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亩多地虽然不多,但终于是自已家的了,种出粮食来交了税后都归自己家所有,一家子往里走一遭,踩在自家的地上,心里踏实。
  “爹,这地看着蛮瘦的。”傅有粮蹲地上抓了把土看了看,说。
  傅老头点点头:“这几年,队里听说地要分到各家各户头上,就没咋费心思在上头了,瞅着好好的地就这样一点一点瘦了下来。”
  “怕啥,只要精心侍弄两年,地就肥了。”傅老太一点也不担心,想当年,那荒地都能大丰收,这些地还比不过荒地么?
  傅小雨并不太懂地是肥是瘦,听爷和爸这样一说,就想着还是帮着把土壤给改善一下,虽说这地里不能像以前的荒地和自留地一样随意就大丰收,至少要强过别人家种的粮食才行。
  趁大家伙的心思都在地里,傅小雨偷偷的挥动着小手,将手心里的雨水放出来,把自家的地都透彻的灌溉一遍,进入手心的雨水再放出来,便不是普通的雨水了,不但更能滋润万物,亦有肥沃土地的功效。
  把所有的地都灌溉一遍,又把太阳放出来晒一晒,傅小雨看着自家地里被照得亮堂堂的,一些原遗留在地里的种子都快速的吐芽长了出来,便知道差不多了,赶紧收了太阳,不然等会儿地里又可以收庄稼了,这大白天,到处都是来看地的人,别吓着他们。
  虽然集体的地都分到各家户头,原来开荒出来的和遗留下来的自留地也还归各家所用,加上原来的地,傅家有七亩四分地,咋样也够养活一家子了,更何况他们现在有两处生意,每天就有好几百块的收入,根本不必为种地发愁。
  看完了地,一家子往家去,遇到同样来看地的耿老头,两老头就聊上了。
  傅老头问:“耿老弟,那点地够种吗?要是不够,就在我家拿点去种。”
  “够了,我一老光棍,四分地还不够吗?更何况,我可不靠种地发财,我有手艺活。”耿老头得意说。
  傅老头吧嗒吧嗒抽了口烟:“成,够就成。”
  “傅老哥,你听说了吧?好多地方都通电了,我们这不知道啥时候通电?”耿老头问。
  傅老头早在儿子嘴里知道了这事,还算淡定:“既然别的地方都通了,咱这应该也就快了,听说那玩意不用烧油,自个会发光,城里人都用。”
  “岂止会发光啊,可亮堂了,有一年我去城里给一亲戚看病,他家就接了电灯,小小一个灯泡,还没拳头大,大晚上的亮起来照得屋里有只蚂蚁都能看见,又不怕风吹,要多方便就多方便。”耿老头回味起那次进城,最大的感触就是电灯,盼了多少年,终于盼到自家也能用上了,岂不激动?
  傅老头眼睛亮了起来,更多了许多的期待。
  傅小雨在旁边听着也是好不激动,过了六年摸黑的生活,终于可以通电啦,通了电,像电饭褒,电风扇,电话等电器也都陆续可以用上了,电器时代要来了!
  冀村要通电的消息一时间满天飞,各个村子的人都异常兴奋,盼望着国家供电单位的人快点到来,那明晃晃的电灯,曾是多少人的梦啊。
  傅小雨也在心里许下一个愿望,希望在六岁生日那天,能看到电灯。
  这天,傅有粮照常骑车回来取冰棍,一进到地窖里就开始笑着喊起来:“爹,娘,咱镇上通电了!”
  “啥?”一家子都欢喜起来,围着傅有粮,张雄先去把傅有粮的进货单子拿来看,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装冰棍。
  傅有粮抹了把汗说:“半个月前就在拉线了,今天终于通了电,咱供销社里可亮堂了,那灯泡,一个小小的,像个小葫芦瓜,可是一按那开关,立即就会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把屋里照得明晃晃的!”
  “三哥,镇上所有的人家都通电了吗?”傅冬月兴奋问:“咱村里啥时候来人接电?”
  这正是大家想问的,都齐刷刷看着傅有粮。
  傅有粮说:“今天我特意问了下供电所的小哥,说这两天就会往乡下来接电,快则半个月,慢则一个月,咱这也就能有电灯用了。”
  “太好了!”傅冬月欢呼起来。
  张雄看着她乐得像个小女孩一样,眼里尽是柔情,他们都老大不小了,是不是应该把事挑明了说了呢?
