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农家记事_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曾也听了刘庄的话,他想了想问道:“刘家哥儿,你这是想卖给哪家啊?”
  方曾自己就是猎户,想着孤儿鳏夫不容易,怕刘庄费力打的猎物在镇上卖亏了,就想提点两句。
  刘庄也是一愣,他以前打了东西都是给刘家大叔代卖了,可这次刘家大叔要忙家中儿子成亲的大事。刘庄就不愿意麻烦他了,就想着自己到镇上来卖了换钱好过年。被方曾这么一问,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方曾一看就知道刘庄也是个愣头青,不知道怎么卖,卖个谁。既然师兄让自己照看,他又碰到自己,那就帮一把吧。这么一想,方曾对着刘庄说道:“这样,我马上要去镇上的最大的酒楼,那儿的掌柜和我交好。你把东西卖给他,能得个好价钱。”
  方致远也跟着说道:“是啊,刘庄,你要是卖给肉铺,那屠户黑着呢。都给你按瘦肉的价钱走,而去酒楼现在是年底,怎么也得多卖上几十个大钱。钱多些,你也可以给你嬷嬷买些东西啊。”
  刘庄想想也是,对着方曾谢道:“那就麻烦方大叔了!”
  方曾忙说不用谢,驾着骡车往陈掌柜那儿奔去。方致远就和刘庄在骡车上说着话,同时,方致远还把自己知道的治咳嗽的法子说给了刘庄,让他给他嬷嬷试试。
  陈掌柜正在算账,见了方曾带走两个少年进来,赶紧出来招呼。方曾先给陈掌柜说了说刘庄,陈掌柜看了看野味,觉得不错,按照方曾的价钱给了。并和刘庄说了,以后有了野味直接给他送到酒楼来,他会给个好价钱的。
  刘庄听了很高兴,对着方曾和陈掌柜连连道谢。看着方曾和陈掌柜还有事情的要谈的样子,刘庄就有眼色的走了。可被方致远拦下,说好了刘庄买好东西到酒楼集合,带他一道回去,刘庄推不过,就答应了。
  而方曾也和陈掌柜说了猪肉冻和汤包。陈掌柜来了兴趣,方曾的泡菜和辣白菜在店里作为凉菜都卖的不错,陈掌柜听着汤包就不错,不过,还是让厨子用猪肉冻按照方致远形容的那样做了汤包。
  方致远还友情提供了皮厚一点用油煎的煎包,让厨子一道做了出来。陈掌柜的厨子自然是手艺非凡的,汤包做的小巧可爱,陈掌柜看着就很有食欲。方致远说道:“陈大叔,你得趁热吃才好吃,先挑皮吸汁,再吃皮吃馅。”
  陈掌柜试吃了一个,很是满意。他不是小气人,直接给了方曾十两银子说了要是下次再弄什么好东西一定得给他带来。还给了方致远一个烧鹅腿吃,还包了一只烧鹅和一包点心给方致远。
  而这个时候,刘庄也来了,谢绝了陈掌柜留饭的热情,方曾带走刘庄和方致远就打算回去了。家中什么都有了,也不用再买什么。本来方曾准备给方致远买些零嘴的,可有了陈掌柜给的东西,方致远就不让他去买了。
  刘庄买了一些东西,都放在背篓中了。等坐上骡车,他从背篓中拿出一个冰糖葫芦还有一包点心,塞给方致远。很明显的是要谢谢方曾和方致远帮了他。
  方致远怨念的看着冰糖葫芦,他明明就很成熟很稳重,为什么刘庄会买给小孩子玩意来哄他。难道他在刘庄眼中如此是这么幼稚的象形,比一个实际年龄小自己十几岁的孩子看成孩子,真是太悲催了。
  刘庄看着方致远盯着冰糖葫芦,以为他是想吃却没好意思在他面前吃,就笑着说道:“方致远,你肚子饿了吧。吃些糖葫芦先垫垫吧。”
  方致远更囧了,他有些怨念着刘庄表达错误的善解人意。他赶紧说道:“其实,我不是太喜欢吃冰糖葫芦。你吃吧。糕点我留下了,我这也有盒糕点,你也带回去给你嬷嬷尝尝。”看着刘庄要拒绝,方致远说道:“如果你不收,我也不收。再说,我们不是朋友吗?好朋友当然要分享好东西啊。”
