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巴尔图最典型的特点是敬畏鬼神,他在庙中供奉的香油钱比康亲王府还多,这也是极力反对崇安学习曾祖父倾帝倒主的根源所在,书雪力排众议压下嗣子,除了利用自己在表哥心目中的至高地位,还有拉近康王府与简王系亲缘的私心,要知道太太是巴尔图的姑妈,书雪和巴尔图是姑表之亲,而崇安已经是太太的侄孙,往下到永恩关系就更远了。
  崇安在临死前奋力一搏给永恩请封了世子之位,身为宗人府令的靖亲王不得不提醒母亲:“您当时是没有异议的!”
  书雪淡淡地说:“这有何难?还叫他做世子就是了。”
  弘昊张张嘴:还能这么玩儿的?
  世子不能袭爵和皇帝驾崩后没太子的事儿好像是同等性质,弘昊脑中浮现出辽朝的皇太叔事件,因劝道:“额娘,父死子继是人心所向!”
  “幼稚!”书雪变色,“不拿康亲王的位子祭旗,你们兄弟会有好日子过?”
  弘昊吓得一缩:“是!”
  康亲王原是铁帽子王之首,书雪无视受册世子强扶巴尔图上马,虽然因违背一贯作风遭到部分宗亲非议,仍然展露出皇主在某些问题的强硬,包括宗人府两大主官——靖亲王弘昊、平郡王福彭在内也只能让步。
  雍正十二年的正旦朝贺是在一片和谐中进行的,伤到元气的准噶尔部心悦诚服出现在朝贺之列。
  皇主很识趣的在开场露脸后离宫回府,主场完全交给皇帝,朝臣宗室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
  真相却是关菱临盆,书雪到弘昁家照应儿媳兼侄女生产去了。
  从永焕到弘昍差不到十岁,雅尔江阿与书雪几乎是年年有孙子孙女抱,弘晏也已成婚,跟着三月生产,至少是一年有俩的局面。
  准部使臣大小策凌敦多布亲至京师的另一个目的是为额尔德尼昭会战向皇主请罪,彼时为敌国,书雪自然要大度,借小孙子洗三之际亲在畅春园设宴款待策凌兄弟。
  打了二十来年的交道,斗过智、斗过酒、斗过法、斗过运筹帷幄、斗过阵前调度,皇主是完完全全占据上风的,之所以不能扫平准部,说到底还是不得自主的缘故。准部虽然屡屡策动皇主进位,实质上则是反间伎俩,倘若书雪果真自立,噶尔丹策零指定破釜沉舟拼一把。
  拉近关系的最好方法是将话题引到第三者身上,书雪敬大策凌:“康熙五十四年,将军率万骑大败沙俄,断其窥清之心,真勇士也!”
  大策凌奉承回来:“是皇主顾全大局,明悉俄国狼子野心,如非皇主大义,北疆形势殊难预料!”
  策凌兄弟是有些心虚的,当年固伦义孝文华公主被削爵罢政,外因就是皇主拒绝通俄攻准之议,策妄却兵发川藏,落了皇主政敌的口实。
  书雪笑了笑:“自家地界的纠纷当然不能叫外人插手!”
  策凌兄弟唯唯称是。
  书雪看向陪席的四阿哥:“宝亲王!”
  弘历忙起身:“儿臣在!”
  书雪叹道:“准部困居贫地,三面背强,能于逆境兴盛百年,诚堪敬佩,圣祖皇帝三战噶尔丹,孤一伐策妄,两征策零,屡兴兵戈难尽全功,概因君正臣贤、不图安逸之故,想我大清,国富民众、兵多将广,据万里膏腴沃野,得山川江海之利,本是雄霸天下的资本,连沙俄这等不知教化的蛮夷都敢侵犯疆土,实在是tianchao耻辱。”
  弘历有些糊涂:“仗祖宗余荫,皇伯母威加海内、汗阿玛徳被朝野,夷邦藩国,鲜有不敬者——或有一二自大短视、冒犯天威的宵小戎翟,儿臣料其难成气候!”
  坐在使臣第三位的大策凌之孙十分恼怒,待要起身辩驳,被身旁的小策凌按住,使眼色命其不许妄动。
  “海外有四海啊!”书雪示意弘历回席,“大者善谋小者勇,二位将军都是元帅根基,你要虚心求教才是!”
