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雅尔江阿陪笑道:“娶到福晋是汗阿玛的恩典,也是我的福气。”
  永振意味莫名地看着雅尔江阿:“曹顒那小子也有点儿心思。”
  “他敢!”雅尔江阿立刻炸了毛。
  “你急什么!”永振翻了个白眼,“不是有我吗?再说我阿玛和曹寅交情莫逆,又有平王的面子,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
  “知道了!”雅尔江阿腹诽:你就会说好听的,我要是收拾曹顒那小子,你第一个护在头里,也不知道是谁的大舅子。
  简亲王的大舅子也心虚,忙转移话题:“你在雪儿跟前弄鬼,她如今是想开了,要还跟你拗性子,估计也只有眼看着的份儿。”
  “舅兄教训的是。”雅尔江阿试探着问,“那依您的意思我就该欢欢喜喜地应下?”
  “嗯?”永振拉下脸:“听口气你好像还不欢喜是不是?”
  “当然欢喜。”雅尔江阿连忙争辩,“我听舅兄的。”
  李代桃僵接了一招反客为主,永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到了还不能失了气势:“要不是额娘急着抱外孙,我管你呢?雪儿要知道我助着你揣摩她的心思,非收拾我不成,你好歹给我争口气!”
  “明白!”雅尔江阿没觉察到永振说了半天都是废话,心满意足地告辞回房。
  书雪对雅尔江阿的逃避极为失望,心中难免自嘲,若非之前跋扈太过,恐怕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几个丫鬟急的不行,她们哪里见过自家主子伏案恸哭的场面,连司棋入画都手足无措地站在外面不敢进去。
  雅尔江阿的到来让下人如见救星,入画上前悄声把里屋的情形说了一遍。
  雅尔江阿哪里会想许多,打帘子就跨了进去,书雪的刚强是宗室皆知的,她这一哭可不比后院撒娇卖好的小妾,虽是梨花带雨却有惊天动地的效果,雅尔江阿三分惊中带有七分愧,又含着十分疼惜上前安慰妻子,往日尚算健谈的简亲王磕磕巴巴:“是我不好,你不要哭了,你说什么我都答应。”
  书雪头都没抬,全没在意丈夫在说什么。
  “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人就吃这一套,雅尔江阿一个脑袋两个大,围着妻子团团转:“我错了,我错了!福晋,我给你作揖了,从今以后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宽恕我这遭好不好。”
  书雪这一哭不打紧,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把委屈流尽,焦头烂额的雅尔江阿总算松了一口气,见妻子此时的面容更显妩媚,忍不住拿帕子亲为书雪拭泪:“雪儿,舅兄要是看到你现在的样子非向我挥拳头不可。”
  书雪怔怔地看着雅尔江阿,眼泪又流了下来。
  雅尔江阿又是一番手忙脚乱,连赌咒带发誓折腾了许久方彻底安稳下来。
  “让爷见笑了。”闹了大半天,书雪总算是舒服了不少,也有了回应业已精疲力尽的雅尔江阿的心思。
  雅尔江阿怕多说多错,只能扬声吩咐外间的丫环:“还不进来伺候福晋梳洗。”
  书雪没有孟姜哭倒齐长城的本事,较之号泣秦庭求救兵的申包胥却不遑多让,行宫就巴掌大点儿的地方,没过多久,太后就亲自过来了,身边还跟着随驾的德妃,雅尔江阿回避不及,只能低下头不敢仰视。
  太后一看书雪的模样,马上向雅尔江阿开火:“你媳妇又不是存心宿外不归,你不说好好宽慰她,倒逞起威风来,她虽要强,到底是女儿家,你不疼她还有谁体谅她?”
  雅尔江阿只好认错:“皇太后祖母教训的是。”
  德妃打圆场:“夫妻间拌嘴也是常事儿,简王和福晋都是懂事的孩子,您不必担心。”
  书雪也不愿丈夫枉受委屈,向太后解释:“是孙媳一时伤情,和爷并没有干系。”
  德妃若有所思地看了书雪一眼。
  太后又教训书雪:“我已经是土埋半截的人了,你也该体谅体谅我,少让我操些心才好!”