  刘庄这才收下了。他听方致远说不喜欢吃糖葫芦,以为是他的托词。因为小时候他看到别人吃好吃的东西也会想要,可他知道嬷嬷没有那么多银钱,所以常常忍着喜欢说自己不喜欢吃。可嬷嬷每次都会说那东西他喜欢吃,然后买下来嬷嬷自己吃一点点留下的都给他吃。
  这么一想,刘庄对着方致远笑笑,也有些怪自己粗心,光想着省钱了,就买了一根给方致远。可依着方致远的性子哪是个吃独食的人啊,是他考虑不周了。
  他把糖葫芦用油纸包好,塞在方致远的背篓中。意思就是让方致远回去再吃,方致远真没想要。可也知道刘庄的性子,想想干脆把陈掌柜给的烧鹅腿悄悄的塞在刘庄的背篓中。
  方致远看着刘庄手边有块步,颜色有些老气,说道:“刘庄,你真孝顺,给你嬷嬷买布做衣裳穿,你嬷嬷肯定高兴。”
  刘庄耳根有些红,对着方致远说道:“嬷嬷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衣裳总是一年穿一年,好久都没做过新衣裳了。正好这次挣了些银钱给嬷嬷买点布,我自己给他作件夹袄和棉裤。”
  方致远想想衣裳的样式给他出主意道:“你可以在袄子和棉裤中加些鸡鸭的柔毛,这样做出了的衣裳暖和。还可以用皮子缝在领子袖口,这样做出了肯定好看。”
  刘庄听着不错,打算试试。
  方曾听着好笑,他外甥可是连针的不会拿,还给别人拿样式。真是个大话小子,也就刘庄实诚能信了他。
  ☆、回击
  方曾把刘庄送到了刘家村的村口就放了刘庄下来,方致远和刘庄告别后,舅甥两个就往回赶。站在村子的路口,刘庄看着方曾的骡车渐渐的远去,心中却是暖暖的。
  他背起背篓,往自己家走,他家在村子的西面,三间泥胚房加一个大院子。虽然没有看上去有些旧了,可却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刘庄轻手轻脚的进了家门,就听见他嬷嬷在伙房里传出来的咳嗽声。
  他进了自己的屋子,把布放好,要是给他嬷嬷看见了,一定舍不得给自己做衣裳。不如等他做好了衣裳给他嬷嬷。刘阿么听进声音,知道是自己孙子回来了。对着刘庄喊道:“庄儿,你回来了。哎,你这个孩子,天这么冷了还往外跑,冻着了怎么办。真是个倔孩子,跟你爹一个德行。”虽然刘阿么嘴上嫌弃的厉害,可眼睛里却闪过温柔。
  刘庄是知道他嬷嬷的性子的,也不说话,把背篓中的东西拿出来顺顺。除了他买的,和方致远给的一包点心,他又发现了一个油纸包。一想就知道肯定是方致远给塞的,他打开看看,是一个烧鹅腿,虽然烧鹅腿是冷的,可刘庄这一刻心里却是热的。
  方曾今天很是高兴,外甥的一个方子就卖了十两银子,加上家里的存银,他们都要存齐了五十两了。他家就是没造房子没买骡子的时候也没这么多的银钱,自从接了外甥来家,家中就财源不断,方曾心中想着,这一定是他阿么和哥哥在天上保佑他们呢。
  同时,手上有了银钱,方曾也有了想法。这银钱在身上也不能生钱,不如买了地来种。现在地也不贵,上好的田地一亩六七两银子也能买下了。五十两的话,这么也能买上七八亩的田地,他和外甥一人一半,不管是自己种还是佃出去,总是个进项而且以后自己说亲也好说些,外甥往后自己顶门立户也有了依仗。
  这么一想,方曾打定主意,这两天再去镇上看看,问问这周围有没有田地出售,早买上田地,来年春天还能种上一季稻子和粮食,供他们舅甥自己吃喝是尽够了。说不定还能卖上几个闲钱使使。
  而方致远心中也在打算着,盘算家中的银子也有三四十两了,老放在家中也不好。被人知道了,这乡下就好个人情世故。借钱能把一个富裕农户借穷了,他舅舅仗义,到时候回不回的掉是另一回事,得罪不得罪人又是一回事。
  再说,钱生钱才是最好的状态。方致远今天看着镇上人来人往,并不是他原先以为的小镇,还是蛮繁华的。要是这样,再攒上一些钱,他可以让他舅舅买上一个小铺子,不管是他们自己做买卖还是租出去,总是一份产业。
  舅甥两这回都是殊途同归了,只不过谁也没啃声。
