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主——”张廷玉懵了:林赫可是他带来的,本为天子亲信,竟然在这个当口造反,不管帝主之间有何矛盾,皇主毕竟是为大清基业操劳,皇帝竟然不顾大局要与准部里应外合陷皇主于死地,这是自毁长城啊!
  外面火器乱响,张廷玉脸色惨白:皇主带来的神机营都让策棱带前线去了,动静指定是叛军那边的,这可如何是好?
  心慌是难免的,转头看着儿子在跟前,书雪定定神:“把张廷玉捆了,待平乱后听我发落。”
  张廷玉被顺理成章的当成怀疑对象,口中鸣冤:“皇主陛下,罪臣愿血溅军前以示清白!”
  书雪没理他,帐外有人禀报:“叛军已被围困,叩请皇主示下!”
  里面的答复只有四个字:“速战速决!”
  张廷玉愕然,弘昍上前请示:“果不出额娘所料,林赫竟是另有图谋!”
  “可我没料到,你那皇帝四叔不止想要我归西,还打定主意断送上万无辜将士的性命!”书雪叹口气,“没废了他是额娘对不住圣祖皇帝!”
  林赫见事败,拔刀自刎不及为神机营擒拿,敌军已在眼前,书雪不及处分,命将四肢打断与张廷玉关在一处,自己换上戎衣,到帐外调度迎敌。
  所谓玄女实质上是精神领袖,黒图嘎当仁不让,亲自担起组织大任。
  幸而策棱周到,留下的都是精锐,再者从闪电扑灭林赫内乱的形势看皇主是筹谋在前的,盲目崇拜的结果是军心极盛,颇有群羊攻狼的自信。
  神机营打了一轮突击,小策凌敦多布也觉心慌:坏了,皇主神机妙算,她能不知道营中有我们的线人?说不定打着埋伏请君入瓮呢!
  主帅踌躇,前线的将士就有些怠工,两轮攻下来没占到便宜,眼看已经日沉西山,小策凌敦多布把心一横:爷儿们不能做孬种!管他的,拼一把,不就是个死吗?败在皇主手下不丢人!
  前两轮靠着士气支撑,第三轮就显出了人数劣势,儿子侄子外甥外孙已经披挂上阵,书雪也豁出去了,亲在中军击鼓助威,小策凌敦多布听说过皇主威名,遥遥望着敌阵情形心中又是一颤,前锋稍有受挫后立时鸣金,后撤三里谋划远计。
  一鼓盈、二鼓衰、三鼓竭,因为小策凌敦多布心存怯意,准部失去了获得大胜的最佳良机。
  小策凌手下不乏智谋之士,因劝道:“大帅,我众敌寡,交战一日未见清军援兵,末将料其并无后招。”
  “但皇主在彼——”小策凌道出心中忌讳。
  谋士想了一想说:“皇主真有大能,何必阵前击鼓勉励军心?末将愚见,皇主是奇女子不假,今日所为也是漏怯之举!”
  “这——”小策凌觉得有理,“不过看眼前情景,我们的线人必然早已落到皇主手中。”
  “此为末节!”谋士再接再厉,“大汗将阖部精兵托付大帅,所以不惜犯险凭寡敌众者,为全大帅不世奇功也,大帅如若不战而退,受大汗惩责是小,万一陷中军于危境,大帅不但沦为天下笑柄,更是准噶尔汗国千古罪人!”
  “擂鼓聚将!”小策凌终于下定了决心。
  御营这边,黒图嘎也指出了书雪的失误:“皇主仿效梁红玉故事激励军心本为上策,但在准部看来怕是没了原有的顾忌。”
  书雪揉揉额角:“没法子,至不济是玉石俱焚的结果,总该让全营将士知道我是站在这儿的。”
  寻常攻防战,三对一的比例未必就能占到太大优势,但额尔德尼昭并无险要可守,劣势逐渐明显。
  眼看着突破外围,小策凌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忽有斥候来报,西向有两个清军万人队,正火速朝此地推近。
  这是策棱行事周密的好处,注意到对面敌营人数只有军报的一半多,立时觉出情况不对,记起皇主跟前仅仅留了一万护卫,当场吓出一身冷汗,派斥候打探后方情报外,传下军令命左翼军岱钦加急回防,虽说晚了一天,幸而小策凌顾虑太多贻误战机,倒没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万一皇主被俘,作为主帅的策棱也得保障握有与准部讨价还价的筹码,勉强够资格的仅有噶尔丹策零一人而已。
  理清思路,向来沉稳的策棱亲王也算拼了,不管不顾冲击准部老营,铁了心要活捉策零。
  两下陷入混战,前方占了人数优势,额尔德尼昭则士气优胜,且是内外夹击的局面,结果不言而喻,准部中军溃败,知道皇主无恙,策棱无意强追,命津布留守后亲领中军回援,陷入困境的小策凌赖将士死战方以身免。
  这场大战,准部主力损失近半,小策凌统帅的三万前锋精锐更是十去一还,清军大获全胜。
  庆功宴上,策棱因突袭无备之事请罪,书雪笑道:“王爷顾全大局,若为孤一人安危全师回援,噶尔丹必然趁势猛攻,孤即得安,亦为大清罪人,今得全功,皆赖额驸之力也!”
