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妃在心中轻叹了声,她想起王妃进府第一日,本该是给王妃敬茶,属于王妃的好日子,可侧妃一踏进院子,那时王爷的注意就一直放在侧妃身上。
  从那日起,王妃就已然输得一塌糊涂。
  眼见后妃都进来了,周韫终于收敛,等她们三拜九叩过后,才装模作样地说了几句教诲的话:“……你们都是皇上的后妃,日后如同姐妹般相处,莫要叫皇上和本宫烦心。”
  旁人不知怎么想,说完这几句话,周韫自己心中就恶寒得要命。
  且不说旁人,就她自己,都不可能和后妃如姐妹般相处,这话,说得不过给旁人听着罢了。
  得了后妃毕恭毕敬的应答,周韫勾了勾嘴角,朝傅昀睨了一眼。
  适才,她和傅昀说的就是:“若我待会说错了话,爷可得帮我,谁叫我见到她们就烦。”
  傅昀仿若没看见般,手搭在椅柄上,轻轻敲点着,等周韫说完,他才冷淡添上一句:“安分守己,别给皇后添麻烦。”
  殿中一静,若说周韫那番话,叫人心中恶寒,那傅昀这句偏心眼的话,却让其余妃嫔心中不住地往外冒着酸意和苦涩,艰难地服身应是。
  周韫却喜上眉梢,显然对傅昀这句话很满意。
  傅昀没久待,说完那句话,就离开了坤和宫。
  他一走,周韫方才那副温和的模样就散了些,倚在位置上,稍颔首,漫不经心道:“给诸位主子上茶。”
  在场的几乎都了解周韫的性子,却都没和周韫相处过,殿内不由得冷清些。
  郭嫔眸色稍闪,率先开口:
  “娘娘,大皇子身子可好些了?”
  她一提起,周韫就想起昨日误会她的事,今日傅昀表现又甚让她满意,周韫难得好脾气地对旁人提起瑾儿:“你有心了,瑾儿已经无碍了。”
  郭嫔似松了口气的模样,笑得眸眼盈盈:“这就好。”
  周韫脸上的笑淡了些,她不喜欢和旁人、尤其是这些后妃提起瑾儿。
  刘妃适宜地打断郭嫔的话,她捧着杯盏,笑呵呵地说:“这马上入冬,娘娘最爱的红梅就要开了,近日宫中冷清,不若当时,娘娘办一场赏梅宴,如何?也好叫宫中热闹热闹。”
  郭嫔一顿,不着痕迹地抿紧唇。
  第120章 辞官
  赏梅宴的提议,周韫许了。
  正如刘妃所说那般,近日宫中颇为冷清,是该叫这宫中热闹起来了。
  消息传进御书房时,傅昀正沉默着,他看着低下恭敬行礼的人,眸色复杂。
  沈青秋跪在地上,虽是垂着头,却是脊背挺直,不卑不亢。
  殿内暗香浮沉,张崇埋着头,将不解和惊讶皆压在心底。
  沉默好久,傅昀终于沉沉开口:
  “你真的要辞官?”
  沈青秋略抬眉,他面容清隽,依旧是曾惊艳整个长安城的那个人,可他的脸侧,却刻着一道疤,深深印在脸上,就好似一副画上被染上墨点。
  分外叫人替他惋惜。
  可当事人却毫不在意,沈青秋平静地说:
  “面容有损者,本就不可入朝为官,臣想好了。”
  更何况,如今他心愿已了。
  那人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日后,他再也帮不得她什么了。
  与其离她这般近地相望,不若躲得远远的。
  沈青秋从不小看一个人的嫉妒心和占有欲,不论男女。
  傅昀眯起眸子。
  沈青秋心悦周韫,在某个刹那间,他清晰地认知到这一点。
  这样的人,他不会放心留在周韫身边。
  尤其是在……傅昀不着痕迹地看了眼沈青秋脸侧的疤痕。
  他为周韫做得越多,傅昀就越容不下他。
  可偏生,自沈青秋入朝为官后,即使他是傅巯的人,他手底下也没出一件冤案。
  大理寺在他手下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傅昀知晓,沈青秋这人,他天生就该当官,也会是个好官。
  若沈青秋忠心耿耿为一人,谁能拒绝他?