  回了家,方曾和方致远把烧鹅切了一半,下了面条,吃了一顿。方曾想到这两天没见着大壮,小壮也没过来还有些不习惯。就让方致远把带回来的点心给大壮小壮送些吃吃,也随便让方致远好好和他们玩玩,省的一个人在家无聊。
  方致远也心挂这大壮,拿了东西就先去了大壮家。
  方致远去的时候并不凑巧,小壮在院子里一个人玩沙包,堂厅中还有抽抽搭搭的哭泣声。小壮见了方致远很是高兴,小跑着到方致远面前,气喘吁吁的对着方致远喊道:“方哥,我一个人玩没意思极了。我哥不在家,阿么也不让我一个人出去,方哥,你带我出去玩嘛!”声音糯糯的脆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方致远知道小壮的本性,虽然不会哄人,可他早就有了准备,拿出带回来的糖葫芦,在小壮面前晃晃,看着小壮眼睛巴巴的盯在上面看,小脑袋还随着糖葫芦的摆动而上下晃悠。
  看着小壮的可爱模样,方致远故意逗他,说道:“小壮,你想不想吃糖葫芦啊?”小壮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可能是又想起什么,他又极其不愿意的摇摇头,对着方致远有些委屈和不舍的说道:“小壮不吃,阿么说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可眼睛还是时不时的看向糖葫芦。
  方致远看着他的小可怜样,也不逗他了,把糖葫芦递给他,笑着说道:“拿着,我是别人吗?我是你方哥,我给你的东西你阿么不会说你的。”小壮想想也是,他吃了好多方哥的东西,也没被阿么说,那就是方哥给的东西是可以吃的。
  这么一想,他立马手舞足蹈的接过糖葫芦,先添了添,过了一会,又小心翼翼的把糖葫芦收在纸包里不吃了。方致远看着奇怪,笑着说道:“小壮,你这是干什么,怎么还想留到以后吃。真是个过日子细的,还知道吃完了就没了,要慢慢吃。”
  小壮却说道:“不是的,我哥不在家,我想等他一起回来吃,他也喜欢吃糖葫芦。”
  方致远摸摸小壮的脑袋说道:“看来你哥没白疼你,还知道有好东西留给你哥。对了,你知道你哥什么时候回来吗?”
  小壮摇摇头,回想他阿么和他爹晚上在床上说的悄悄话,说道:“可能等我大伯嬷不生气了就回来了。我也不喜欢大胖,他老是抢我和哥哥的东西,还有姑爸爸,今天又回来和我嬷嬷哭,我阿么也不高兴了。”
  方致远这才知道屋子里的是林双,他倒是好奇了。林双这是怎么了,这才过了几天,怎么就能回来哭诉了,还是知道林信家的不在家,故意来要好处的。
  方致远心里痒痒的,可也不会进去的。这个时候,屋子里的声音却是大了起来,林双的声音从里面透了出来。
  屋子里,林诚老两口,林正小两口,林信都在。林双今天是一个人过来的,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对着林诚家的哭诉道:“阿么,你要给我做主啊。大哥嬷这是想干什么,这么下我面子,他家娘家杀猪菜往年都请我家去,今年我家公爹和当家的都在家等着呢,结果愣是请都没请。这不是告诉人家,大哥嬷拿我不吃劲,没当回事吗?这全村都笑话我家,大哥嬷这是想干什么,太过分了。”
  林诚家听了心中也有点不舒服,这老大家的是想干什么。闹到了亲家那儿去了,家丑不外扬,这么做让自己哥儿在赵勤家怎么立的住脚。可他想到老大家的还在娘家没回来,亲家的杀猪菜也没来喊老大也就没吱声。
  林诚最是要脸面,自己哥儿被这么打脸,不就是打他的脸面,老大家的不在,他对着林信直接就说了:“老大,你看看大壮阿么做的事情太过了。双再怎么不好也是他的小叔子,怎么能在外面这么下他的脸面,这不是让赵勤家看咱家的笑话吗这也太没得轻重了,他有什么事情在家说还不是我们难道不会给他做主?太过了,太过了!”