  “不敢。”策棱叩拜,“内察奸佞、外御强敌,非皇主所不能为,奴才万分惭愧!”
  帐中将校皆随主帅行礼:“皇主英武!万岁!万岁!万万岁!”
  “敕旨!”待众人起身,书雪捧起海碗看向策棱,“御敌大捷,策棱亲王居功至伟,孤赐你为超勇亲王,叙前勋追晋圣祖皇帝第十女和硕纯悫公主为固伦纯悫公主,以固伦额驸位加领亲王俸禄,公主长子成衮扎布随父效力颇有军功,册为三音诺颜部世子,准食郡王俸禄!”
  策棱父子出列:“奴才谢皇主隆恩!”
  书雪一一嘉奖黒图嘎、津布等有功之臣,最后方道:“弘昍杀敌有功,且负戎伤,孤赐你郡王品级;关禄加授轻车都尉、荣效赏奉国将军衔!”
  说起来加封子侄还是头一遭,书雪立意与雍正翻脸,哪里用得着忌讳?
  十日后,漠南诸部陆续告辞,书雪晓谕策棱善后,亲率三万大军回返京师。
  雍正戴着“里通外敌、置祖宗社稷于不顾”的帽子,已然做好了等待末日的准备。
  ☆、二九一、明倒置月前日后
  二九一、明倒置月前日后
  抵达京师前,文武百官出京三十里郊迎皇主凯旋。书雪对场面隆重于否并未十分在意,因问永焕:“你阿玛呢。”
  永焕犹豫了一下回道:“阿玛偶感风寒,如今还在卧床将养!”
  书雪没见到弘昊兄弟已然心惊,忙向庄果二王传敕:“果亲王依孤前谕安排大军驻扎,庄亲王领议政大臣到畅春园候旨。”
  “嗻。”允禄允礼依敕行事。
  雅尔江阿的病情比想象中还严重,永叙低声告诉书雪:“初时不过着凉,军前的消息传来一下没撑住,大半天工夫只有一个多时辰醒着,昨日才有好转。”
  书雪点点头:“辛苦你们了!”
  坐在床前陪到午后,雅尔江阿悠悠转醒:“弘昊,你额娘回来了不曾?”
  书雪勉强笑道:“你醒了?”
  雅尔江阿眼光一闪:“几时到的?”
  “你真得服老了。”书雪扶着丈夫坐起来,“看近些年的威风,我只当你是铁打的。”
  “我是没法和你比,二十来年不走样。”雅尔江阿苦笑,“允祥小我十岁,早两年已经走了,现在也算子孙满堂,连‘死’字都不必忌讳的。”
  书雪端药的手一顿:“我已命庄亲王在畅春园候旨。”
  雅尔江阿出了半天神:“雪儿,皇帝气量狭窄是真,我料他不会置祖宗家业于不顾。”
  “不是你拦着,早五年就没他什么事儿了。”书雪盯着雅尔江阿,“你走在我后面,日月凌空也好、代天监国也罢,我忍了!换个个儿出来,我就做大清朝名正言顺的武则天。”
  雅尔江阿笑了笑:“我一定保重自己,最好长命百岁。”
  眼见阿玛睡下,弘昊从旁提醒:“额娘,您刚回家,先去歇息,阿玛有儿子照顾。过会儿还得召见庄王叔他们。”
  “嗯。”书雪微眯双眼,“摆驾!”
  允祹、允禄、允礼、弘历、弘昼等宗室大臣行礼起身后重又歌功颂德,书雪淡淡地说:“孤赖圣祖英灵,侥幸逃生,有何可贺?”
  众人不敢多嘴。
  “孤既代天行政,以后不当躲懒。”书雪把手上的封本扔下去,“没有异议就诏告天下!”
  允祹躬身捧起,展开浏览一遍递给允禄允礼,三人两两对视后甩袖打千儿:“奴才领敕。”
  封本的内容是三道上谕,其一:京官正二品、地方从三品以上大吏就任,俱应前往畅春园叩谢皇主恩典;其二,迁完颜永庆为领侍卫内大臣,授奉国将军海察为头等侍卫,协管禁内防务;其三,军国大事,皆听皇主裁决!
