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书雪连忙起身,含笑吩咐魏嬷嬷:“给嬷嬷们置座。”
  “谢福晋。”
  书雪环视一眼众人发现大多都不认识,笑着问魏嬷嬷:“恕我眼拙不认得几位嬷嬷,不知嬷嬷都是哪个府上的?”
  魏嬷嬷一一为主子介绍,每说到一人,被介绍的嬷嬷都起身重新向书雪纳福行礼,态度十分恭谨。
  “福晋,奴才受我家贝勒爷和福晋所托前来向福晋问好,福晋旅途劳乏,我家福晋过些日子在上门拜访,这是我们主子的谢礼,请您过目。”四贝勒府的管事娘子苏嬷嬷首先向书雪呈帖。
  四四的一条小命都是书雪救的,这礼送的理所应当,书雪从侍墨手上接过礼单,打开看了一眼后笑着对苏嬷嬷说:“礼重了,你代我谢过四爷和四福晋,等忙过这几天我再去给四福晋请安。”
  “不敢。”苏嬷嬷躬身退回原位。
  “福晋,奴才受我家福晋吩咐来请您过府赏兰,请福晋赏脸。”五福晋的陪房嬷嬷塔拉氏随后上前呈帖。
  书雪点点头,对塔拉氏说:“你回去代我向你们福晋道谢,过两天我再去找她说话。
  “是“塔拉氏知道简王福晋刚刚回府,必定诸事繁杂,最近自然没空出门应酬。
  “福晋,我们福晋请您过几天赏光过府听戏,因我家福晋身子不便不能亲来问安,望福晋见谅。”九福晋的随侍董嬷嬷和塔拉氏目的相同,都是来请书雪做客的。
  书雪如对塔拉氏一般,应付了董嬷嬷几句。
  “福晋,我家福晋还在月子中,不便前来给您问安,请您恕罪。过几天是我们二阿哥的满月,请福晋务必莅临。”十四阿哥府上的乌雅嬷嬷上前赔笑。
  书雪点点头:“我是必去的,你们福晋和小阿哥可好?”
  乌雅嬷嬷笑着说:“福晋倒是富态了很多,小阿哥也健壮,如今长开了更是像极了我们爷。”
  书雪“嗯”了一声,对魏嬷嬷说:“请嬷嬷们下去用茶,过会儿派人将我给几位福晋的东西随嬷嬷们送过去,不要忘了。”
  “是。”书雪说着话几个嬷嬷都已经自觉起身向她告退,魏嬷嬷便领着众人去了前厅。
  待正厅只剩下几个丫鬟,书雪又对侍墨说:“你告诉安总管家的,让她亲自去库房挑几件别致的珍玩加到送给四福晋的仕仪中。再让魏嬷嬷拿上等封儿赏给几个嬷嬷,遣乌嬷嬷、金嬷嬷她们和几个有体面的管家娘子跟着回拜各府福晋。”
  “是”侍墨答应着去了。
  下午,书雪处理完几件琐事,正想回房休息,苏长定气喘吁吁地赶过来,不待书雪询问便急切的回道:“福晋,爷打发奴才来给您传话,宫里马上就要派人来给您传旨了,您赶紧准备一下吧。”
  书雪虽然心存不解,但无暇多问,当即吩咐苏长定:“你去告诉安总管,打开中门,洒扫王府前街,备香案,准备接旨。”
  “嗻”苏长定喘一口气,退出正厅后就去找安总管了。
  “司棋,更衣!”既然雅尔江阿专门派苏长定来打招呼,那就说明此次传旨十分正式,书雪自然不敢怠慢。
  果然,书雪刚换好吉服安总管便飞奔过来传信:“福晋,天使到了,请您去银安殿迎旨。”
  书雪扶着抱琴和司棋两个,边向前走便嘱咐安总管:“你去准备人事和茶点,款待来传旨的公公。”
  安总管犹豫了一下后回道:“福晋,来传旨的不是宫里的人?”
  书雪一愣,疑惑地问道:“不是宫里的?那是什么人?”
  “是内阁学士温达大人。”
  “温达?”书雪记忆中似乎没有此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安总管解释道:“温达大人是工部满尚书,充经筵讲官之职,是颇得万岁爷宠信的重臣。”
  “工部满尚书?那就是旗人了?”,工部尚书可是从一品,明公正道的朝廷大员。
  “是,温达大人是镶黄旗费莫氏。”安总管回道。
  “爷呢?”既然不是内侍,那就需要男主人招待,书雪自然想到了挂名丈夫。
  “福晋,爷还在宫里议政呢。”
  书雪站住身,想了想对安总管说:“你去把六爷请来,让他替爷款待天使。“书雪口中的六爷便是雅尔江阿的异母弟,雅布继福晋所出长子敬顺。
  “这——嗻!”安总管略一迟疑还是应下了。
  书雪不再多说,挂着一脑门子问号来到银安殿。不到片刻,便有仪仗排到了银安殿门外,几个身着黄马褂的侍卫簇拥传旨钦差往丹樨走去。
  温达年近花甲,往香案前站定,高喊一声:“简亲王妃接旨!”