  林信听着烦躁的皱皱眉头,自己家的夫郎那天走的时候那样的生气和失望,他是看着眼里的,大壮更是奄奄耷耷的。他这个为人夫为人父的,没能给他们出气,还让岳家出头,这种滋味太难受了。
  林双是真的气愤了,自从他嫁进赵家,哪年林信家的娘家杀猪菜不请他吃饭。以前赵勤家哪能有这样的体面,全是为着娶了他,所以,尽管家中的嬷嬷偏袒老二,可还是高看他一眼。
  可现在却让他丢了这么大的人,老二家的在家冷嘲热讽的,把他气的要死。平时他在娘家拿回了好东西回去,老二家的哪次不是乖乖巧巧的讨好奉承他啊,从上次没拿到肉回家,老二家的娘家却送了两斤肉,老二家的就抖了起来。
  他这次怎么也要让他大哥嬷给他赔礼道歉,要他阿么和爹爹知道他的委屈,那上次没拿回的肉得多给他一倍才行。不然,以后娘家可就被他大哥嬷挟持住了。这可不行,他可是知道他大哥嬷和他不对付,要是他当家,以后他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娘家的贴补也就别想了。
  这么一想,他哭的更为的大声,说道:“阿么,你哥儿被人欺负了。还是被家里人欺负的,你们要是不为我做主,那就是得看着我被人作践啊。大哥嬷实在是欺人太甚,不就是看我家穷就这么瞧不起我吗?我公爹都要气病了,嬷嬷也时常的叹气,这不是要逼死我啊。”
  林诚家的听了有些心疼林双,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平时他再不好,可也见不得他受委屈。再说,林诚家的也知道做人夫郎的本就难,老大家的这么一出要是真得罪了林双的公爹和嬷嬷,还是林双倒霉。
  这么一想,林诚家的试探的对着林信说道:“老大,你看是不是,让大壮阿么给……”
  林信很是烦躁,听着他阿么这么吞吞吐吐的,一想他夫郎和大壮受委屈林双也没个表示,自己阿么和爹也只是不吭声,现在人家岳家出头,却要自己去给人说道给林双赔不是,他张不开这口。
  他打断他阿么的话说道:“给什么,是不是给林双赔不是啊。真是好笑,他赵家和我岳家有什么关系,我岳家凭什么喊他赵家吃饭啊。他算老几啊,不要说人家吃杀猪菜都是一家一个汉子,他家倒好一家子都去,一桌子都坐不下。我岳家不知道暗地被人笑话了多少,有这样眼皮子浅的亲戚。”
  林诚家被噎住了,林诚还是第一次听儿子这么说,他有些觉得自己大家长的威望被冒犯了,不高兴的说道:“凭什么,凭他们是大壮的外家。给大壮姑爸爸做脸不也是给大壮做脸,老大这话说的不中听。”
  林信嗤笑道;“姑爸爸,哪个姑爸爸会为着一块肉,一句戏言就要毁了侄子的名声啊。这样的姑爸爸我是不认的,我自己没本事,不能为自己孩子讨个公道,反正是不会拦着岳家出头的。爹,阿么,我就不明白了,大壮到现在都没回来。你们还在维护林双这个罪魁祸首,还要我为着他委屈夫郎孩子,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我是没这个脸,也没这个本事。不然,也不会让夫郎孩子在家被欺负,还还不回去,更不会跑的岳家张这个口。”说着也不等林诚老两口再说什么,林信家的就大步走了出去。
  林正看着也不舒服,他和他哥好,家里的也都告诉他那天事情了。现在看着林双还这么的回来逼迫他大哥,他心中不痛快,对着他爹说道:“爹,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怎么只准林双作初一不准人家做十五,要我说,这事情本来是该你们做爷爷嬷嬷出头的,可你们装傻充愣,人家可不就出手了。不然,你家哥儿是个宝,别人家就是个草。林双这事是他自找的,怨不着别人。大哥嬷娘家给他脸面不就是为着咱家能对着大哥嬷好些,林双能记着大哥嬷的好。可林双却从来没把大哥嬷当回事,还想欺负大壮。人家还能当他是哪根葱啊!”