  “是。”弘历嘴上答应,私下觉得不以为然。
  基调定的不错,御筵上宾主尽欢,大小策凌当众盟誓:“忠侍皇主,永为清藩。”场面达到gaochao。
  接下来如划定疆界等细务就由军机处、六部衙门负责接洽。
  五月十四是固伦端顺公主的八十大寿,皇主是孝女,宗室亲贵、文武大臣岂敢怠慢,自四月底就有外省大员遣人送礼,太太本不欲大操大办,书雪劝说“您是要做高祖母的人了,这样大的福气天下有多少人享得?谈不上张扬,大哥他们的脸面总该顾着。”太太觉得有理,也就没再坚持。
  雍正袭汉礼,进太太为固伦端顺大长公主,永庆兄弟进爵一等,寿宴当日,永庆的奉恩公府、永振的伯爵府外加永保的男爵府齐开宴席,场面极尽铺张。
  永庆身上有奉恩公和顺义伯两个爵位,现在的府邸是由伯爵府扩建而成,太太并未开府,起居之所自然不能委屈,是以奉恩公府的规模不小于王府,正席即于花园开列。
  永保全家行过大礼后,书雪与雅尔江阿上前,率王府上下恭贺千秋,在后面排队的诸王贝勒、皇子额驸、福晋夫人慌忙叩拜,待皇主礼毕方敢起身。
  兆越病重不起,书艳带荣敬、荣效恭贺母寿,书雪见庶妹鬓发斑白,颇显老态,不免生了几分恻隐之心。
  书艳的日子过得极不顺心,三月间,荣敬的长子嫡妻因内帷勾当相继病故,荣敬岳家费莫氏出身镶黄旗满洲,为故大学士温达孙女,其父娄标本为庶出,娶英亲王阿济格曾孙女为妻,积军功受封三等子,现为兵部侍郎,此公年过六旬却性如烈火,带齐子侄族人大闹将军府,荣效得到信时正和弘昍在一处,二人遂往解劝,楼标见到弘昍,丢了马鞭跪在地上哭女儿,看得众人好不凄惨,书雪闻讯大怒,即命内监严斥弘昍:“费莫大人老年丧女,汝为宗室,不伸大义还罢,怎敢借权势压人伦?趁早滚回府去,仔细家法伺候!”
  “皇主圣明!”楼标磕头如山响,放了心的折腾兆越父子。
  弘昍无法,只好跟着内监离开,回到畅春园又被额娘一顿大骂:“闲着没事儿做了!荣敬坑害人家格格,就该被岳家一顿打死,换了是我,管叫他全家抵命!”
  “是,儿子知道错了。”弘昍记起二姐过世时的情景,不自觉的难受起来。
  书雪红着眼圈挥了挥手:“你下去,告诉弘昊他们‘自作孽不可活!’。”
  弘昍自责勾起额娘的伤心事,为表哥求情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
  楼标位列一品,自然不像外表那般鲁莽,皇主给了脸面无论如何都要兜住,且有堪堪两岁的小外孙在,总归是皇主妹婿外甥,闹得太过终没便宜,打砸一通也就罢了。
  兆越生病的引子便在这上头,即使是荣敬,到今日都没好利索。
  行过大礼,宾分官堂各自还席,书艳依家法与荣效媳妇坐在简王府下手。
  书雪不大理会书艳,下面的儿媳倒与荣效媳妇打得火热,荣效之妻出身董鄂氏,也是武将门第。书艳因长子后宅不宁没有给幼子安排通房妾室的心思,小两口过的颇为顺意,弘昍和荣效常来常往,董鄂氏与西林觉罗氏也有闺中交情,关晓与那拉氏几个原本还顾忌婆母脸色不敢多嘴,西林觉罗氏却明白书雪对荣效青目,隔着富察氏和关菱与董鄂氏寒暄,关晓妯娌被她带动,也变得热络起来。
  书艳心中极不是滋味,看面容,自己好似大了姐姐十来岁,同是一父所出,亲王继妻变为大清皇主,辅国将军夫人还是辅国将军夫人,中间没沾过光吗?也不是!兆越袭了嫡枝的奉恩辅国公,不知足卖亲为功升到镇国公,短短数月打回原型,若非永庆陈情,连三等辅国将军都保不住。
  万吉哈过世不久,佟姨娘随后病故,庶女亲女一对比,太太年老心软,散席后专门为书艳说情:“总归是血脉至亲,你是做姐姐的,只看同出一父的缘法,前面的事儿就别跟她计较了。”
  书雪心中意动,嘴上犹犟:“我贵为一国之主,哪里犯得上为难二品夫人?”
