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摇摇头,叹息道:“不是朕要插手你的家务,这丫头虽然性情刚烈,但并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就算当初指婚的事儿——,也是朕的意思,你不该迁怒到她身上。”
  雅尔江阿磕头不断,口称不敢。
  “本来以她的家世品貌,做个太子妃都绰绰有余,嫁给你做继室,她比你委屈。你行事无状,朕也就不多说了,可朕能装聋作哑,要是太后知道了,还有你的好处吗?”康熙一改厉色,语重心长的劝解起来。
  雅尔江阿连声应诺:“汗阿玛放心,儿臣回去便向福晋认错。”
  康熙“嗯”了一声,想了想说:“大清以孝治天下,你的事朕就不说了,只记住朕的一句话‘大清朝没有为子不孝的亲王’,若是完颜丫头告你那三阿哥忤逆,朕也得给康亲王府和伯爵府一个交待,你仔细掂量吧。”
  雅尔江阿一惊,哀告道:“汗阿玛,永谦幼年丧母,少不更事,您就原谅他一次吧,儿臣以后一定对他严加教导。”
  “这话你不要和朕说,回去想想该怎么做,跪安吧!”康熙挥手让雅尔江阿跪安。
  被下了逐客令,雅尔江阿无法,只得行礼告退。
  雅尔江阿回到王府后直接去书房提着正在闭门思过的永谦来到了正房。
  书雪怕父兄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早早便催促太太回府了。父子俩进来时书雪正在喝药呢。
  书雪见此情形便明白了几分,摆手让司棋拿走药碗,问道:“今天大起,爷怎么没去上差?“
  雅尔江阿踢了永谦一脚,喝道:“还不向你额娘磕头认错。”
  永谦虽然跪下了,但脸色却很不服气,嘟着嘴一句话也不说。
  书雪早就气过头了,见雅尔江阿要责骂永谦,忙拦阻道:“爷,你的意思奴婢明白了,错就不用认了,奴婢也不会枉做小人,您放心就是。”
  雅尔江阿见书雪看出了自己的来意,十分尴尬,红着脸说了句:“应该的。”
  书雪吩咐道:“抱琴,把三阿哥扶起来。不要着了凉。”
  不等抱琴近身,永谦便“噌”的站了起来。书雪也不在意,对雅尔江阿说:“爷,该说的都说了,您去忙吧!”
  雅尔江阿觉得这一场病让福晋冷清了不少,虽然之前对自己也没多少感情,但自从“海锐事件”后却温情了很多,而在现在的书雪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雅尔江阿完全寻找不到一丝感情。
  挥退了永谦,雅尔江阿接过药碗来到床前,亲自给书雪喂药:“福晋,不管怎么说这事儿都是爷的错,你不要气坏了身子,爷以后一定好好补偿你。”
  书雪喝完药,笑笑说:“爷,奴婢就是偶感风寒,和您没关系,您不要多心。”
  雅尔江阿对这样的书雪很是陌生,有些担心地看着她:“福晋,你—”
  “爷,奴婢病还没好,您不要留在这里,以免过了病气。”书雪喝过药,瞌睡虫便来报道了。
  雅尔江阿无法,点头答应:“福晋好好休息,爷晚上再来看你。”
  书雪没有说话,目送雅尔江阿离开后才躺回床上。
  ☆、四十七、浴火涅槃无所忌
  四十七、浴火涅槃无所忌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到了二十一,书雪才下床理事。
  雅尔江阿对书雪很是感激,自己是有名的放荡无忌,可在孝字面前却从来不敢忽视,特别是当年雅布在时,雅尔江阿怕被继母抓住把柄,一日两问安,风雨无阻,雅布死后,他也不敢薄待后母,在博尔济吉特氏提出随子出府时,雅尔江阿除了买下一座大宅,还将雅布近一半的私房分给了继母所出的几个儿子,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去给继母请安,唯恐落下把柄被御史参奏一本。