  书雪连忙告罪:“孙媳不孝。”
  太后这才缓下脸色,又责备了夫妻二人几句方离开。
  ☆、一四一、随流扬波与世移
  一四一、随流扬波与世移
  书雪洒泪淹行宫,几个皇子被呛地七死八活:雅尔江阿吃错药了?京城上下谁不知道简亲王福晋是只能供着受尊崇的人物,他就敢将人弄哭,不怕被秋后算账?
  太子等人瞄着书雪都快憋死了,端敏公主未孚众望,直白地问了出来:“眼睛怎么肿了?还有人敢欺侮你不成?”说话间已瞪向雅尔江阿。
  书雪勉强一笑:“有姑姑给媳妇撑腰,哪个敢和我过不去。”
  端敏不以为然:“你不单是宗亲后裔,还是功封的和硕公主,该有体面才是,岂能任人揉搓?”
  书雪看向太子等人:“我的性子您也知道三分,皇舅跟太后都不知白生了多少气,何况是其他人?”
  端敏这才罢休,临了又嘱咐书雪:“你阿玛有救驾之功,你舅舅有辅弼之劳,皇帝便是给你恩典也是该当的,何况你又不是靠长辈余荫枉得爵秩,不必委曲求全!”
  “是!”真要耍起性子来,书雪只有比眼前的姑婆婆更蛮横,可惜她先天不足差了一辈,因此只能含糊答应,不敢过分愈矩。
  康熙早就见怪不怪了,他就算再不喜欢端敏也不能拿人家怎么样,以前是尽量不打照面,如今既然躲不过,能忍也就忍了。
  太后暗叹一口气,向书雪笑道:“我每常对端敏说晚辈中属你最灵巧,今儿就辛劳一次,让你姑姑尝尝你的手艺。哀家也跟着沾沾光。”
  书雪连忙答应:“是媳妇的本分,还请姑姑赏脸。”
  “如此我就托大了。”端敏也明白祖孙俩是存心岔开话题,当然不好枉做小人。
  太后又吩咐康熙:“咱们为她担了一日的心,需叫她补偿才是,晚上在我那儿开筵,你和胤礽弟兄也去,必要让她辛苦一遭儿我才欢心。”
  “是。”康熙不好拒绝太后的美意,点头答允下来。
  太后要开家宴,书雪当然不敢怠慢,将随驾御厨支使的团团转,好在众人围猎数日颇有收获,虽没有素菜,倒也整治出了一桌颇为体面的全荤席。
  胤祥落座后奉承书雪:“王嫂的素菜是一绝,今日这桌肉膳也必定是色香俱全。
  太后乐得替书雪卖好:”都尝尝,做得好就罢了,若不好你们尽管说的,我一定罚她。”
  皇子均是腹诽:“就算不尽意有您这句话我们也得说好了,不然岂不是摆明和她过不去。”
  康熙下箸后先出声夸赞:“不错,果真是唇齿留香!”
  端敏公主怔怔地看着书雪,苦笑着摇了摇头。
  太子等人不复往日斯文,个个如几日未食一般狼吞虎咽,不过片刻功夫就如风卷残云一般将面前的菜肴扫荡的干干净净。
  书雪欣慰之余也感叹皇子们的识趣,知道太后是什么心思,个个都抛□□统捧场,看老太太的笑模样就知道他们的心思没白费。
  用过甜点,康熙突然问书雪:“朕听说你曾答应胤禟帮他做三件事?”
  书雪心弦一紧:“是!”
  “照看刘氏不算在其中!”康熙的语气很肯定。
  “皇上圣明。”书雪拿了胤禟二十万两银子,当然不能将应允的三个条件折减。
  康熙沉吟片刻后方慢慢地说:“朕亦指张家与你立约,只要你能答允朕三件事,朕保证前事不计后事不咎!”
  书雪略不思索:“您的意思臣媳明白了,不过臣媳先有一求。”
  康熙稍感意外:“讲!”