  太太深知女儿品性,因笑道:“我就随口一说,你看着办就是了。”
  ☆、二九四、义女孤胆断大计
  二九四、义女孤胆断大计
  六月,辅国将军兆越病危,敕旨晋其为三等镇国将军,兆越在受封次日即殁,书雪命弘晏亲往致祭,特旨荣敬原级袭爵,又擢荣效为二等辅国将军,算是当姐姐的对未亡人妹妹的一点儿安慰。
  十月,小辉发那拉氏嫁入宝亲王府为第二侧福晋,雍正的坑人之处在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宝亲王侧福晋的亲姐姐和宝亲王嫡福晋的亲妹妹是妯娌俩,从某种意义上讲,辉发那拉氏还是小富察氏的嫡亲长嫂,长幼有序遇着嫡侧悬殊,两对姐妹都别扭。
  特别是两个姐姐,大富察氏想给小那拉氏下马威时就得考虑大那拉氏会不会为难小富察氏,皇主家可不是她这个隐形皇太子妃能施加影响的地界。虽说同列亲王之尊,简亲王的帽子还比靖亲王有底蕴,但弘昊最受皇主宠爱,夫荣妻贵,大那拉氏远比弟妹有体面。
  大那拉氏的为难在于看喜的份子怎么随,说到家,不拘做大做小,依门第论,她们姐妹是配不上皇主与皇帝的儿子的,礼重了不单四福晋脸上不好看,重嫡庶的婆婆也不一定赞同;礼轻了又让外人看低妹妹,真正是左右为难。最后无法,只能请示婆母的意思。
  “皇帝做下难题让你们拆鱼头!”书雪问道,“弘历府中还有个从使女堆里超拔起来的包衣侧福晋?”
  “听说是河道总督高斌大人的嫡女。”虽是包衣旗,高斌可是正经的二品大员,比着曹佳氏嫁给讷尔苏做正妃的旧例,若非弘历是未来天子,以高氏的出身,至不济能捞个贝勒夫人当当。
  书雪点点头:“高斌倒是有本事的!”
  高斌原为圣祖朝内卫,康熙晚年充雍亲王府一等护卫,是雍正直辖暗卫“粘杆处”的核心人物,雍正继位时调任内务府主事,再迁郎中,继李煦接任苏州织造,雍正六年后历任广东、两江等省布政使,现署河道总督兼管江南盐政,十年间仕途通顺,长女又有备位皇妃之望,这份荣宠连上三旗大姓都有不及。
  早在康熙末年,书雪以固伦公主身份整肃朝纲时便刻意打压逐渐抬头的内务府包衣势力,雍正八年更是明敕定制:“凡包衣出身,纵列民王之尊,见行乞旧主亦称奴才”,高斌能在高压环境中平步青云,除了雍正回护,自身能力是最重要的主观原因。
  见那拉氏还在等着自己拿主意,书雪想了一想说:“满人讲究子以母贵、母以子贵,高氏虽然是包衣旗,却也不是你们家的奴才,出身品级两相抵,你妹妹吃了晚进门的亏——照着高氏受册时的旧例加三成上去便是了。”
  那拉氏照办不提,依从婆母训示,正日子见到四福晋并未多嘴,富察氏委实松了一口气。
  万寿节时,书雪见到宝亲王后院的阵容眼角抽的没停过,转头问熹贵妃:“四福晋和那拉侧福晋我都见过,也听说过高侧福晋与吴格格,余下的还真不认识。”
  熹贵妃十分尴尬:“臣妾这就打发了她们!”心中暗怪富察氏,你充的什么大度!怕别人不知道宝亲王是妻妾成群的好色之徒?