  雅尔江阿行事荒唐,康熙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若事关孝道,雅尔江阿就得谨慎了。康熙这次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只要书雪出首,永谦继承王府的资格就没了。雅尔江阿伏低做小也是这个原因。不想福晋竟然全不在意,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雅尔江阿是领教过书雪的手段的,见书雪这般作态心中反而没了底。
  书雪病愈后,依旧照常处理家务、整备年货。到了二十六,简亲王府在关外的庄子管事交过账后,便基本清闲了下来。
  除夕晚上,雅尔江阿和书雪祭过祠堂,全副品装入宫辞岁。回府后又一起到正房守夜,书雪吩咐抱琴将新倾的金银锞子备好,准备凌晨压岁。
  几个小阿哥、小格格都留在正房随雅尔江阿夫妻守夜,穆尼还在孝期,被书雪打发到北院陪忠保了。
  书雪见几个孩子瞌睡不断,便向雅尔江阿建议:“爷,时辰还早,先让他们去歇着吧,时辰到了再把他们叫起来。”
  雅尔江阿自从上次无意之中扫了书雪的面子,对她是有求必应,点头答应道:“你们都去吧,子时再过来。“
  四个孩子起身告退后,书雪又派入画去北院关照忠保兄弟,便安静的坐回了正座。
  现代守夜可以看春节晚会,清朝可就没有这项福利了,书雪闭目安坐,沉思着小汤山的事儿。
  雅尔江阿很受不了这种气氛,往年这种时候他都是笙歌艳舞(丧期除外),今年却情况特殊,他要是敢抛下书雪出去寻欢作乐,不用别人,康熙就得削死他。
  “福晋,你病刚好,不如也去休息吧。“雅尔江阿终于找到了话题。
  书雪面无表情,回道:“谢爷关心,奴婢已经大好了。”
  “福晋,不如陪爷下盘棋吧?”
  “好。”
  司棋把棋盘摆好后,书雪与雅尔江阿便分坐左右,开始下子。
  书雪的画技好,棋艺也不是盖得,雅尔江阿连输三局,不得不缴械投降:“福晋好棋艺!本王认输了。”
  见已经时近子时,书雪便推开棋子说:“不过是消遣罢了,难得爷有此雅兴,改天再向爷讨教。”
  雅尔江阿苦笑道:“爷可是班门弄斧了,再和福晋下下去,岂不是要贻笑大方之家?”
  “爷言重了。”书雪淡淡地笑了笑。
  雅尔江阿盯着书雪,好奇地问:“福晋,你身边的四个丫鬟名字中有‘琴棋墨画’四个字,你的画爷见过,也听过你拉洋琴,今天又领教了棋艺,不知什么时候有机会见识一下你的书法。”
  “爷谬赞了,奴婢微末技艺,岂能入爷的法眼?”书雪站起身来,“爷,时辰差不多了,准备行祭礼吧。”
  雅尔江阿拿出怀表看了一眼,点头答应了。
  满族信仰萨满真神,祭神时,雅尔江阿在前,书雪在其左后方,后面依次是三阿哥永谦、五阿哥永焕、四阿哥扎穆巴,抱着六阿哥的奶娘以及大格格和伊尔根觉罗氏。
  五鼓时分,雅尔江阿与书雪换上正装,带着永谦进宫朝拜。
  与中秋和太后千秋不同,春节是在乾清宫行礼的。拜完年接了太后和康熙的红包后,众皇子亲王便携妻带子,来到后殿领宴。
  今年是康熙四十四年,虽然因为索额图的下台使得几个羽翼日渐丰满的皇子露出了对储位的觊觎之心,可太子的地位依然很是稳固,除了骑虎难下的大阿哥,其他人还没胆量明火执仗的向太子宣战,因此皇家总体上是和谐的。
  看了会儿歌舞,书雪觉得很是无聊,便倚在座位上走神儿。突然梁九宫走了过来,笑道:“福晋,万岁爷请您过去。”
  书雪往上席一看,老康果然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急忙正了正衣冠与雅尔江阿来到了老康和太后席前。
  待行过礼,老康指着侍立一旁的洋人笑问道:“丫头,这个人你认识吗?”
  书雪转头一看,原来是熟人。当即笑着上前用法语说:“白晋神父好,十年不见,神父风采依旧,实在可贺!”
