廷的公文,起码得知县应下来了才能修,若是没灾,那就成了劳民伤财了。”
  林仲修也无奈,知县的顾忌多,虽说这会儿人人说是怕是要旱了,但没到最后的时刻,谁心里没点儿侥幸,还想着说不定明天就下雨了。
  兄弟俩都是从官场上下来的,也多多少少能摸到知县的一些想法,两个人就有些沉默了。
  林秀贞教着林君辉念了一会儿书,林君辉就有些坐不住了,小屁股左挪挪右挪挪,就跟下面长了钉子一样,时不时的要喝水,要上茅房,要吃点心。
  林秀贞索性就带他出门去玩儿,站在门口想了一会儿,不知道去哪儿,就站在隔壁门口喊:“杏花姐,在家吗?”
  “在家。”里面立马传来回话声,没多久杏花就拉开了门,笑眯眯的将人拉进去,伸手揉了揉林君辉的脑袋:“我还想着一会儿过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倒是先过来了,君辉吃不吃粽子?”
  林君辉抬头看林秀贞,没等林秀贞说话,杏花就笑着说道:“你可别说不许他吃啊,我们家刚包的粽子,这会儿还热着呢,我一起床就弄的,尝尝味道,你也指点指点我。”
  说着,转身就去了厨房,半点儿不给林秀贞反驳的机会。
  怀县这边吃的粽子都是甜味儿的,蜜枣,豆沙,花生什么的,蘸着白砂糖吃,软糯香甜,从嘴里能一直甜到心里去,林君辉吃的嘴边都是白糖,笑的眉眼弯弯的。
  杏花又端了茶水过来:“君辉长的越发的可爱了,对了,你今天去县城吗?”
  林秀贞摇摇头:“不去啊,眼看着都快中午了,这会儿去,到县城都差不多晚上了,赶不及回来,怎么,你要去?”
  “我也不去,今儿不是端午吗?我想着县城说不定有很多好玩儿的,你要是去的话,咱们一起去,你要不去,我也不去,那咱们下午去镇上玩儿吧?今儿是初五,镇上也有集市呢。”
  杏花笑着说道,难得一次休息日,又是端午节,逛逛街指不定能买一些好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们,我回来了,和大家讲讲花开这次的旅游经历,前几天是去的开封,但天公不作美,到了之后开始下雨……原本去清明上河园就是为了看表演,结果,人烟稀少,花开和朋友包园了!瞬间有一种我是武则天的感觉~大家若是有去的,可千万挑好时间,要不然,就只能去看建筑物了……这几天是周边游,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吃吃玩玩逛逛~~~
  最最最郁闷的就是,花开的脸皮是纸做的,到了开封第二天就过敏了,又红又肿又痒,一直到现在都没养好,哎,容易过敏的皮肤可真烦人……
  嘿嘿,明天开始回复亲爱的们的评论,下个月开始送积分,大家努力让留言超过二十五个字呀~~~么么哒,花开爱你们~~
  第45章
  林君辉一边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一边听自家姐姐和人说话,杏花又笑道:“那一家卖米粉的,也就赶集的时候来一回,咱们多买点儿,回来能做好吃的。”
  林君辉眼睛就有些发亮,眼巴巴的盯着自家姐姐看,嘴角的糯米白白的,和他嘴里的小白牙一样大小。林秀贞捏着他脸颊左右晃了晃:“小吃货,整天就惦记着吃。”
  “姐姐。”林君辉抱着林秀贞的胳膊,软软嫩嫩的喊,大约是刚吃了粽子,连声音都带着甜滋滋的味道,喊的人心都软了,两辈子加起来,林君辉妥妥儿能当林秀贞的儿子了。
  “姐姐~”林君辉见林秀贞只笑不说话,赶紧的就站起身,讨好的凑到林秀贞身边,捏着小拳头给林秀贞捶腿,白白软软的小拳头砸在腿上,麻麻痒痒的,逗的林秀贞的笑容更是灿烂:“哎呀,你想去啊?”
  “想去,姐姐,咱们去吧?”林君辉从没去过镇上的集市,听杏花说有好吃的,就十分的心动了:“去吧去吧,姐姐,咱们去吧?”
  林秀贞作出为难的样子来:“可咱们两个不能去啊,太远了,咱们走一半就走不动了,爹爹和三叔又要浇地,也腾不出空来送咱们去,那咱们怎么去呀?”