  傅昀终究是惜才,所以他说:“朕给你三日时间好好考虑,可真的要辞官?”
  “不必了,皇上。”
  沈青秋不卑不亢地抬起头,他打断了傅昀的话:“皇上,微臣入仕,本就只为私心,如今心愿已了。”
  他身子素来不好,傅巯去世后,脸上时刻添着分惨白。
  沈青秋抵唇,闷声咳嗽堵在喉间,半晌,他扯开抹笑,有些恍惚,却声色惊艳:“微臣这身子不争气,剩下的这点时间,微臣想回家乡。”
  剩下的这点时间?
  傅昀几不可察地拧起眉心,眸色暗沉了些,殿内寂静许久,熏香散着袅袅白烟,傅昀终于开口:“你既心意已决,朕便准了。”
  沈青秋作揖叩谢,走出御书房时,外间阳光正好,映在他清隽的眉眼上,让旁人不忍移开视线。
  沈青秋却侧头,朝后宫看了一眼,仿若似在看某个人一般。
  遂后,他没有回头,一步步地朝宫外走去。
  他这一生都在报恩。
  欠周韫的,他倾尽所有去偿还了。
  可他这平生,还亏欠一人。
  旁人察觉他对周韫不同,皆说他爱慕周韫。
  他说不上,那是否就是爱慕。
  可他知晓,在那年,他挤在一堆难民中,众星拱月般的周韫出现在他眼前后,从此,他眼中再看不见旁人。
  因为,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束光啊。
  和他格格不入,他明知攀不上,却还是竭尽全力,想要向她靠近。
  离开皇宫时,竹铯驾着马车在等着他,见他出来,忙扶着他上了马车,然后不解地问他:“爷,我们现在去哪儿?”
  大人辞官后,就不得再叫大人了。
  沈青秋紧紧握着手中的簪子,他脸色泛白地阖眸,抿唇轻声说:“……回郭城。”
  一切的开始皆在郭城,如今,他也该回去了。
  这长安城中总藏不住事,赏梅宴的请帖送出宫后,时秋也带回来一场闹剧。
  周韫捧着杯盏的手稍顿,险些没握住杯盏。
  她倏地回头,错愕不解:
  “什么?”
  时秋也惋惜地摇头:“昨日沈大人辞官回乡,靖和郡主知晓后,连夜骑马追出了长安城,长公主今日进宫就是为了请皇上派人去将靖和郡主拦回来。”
  周韫将杯盏放在案桌上,动作有些不稳,杯盏磕了下案桌。
  周韫抿了抿唇,眸色稍闪,说不上什么感觉,只堪声问了句:“他为何辞官?”
  时秋稍顿,呐呐噤声。
  这朝臣为何辞官,她就不知晓了。
  不过……
  “奴婢听说,沈大人脸上好似留了疤。”
  周韫错愕,除了傅巯那个疯子,谁能忍心叫沈青秋那张脸上留疤?
  倏地,周韫纤细的指尖攥紧了手帕。
  她恍惚间想起,傅巯那疯子,最后被发现,就是在沈府啊。
  而那日,傅昀回府后,就问起,她是否和沈青秋相熟。
  周韫脸色煞变。
  她突兀站了起来,时秋惊讶不解:“娘娘,怎么了?”
  周韫一顿,终于回过神来,有些苦笑。
  她这是作甚?
  即使知晓沈青秋做了什么,又或者是为她做了什么,那又怎么样?
  她不知沈青秋为何会这般,为何一心帮他?
  思绪翻涌间,她甚至想不明白,沈青秋何时对她有了那心思。
  可她心中也清楚,曾经对沈青秋那些非分之想,不是爱慕,即使现在知晓沈青秋做了什么,那也只是惊讶、不解。
  周韫又坐了回去,她将注意力放在另一件事上:
  “你说,靖和郡主追着沈大人去了?”
  时秋连连点头,还有些不解:“这靖和郡主太不讲究了,沈大人拒绝她好多次,若她这次无功而返,日后名声可怎么办啊?”
  周韫没说话。
  靖和心悦沈青秋,从来都不是秘密。
  靖和比她长一岁,本早该说亲嫁人,能拖到今日,皆因她是长公主独女,无人敢逼她。
  沈青秋不娶她,她竟真的陪沈青秋耗到了今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