  傅小雨掰着手指算日子,离生日还有半个月时间了,真能赶得上吗?咳,算了,只要能通电,赶不上就赶不上吧,六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几个月了。
  只是傅小雨的愿望还是成了真,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像是特意来为傅家接电的一样,若大的冀镇,别的村子都没去,先来了光荣村,一伙人麻利的拉电线,立电竿,又往各家各户拉线接灯泡,装电表,紧赶慢赶,终于在傅小雨六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完工了。
  “好了,试试吧!”工作人员陶涛从梯子上下来,对握着开关的傅有粮说。
  傅有粮在供销社开过电灯,握住那小小黑黑的开关,一按,卡的一声,黑黑的屋子里立即明晃晃的,亮堂堂的,暖阳一般的灯光照在所有人的笑脸上,连毛孔都能看清。
  “哦,有电喽,有电喽!”傅小雨和四个小子在屋子里欢呼起来。
  傅冬月赶忙去吹灭桌子上的煤油灯,傅老头也把电筒给关了,一家子抬头望着那个小小的灯泡,眼晴花了也舍不得移开,家里终于有电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老家的电灯也是八几年才接上的,好落后。
  今天就只有二更,这个月估计都只有二更了,又要带娃又要码字,累晕了,休息几天,下个月再继续三更或者四更吧,为了表达歉意,派一波红包,这章评论的都送,群么么。
  第43章
  傅小雨六岁生日这天, 迎来了她人生最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一是家里通了电灯, 从此刻起告别了黑暗,迈入光明之中。
  这话其实不夸张,要知道, 以前家里的煤油灯是不会经常点的,大家吃了晚饭, 要么早早上床休息, 要么摸黑说话,要么在院里借着月光干点活,后来开始做冰棍,家里条件好了, 才开始夜夜点上那盏微弱的灯。
  这也象征着农村也开始进入电器时代, 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第二,则是傅小雨收到的生日礼物了,她的未婚夫郝兵同学不远千里给她寄回了一台收音机。
  看着面前长方形, 银色壳子的半导体收音机, 她一时间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能拥有一台收音机是这个时候家庭生活富裕程度的标杆。“听到响,才领证”是人们当时对结婚条件的描述,这个“响”指的就是收音机。
  “三转一响”是这个时代的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 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判断配偶家庭条件的重要标准。在这个年代, 各种新闻、相声、戏曲,甚至邓丽君的歌声都是从这个神秘的小匣子中发出的。
  一台收音机大概要一百五十块钱左右,这个时候的很多好东西不光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傅小雨和几个孩子围着收音机, 心里对郝兵又多了份好感,家里前脚通了电,他后脚就送了台收音机给她,简直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这小子咋这么会来事儿呢?要搁上辈子,不知道分分钟拿下多少女人!
  扬言对收音机有研究的李聪把收音机插上电,打开按钮,黄色的小灯亮起来,他生疏照着说明书调试着,很快就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了一阵甜美的歌声。
  傅小雨听出来,是邓丽君的声音,正在唱那首经典歌曲《甜蜜蜜》,她不由得感叹,经典歌曲果然好听,百八十年都听不厌,而且这首歌是近两年才出的新歌,正火着呢,声音真好听,只是收到的信号不太好,有些模糊。
  “呀,里面难道有人吗?还是个小姑娘,唱得可真好听。”许月娥惊讶喊道。
  李聪看着自家没见识的妈,说:“妈,这里面没人,是靠无线信号收到的声音,你真是孤陋寡闻啦!”
  傅小雨看着这个小舅舅,天啦,他竟然知道无线信号,牛叉!
  “你咋知道的?”许月娥被儿子这样一说有些不好意思,却更惊奇他怎么会知道这些的。
  十六岁的李聪长得一表人才,有着李华贤的书卷气,也遗传了许月娥好看的五官,他得意说:“电影里有说啊,收音机就像电台和电话一样,都是接收无线信号工作的。”
  “成,你看电影都看出道道来了。”许月娥差点没气笑了,儿子喜欢看电影,只要是乡下放电影,不管多远都去赶场,她倒是没想到,儿子这些年电影没白看,啥新鲜玩意都知道。
  傅小雨崇拜的看着舅舅:“舅,你真厉害!”
  李聪下巴一扬,更得意了:“那是。”
  “舅,调清楚点啊,听不大清楚。”傅小饭扒拉着收音机,耳朵都快贴到收音机上了。
  李聪一巴掌拍开他,哼了哼继续调,可调来调去,只好了一点点,正准备换个频道,这时听到里面有人说话:“下面是一位叫郝兵的听众朋友为他的妹妹点的一首歌,祝妹妹生日快乐!下面我们把《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播出来,把远方的祝福带到郝兵同志的妹妹那里,郝兵妹妹,生日快乐!”
  所有人都看向傅小雨,郝兵的名字竟然会出现在里面,而那郝兵的妹妹难道就说的是傅小雨?
  傅老太乐呵呵说:“小雨啊,你郝兵哥给你唱歌来了。”
  “妈,不是郝兵唱的,是郝兵点的。”傅冬月也白了老娘一眼,解释说:“听说可以打电话给收音机里的人点歌,想听啥歌都可以点呢!”
  “啊?这么厉害?”李秀芝看着面前的长方形盒子:“这里面啥都有啊?”
