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论出身,耿氏只在书雪之上,书雪的亲外公在世时仅是奉恩镇国公,岳乐则是险些嗣统的实权亲王;太太最初为和硕郡主,和硕公主是被太后认作养女后恩封的,耿氏生母和硕柔嘉公主则很早就被顺治收为养女,是以明公正道的和硕公主身份出的嫁;书雪出生时有个亲王舅舅,耿氏不但有郡王娘舅,亲伯父还是四个异姓王之一的耿精忠,两方pk,书雪弱势明显。
  即使如此,耿氏在书雪面前却拿不起乔来,两人经历的完全是背道相驰的人生轨迹。
  和硕柔嘉公主是被顺治认可的养女,这一点比太太有优势,但很不幸,她的养母是整个大清朝极力遗忘的那位“孝献皇后”,凭这一点就甭指望太后对耿氏另眼相看,再说耿氏那位亲大爷耿精忠,三藩乱定后直接被康熙千刀万剐,亲外公被追贬爵位、亲舅舅屡受打压,与书雪一系构成了鲜明对比。
  “福晋安好。”耿氏行礼致歉,“因老太爷执意亲来为王爷拜寿,耽搁了不少功夫,还请您海涵。”
  “不敢当。”事出突然,书雪只能把耿氏往三席让,与五大家的命妇凑了一桌。
  首席次席全是皇子、宗室福晋,宫中虽把耿氏当郡主敬着,到底名不副实,她的官方身份仅为二品诰命夫人,安置在三席倒也不算怠慢了。
  最高兴的是胤褆,开席后不禁开怀笑道:“揆方是简王福晋的表姐夫,两府还真是亲上加亲。”
  胤礽手上的动作一滞,很快恢复了正常:“揆叙也是八弟的表姐夫。”
  胤褆更为得意:巧的很,巧的很!“
  胤礽心中爆了粗口:“巧你个大头鬼!你是真傻还是假傻?真当老八能安安分分当你的贤王良佐?也不拿镜子照照自个儿的德性!”
  雅尔江阿没有搭话:只要你们不是来砸场子的,皇帝老子都管不了的事儿哪轮的着爷操心,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不得不说,雅尔江阿有当乌鸦的潜质,里头尚未撤席,外面果然闹了起来。
  ☆、一六九、金兰别枝阋出墙
  一六九、金兰别枝阋出墙
  宴近尾声,安总管家的急匆匆赶到书雪跟前,低声回道:“主子,东宫三阿哥和直王府大阿哥打起来了,东院已乱了套,您去看看吧。”
  书雪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顾不得失礼即起身离席,太子妃和大福晋隐约听到,也率仆婢跟了出来。
  掐点儿赶上□□,东院已经乱成一锅粥,不独主子挥拳,下人也从旁助威,几个胆小的阿哥被随从护着躲在旁边,只有弘皙连扯带劝拉架,桌子早被掀翻,满地都是破瓷碎盏,好端端地寿席俨然变成了绞斗场。
  “住手!”太子妃和大福晋同时出声,即使两家不和是举国皆知的事,但绝不可在此地发生冲突,简王夫妻都不是吃素的,惹恼了他们绝对是不小的麻烦。
  两个“主犯”已打得红了眼,哪会说停就停,倒是底下奴才乖乖罢手,在各自主母的喝令下把主子强行分开,乖乖跪在了一旁。
  书雪面无表情地吩咐抱琴:“命人收拾一下,传我的话,今日在东院伺候的管事杖三十,赶出王府不得叙用,下面奴才杖二十,革三月银米,发往关外当差。”
  此言一出,在东院当值的下人都吓得磕头求饶,他们纯粹是糟了池鱼之殃,心中固然委屈,却不敢争辩,唯求主子从轻发落。
  恰巧前院的雅尔江阿听到风声后派苏长定来探讯,书雪打发他回话:“告诉爷不要拖沓,还是早早散席为妙,再延得片刻,仔细王府被人拆了。”
  苏长定唯唯答应,半个字不敢多说就回前院复命去了。
  太子妃与大福晋见书雪动了无名,一边赔情一边命二人磕头认错,弘昱在直王府千娇百宠,弘晋也极受乃父看重,堵着气竟无人依从母命。倒不是没把简亲王府放在眼里,只是不愿率先低头罢了。
  书雪冷冷一笑,正要转身离开猛然看到穆尼捂着脸,仔细一瞧,额角竟起了一层油皮,登时大怒:“谁打的!”
  穆尼的跟班金梁打了个激灵,瞄了弘昱的小厮一眼后磕头回道:“奴才有罪,爷刚才躲闪不及,被——被板子擦了一下。”
  “要你们这群混账有什么用处!竟然由着主子吃亏!”书雪的声音涨了三调,“还不去找大夫!”