  杏花也瞧出来了,这是在逗自己的弟弟玩儿呢,就笑眯眯的坐在一边不说话,看着姐弟俩逗趣儿。
  “让大哥送我们去。”林君辉想了一下,赶紧的说道:“大哥可以赶马车。”
  三年前林仲修从京城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辆马车,那马儿就养在他们家后面,后面又盖了个马棚,家里的两头牛,一匹马,都养在那儿。当然,味道是有的,但是每天勤快的冲一次,既能攒下肥料,又能清除臭味,前面也就闻不到什么味道了。
  “大哥要上学啊。”林秀贞叹气:“爷爷很严肃的,大哥若是逃学,爷爷会打大哥的。”
  林君辉就有些为难了,二伯娘不会赶马车啊,这可真是个大难题啊。胖嘟嘟的小脸儿上,淡淡的眉毛纠结成一团,小嘴巴撅着,林秀贞看的手痒痒,半天还是没忍住,在那白嫩嫩的脸颊上捏了一把:“没人送咱们去的话,咱们可就去不了了。”
  “大牛哥会赶马车。”瞧见外面路过的人,林君辉赶紧伸手指。之前高大牛从县城回来,跟着林老太爷念了一年书,能认识字,会看账本了,就到镇上去盘了个小铺子,就卖些村子里自己人做的一些小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有。生意不说特别好,却也能养家糊口。
  现在杏花也能赚钱了,高家的日子也比以前好多了。之前高大牛在镇上看中了一个姑娘,回来支支吾吾的和高大嫂说了,高大嫂连忙和刘珍珠一起去镇上打听了。
  那姑娘是去高大牛的铺子里买东西的时候认识的,长相清秀,落落大方,很是爱笑。高大嫂也觉得很不错,就打算过两天让人上门提亲去。
  现下是端午节,高大牛昨儿晚上回来的,正打算这会儿回镇上呢,他那铺子不大,也就舍不得花钱请伙计了,这又是端午又是集市的,关门一天,可就是耽误一天的生意。
  “杏花,秀贞,你们要去镇上?”高大牛进来,憨憨的笑着问道,林秀贞忙笑道:“正有些犹豫呢,君辉太小了,我和杏花姐又是两个女孩子,集市上人多的很,挤来挤去的……”
  高大牛点头:“你顾虑的对,你们两个姑娘家,可不敢随随便便带着个小孩子出门。”人贩子哪儿都有,他们村十来年前也丢过小孩子,就是在村子里玩耍,一转眼孩子就不见了,这事儿闹的两家都毁了。
  后来里长就在村口盖了草棚子,每天都有人在村口守着,一天十二个时辰,谁从村口过都记得清清楚楚。
  镇上四通八达的,每天都有陌生人来往,尤其是这集市的时候,小孩子一个错眼没瞧见,指不定就会被人抱走了,谁家的孩子不是心肝儿?出了事儿谁也担不起。
  “那咱们就不去了?”杏花也赶忙说道,林君辉的小脸儿就有些不开心了,嘟嘟嘴,靠在林秀贞身上,捏着自己的手指头哼哼唧唧的,这小孩儿虽然从小被全家宠爱着长大,却不是个不讲理的。不高兴了也不会撒泼耍赖,只自己闷着哼两声,回头见不改变决定了,也就不继续坚持了。
  “去吧,我去找我大哥,让他们也跟着去。”林秀贞想了一下说道,正好她也想买些东西,瞅着林君辉那眼巴巴的样子也实在是不忍心拒绝,索性就去吧。
  高大牛忙点头:“那成,你大哥若是要去,就不用太担心了,你们两个可要一直跟着君安啊,可别走散了,一旦走散,要往人多的地方去,注意着点儿身边的人,看着不对劲儿就赶紧喊,宁愿是看错了不能是不当一回事儿。”
  高大牛絮絮叨叨的,听的杏花很是不耐烦:“知道了,大哥,咱们镇上也不是那么危险的,镇上的里长的难不成是傻的?咱们县城安全着呢,连个小偷都少见的很,更不要说人贩子了。”
  林秀贞也忍不住笑,怀县的知县虽然是个有些优柔寡断的,但也是个干实事儿的,怀县的治安确实是很好,不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吧,白天出门也可以不用锁门了。
  只是治安好是一回事儿,自己注意也是应当的。
  因着高大牛着急回镇上,林秀贞就先将林君辉留在高大嫂家,自己去学堂找了林君安。林君安现在已经开始写文章了,并不光是老爷子一个人教导,晚上回家这文章还是要让林仲修看的。
  他自己一个人一个屋子,一手拎着袖子,一手磨墨,一边看着旁边的书,都没瞧见林秀贞进门,林秀贞喊了一声,还差点儿吓了他一跳。
  “我和君辉想去镇上,大哥一起去吧?”十五岁的少年高高大大的,天天跟着林叔皓练武,身体也结实的很,看着文气,实际上一拳头也能砸断一块儿石板。
  林君安放下毛笔,将书合上:“嗯,好,你们要买什么东西吗?”
  “嗯,我自己有一些东西要买,之前的糖粉用完了,还有一些绣线,还想着买些布。”林秀贞掰着手指数了数,林君安点头:“东西有点儿多,让君清和君明也去,帮着拎些。”
  虽然林君明和林君清一个才十二岁,一个才十一岁,但半大小子,个子高高,人贩子傻了才敢拐卖这样的孩子。
  决定好,兄妹几个就出发了。林秀贞还特意找刘珍珠要了些银钱,午饭打算在镇上找个酒楼用,手上就要多些银子。本来要坐高大牛家的牛车去,后来想着回来的时候,总不能还让高大牛送,就赶了自家的马车。
  马车原本是那种城里常见的,带着小车厢,又车帘,又窗户的那种。后来林仲修嫌太显眼,就给换成平板车了。既能拉人又能拉粮食,一车多用。
  一路上又遇见几个村子里的人想要搭便车,林秀贞全都笑眯眯的应了:“我们下午的时候回来,你们看着点儿时间,咱们在镇上的百味酒楼门口见。”
  众人都应了下来,到了镇口,就都下车,各奔目的地去了。
  林君辉摸着小肚子对林君安撒娇:“大哥,肚子饿饿,要吃饭饭!”
  林君安忙点头:“好,咱们先去吃饭,秀贞,你和杏花拉好了,君明,你拉着秀贞。”
  镇上他们也是常来的,林家的书局,刘珍珠的绣坊,都是在镇上。虽说书局前年就已经到县城去开了几家分店,但这里是本家,每年报账还是要往这边来的。
  几个人熟门熟路的,转过一条街,走了大半,就到了酒楼门口,让小二将马车给弄到后院保管着,几个人就上了二楼。点了常吃的菜,刚准备动筷子,就听楼梯口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
  “少爷,咱们下午去林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