  林诚家的不说话,林诚被自己儿子说的脸涨得通红,恼羞成怒的说道:“双是你哥,谁让你喊名字的。没大没小,他是你一母同胞的兄弟,你就这么对亲兄弟的?他再不好你也不是你能说的,我们还没死呢。”
  被林诚这么一骂,林正也不管了,也走了。
  ☆、24·买地
  屋子里只剩下了林诚老两口和林双了。林诚和林诚家的面面相觑,再看着林双也确实再也没有一开始的疼惜和抱不平了,儿子们现在不仅连林双恨上了,连他们也恐怕也被怨上了。
  林诚想到自己的大孙子,平时这个时候早就围着他喊爷爷长爷爷短的了,哪像现在都只有他和老伴大眼瞪小眼。这么一想,看着林双也有些不顺眼了,赵勤怎么也是外人,老大家的可还在生着气呢。他还想过个团圆年,不哑不聋不做翁么,他老了,也管不了小辈的事情了。
  林诚也背着手走了,林双傻眼了。林诚家最后对着林双说道:“哎,你阿么和爹爹都老了,这以后还是你大哥小弟当家。今后你对着你哥嬷弟嬷有点眼色,再不能这么不知好歹了,这次的事情也是给你个教训,大壮小壮可不是你能动的,以后不要再犯了。好好改改你的性子,过些日子,你大哥嬷在家,你给他说些好话,他是个大度,总不会和你计较的。”说着,林诚家的也神色黯然的进了屋子。
  林双也没想到对他一直很不错的大哥和小弟竟然这么说,而自己阿么的爹也不再为自己说话、这一次 ,别说预想的猪肉了,还被阿么爹爹说了一顿,大哥小弟更是对自己冷言冷语。林双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明明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一哭他阿么就给他了,他一闹,他兄弟就依他了,而现在怎么会成了这样呢?
  方致远和小壮在外面玩沙包,里头的声音时不时的传出来。林信出来的时候,看见方致远在还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地方去,想想就去找方曾说说话。
  林正出来看见方致远和小壮玩的开心,就抱起小壮,对着方致远说道:“虎子,走,咱去找你舅舅玩。我记得你舅舅还珍藏了一坛子好酒,今天让他开了,好好的和他喝一盅。”
  方致远笑着说道:“林正舅舅,你去正好,本来我就要喊小壮去我家的。我今天去镇上,人陈掌柜给了我一个烧鹅,咱们一起吃烧鹅。”
  小壮一听有烧鹅吃,立马催着他爹走,小手还抱着糖葫芦,看着好笑的不行。方致远边逗着小壮,边和林正一道走回去了。
  方曾先是见到了林信,他知道林信这几天恐怕心中有事,可他和林信虽然是表兄弟,可却没有和林正那随意,人家的家务事很明显的不在可谈论的范围。他和林信说说话,正好把自己的想要买地的想法说出来给林信分析分析。
  林信被家中的事情烦的脑袋疼,在方曾这,被他请教买地的事情。心中感叹,自己这个表兄这一年不见山不动水的都存起了买的的钱了,这一亩地最少要六七两银子,这样看来方家的家底最少要有十几两银子。
  再想想方曾家的青砖瓦房和骡车,林信惊觉,方曾已经是他们村上算的上的人家了。同时,再想想自己家,本来家中地也不少,自己和大壮他阿么都是勤快人,可连买个骡子都紧巴,虽然也存了些银子。可有林顺在,他们也不敢用,就怕被阿么爹爹硬压着借给林双。
  这么一想,对着不仅对着林双有气,对着自己的爹阿么也有一肚子气。
  当然,他作为林家村的里正,他对田地买卖是很熟悉的。庄户人家把地当命,没有太大的难处是绝对不会动土地的。林家村也是一直地少人多,想在村子里买地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别的村应该会有,他正好要去赵家接他家夫郎孩子。也可以帮着方曾在赵家村问问,看看有没有地卖。林信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方曾,方曾也明白好地不好买,急不得,也就是拜托林信给他先留意着。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林正也过来了。小壮方家从来没认生过,和方致远就到处都溜达,方致远先带着他切了一个烧鹅翅膀给他尝尝。