  下人早已铺下拜毯,书雪扶着抱琴跪到香案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简亲王正妃完颜氏,系朕爱甥,朕巡幸江南,王妃侍虑周祥,孝敬及心,又江宁诗会,妃展我旗人文治,使文人莫能仰视,才子甘拜风流,往朝旧民皆知我风化,今承母后皇太后懿命,特旨加王妃为和硕文华公主,授金册,准开府,另赐腰牌一道,准妃自由出入宫禁,钦此!’”
  书雪晕乎了,和硕公主啊!这可是只有皇女才能获得的封号,虽然自己这个亲王妃品级要高和硕公主半级,但有了公主的封秩,她即使和雅尔江阿一拍两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再者作为功封的公主,书雪秩同郡王,每年都有固定的俸银,以后做事也会方便许多。
  “福晋,接旨吧。”温达的话拉回了书雪的神思。
  书雪三肃六拜,在抱琴的搀扶下站起身。
  待书雪接过圣旨坐到主位,温达退后几步向她打千儿行礼:“奴才温达给福晋请安,福晋吉祥!”
  书雪笑道:“大人免礼,请坐。”
  温达刚落座,安总管就来回话:“福晋,六爷到了。”
  温达虽然不认识敬顺,但从腰间系的黄带子就能大致猜出他是简王府的主子,在敬顺给书雪行礼时就站了起来。
  书雪指着温达对敬顺说:“六弟,这是内阁学士、工部尚书费莫大人,王爷在宫中当差,你先替我招待各位大人,我还要去后面准备一下明天进宫谢恩的事。”
  敬顺的婚期在明年,如果不出意外,他的爵位也会在明年封下来,雅尔江阿抬抬手,凭借嫡子的身份至少能捞个不入八分辅国公,相反,要是这位大哥从中作梗,得个辅国将军之流也属正常。太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此十分头痛,谁让她和雅尔江阿这个继子关系紧张呢?好在王府的新福晋不难相处,也答应为敬顺说话,如今有了露脸的机会,不管是博尔济吉特氏还是敬顺都十分高兴,安总管一请,敬顺立刻在老娘的催促下赶了过来。
  敬顺虽然不知道钦差传旨所为何事,但从一殿人喜气洋洋的样子就能判断出绝对不是坏事,因此心绪更定,急忙连声答应:“嫂子客气了。”
  温达确定对方是雅布第六子,也就放心的上前给敬顺请安,书雪由着他们去谈论册封后的事宜,径自回到正房。
  温达也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主事的站出来了。他虽然是旗人,但与康熙一样,对儒学文化膜拜至极,直接面对女眷难免会不自在。
  敬顺虽然没有经历过官场交际,但在权贵圈周旋的经验是有的,知道嫂子被封了和硕公主,言谈更加从容,加上有意向书雪夫妻卖好,很多细节问题也咨询的很清楚。
  等雅尔江阿回府,见到的就是自己生平最讨厌的人之一—六弟敬顺与工部尚书费莫温达笑语晏晏的场景。
  ☆、六十九、宫府是非难理断
  六十九、宫府是非难理断
  雅尔江阿进府时安总管已经很有先见之明的把福晋请了六爷过来招待天使的事告诉了他,因此雅尔江阿虽然十分不满,在钦差面前还是端得住的。
  雅尔江阿是有名的率性而为,除了康熙,谁的面子也不买,明索党争时索额图曾威逼过他站队,雅尔江阿因此对索额图愤恨不已,连带着对太子也没了好脸色,康熙四十二年和平王讷尔苏(曹雪芹的姑父)奉旨查抄索额图府邸,雅尔江阿趁机公报私仇,把索额图父子好一顿羞辱 ,也因此与赶来维护外家的太子发生了冲突,一个仗着是康熙的钦差,一个自恃是大清的储君,两个人互不相让,拉架的讷尔苏一时不慎还挨了太子一鞭,此事的结果是康熙骂了太子、削了雅尔江阿、赏了讷尔苏、宰了索额图,太子和简平二王的梁子也彻底结下了。
  温达有些瞧不上声名狼藉的简亲王,可因为二人身份相悬,加上雅尔江阿不按套路出牌,他多少有点儿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思,与雅尔江阿粗略交接完太后和康熙赏赐的用器以及内务府所配给的太监宫女便起身告辞了。
  雅尔江阿和敬顺的关系比起太子和直郡王要好些,大阿哥和太子是嫡长之争,彼此势如水火,雅尔江阿占全了嫡长,且已经袭爵还受康熙宠爱,敬顺难免对大哥心存敬畏。雅尔江阿是个睚眦必报的货,虽然现在和弟弟没有了利益之争,可瞧着敬顺依旧不顺眼。
  送传旨钦差出门,雅尔江阿盯着敬顺不阴不阳地说:“今天的事有劳六弟了。”
  敬顺哪里会看不出雅尔江阿眼中的蔑视,当即赔笑道:“大哥言重了,都是应当的。”
  “嗯!时辰不早了,六弟早些回去吧,不要让太福晋担心。”“担心”两个字被雅尔江阿咬的死死的。
  敬顺知道雅尔江阿是影射自己母子对他心怀猜忌,也不争辩,向雅尔江阿行礼后就告退了。
  雅尔江阿来到正房时书雪正准备用膳,见雅尔江阿进来,书雪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问道:“爷,六弟呢?”