  白晋也很高兴,用法语回答:“小姐好,小姐果然天赋异禀,法语竟然说的如此流利,白晋佩服!”
  书雪笑道:“名师出高徒!”
  在场的众人除了康熙对二人的对话一知半解,其他人都是云山雾罩。
  “皇帝,这丫头在和你那洋先生说什么?叽叽咕咕的听不明白。”太后疑惑的看向康熙。
  康熙笑回道:“皇额娘,他们两个说的是洋人的话,难怪您听不懂。”又在心中吐槽:您老人家蒙语满分、国语及格,汉语接近零分,怎么会接触到洋文?
  太后十分高兴,拉过书雪说:“丫头,你还会说洋人的话?”
  书雪俯身回答:“太后有所不知,奴婢七岁那年机缘巧合之下见过白晋神父,蒙神父垂怜,指点过奴婢洋文乐理,算学天文,是以粗通一二。”
  十三阿哥也上前说:“皇玛嬷,简王嫂的洋琴也拉的极好。”
  太后兴致更高,对书雪说:“那就演奏一曲,让哀家和皇帝听听。”
  书雪点头答应了,又问白晋:“神父送我的钢琴我一直留着,不如就用钢琴弹奏一曲让神父指教一番如何?”
  白晋还没说话,太子笑着插话:“儿臣宫里有一架钢琴,就让他们抬来让弟妹演奏吧。”
  康熙颔首答应,书雪倒是对太子有些刮目相看。
  书雪告罪后便坐到了钢琴前,想着现在的气氛,便开始弹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欢乐颂”,书雪默默祈祷:“贝先生,您还有六十多年才出生,我只能对不起您了!”
  一曲终了,康熙带头鼓掌,整个乾清宫掌声雷动。书雪起身一揖,立在一旁。
  康熙龙颜大悦,指着书雪问白晋:“你这学生弹得如何?”
  白晋躬身赞叹:“臣自愧不如!”
  “丫头,白晋不过教了你五天,你是怎么学到这等境界的?”康熙对这一点很是疑惑。
  书雪对今天的场面早有防范,便笑着回道:“皇舅,这乐器虽异,但乐理却相同,只要假以时日,自然不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康熙点头感叹道:“难得你能如此用心。举一反三的道理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可真正能做到的就少之又少了。”
  “简王,这么好的姑娘跟了你,你可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太后对前几天的事儿有所耳闻,便趁机敲打雅尔江阿。
  雅尔江阿连称不敢,和书雪退回了原席。
  书雪刚坐下,几位皇子便携福晋来敬酒,书雪心情不佳,自然是来者不拒,推杯换盏,一壶白酒便下了肚。
  雅尔江阿见书雪毫无醉意,不禁惊讶道:“福晋好酒量!”
  书雪微微一笑,对雅尔江阿说:“爷,奴婢要去敬酒,您和奴婢一道儿吗?”
  雅尔江阿点头答应,也拿着杯子站起身来。
  ☆、四十八、美酒千杯难买醉
  四十八、美酒千杯难买醉
  夫妻俩向康熙和太后敬过酒后首先来到太子的桌前。
  太子对这夫妻二人实在没有什么好感,雅尔江阿就不用提了,他敢当着自己的面向康熙上眼药;书雪更牛,直接就对自己冷嘲热讽,横眉相对。要不是顾忌两人身后的势力过于庞大,他才懒得敷衍呢。
  不过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往年雅尔江阿可从没有给自己敬过酒。见书雪二人过来,太子笑吟吟地端着酒杯站起身来。
  书雪纳一万福,接过抱琴手中的酒杯,对太子妃说:“奴婢嫁入王府后多蒙二嫂关照,奴婢在此谢过二嫂。”
  太子妃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说着饮了杯中酒。
  书雪也扬手干了,不在乎正在进行眼神交战的雅尔江阿和太子,走到太子面前,执杯相敬:“奴婢不懂规矩,行事颇有乖张之处,还望太子爷海量汪涵!”
  太子扫了雅尔江阿一眼,笑道:“弟妹言重了。”
  书雪也不多说,一口闷了杯中之酒。
  来到大阿哥席前时,大阿哥与张佳氏早已经起身迎候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