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恩典,康熙指了胤祯与讷尔苏给永焕兄弟当“保镖”。
  弘晏三周岁刚过,留给瓜尔佳氏照顾,小家伙并不高兴,被忽悠着指了教小堂弟说话走路的任务才振奋一点儿。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弘晏相对而言留在父母跟前的日子要胜过哥哥姐姐,弘昊话都说不利索书雪已经随驾出塞,弘昍初离母亲时刚出月子,让当娘的比着哥哥想就不是难以接受了。
  数年不曾会盟,一出门就是带着儿子闺女,漠南诸部摩拳擦掌想把“小玄女”抢回家。
  弘昁原是不在出塞的计划名额之内的,富察氏说情:“妹妹大好了,再者也想看着弘昁打了猎物送到我跟前来。”书雪只得把他带上。
  书雪的教育方针颇有重武轻文的倾向,读书意在明理,不指望孩子们出口成章,手脚必要下苦功,是以从弘昍往上都谙熟骑射,初见草原天宽地广,连一向文静的弘昁都极为亢奋。
  头一天出围,康熙飞骑上前,连开两弓中一鹿一羊,周围一片欢呼声,康熙回马示意书雪:“文华上场。”
  书雪颔首致意,拍马上前,中一麋鹿即回,四下喝彩不断。
  康熙捻须微笑,命众人上场。
  当娘的做表率,弘昁姊妹自是不甘人后,成绩最好的却是永瑾,在海东青的帮助下射中一猞猁一羚羊,弘昁射了一头哨引的鹿,弘昍得了只羊,兔子貂鼠之类倒是猎了许多。
  书雪与雅尔江阿猎获不少,弘昁几个得的只是锦上添花,又有诸部孝敬,王府所得极丰。
  托娅晚两天才到,岱钦也跟着父母朝觐,三年多没见,以简王府女婿自居的敖汉部继承人已然有几分男子气概,击败了不少觊觎“未来媳妇”的情敌。
  书雪倒是在猎场上见着了熟人——现为阿巴亥贝子夫人的科尔沁邵敏郡主。
  谈不上相逢一笑泯恩仇,已为人母的邵敏全无当年锐气,对书雪不似旁人尊重,最起码的礼貌也能保持就是了。
  托娅笑道:“说起来邵敏与咱们姐妹都有几分宿缘。”
  书雪问道:“怎么讲?”
  “邵敏肖想姐夫未能如愿,现在的丈夫是二哥原想给我定下的阿巴亥部额日勒。”托娅望着邵敏远去的背影,“听说早两年过的极不顺意,生了儿子才见她出门。”
  书雪叹道:“抢不到我的,拣了你不愿意要的还没得到珍重,是苦命的人!”
  康熙会盟漠南四十九旗的同时,以十四皇子胤祯、平郡王讷尔苏、简亲王世子永焕、恪郡王弘昊为核心,漠北喀尔喀蒙古三部汗王在札萨克图汗部举行了非正式盟会。
  抵达札萨克图汗部的永焕一行受到了空前隆重的欢迎,特别是五人中有玄女福晋亲生之子恪郡王弘昊,策旺札布不敢有丝毫怠慢,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汗王应诏而至,再三表明对清廷、对天可汗的忠诚态度。
  胤祯与讷尔苏是办正事的,三部汗王却对尚未成人的弘昊更有热情,若非申明家教,侍妾能拉回一车来。
  永珺受书雪教养十余年,行事带着杀伐之气,又有丰厚的嫁妆作为教化部民的资本,在旗地的威望极高。弘昊虽然年幼,行至气度不下兄长,且遗传乃母酒量,策旺札布等人愈发感佩。
  见姐姐过的顺意,两个外甥健康活泼,永焕兄弟对大姐夫添了几分亲近,在札萨克图汗部住了月余,直到过完孩子的周岁宴才辞行回京。
  永珺恋恋不舍,拉着弘昊的手嘱咐:“你替我给额娘磕头,告诉额娘我过的很好,等孩子再大些就带他们探亲去。”
  又说永焕和永叙:“好好孝敬额娘,听额娘的话,额娘养大我们不容易的。”
  办完正事的胤祯与讷尔苏已先行一步回京复旨,兄弟三人带着厚重回礼启程,沿途各部知道是简王府阿哥的车驾路过都不敢慢怠,直到冬月初才得抵京。
  清廷磨刀霍霍向准部,康熙已然决议兴兵收藏,在这个当口,承恩公佟国维过世,点兵点将计划因此拖延。
  ☆、二六三、论远择将子侄继
  二六三、论远择将子侄继