  “已经回去了。”雅尔江阿不在意的说。
  “回去了?”书雪心道,该不会是被你过河拆桥了吧!
  “福晋找他有事儿?”雅尔江阿很不耐烦。
  果然如此!书雪暗暗翻了一个白眼,对苏长定说:“你到爷的书房挑两幅古画给六爷送去,让侍墨跟着,替我们谢过太福晋和六爷,等明天进宫谢恩后再去给太福晋请安。”
  苏长定还没说话,雅尔江阿首先跳了脚:“给他送什么礼?还送爷的古画,福晋是开玩笑吧!”
  书雪笑着说:“爷,不管怎么说今天是多亏了六弟,他算是帮了爷的忙,爷给他两件东西也是应该的。”
  “爷还没说你,你叫谁不行偏偏叫他来,他能过来露个脸已经是大幸了,还给东西,不过是继生子罢了,他也配!?”雅尔江阿对继母一派的怨念着实不小。
  书雪心中冷笑,看着左右为难的苏长定说:“爷言之有理,用膳吧。”
  雅尔江阿见书雪脸色不好,转念一想才惊觉自己刚才失言,小心翼翼地赔情道:“福晋这是怎么了,既然你愿意,爷送就是了。苏长定,你去将爷新得的那幅徐渭的《墨葡萄图》送给敬顺,代爷和福晋向他道谢。”
  “是”苏长定长舒一口气,夹板气可不是好受的。
  “嗯,福晋,那个,明天早上还要进宫谢恩,你早点歇着吧。”雅尔江阿本来是打定主意留下过夜的,但因为刚才的失言,妻子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很不自在,用完膳后就自觉的向书雪告辞了。
  书雪自然不会挽留,公事公办地说了句:“爷也早点儿休息。”就由他去了。
  第二天早上,雅尔江阿退朝后,夫妻二人全副品装进宫向康熙和太后谢恩,进宫的原因是受封“和硕公主”,书雪便改穿和硕公主的吉服随雅尔江阿进宫。
  康熙日常是在乾清宫处理政务的,夫妻俩到来时几个皇子都在议事,并没有离开。
  康熙的几个儿子能演绎“九龙夺嫡”的传奇绝非偶然,不同于历代王朝“封镇地方、藩屏中央”的制度,清朝的皇子都被皇帝圈在京城,既然在京城那就得做事,“掌部阿哥”这个怪异名词也由此产生。
  就像现在,大阿哥掌兵部,三阿哥掌礼部,四阿哥掌户部,五阿哥掌理藩院,七阿哥掌工部,八阿哥掌吏部,九阿哥掌刑部,其余成年皇子也各有差事,要是常年占山头还不结党拉派,恐怕谁也做不到,康熙末年皇子党争异常惨烈与老康教育方式失当关系紧密。
  见雅尔江阿夫妻进来,几个皇子很自觉地站到一旁,书雪对康熙行三肃三拜六叩大礼,谢过康熙的恩典,康熙脸上笑意盈盈,心中却很不自在,掉头瞪了九儿子一眼。
  胤禟脖子一缩,桃花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书雪已经起身,看着康熙和九阿哥之间的眼神互动很是不解,康熙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干咳一声后吩咐道:“去见太后吧!”
  “是”书雪向太子等人颔首致意,与雅尔江阿退出了乾清宫。
  来到宁寿宫,太后把书雪好一顿揉搓,追长较短的盘问遇刺后书雪生病的事。
  书雪哭笑不得,也为太后对自己的关心而感动不已,笑着宽慰她说:“太后,奴婢真的没事儿,您放心吧!”
  太后皱皱眉头,不满意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你有事没事,都是公主了还自称奴婢,以后再这样我可就打嘴了!”
  书雪笑着答应:“谨遵懿旨!”
  太后笑骂一声:“你这个促狭鬼!”又夸赞道:“你送来的画我看了,身子不好还想着为我画江南风景,难为你一片孝心了!”
  书雪笑着说:“不碍的,反正在船上闲着没事,画画也算是一种消遣了。”
  书雪和太后你一言我一语,蒙语说的叽里咕噜十分热闹,一旁被当成透明人的雅尔江阿就难受了,笔管条直地站在旁边听老太太和妻子聊家常。
  两人聊天的话题都从江南转到科尔沁了,太后才注意到旁边还站着一个大活人,脱口而出的问了句:“简王!你怎么还在这儿?”
  雅尔江阿:——
  太后想起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把方才忽视雅尔江阿的愧疚丢到一旁,质问道:“哀家怎么听他们说你从江南带了好几个侍妾回来,可有此事?”
  雅尔江阿头痛了,也顾不得追究是谁告的自己黑状,用求救的眼神看向书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