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翠娥这才应了。
  何况她心里也清楚,这事自家不揽过来,公爹身为生产队长也得帮着想法子,还不如自己主动点。
  舒曼这人,听着婆婆的话,看着是个好的。
  再想到那一斤挂面、糕点和大白兔,李翠娥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
  农村里造房子本来就快。
  那间瓦房也就是修修补补,后来还在舒曼的要求下在左边又搭了一个茅草房放一些杂物,菜窖原本就有,只要用木头加固。
  不到两天,篱笆院子也围了起来。
  来找舒曼的杜鹃颠着脚尖往里面看了一眼,屋子前面用来做菜地的地方已经被归整过。等到开春再翻几遍,差不多就能用上了。
  “还是你这好,还能种种菜。”
  “知青点难不成没有?”舒曼奇怪了,这家家户户可没少菜地的,她不记得书中有没有写到了,或许没有吧。
  她看的那本书原先是一个晋江小说网站里面的,不过可能是不走寻常路也不走心,数据不太好。虽说也是年代文,但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女主的心境和情感发展,是下乡知青没错,但有关农事的事情几乎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只是杨渝渝的厨艺很好,充分验证了那句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当然学问、样貌也是不差的,否则又怎么是女主呢。
  “有是有,不过没什么人种。”大家都天南地北的本身就没什么交情,凭什么我做你不做最后就变成大家都不做。那菜地里虽然还是肿了一小块,可也是王茂田种的,旁人也不好多吃,想尝尝鲜就去社员家里要,夏天还好,大家都吃不完,但等到了冬天就麻烦了,谁家也不够吃。
  来了才三天,除了第一天在张大娘家里吃的,后面杜鹃吃的都不太好,好歹人家有个腌菜什么,知青点却是一点也没有。
  同住一屋的白玉英却是吃的不差,不说日日有菜,隔几日开一会荤是有的,那柜子里还有罐头。
  别说对方没开口,就是开口了,杜鹃也没好意思要来吃。
  只是这么一对比下来,还挺难煎熬的。
  “你说我和杨渝渝换个屋子怎么样?”杜鹃说完就忐忑地低下头。
  舒曼看着她这样子,顿时泄气了。
  她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要跟白玉英住在一起,时间久了,说不定自己都要妒忌了。可白玉英有钱是她的事情,难不成还要让她给你花不成。
  舒曼抿了抿嘴:“杜鹃姐,你怎么想到换屋子了。再说就是换了,其实也不一定就比之前好。”想了想,她把从张队长那里听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我听说张大爷过几天要去一趟公社了,要帮我们把购粮证这些领回来。”知青下乡第一年每个月也是有定量口粮,只是要去镇里的粮站买。若是镇里没有粮站的,就得去县城。
  除了购粮证,当然按月还给钱,这钱就是给知青买米买菜的,都是从安家费里面出来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年的粮食都是头一年用工分换来的,他们才来,明年的口粮自然无从拿起,只能政府那边补贴。
  舒曼算过若是节省点是够用的,说不得还能有结余。
  可这种优待只是在第一年,第二年就得开始跟生产队的社员一样地里刨食,收成好粮食多一些,收成不好自然不够吃也是有的。
  当地社员人口多,挤一挤总能想办法够吃。
  可知青不一样,哪怕家里每个月接济,但胡吃海喝到处赶场,肯定入不敷出。
  唯有白玉英,她不缺钱不缺粮,只是为了躲一个安宁才到这边下乡。
  她肯定看不上别人的三瓜两枣。