  佟国维是国丈国舅二合一,康熙母族唯一的嫡系长辈,他的死理所当然引发高层地震,别的不说,佟半朝上下都要面临长短不一的孝期。
  书雪念着旧仇,原有打发永焕代表简亲王府前去致祭的意思,万吉哈夫妇亲自过府,强命其同行。
  虽说佟国维去世与书雪大闹国公府隔了近两年,也没哪个敢牵强附会的说佟国维是被简王福晋吓死气死,万吉哈到底照顾康熙的脸面,待女儿应允后说:“你帮我拟份挽联,毕竟是姻亲,不能失了礼数。”
  天大地大死者大,书雪无法,稍加思索后传了文房四宝,幸而是挽联,并不需要装裱。
  尽管佟家上下把书雪恨的牙根疼,面上绝对不敢失了礼数,致祭过程还算顺利。
  “一代柱石,钟鸣鼎食传富贵;两朝后戚,鲜花着锦延圣泽。”比及佟国纲战死沙场,佟国维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功绩,书雪对他的评价略显中庸,横批“德厚三代”更是隐喻其于家有劳,于国无功。
  简王福晋驾到,众妾侍回避。现任家主隆科多为彰显爱妾名分,连迎送受圣谕所差前来治丧的内务府官员都由四夫人出面,长房的鄂伦岱夫人不屑与侍妾为伍、佟国维孀妻悲气交加卧于病榻,且没料着书雪能来,四夫人一躲,佟家对前来致祭的福晋、夫人连个招呼都没有。
  喝着冷茶,命妇都憋着火,拿眼往书雪身上瞄。
  书雪没必要出头,视线转到安王太福晋的位置。
  安王太福晋是佟国维的亲侄女,被盯的如坐针毡,站起身走出了堂屋。
  书雪摸着茶盏看了雍王福晋一眼:“好个知礼人家。”
  那拉氏红了脸,太太已经瞪了过来。
  盏茶工夫,佟国维夫人扶着安王太福晋进来告罪:“奴才偶染疾恙,怠慢了公主、福晋。”
  “老夫人多虑了。”太太站起身:“本该先去给老夫人道恼,您既病着,还当节哀保重才是。”
  直到鄂伦岱夫人领着本家有诰命的妯娌赶至才把婶婆解放出来。
  出了佟国维的五七,康熙召集议政大臣,于南书房商讨出兵准部的方略。
  御前会议上,绝大多数王公主张“围魏救赵”,即领大军奔袭准部。
  策妄主力南下,康熙比较赞同趁虚而入,一眼看见破例列席的简王福晋微微摇头,因问道:“文华是什么意思?”
  “直击漠西弊处有三。”书雪走到坤舆图前,“按兵家形势,我为优、敌居劣,我居众、敌居寡,我为客、敌为主,当速战灭其主力。”
  康熙点点头:“有理。”
  书雪指着甘肃、漠北两路说:“北伐准部,万一受挫,粮草难济。”
  众王公若有所悟:准部的战力还是相当彪悍的,几乎称得上全民皆兵,漠北并不如漠南可靠,甘肃有贫瘠不适合供应后勤。
  书雪接着说:“其三,我攻准部难,策妄袭川易,万一劫掠西川,大军救援不及。”
  康熙稍加沉吟后问道:“以你的意思,大军该出川进藏?”
  书雪主张:“四川富庶,且地近江南,粮草周济顺畅;藏边几如飞地,大军进占可行王化,纵不能剿灭准部亦可断其信仰。”
  接着是议政王爷与阁部大臣商讨,最后决定:出疑兵北上,以大军征藏地。
  另一项重要议程随之提出:西征军的领导班子——即大军挂帅的问题。
  大清开国直到剿噶尔丹,大规模用兵一定是王爷以上挂帅,顺治以前不用说,康熙年间的有名宗室如八福晋姥爷安郡王岳乐、书雪的舅舅康亲王杰书、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都做过独当一面的大元帅。
  在夺嫡的当口,谁抓着枪杆子谁就会多出三分胜算,皇子们出于各种目的纷纷请命,希望可以挂帅出征。
  康熙没理儿子,因问道:“简王如何?”
  雅尔江阿还想当仁不让,媳妇拖了后腿:“他不合适。”
  “嗯?”康熙十分惊讶,“你说说道理。”
  皇子们默念阿弥陀佛,雅尔江阿是谁?宗人府令!家里孩子考封、女儿出嫁都归他管,如果他自己不推辞,谁敢上手抢?看架势想抢也抢不过。
  书雪吐了三个字:“不够狠!”
  康熙笑了笑:“做元帅的不必上阵杀敌。”
  书雪问道:“简王爷,如果准部溃败来降,你是临阵决断的主帅,该作何处置?”