  晚饭就在方家吃的,林信心中憋屈,喝了不少的酒,醉醺醺的,林正把他哥给送回去了。小壮被方曾送回去了,方致远把桌子收拾了一下,准备给他舅舅说说买铺子的事情。
  方曾却回来的很晚,主要是他送小壮回去见林正没回去,心中担心就去林信家看看。没想到见着林信喝醉了在和林诚老两口说自己心中是委屈,越说越难受,一个汉子都红了眼睛。林诚家的看着也摸了眼泪,直说对不住自己的大儿子,林诚家的也直抽旱烟,闷声闷气的。
  他去了,总不能见了就走 ,仗着力气大,和林正一起把有些激动的林信给送上炕上睡觉了。这才回来,但方曾心中清楚,他以前也和林信喝过酒,知道他的酒量,今天林信喝的量绝对没有醉成这样,多半是平时不好说,这才借酒装疯的把话给他阿么和爹爹说出来。
  方致远等着方曾回来,把林信的事情说了一嘴。看着方曾有些累了,到嘴的话就没说。想着也不必急在一时,等以后找个时机再和他舅舅好好说道说道。于是,舅甥两个各自怀着主意回房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方曾就性急的驾车去了镇上,想去打探打探买地的事情。方致远第一天也有些累了,起的就迟了,等他穿好衣裳之后,就没见到他舅舅。
  他一个人也懒的再做早饭,把昨天刘庄给的糕点拿出来就着早上的热水吃了两块垫垫肚子。他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也该弄些好的吃吃,于是在家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准备做来犒劳自己一下。
  家里还有分留下的草鱼被方曾养在池塘里,前几天才捞上来准备腌成咸鱼干的。可方致远一招天马行空的卖汤包这把方曾的打算给弄乱了。这几条草鱼才能得以幸存人间,而方致远刚刚就在心里过了以下这草鱼的吃法,想来想去还是鱼丸最好吃了。
  草鱼刺大用来做鱼丸最好不过,方致远做鱼丸是跟他妈学的。在没穿之前,他喜欢吃鱼,他爸喜欢钓鱼,而他妈烧鱼的手艺更是地道。其中,为着年老而牙齿松动的奶奶特地做的鱼丸是他妈妈最常做的。
  他从小跟着他妈做下手,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他那个时候并没有觉得鱼丸在众多美食面前有多么让他留恋。可当他的亲人一夕之间都不再了,他从此十几年都再未尝过记忆中味道的鱼丸。而他也未再动手做过,他也再也起不来做鱼丸的兴致。
  到了这儿,有着方曾这个对着他关怀爱护的长辈,有着大壮小壮小弟跟着他作为小弟,让他对这个落后而贫困的地方有了归属感。所有,他也有了做鱼丸的兴致,来年春天,他家没有地,总要找个进项给家里补贴补贴。
  鱼丸做起来说不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难,就是要知道窍门。杀鱼脱刺,剁鱼肉搅拌鱼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等方致远觉得自己的手都快酸的抬不起来了,才把鱼蓉打好。烧了热水就开始下鱼丸,一盆鱼蓉得了两盆鱼丸。
  方致远尝尝味道,与记忆中的味道相差无几,让他很是感慨。方致远盛了一碗撒了些葱花,三两口吃完了。想想大壮小壮,他还是装了两碗放在篮子里给大壮小壮家送去,林信家和林正家都不是那种小气人,每每家里有了好吃都要带方致远一份。
  投桃报李,方致远知道人情世故也就是有来有往,只进不出惹人厌,只出不进自己傻,有来有往才是最好的相处法门。方致远这方面做的从来都很好,在前世,他是出了名的恩怨分明,人家待他一分好,他就还人十分好,可人家要是想坑他,对不住他,那他也对不住了,他也不是能随人拿捏的。到时候可就要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