  见杜鹃还在犹豫,舒曼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她不好把话挑明了说。总不能说别人把她和新来的知青当肥肉呢,就算你最后再怎么防着,除非要打算彻底分灶了,不然少不得被拿走一些。可真闹到和女知青都分灶了,就差不多是和谁都不往来的情况。以杜鹃的性情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还不如一开始和白玉英住在一起,那些人也不敢太过分,杜鹃也能满足自己和大家都交好的想法。
  可现在搬出去就是不同了,舒曼真怕她到最后都得罪了或者为了不得罪杨渝渝她们只能咽下苦果。
  要是换了别人,她一点都不想管。
  然而杜鹃却是在舒曼过来后,第一个释放善意的人。
  舒曼她有个毛病,就怕别人对自己好。
  “你不是才住进去嘛。若是立马搬走,到时候让别人怎么想?”这别人有白玉英以及知青点其他人也有红旗村生产队的人。
  这几日跟着李秀娥做饭烧菜偶尔去瓦房那里走一走,听多了就容易知道,当地社员们对知青的偏见几乎根深蒂固了。
  杜鹃叹了一声:“我就是烦恼这个。”余光看到舒曼光洁的额头,心里一颤,她都在想若是当时舒曼没有搬出去住,会不会好一点。
  就像杨渝渝说的,不过是挤上两个月,开春马上就能盖房子。
  “先不想了。”杜鹃拍拍手把手边洗好的土豆递给舒曼:“我还得回去做饭呢,不然迟了就轮不上时间了。”灶台就一个,她如今是单独吃的。男知青那边,也不好意思去借来用。现在的这点口粮还是杨渝渝赊的,想到韩春梅这几日每天吃的大米粥。
  杜鹃想着,或许舒曼说的是对的。
  她不傻,那番话自然是听懂了。
  白玉英的情况,知青点的其他人只怕比自己更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今天有好几点要说明一下,我这本书估计就像这章节里写得没那么走心,不会有大家期盼的空间啊异能这些,于是就有以下几点要说。
  1:女主最大的秘密就是她的重生,她和这个时代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家可能说最多会觉得奇怪一些,可那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敌特”,找的就是这种行为和本人出现差异的人,其他时候大家可能不在乎,但涉及到回城名额的时候,不折手段的事情太多了。最重要的是,女主她不能保证自己就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哪怕独身住着有危险,宁可住着。
  2:男主提过,不是队长的老儿子也不是原男主,但是……嗯嗯嗯
  3:有关安家费的事情,我最近看了一些年代文基本都没有提起,怕你们以为我瞎编的,在这里说一下,这是差不多68年就有的,那个时候才180,后来每年涨价了,有些城市不同还会高一点,知青下乡第一年都会有的,不然知青吃啥,村里的口粮早在秋收夏收的时候分个干净了。
  4:还是关于口粮的,查过有的说是一年,有的是半年,因为半年过后就是夏收了也会又部分粮食到手,但我想这算是我对女主的优待,给了一年,所以我还是亲妈。日子不苦,现在是74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经破土发芽,只等待几年后全面改革开放。
  第14章
  杜鹃回去后,舒曼等了一夜,也没听说她要搬房间的消息,方才松了一口气,开始琢磨起新家需要用到的东西。
  农具这些,之前在库房里看过,有是有,她用着却是不趁手,到时候还得去镇里买或者托人找几把过来。除去这些,那瓦房里面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棉被这些她有,就要了一张吃饭的桌子和椅子,一口放衣服的大箱子再来一个橱柜,这些都托会计马得粮的小舅子帮忙。剩下的就得去供销社买了,这些她打算到到时候等张队长去公社的时候,她搭个顺风车。
  安家费她猜测也就是年前的事情。
  她急,别人只会更着急
  舒曼知道不能一直瞎等着。
  等她那房子修好了,就要搬出去自己过日子,到时候总不能什么都没有。
  若非昨天半夜里突然下起大雪,原本今天再赶工半天就能好了。