  金梁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雅尔江阿与胤礽几个也赶了过来。
  “送客!”雅尔江阿见此场景不比妻子镇定,把胤礽兄弟恨得半死,今日来的都是京城头面人物,弘昱与弘晋的所作所为明显伤及简亲王府的颜面,要是对此全无反应,外人还以为他好欺负呢。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说什么都是徒劳了,胤礽与胤褆互瞪一眼,各自带着妻儿离开,胤祉兄弟及康王等人也跟随告辞,因为两个皇孙斗殴搅得简亲王寿宴虎头蛇尾,此次聚会算得上不欢而散。
  书雪见穆尼并无大碍,心火消下三分,因问抱琴:“东院的奴才都处置了?”
  抱琴回道:“今日是爷的生日,不好见血光,安总管将人都押了起来,等明日再行发落。”
  “罢了。”书雪叹息一声:“是我气糊涂了,把人都放了,还叫他们原处当差,等忙过这一阵各赏三日的假期。”
  抱琴笑着答应:“他们确有失职之处,恕过不罪是您的大度。”
  书雪能想得开,雅尔江阿却咽不下这口气,恨恨地骂道:“胤礽与胤褆这两个混蛋,不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爷今后不入朝堂!”
  “行了”书雪开解丈夫,“不过是两个孩子淘气,你是叔叔,该待他们宽容些。”
  雅尔江阿瞪圆双眼:“弘昱和弘晋都是康熙三十五年生的,爷在他们这个年纪早随驾巡狩了,算什么孩子?”
  “好了好了。”书雪递了一杯茶给雅尔江阿,“明天还有客人,虽不是要紧亲眷,到底不好怠慢。”
  雅尔江阿仍未开怀:“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太子直王要不带儿子来谢罪,你不追究我也会打上门去,总不能被白白打脸。”书雪又何曾真正放开,穆尼的头还伤着呢。
  雅尔江阿倒笑了:“谅他们不敢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太子与直王两兄弟当然要将今天的事儿放在心上,即使他们够硬气,上头还有康熙与太后盯着,直接护短是行不通的。
  皇家是宗室的核心,但不代表你能为所欲为,当初太子打了平王讷尔苏没担大不是,很大程度是沾了辈分的光,你让他动一下椿泰试试?几家王府能活啃了他。这会儿的事情不算大,但影响极坏,一方面拉下了嫡长之争的遮羞布,再则搅了王府寿宴且误伤了主家的陪客,康熙若不闻不问,宗室都得心寒,为维护两个不占理的孙子惹得爱新觉罗氏这个大家庭离心离德绝对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揉揉额角,康熙传旨申饬两个孙子:“不敬尊长,辱及皇家声誉,谒王府请罪后禁足一月,罚抄五经十遍,其父懈怠,容后各议教子不严之过!”
  康熙深知简王夫妻的性情,雅尔江阿近两年收敛了不少,但也仅仅是针对自己媳妇,他是镶蓝旗的大宗,想给胤褆使绊子绝对不是难事,书雪又是出了名的护短,为了一个丫鬟就能跟庄亲王府撕破脸,要三拖两拖耗到这两口子出了招,想善后就难了。
  弘昱是长嫡子,弘晋是嫡次孙,除了弘皙,二人在皇孙中算是最有体面的两个,若非如此也不会毫无顾忌的大打出手,不想撞上铁板,个个脸上挂着不服气。
  胤褆念及弘昱幼年丧母,憋着火把福晋骂了一顿:“你怎么看的大阿哥,趁早收起不该有的心思,纵使弘昱失了圣心,爷的爵位也必要传给他!”
  大福晋极委屈:“妾身在正院赴宴,并未和大阿哥在一处。”
  胤褆转移目标咒骂弘晋:“你老子就不是好东西,你比他还坏,连兄长都不放在眼里,爷早晚要你们好看。”
  大福晋吓得一缩,良久方怯怯地请示:“爷,弘昱的小厮伤了简王的幼弟,汗阿玛要您带大阿哥去王府请罪,简王管着宗人府,简王福晋也不能轻易得罪,您看是不是备些上好药材带着?”