  雅尔江阿想了想说:“攻心为上,善待以教王化,使其常感天恩!”
  书雪没给丈夫留情面:“即是如此,因何不派当世大儒至准部行教化职责?”
  雅尔江阿红了脸:“恩威并施!”
  书雪扫了一圈:“众位王爷可有异议?”
  胤祯左右寻视,咬牙站起来:“自汗阿玛秉政初年,准部今日降明日又叛,反反复复扰动西疆,儿臣浅见,当以收恩立威为上策。”
  康熙没说话,书雪笑道:“十四爷倒说一说,怎么个立威法。”
  胤祯语塞,他是为了取得书雪支持才临时变卦,具体章程并未拟好。
  “很简单,沙场无父子,何况是敌国!”书雪脸色一正,“为帅者当以屠尽准部为大略!”
  殿内鸦雀无声:知道你不是善类,可也没必要这般狠辣吧?
  一直闭着眼的庄王说话了:“诸葛武侯七擒孟获,终使南蛮归心——”
  书雪冷笑道:“汗阿玛,大清朝拿着一本《三国演义》当兵书,说句不大好听的,虽说连袁崇焕都没想到自己能栽在话本里的计策,但咱们不是蜀汉,准部不是孟获,诸葛亮七擒七纵就是好的,待敌邦宽仁于子民严酷,如果是一战成功,蜀汉能少流多少血汗?”
  康熙一锤定音:“文华通军务,伐藏事宜俱应听其敕令!”
  “嗻。”不管作何感想,诸王大臣都知道简王福晋早在几年前就下了征准的先手棋,想反对都没有立场,不是这位打着改土归流的旗号在四川驻扎五万精兵,现在可就不只是丢了西藏那样简单了。
  “汗阿玛,臣媳说的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调集军马岂可儿戏?”书雪的推辞诚心诚意,她没想着为一群爷儿们卖苦力。
  康熙朗声大笑:“你是朕封的八旗之主,军务繁杂,你不劳动,难道叫朕这花甲老人辛苦?”
  旗人重军功,知道简王福晋主持西征大局,王府又恢复了门槛儿常换的日子。
  当务之急是点兵点将,雅尔江阿对妻子老大不满意,随手拿起一张帖子看一眼又不屑的丢下:“瞧着没一个比我强!”
  书雪挥手示意丫鬟退下:“你就是胜过他们百倍也不能当这个元帅!”
  雅尔江阿一愣:“这是为什么?”
  书雪淡淡地说:“汗阿玛年事已高。”
  雅尔江阿垂首不语。
  穆尼几个都是少年热血,磨着书雪请缨,伯爵府的关佑关辉兄弟都来撒娇打滚,丝毫没有已为人父的自觉。
  关佑关辉是长子,镀镀金没坏处,毕竟是上战场,风险不能说小,但不把他们派去,下面的关峰关杰就不好办。
  胤祯门路最广,从兄弟、儿子到岳家都被发动当说客,书雪原本的构思是择年长皇子为正印,再选一皇子、一宗亲为副帅,不意淳王以上都不热衷,只给长子打了申请,胤禟倒是一日三作宾,为的还是给胤祯添嫁衣。
  初拟名额,书雪择定胤祯为正、讷尔苏为副,掌抚远将印,专征伐事宜,四川总督年羹尧管理后勤事务,户部主事皇子胤禛管领筹粮事务。
  另为增强主帅威望,书雪请授胤祯王秩;为保钱粮不断,请予雍王截分漕粮、征调盐税之权;为免大军后顾之忧,请赋年羹尧兼领巡抚职。
  康熙一概照准,十四皇子府一时间变得门庭若市。
  简亲王府中,穆尼与永叙争取到了随军名额,永焕原被打了驳回,拉了关杰一块儿游说,终于得了恩准,雅尔江阿想洗白长子,把永谦也添了进去。
  伯爵府这边除了永庆以前锋统领职参赞军机,长房长孙关佑与二房次子关杰都在军前效力,万吉哈打了让两个儿子四个孙子轮班倒的主意。
  万吉哈上过阵,且属于真刀真枪拼命杀敌的主儿,眼见儿孙将赴戎机倒换了词儿:“你们出身贵胄,遇着策妄兵马不必往前冲,不要远离中军,护好自己个儿要紧。”
  嘱咐完又提了些随军所用的必需物什,永焕兄弟一一记下。
  书雪是让侄子儿子互相照应,伯爵府开小会时万吉哈郑重其事告诫儿孙:“看好了简王府的阿哥,没一个是咱们姑娘生的就更不能大意,特别是简王世子,那还是咱们府的姑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