  书雪脸色平静:“日后臣媳若犯大过,皇上不能迁罪完颜氏与简亲王府!”
  雅尔江阿站了起来:“福晋——”
  康熙摆摆手:“朕倒想知道你会犯什么大过。”
  书雪微微一笑:“性情天生!”
  康熙瞬间展颜:“你是皇家异数,朕信得过你!”
  书雪俯身下跪:“臣媳私心最重,只欲亲人康乐,若成此愿,攒簇累身亦不言悔!”
  “好!”康熙大悦,“朕允了!”
  书雪再拜叩首:“臣媳必不负皇上隆恩。”
  康熙示意书雪起身:“你是想通了要做简亲王妃!”
  书雪低下头:“臣媳任性的够了。”
  “好!”康熙想了一想,指着书雪的手腕说,“一串十八子,一子抵一过 ,朕收回珠链之日就是向你问罪之时!”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康熙的意思很清楚,书雪可以触规十八次不被问罪,这可称得上旷世恩典,便是获赐丹书铁劵的开国功臣也不过如此了。
  书雪并没有多少波动:“敢问皇上,顶撞太子、殴击阿哥可在罪过之列?”
  康熙瞥了胤礽几个一眼:“那是你和他们的事儿,他们是否知道好歹朕也没精力去管。”
  书雪从新谢恩:“臣媳明白!”
  “你是和硕公主,以后也从雅尔江阿叫朕‘汗阿玛’罢。”
  “是”书雪松了一口气,事情到这儿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与此同时,她的身上也扛了一道重重的枷锁,康熙的“隆恩”因此而祸福难料。
  在场自太后以下都自动屏蔽了康熙话中的深意,均认为书雪深得帝宠绝无掺杂,不然又怎么会连得十八道免死令?再看向书雪时眼神可就更不一般了。
  雅尔江阿却并不乐观,回房后边给书雪拿肩边忧心地嘀咕:“汗阿玛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味。”
  “不对味?”书雪取下手上的佛珠,“一子抵一过,您倒想想皇上会给我派什么差使。”
  “你的意思是——”雅尔江阿的眉头皱了起来,“你再金贵也是沐浴皇恩而得,还能比汗阿玛能干不成?”
  “爷只说对了一半。”书雪拍拍丈夫的手,“有些事皇上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方便做,譬如胤褆,那还是他的儿子,不是一样头疼?”
  雅尔江阿顺势坐了下来:“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放心,要是单花百十万两银子倒还无妨,就怕出什么难题——。”
  书雪并没有什么主意:“我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如今只能强撑着,有机会服软下台阶,该如何就如何吧。”
  “说的是。”雅尔江阿不能一味悲观,也不想增添妻子的心里负担,岔开话题谈起旁事来,“十三格格的封号已经议定了,‘和硕温恪公主’,婚期定在七月三十日,咱们得预备一份贺礼,不拘贵重,总算是当兄嫂的心意。”
  “爷说的是!”书雪倒对雅尔江阿刮目相看,“十三——是八公主,虽有内务府整备嫁奁,也不过是大面上的东西,恐怕是不实用的。”
  “到底是福晋想的周全。”雅尔江阿笑道,“胤祥是散漫性子,纵然是有心恐怕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
  书雪心中一动:“不如备份礼送到十三爷府上。”
  雅尔江阿恍然大悟:“对,往宫里送东西也忌讳。”
  “如今已是六月,还得先回京不成?”书雪心道,果真如此不就是穷折腾吗?
  雅尔江阿印证了书雪的想法:“估摸着这两日就回鸾。”
  又过三天,康熙果然降旨拔营回京,书雪现在是十二分相信自己跟塞外八字相克,不然也不会屡屡不顺,是以离开时比旁人更添喜色。
  进京回府,该见的人都见了,书雪也有了处理杂务的空闲,十几个管事被召集一齐,向女主人汇报府务。
  安总管依然打头:“六爷的喜事预计支银一万两千两,清册在此,今交福晋过目。”
  书雪掐指一算,敬顺的婚事转眼就到了跟前,因问道:“其余爷们成婚也是走得官中的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