  胤褆面露不屑:“不过是王府的庶子,伤了就伤了,让弘昱去给雅尔江阿磕个头便是大面子了。”
  因为同属一旗的缘故,大福晋的消息还算灵通,忍不住向丈夫爆料:“爷,妾身听说简王福晋把那小叔当儿子养,一应起居都是比着他们五阿哥来的,您可千万别大意了。”
  胤褆一梗,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好不容易说服舅舅拖着病体去简亲王府拉关系,不能因小失大。
  胤礽倒没怪到太子妃头上,训斥弘晋几句就挥手示意他回房思过,相对于小辈角斗,他更在意的是明珠出现在简亲王寿宴上的用意,明珠背后有两家王府,安王府原本就算胤禩的岳家,并不值得特别注意,关键在于康王府,椿泰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正经差事,但其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原本康王府因为永振的关系保持中立,现在却跳出了椿泰的妹夫揆方这个变数,两厢对比,自己未必能占优势,如此一来老大可就又添了一大助力——潜意识当中,胤礽不免归咎于皇父:明珠虽然失势,只要还喘气仍能发挥精神支柱作用,索额图却已灰飞烟灭,暗自斟酌一番,除了占着嫡出大义,他竟然并不存在别的优势。
  思维转到嫡庶,胤礽不自觉地想起那位与全京城侧室宣战的表妹,嘴角微微翘起,很快化为一抹苦笑:也许有一天她会变成毓庆宫最后的稻草。
  第二天是流水席的最后一日,康熙原已赐过寿礼,出于安抚简亲王府的目的又赏下一份,虽然今日来赴宴的仅是一些没有实职的宗室贵胄,对雅尔江阿得宠程度却有了进一步认识,言辞愈加恭敬起来。
  论真情实意,恐怕过世数载的雅布也及不上康熙在雅尔江阿心中的份量,考虑到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雅尔江阿索性舒心受用了一日,书雪原本担心他会在席间表露不满的情形却未发生。
  第二天下午,胤褆果然亲带儿子前来赔礼,雅尔江阿倒也勉强按住性子敷衍了几句,在此之前,胤礽早在他进宫谢恩的时候就已领弘晋去乾清宫当面谢罪,彼时当着康熙的面,雅尔江阿见好就收,暗中同样给胤礽记下了一笔。
  中秋将至,永庆兄弟都来王府吃节酒,太太打着看外孙的名义也跟了过来,闲聊几句即进入正题:“书艳的事儿你要怎么了断?”
  书雪一怔,反问道:“她回府说了?”
  太太点点头:“她央我向你认错,还送去一千两银子,说是给苦主赔罪的心意。”
  “知道了。”书雪没有直接表态。
  “你别做过了。”太太很无奈,女儿是撞了南墙不回头的性子,劝了可能会听,拐个弯还会把事儿做了,说不定做得更大,衡量片刻,索性说了句白话。
  太太所料不差,书雪早已准备停当,只等中秋一过,立时在简亲王府掀起了惊涛巨浪。
  ☆、一七〇、慑三家刑镇京畿
  一七〇、慑三家刑镇京畿
  因为“小螃蟹”还小,书雪原本不愿对下人过于苛刻,毕竟王府家奴多为包衣世家,俱在府中根基深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除非连根拔掉,否则必有无穷后患,但真要松手对其所为不闻不问,日后仍要担大干系,权衡再三,书雪还是大集内外管事,将正院第一进挤了个停停当当。
  几个侧室见书雪面色不善,心中俱是惴惴不安,却也不敢过问,行过礼后即谢恩在屏风后入座,静等着主子行事。
  书雪没工夫啰嗦,一开口就把重索门敬的管事打了四十板子撵到庄子上去,拔萝卜带出泥,几个在大门当差的小厮也被贬了苦役,南院总管拐弯抹角求情,立时丢了差事,剩下的更没一个敢多嘴,乖乖站着不敢多半句嘴。
  按下葫芦浮起瓢,书雪初理家务时基本针对府内弊政,如虚支银钱、私相传递、欺凌主子等,不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事不敢过分从府内捞银子,倒将视线移向府外,简亲王府势大,纵得众人无所不为,论影响比先前坏了十倍。
  譬如书雪原按庄铺收益给管事下人定赏,各处管事就借王府势力强购土地、广买铺面扩大产业;书雪命采买处不得虚报物价,采买管事便威逼菜农压价;不准王府上下仗势欺人,与人有争执前依旧可以先表白自己的身份。积年以后,王府的产业添了不少,名声却差了更多。
  造成这样的后果,名贯九城的玄女福晋居功厥伟,先前没将雅尔江阿放在心上,书雪做事素无顾忌,顶撞皇帝、盏击皇子、怒骂亲王、训斥佟家——京城最不好惹的主儿都惹了,愣是没受处罚,反倒因为屡立奇功被两宫一赏再赏,连爵位都史无前例的升成了和硕公主,两厢比较,全城岂不人人侧目,王府的奴才出门后天然就比别人高上一等。
