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说不定应该是我媳妇儿,他们都搞错了!”
  小姑娘停下脚步
  小小的少年心事,谁与诉说?
  他以前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很别扭,和扭捏,臊的不得了!却觉得必须要说出来,为什么老太太口口声声赞了芃儿是安哥儿的媳妇儿,是他们陆家的媳妇儿?老太太最疼的明明不是自己么,为什么……却要把明明和他拜了堂的芃儿给二表哥?
  况且二表哥方才也说了,要他好生照顾她……
  他站在她背后,声音小的像蚊子哼哼:“芃儿,我也能和你一起孝顺老太太……”
  “真好看……”小姑娘喃喃。
  “什么?”
  “真好看……”女孩子黑亮的瞳孔里浮动着盈盈一片红光。
  阿斐顺着她惊艳的视线扭头望去。
  只见前方小小的院落,院子里挂满了漂亮的彩灯,映照的整个院子红云浮动,亮如白昼。
  两个孩子急急的跑过去,就见屋檐下、柿子树上、葡萄架上,金鱼灯、荷花灯、兔子灯、以及五彩颜色的宫灯,都簇拥在这方小小的院落中,大放光彩。
  有个瘦高的身影正站在柿子树下,仰头望月,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他手里拎着一盏雪白的毛绒绒的兔子灯笼,红红的圆眼睛,红红的三瓣嘴,红红的长耳朵,在烛光的辉映下活灵活现。
  那人捏着细竹竿的手指十分修长,眼底有卧蚕,笑起来十分温润:“小生韩林凉,见过小弟妹。”
  第三十三章少女
  第三十三章少女
  
  古老的小城。
  临街铺面后,一条狭长巷子,青石地面光洁平展,三角梅依墙吐艳,阳光正好。
  “啊啊啊!!”
  几声惊叫,接着哐当一声,引来更尖锐的一声:“啊!”
  一个约12、3岁的女孩,月白衫子,过膝黑裙,脑后两条乌黑长辫,抱着一只膝盖坐在地上,正疼的呲着嘴吸气,旁边一辆倒在地上的自行车,车轱辘犹自朝天转动不休。
  一个少年人从其身后噔噔噔跑过来,蹲过去,刚伸手要碰。
  “别动!”女孩大叫,“疼!”
  “你笨啊?!”少年人也不甘示弱,“这都来来回回多少趟了,还能摔!这天底下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人!”
  “谁叫你乱撒手的?你不撒手我能摔吗?!”
  少年本想回嘴,谁知却噗嗤一乐,嘴里虽凶着人,手下却很小心,轻轻把女孩膝上的白色长袜褪下一点,露出膝盖。
  幸好,没有出血,只是有点淤青。
  他探过身去轻轻吹了吹,短发乌亮,长且挺秀的眉,此刻垂下的双眼,睫毛在脸上弯出一弯弧度。
  只有女孩还在满腹狐疑:“你笑什么?”
  少年白她一眼:“笑你这个笨蛋,我都撒手好久了,你骑的都好好的,结果一回头找不见我,就扑通了……”
  女孩撇撇嘴,少年温热的掌心抚上她淤青的膝盖:“我听说,刚淤青的时候不能揉,回去给你抹点药酒,然后再揉。能站的起来吗?”
  女孩点点头,少年伸手去腋下扶她,总算跌跌撞撞站了起来,虽然年纪相仿,可女孩子身量小巧,头顶堪堪才达到他的耳垂,就听得有房门“吱呀”一声,有人正站在临巷的门口:“芃儿,你怎么了?”
  “林凉哥?”被叫做芃儿的女孩眼睛一亮,一瘸一拐的朝他走过去,“阿斐教我骑自行车呢,我太笨,又摔了一跤……”
  韩林凉走下台阶,扶了她的胳膊,弯腰检查了下她的膝盖:“有点青,到店里来,我给你抹点药。”
  又道:“早知道这样,这自行车还不如不买。来来回回摔了也有七八回了吧?摔的一身的青。还没学会?”
  陈芃儿一脸汗颜:“快了……”
  韩林凉笑笑,小心扶了她上台阶,陈芃儿站在台阶上回头,一张极秀气的巴掌小脸,像是招呼又似催促:“阿斐,你不进来吗?”
  阿斐站在阳光下,没吭声,到底还是走过去把地上那辆倒霉的自行车扶起来。
  那是辆德国产的“钻石牌”弯梁坤车,专给女士骑的,橙黄色的车身,包皮的扶手,前面大大的玻璃罩子灯,是韩林凉特地从香港托人买回来的,在宁河这座小县城十分稀罕。
  他把自行车靠在铺面后门口,本想一走了之,听见里面两人说话的声音,站了一会,还是迈步跨上了台阶。
  这里是宁河县铺面最大的广昌布行的后堂,隐约还听得到前面门头铺面小伙计招揽顾客的声音。韩林凉让芃儿坐下,自己先洗了手,再从柜中取了瓶药酒,倒了些许在掌心中慢慢揉搓热了,后轻轻按上去。
  他的手指十分修长,掌心并不柔软,反倒有点薄茧,但是手法纯熟,轻重缓急力道掌握的刚好,不一会,药力浸入,热度升腾,陈芃儿就觉得整个膝盖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林凉哥,我看,你也算半个大夫了”她小心吹干膝盖上残余的药酒,轻轻把长袜卷上去,抬头笑道,“现在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我都不用去看大夫,找林凉哥你就行。”
  又歪头想了想,自言自语道:“也是,广昌本来也还开着药铺,东城和西城最大的药铺都是你们家的。”
  歪头又想了想,又道:“我看报纸,天津城又开了新的分号,不,不是分号,是林凉哥你把总号搬过去了吧?”
  韩林凉正在洗手,拿毛巾擦干净双手,坐下来,拿指尖点了下少女的额头:“年纪不大,操心不少。”
  陈芃儿说的没错,韩家世代经商,到韩林凉父亲这一辈,几个叔伯分了家,韩家经商较杂,并不专攻一项,但韩老爷当年分到的,正是一家布行。
  韩老爷子经商有些头脑,当年布行的生意做到宁河县最大,还做了工商行的行长。只不过膝下凋零,40以后才得子,便是独子韩林凉
  韩林凉16、7岁便接手了父亲的生意,更是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年纪轻轻便把家族生意打理的风生水起,绸缎庄洋纱店药铺银号甚至古玩杂货都有涉及,这几年广昌旗下的各色铺面分号都已纷纷开去了北京城和天津卫,宁河县的反倒只是一些小打小闹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