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农家记事_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致远则是说道:“嬷嬷,你看我和阿庄都还小,我舅舅和舅么也没经过什么事情。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想让你跟着我们回去。和我们待在一起,这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帮我们拿拿主意,说说话什么的。嬷嬷,你看呢?”说着一脸的期待之色看着刘阿么。
  刘阿么有些动心了,方致远再接再厉的说道:“嬷嬷,这次来,我舅舅和舅么说了,要是接不到你回去,他们就要罚我了。嬷嬷,你难道忍心看我被舅舅舅么责罚。你就跟我们去住吧,这样,我和阿庄才能放心啊。”
  刘庄看着方致远给他使眼色,也赶紧开口:“嬷嬷,阿远说的没错,你在这一个人,我们如何能放心。嬷嬷,再说现在要征兵了,到时候就像你说的那样,村子里就要不太平了,我们那还能让你住在这儿。”
  刘阿么看着眼前的刘庄和方致远,再想想,过段时间这儿要征兵,他们年轻不经事,到时候不要遇到麻烦。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有什么拗不过的,都是为着孩子,难道自己的孩子还比不上那脸面重要。
  于是,刘阿么说道:“好好好,我跟着你们去就是了。我知道你们有孝心,嬷嬷我也不是那刻板不讲理的人,你们都是好孩子,我跟着过去享享清福也好。”
  刘庄和方致远见刘阿么答应了,都挺高兴的。方致远原本打算要是刘阿么不答应,他就打算在这做长期缠人准备。看着刘阿么答应下来,方致远立马带着刘庄去了屋子里,准备搬东西。
  刘阿么瞧着心急的两个小的,忙说道:“别急,别急!我自己来,你们忙了一上午了,刚刚吃了饭再歇歇。家里的东西还是我知道的清楚,你们也插不上手。再说 ,我也不准备带多少东西,只把贵重值钱的带着,等你们的新房子造好了。我们再来一趟,搬东西过去,不然,现在搬过去,你家也放不下。”
  刘庄和方致远一想也是,就住了手,被刘阿么按下喝茶。刘阿么精神十足的去了屋子了,把他的一些东西收拾了几个包袱都放在了有一个大箱子里。再拿了把锄头,去了伙房的灶头右下方,挖了起来。
  方致远和刘庄过去帮忙,半天才挖出了个陶罐子。刘阿么抱出陶罐子放在桌子上,对着刘庄和方致远略有得意的说道:“阿远,阿庄,这里面就是咱们全部的家当了,一共八十二两银子。”这银子都是刘阿么和刘庄一个大钱一个大钱攒下的,刘阿么特别的有底气。
  方致远看着葫芦大小的陶罐子,才发觉原来这是刘家的保险箱。刘阿么把陶罐子细细擦拭了遍,把陶醉子放进了大箱子里,埋在几个大包袱下面,在把大箱子装满,才把大箱子上了锁。
  接着,刘阿么又去了院子里,把家里养的鸡鸭鹅的腿都绑起来,用背篓装着。方致远知道刘阿么肯定是舍不得这些家禽的,也不说什么,只是帮着他提了背篓去骡车上。
  家里还有一头黑猪,本来养了两头,刘庄成亲的时候,刘家这边办酒杀了一头。刘阿么对着猪圈发呆了,这猪真不好办,难道要运过去?可要是不运去,这个时候卖猪却是不划算的,天气热,屠户们也不愿意买多少猪。所以,价钱肯定是给不了多少。
  方致远瞧着刘阿么盯着黑猪,就知道刘阿么在纠结了,方致远给刘阿么出主意道:“阿么,要不我们马上把这猪送到镇上卖了?”说着期待着看着刘阿么。
  刘阿么却是摇摇头,对着方致远说道:“阿远啊,日子我们可得精细的过。这头猪要是养到年底,最少能多卖四五百个大钱,这要是现在卖了,那屠户还不趁机的死压价,我们辛辛苦苦养的猪可不能贱卖了。”
  方致远一听再瞧瞧刘阿么有些期待的眼神,就明白了,老嬷嬷这是准备把猪也带上呢。方家前两年还养了两头猪,可方曾觉得陈墨带孩子太辛苦了,他们家也不用再养猪补贴家用了,就没再养,不过猪圈什么的还是能用的。
  刘庄这个时候过来,看着他嬷嬷瞧着黑猪,毕竟知道他嬷嬷的心思。不过,刘庄却是说道:“嬷嬷,我们这次回去要造房子,这猪弄回去每天要打猪草,这忙不过来。再说,家里的猪圈两年没用了,要是再养猪恐怕就得休整休整。我看,咱们就把猪杀了或是卖了,反正咱们造房子要买荤腥,杀了猪用盐码起来,一样是荤的,也省了买肉的钱。”
  刘阿么一想也是,这造房子一天十来个人,都是大佬汉子,顶顶能吃了。一天没个三四斤肉上桌子恐怕也不好看,现在猪肉卖的可贵了,这么一算下来,小半头猪给那些汉子吃,大半天留下给阿庄和阿远好好补补,一点也没亏。