  这雪来得还真不是时候,舒曼有些发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张大娘可说了,有时候能连着下个好几天,前几天倒是只下了一个多小时。
  嘚嘚的脚步声响起,喜子在门外就开始吆喝了。
  “舒曼姐姐,奶喊你吃饭。”
  话音刚落,就先钻进一个扎着双辫子的小女孩,后面赶羊似的则是喜子了。
  “谢谢喜子和春花……你跟大娘说,我马上就来。”
  喜子听了掉头就跑。
  春花跟在后面跑了几步,鞋子就掉了,一着急就大喊:“哥哥,哥哥。”
  舒曼忙把手中的钢笔放好,跑出去把着急地要往雪地里钻的春花抱了起来,外头还下着雪呢,就是积雪也都到成人的膝盖过了。
  这要春花跑进去,准得淹了。
  舒曼把春花护在怀里低着头跑到堂屋,还没到,就听里头喜子的痛叫声。
  “你这混小子,又把妹妹丢下。”张红军提着喜子的耳朵,喜子疼得上蹿下跳偏还不敢离开。
  “该。”李翠娥气得都想上手,刚说完看到门口的舒曼,忙过去把人拉到屋里,把春花抱过来给张红军递过去,喜子这才得以脱身。
  “你怎么不撑伞过来。”瞧这一身的雪,李翠娥大力拍了拍,又把人往屋里的火盆边拉,火盆里面烀了好些土豆。
  见舒曼坐在小木凳上,张队长用筷子夹了一个丢在木碗里递给舒曼。
  舒曼笑眯眯的接过来:“大爷,您去公社也带上我一道走呗。”
  “怎么?买东西?”问的是张大娘,这几日对方没少打听柴米油盐的事情,此时听舒曼说起,心里是有数的。
  舒曼点点头:“离开家的时候,家里给了点钱。”
  张队长听了并不意外。
  这帮知青,哪个家里没给钱的,否则早就地饿死了,何况是新来的,当然也有那因为不受宠被丢出来当知青的,可看着舒曼明显不是这种情况。
  “去什么供销社?到时候跟着你翠娥嫂子赶集去,那不便宜多了?”张大娘怕她花钱花大了,可这话偏不好明讲,只能轻轻点一点。
  舒曼笑道:“赶集肯定要麻烦翠娥嫂子带我去的,可供销社我还没有去看过呢,想去看一看。”她早就问过李翠娥了,好些东西集市上是没有的。
  这个集市说白了,也就是附近几个村落大家鼓恼出来卖一些农产品,量不大也不多,公社那边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东西还是得去供销社才能买到。
  说不定还得要票,舒曼是想着快过年了,去碰碰运气,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不要票的东西。
  “等你这房子造好了再出发去公社。”张队长这一次去公社除了了给新来的知青办事,还得带着人把任务猪给交了。
  多带几个人自然无所谓。
  张大娘:“那还得等雪停。”
  舒曼笑眯眯地点头,看碗里的土豆不烫了,就掰开两半,一块递给春花,一块要给喜子。
  喜子吓得往后跳去,苦着脸说道:“舒曼姐姐,我还是不吃了。”他上一回吃了舒曼姐姐给的饼子,亲爹差点就变成后爸了。
  可实在是那饼子老卡舒曼的喉咙,她咽地辛苦,勉强吃下半张后,就给了没吃饱的喜子。
  没想到因此害喜子被打,舒曼只好说了理由。
  看着张家人错愕的目光,舒曼也不确定这具身体到底还是不是原主的了。就是舒家人对原主再好,可这烤地干干的杂饼子在这个时候也是不错的口粮。按理来说,不可能反应这么大。
  而张家人惊愕过后倒没有再说起,但明显吃食上就更精细一些。
  虽说不是白面这些,但都想办法把食物做得软乎一些。
  舒曼本就不喜欢给人带来麻烦,但似乎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
  这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搬出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她总不能因为自己吃不惯,就要张家人迁就自己。
  晌午过后,雪就停了。
  张队长组织男女老少出去扫雪。
  舒曼也去帮忙了,等轻轻松松地提起箩筐后,与她一同的杜鹃忍不住问道:“你的力气怎么这么大了?”
  两个人一组,她基本上就没使上力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