  雍正的皇位不稳当,弘历这个隐形皇太子同样摇晃,待三道上敕宣读完毕,他哪里能坐得住?众人散去后仍旧不动,跪在书雪跟前陈情:“林赫之事,汗阿玛实在不知内情,皇伯母圣明烛照,儿子绝不说谎!”
  “告诉你阿玛,让他明天到畅春园见我,我与林赫三方对质!”书雪挂念雅尔江阿,懒得和弘历饶舌,“单为我一人还罢了,置大局不顾的君主何必留他!”
  弘历无法,只好回宫传话。
  当天晚上,书雪传敕鄂尔奇戒严九城,京师陷入诡异的宁静之中。
  刚伺候雅尔江阿用过晚膳,永焕进来回道:“额娘,郭罗玛嬤来了!”
  书雪按住想要起身的雅尔江阿:“额娘又不是外人,你别起来,我去接着。”
  太太是果亲王请来做说客的,朝奉茶的关晓挥挥手,单刀直入询问女儿:“皇帝又没糊涂,能在那种关节指使大臣窝里斗?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雪瞥了张氏一眼:“额娘,您觉得我能平白冤枉张廷玉?”
  张氏闻声而跪,太太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觉得其中有别的隐情。”
  书雪淡淡地笑了笑:“额娘,您说的倒不差,皇帝没浑到假准部之手借刀杀人,张廷玉再怎么圆滑世故,暗算我的想头也一定不能有。”
  张氏又惊又喜,太太忙道:“果真有故事在里头?”
  书雪并未正面回答:“有没有的无关紧要,这个大跟头皇帝是栽定了!”
  太太缓缓起身:“你——你想借机——”
  书雪挥退儿媳,因问道:“额娘,圣祖皇帝对女儿宠信无间,您觉得最大的根源在哪儿?”
  太太怔了怔:“是因为你在康熙四十七年舍身护主吧!”
  “康熙四十七年,察哈尔部哈钦瓦与当时的四贝勒交情莫逆,四贝勒与负责御驾防务的十三阿哥是焦不离孟的手足之亲,哈钦瓦借此凭仗,成功使手下刺客混入行营,这才有了行刺的事儿!”书雪顿了顿,“彼时十八阿哥病重,我与太医并力诊治后已无大碍,圣祖爷拿十三阿哥进上的千年人参为十八阿哥进补,不想十八阿哥中毒夭折,换句话说,十八阿哥是为圣祖爷挡灾而死的,据我所知,这株人参是四贝勒与哈钦瓦共同采得转给十三阿哥的。”
  太太大惊:“你的意思是——皇上会同哈钦瓦图谋弑父?”
  书雪摇摇头:“纵然太子被废,看彼时情景,获利的该是废直王或八贝勒,即使鹬蚌相争,得利的渔翁也未必是居于废诚王之下的四贝勒。”
  太太表示赞同:“你说的有理。”
  书雪叹口气:“后来哈钦瓦暴毙,圣祖皇帝未必没有察觉,但也能笃信四皇子绝无谋父之心,否则岂会将其列入储君人选。”
  太太疑道:“你说这个,莫非张廷玉和此事有关?”
  “有关的不是张廷玉,而是林赫。”书雪闭上眼,“林赫是哈钦瓦的长子。”
  太太手上一松,佛珠掉落到地上,音色极为沉闷。
  “额娘,我不想到九泉之下没有颜面见到圣祖皇帝。”书雪正色道,“您放心,大清朝的江山永远由康熙大帝的子孙传承!”
  太太临走前仍劝:“雪儿,你阿玛一生效忠圣祖皇帝,你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怕是连圣祖爷都不曾预料到,我已年近八旬,纵有万一也是喜事儿,你千万不能断了完颜氏与简亲王府的后路!”
  第二天,雍正避无可避,应诏进园当面辩白。
  结果令人惊诧,张廷玉开释后降三级叙用,林赫凌迟处死,三族以内皆被夷灭,雍正以额尔德尼昭大捷为引,再进皇主徽号“安和佑圣功慈睿德皇室皇主”,立庙、赐靖亲王世袭罔替,位列诸王宗室之上。
  重锁押解的林赫在被拖走前曾问:“皇主何以疑我?”
  书雪答道:“连我的亲生儿子在战场前都热血求进,你这个军功出身的副将倒无波无澜甘守后营没有丝毫怨怼,我并没有恩典施给你,你也不是我的子侄门人,虽未料准你的动机,猜到你别有所图并非难事!”
  林赫点点头:“皇主果然高见,我父子命丧一人之手实在不冤。”
  书雪瞥了雍正一眼:“这话倒是不假。”
  处决林赫的第二天,书雪身穿衮服与雍正率文武大臣谒景陵献捷。
  拜祭经过让众人心惊胆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