  解释一下,大清朝开国以来有一位汉女公主孔四贞,看似书雪比她有资格获封,其实不然,孔四贞毕竟是定南王嫡女,具有和合满汉的特殊作用,破格册封不算了不起的大事;书雪就不同了,以与皇家的血缘关系为界限,外命妇共有两套阶梯,从秩比亲王的固伦公主到六品乡君算一套,亲王福晋到七品孺人又是一套,书雪如果没有嫁给亲王,功封和硕公主不算愈制,既是亲王福晋又是和硕公主却算得上异类,当然这其中有胤禟的功劳,亲王福晋已是外命妇之首,康熙原本赏无可赏,胤禟为膈应雅尔江阿建议加授“公主爵”以视恩宠,如此方弄了个不伦不类,但宣示恩典的目的却已实现,重典仪的汉官怕触动旗人“蛮夷无知”的忌讳并未敢多嘴,书雪彼时又想借机开府,如此才含混过去,这也是她在宗室中地位超然的依仗,当然,负面影响就是顺带把王府的奴才养娇了性子。
  书雪在王府只手遮天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反对声音,等她发话将强抢民女、逼死人命的田庄管事送交官府时,终于引起了反弹。
  出乎意料之外,第一个求情的竟然是一向安分守己的吴氏,倒不是她和议罪的田庄管事有什么特殊关系,只因她的表兄表嫂同样管着一处庄子,表兄又素来跋扈,说不得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趁现在说项还少个包庇亲眷的名声,万一表哥有了不是,再想开口就难了。
  因为这层顾虑,吴氏欠身回道:“福晋,按理您处置奴才没有奴婢插话的余地,但王府的下人打得杀得却不好揪送官府,掀翻了有伤爷的体面。”
  安总管亦觉不妥,从旁帮劝:“福晋明鉴,京城没有能审王府的衙门,要做得过了尽有主子发落,万万不要外道才好。”
  书雪微微一笑:“本福晋正是为了王府的面子才出此下策,你们既然觉得不妥就罢了。”
  众人刚松一口气,书雪冷声喝道:“拉到王府门前打四十鞭子,用重枷锁了示众三日,熬过去本福晋既往不咎,熬不过有乱葬场等着,谁敢求情一体连坐,拖下去!”
  吴氏傻了眼:“福晋——。”
  书雪似笑非笑盯着吴氏:“你放心,你那表兄虽不干净,倒还没到抗枷的地步,我给你留着面子,革他管事之职,庄子仍让他管着,干得好本福晋还有重用,要不好两罪并罚。”
  吴氏被说破心思,只得忍耻谢恩,其表兄也在屏风外磕头,书雪挥手示意二人退下,又将视线转向安总管,“你是王府的家生子,老王爷在时就是东院大总管,爷见你本分才将都总管的要职交给你,爷得汗阿玛器重,你这位二层主子的尖儿也有体面,现今家里少说该有十多万积蓄罢,竟是比我这个正头主子都不差什么,哪天本福晋缺了钱少不得还要去你们家挪借。”
  安总管夫妻汗如浆出,跪地磕头不断:“奴才有罪。”
  书雪没叫起,淡淡地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亲王家的都总管?你要寒碜了丢得还是王府的体面,这个理儿本福晋是知道的。”
  安总管擦擦额头上的汗,勉强笑道:“福晋英明。”
  书雪扶着抱琴站起身:“有罚必有赏,因着你们尽心,王府公中如今共有十八家铺子、十四处庄子和十座宅院,除了两个都总管、七个大总管,大大小小四五十个管事,如今我再给你们一项恩典,凡未查出恶行者,管事拿总管的月钱,总管拿都总管的银粮,都总管例供加倍,兢兢业业、实心当差的,另赏黄金十两,望你等尽心尽力,不要有所懈怠。”
  院中欢声如雷:“福晋厚恩,奴才敢不用命。”
  书雪瞥向安总管:“今日开革了十二个管事,待苏长定回来后你和他商议补缺人选,要是以后安稳了,你还是王府的都总管,否则——”
  “奴才明白。”安总管夫妻均舒了一口气:总算是过关了。
  半晌下来,共有五个作恶多端的管事被枷号示众,在此之前,书雪已命长史官以雅尔江阿的名义传谕简亲王府所辖佐领俱到府前观刑,另遣司棋、侍墨拿帖子去伯爵府与将军府把两处有体面的管事传来,打得自然是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主意。
  简亲王福晋不动则已,动则惊人,一时间满城都是议论之音,赞书雪深明大义、公正恤下的有,责其小题大做、为名苛严者亦有,但不拘如何行事,外人议得管不得,连太福晋都跟风发落了两个行为不当的管事,别人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书艳原已奉还了齐佳氏的文契,因被书雪一番动作惹得心惊,又陆续退去了几家有龌龊的庄铺才渐渐放下心来。
  等到了胤禟的生日宴上,五福晋意味深长地看着书雪:“你可真不怕累及名声,听说那几个奴才都被枷死了?罪有应得不假,却不值因老鼠伤了玉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