  几个年轻人和小孩都点头:“是啊,可神奇了。”
  傅老太等人抿了抿嘴,惊奇得不得了。
  歌曲开始了,都不再说话,听说里面唱起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这歌我们会唱,老师教了。”傅小饼说着,一边拍巴掌一边跟着唱起来。
  歌词就那一句,调调也差不多,很容易学,大家伙都别别扭扭的跟着唱了起来,傅小雨被围在歌声中,眼睛眯成一条缝缝,一脸幸福的笑。
  这时候,尹舒把在城里买回来的蛋糕拆出来,点上蜡烛,也和大家一起唱起来。
  直到一首歌唱完,又开始播放别人点的歌,大家才让傅小雨许愿,傅小雨看着蛋糕上插着的六根蜡烛,回想到这些年每年生日收到的礼物和祝福,心里说不出有多幸福,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下一个愿,希望家人平安健康,郝兵平安健康。
  还是第一次,傅小雨把郝兵许进了愿望里。
  大家和傅小雨一起吹了蜡烛,高兴的鼓掌,然后分蛋糕,幸福的吃着香甜可口的蛋糕,听着收音机里欢快的歌声,所有人脸上都挂着高兴满足的笑容。
  一整天,老傅家的歌声和欢笑声都没有停,直到傍晚时分,傅有田、李华贤等人先后离去,喧闹才慢慢平歇。
  李家人是自已骑自行车走的,傅家富裕起来,傅有粮没有忘记岳丈家,拿第一年的工钱给李华贤买了辆自行车,李家看到自行车那一刻,别提多高兴了,李聪更是欢呼起来,骑车在村里转悠一圈,眼里都是兴奋。
  看到岳丈一家那么高兴,傅有粮觉得这钱花得太值了,往后有什么新鲜玩意,傅家有的,他都会往老李家送一份,虽然李家另外两个女儿都嫁得好,但却没有一个人像傅有粮这么舍得孝顺他们的。
  李华贤和许月娥常常感叹,女婿好,比过儿,他们有福气,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女婿,知足了。
  “冬月,去镇上买点盐回来!”傅老太在屋里拿钱,朝着厨房的傅冬月喊,今天请客盐都用完了,晚上做菜都没盐用了,现在天还没黑,供销社应该还没下班,傅有粮在地窖做冰棍抽不出身,就让闺女跑一趟。
  傅冬月擦了手上的水,走出来:“娘,买多少?”
  “多买点,免得来回跑……”傅老太把钱给她,想到什么又说:“算了,买两斤用着先,明天让你三哥带回来,你难拿。”
  “嗳!”傅冬月拿着钱准备出门。
  张雄正好从地窖出来,说:“冬月,等等,我正好要回镇上,我们一起走。”
  “张雄哥,不在家吃了晚饭再回去吗?”傅冬月转头看他。
  “不了,今天家里有事儿,我得早些回去,我明天早点来上工吧!”这几年,张雄越发长得高大魁梧,为此他没少下功夫,傅冬月长得高大,他要是不长高大些,哪配得上她呢?
  傅冬月没再说什么,把自行车推出院子:“走吧。”
  “叔、婶,我先回去了。”张雄和二老打了招呼,转身上了自行车。
  送走张雄,傅老太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傅老头说:“小张这孩子真不错,对我们家人都没得说,特别是对冬月。”说着看了旁边的傅老头一眼,看他是啥神色。
  傅老头自然听得出她的意思,拧起眉头:“冬月还小,再留两年不迟。”
  “都二十了,也不小了,小米他娘嫁过来的时候才十八,春月嫁的时候也才十九。”傅老太用手指比划着,再留两年都成老姑娘了,而且张雄这么好的小伙子,可不能让他跑了。
  傅老头拿眼瞪她:“那是以前,现在是新社会了,男的二十二,女的二十才可以结婚,这才刚到年龄,你急个啥?”
  “我不急,我怕咱闺女急,怕小张急。”傅老太往凳子上一坐,气呼呼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老东西打的什么算盘,你不就是舍不得家里那四分地嘛!”
  傅老头被说中心思,眼睛瞪得更大了:“你这老太婆,嘴咋这么利害,我是舍不得我的地,但冬月是我们最小的女儿,前些年跟着我们过够了苦日子,家里的日子刚好过一点,你就不盼着她在家多享几年福?”
  “小张人好,一定会对她好的,她嫁了人更幸福!”傅老太反驳。
  傅老头一边装烟一边答:“人好又咋样,这么多年了他啥心思我们都不晓得,要是他心里真有冬月,这么多年会一个字也不提?我看你是自做多情,指不定人家对咱闺女就没那心思!”
  傅老太:“……”
  小张这倒霉孩子,咋还不开这口呢?真要把她这老太婆急死了!
  傅冬月骑车带着张雄一路上往镇上去,张雄几次说要载她,都被她拒绝了:“你可别再说载我的话,这车我平日也没啥机会骑,好不容易骑上了,你还和我抢?我跟你急啊!”
  “好,不抢,那你骑吧!”张雄老实坐在后面,犹豫再三,再三犹豫,终于鼓气了勇气:“冬月,我有件事儿想和你讲。”
  傅冬月说:“你讲啊,我听着呢!”
  张雄握了握拳,手心有些冒汗,他舔了舔嘴唇,说:“我想和你处对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