  书雪笑了笑:“不必,将来都是有妃嫔之望的贵女,早晚也得照面。”
  熹贵妃无法,只好把儿媳们传来给皇主请安。
  书雪伸着手数了一下:“七位格格?加上两个侧福晋一个嫡福晋就凑齐十全十美了!”
  熹贵妃红了脸。
  书雪看着四福晋问:“哪个是吴格格?”
  富察氏回道:“吴格格偶感风寒,媳妇已做主让她安居养病。”
  吴格格为奉善夫人王氏的孙女,因母家阴差阳错变成雍正攻击皇主党的□□而被迁怒,在宝亲王府的日子极不好过。
  “这还没来全?”书雪睁大眼乐道,“得,报报家门吧!”
  行了,别乐了,枉费你一番苦心压制包衣世家,人家早有先见之名的在未来后宫安排好了女儿的位子,单等着当皇亲国戚了。
  十人之中,除嫡福晋富察氏、侧福晋辉发那拉氏、格格富察氏、格格珂里叶特氏四人,余下的清一色是汉军旗包衣,不难预见,雍正身后的东西六宫一定是包衣皇妃的天下。
  觑着皇主脸色不好看,熹贵妃猜测是不满意弘历好色的缘故,陪着小心不敢说话。
  “行了,孤跟前用不着许多人伺候。”书雪冷笑道,“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富察氏也感觉自己贤惠过头了,惴惴不安看向婆母。
  熹贵妃能做的不过是尽力改变话题,引着书雪将视线转向别处罢了。
  万寿节刚过,废直王禁所传来允褆病殁的消息。
  康熙年间的皇子纠纷,最初是夹杂明索党争的嫡长矛盾,一废太子后转为嫡贤对垒,随着允禵异军突起,基本上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当然,彼时康熙已经立起一道比允礽坚固十倍的堡垒,固伦公主势道政治全面压制住了夺嫡战争。
  对康熙朝最有影响力的十二位皇子,除胤禛外,允礽、允褆、允祉、允祺、允祐、允禩、允禟、胤祥皆已亡故,允俄、允禵被圈禁,允祹宦海沉浮,书雪提出的“立嫡、立长、立贤、立贵、立爱”假设当事人五不存三,允褆过世更是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
  毕竟做过“皇家五好男人”的楷模,内务府请示允褆治丧规格时书雪叹息道:“废直王虽有大过,毕竟是圣祖皇帝长子,且圈禁经年,受魇镇皇子多已过世,还当加礼厚葬才是!”
  雍正遂命礼部与内务府以辅国公品级祭葬长兄。
  从宝亲王后院的情形看,包衣势力早已成了气候,绝不是靠一道划分主奴界限的敕旨能够抑制,书雪还要从长计议。
  事关重大,书雪唯恐泄露天机,趁夜进圆明园与雍正计议如何清剿包衣势力。
  刚转进九洲清晏,突然从墙上跃下一个黑影,踢开引路太监把短箭抵在书雪身上:“不许乱动!”
  小太监吓傻了:“有刺客!快来人!有刺客!”
  原本宁静的圆明园霎时喧闹起来。
  身后是女子的声音:“我不想滥杀无辜,你带我去见鞑子皇帝!”
  书雪试探着说:“姑娘,皇帝在哪儿我如何知道?”
  女刺客声音清冷:“不用哄我,只有皇后皇妃才能穿黄色龙袍,这个时辰在园子里走动,你还能是寻常下人?”
  书雪语塞:我到哪儿讲理去?
  圆明园侍卫很快围上来,见此情景不敢妄动,专待圣意行事。
  在梧桐院等着会商的雍正也与熹贵妃赶了过来,先定调子:“以皇主安危为重!”
  女刺客见侍卫畏缩不前,手上紧了紧:“真看不出,我还抓住了个宠妃人质。”
  见着雍正的身影,刺客眼睛一亮,一手掐着书雪一手指向雍正:“狗皇帝,你给姑奶奶过来!”
  雍正正待上前,熹贵妃抓住他的衣襟:“皇上——”
  “皇主救过朕的性命,趁机还她也好。”雍正不顾拦阻,厉声喝道,“朕就在这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