  刘阿么高兴了,可这猪还得拖到方家去。刘庄力气大,也不嫌弃黑猪味道重,进了猪圈把猪给绑了,方致远刚刚想进去忙帮,就见刘庄两只手一抓,把黑猪就提了起来,轻轻松松的就给提到骡车上去了。
  方致远一直听刘庄说有自己力气大,这回终于见识到了刘庄的的力气到底有多大。一个一二百斤的黑猪,刘庄就像提菜篮子似得,这要是把力气用在打人的力道上,好吧,方致远决定了:咱们是文明人,坚决君子动口不动手。
  刘阿么瞧着家里的事情基本解决了,就坐上了方致远的骡车,三个人两辆骡车就往林家村的方向驶去。
  方曾和陈墨早就准备了好菜好酒招待刘阿么,刘阿么一来,刘庄就带他去了给刘阿么准备的屋子。刘阿么瞧着方致远把大箱子搬过来,立马拿了钥匙开了锁,先把陶罐子给抱出来。
  接着就在地上找能挖土的地方,准备如法炮制的藏银子。可惜,方曾他们一开弄房子的时候就把地上都铺了青砖和木板,刘阿么想找块地方埋陶罐可不容易。方致远赶紧说道:“嬷嬷,家里的地下面都是青砖,恐怕起不开。就是起开了,地方也明显,人家要来看看就知道下面有东西,那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刘阿么想想也是,可他还是不死心。刘庄和方致远就没再劝了,出来收拾收拾东西,家禽归类。猪先放在猪圈里养着,等明天喊了杀猪的汉子来宰了。陈墨抱着小团子出来,小团子一下子见着这么多家禽,立马兴奋了。
  晃动自己的小身子一副要下来玩的样子,他现在又走不起来,陈墨也不惯着他,就没放他下来。小东西不高兴了,指着方致远那边的黑猪直哼哼,虽然还说不了话,可意思却是明了的,要去玩猪猪。
  陈墨想着黑猪味道重,小团子过去也不方便就没搭理。小团子再三被扫面子终于不干了,小眼睛一眯,嘴巴一瘪,立马丢金豆豆,那小模样可怜的,陈墨的心都被哭软了,立马也不说什么了,赶紧抱着小团子去看黑猪。
  刚刚下骡车的时候,方致远想在刘庄面前展现一下男子气概,抢在刘庄之前有把猪提下来。结果,竟然第一下就没提起,方致远觉得自己被深深的伤害了自尊,和猪杠上了,非得把他弄下来。
  可怜的黑猪也没招谁惹谁,被跌跌撞撞的才进了猪圈。方致远累的气喘吁吁的在旁边歇歇,小团子这个是时候来了猪圈,光看看黑猪还不过瘾,还想摸摸黑猪。
  陈墨是怎么也不愿意了,方致远瞧着坏心乍起,从他舅么手里接过小团子。
  小团子记吃不记打,虽然被方致远各种逗弄,可只要方致远哄哄他,他也好脾气的不和方致远计较了。所以,方致远抱着他,小团子半点没抗拒,还十分开心的让方致远带着他近距离的去看看黑猪。
  方致远又开始逗小团子说道:“小团子,来,叫哥哥,你叫了哥哥,我就带你去看黑猪。来,叫声哥哥。哥哥,哥哥!”开始了炮轰连炸。
  小团子晕菜了,晃动着自己的小腿小胳膊抗议,可惜方致远就像念经似得在小团子身旁说着。小团子看着大黑猪,再看看方致远,可能是被逼急了,对着陈墨的方向喊去:“么,么”。
  陈墨正看着方致远逗着小团子,这会一听小团子嘴里的出声喊他了,虽然“么”字还喊的有些不清楚,可在陈墨耳朵里再也没有比这更动听的了,一把抱过小团子,激动的对着小团子说道:“小团子,你刚刚喊阿么了?你喊阿么了?”
  方致远却是郁闷了,明明他见了小团子的面就让他叫哥哥来着,怎么最后这个小白眼狼却是学会喊阿么了。难道真的是父子连心,他就起了个催化剂的作用。方致远不甘心了,不过,瞧着远处的刘庄,方致远想着,或许他过不久也能有个像小团子这么可爱的孩子了。
  陈墨却是一副傻阿么样,抱着小团子,倒是不断的让小团子再喊一遍,小团子却是再也不肯开口了。要是小团子会说话的话,一定会懊恼于自己刚刚出了虎窝又进了狼窝。他家哥哥和阿么其实都是个和尚,忒会念经了!
  ☆、70·征兵
  小团子之后却是任凭其他人怎么威逼利诱都是不开金口了,让傻爸方曾很是遗憾了一下。毕竟,他可是天天盼着自己家的宝贝喊爹呢,其他像他这么大的汉子,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小团子还不会走,方曾能不心急吗。
  而另一边,刘阿么也终于搞定了陶罐子里的银子。地上不行就到墙上用力挖了块砖头大小的空格,把银子用荷包装好,放到空格里。还在前面放了个箱子,保证没人能瞧出不同来。
  方致远知道的时候,终于明白为啥老太太的私房钱总是家里的最高机密,一般人摸不着。那是因为老太太们对私房钱藏的实在是太严实了。
  刘阿么就这么住下来了,家里的房子也开始造了起来。
  方致远的屋子造的有些像四合院,不过是简易版的,没有造的那么四四方方和环环绕绕。帮着方致远造房子的汉子们都是老手,方致远给他说了大致的样子,刘阿么又好菜好饭的招呼他们,一个个卖力气的给方致远造房子,大半个月就造好了。
  方致远早就和村里的木匠顶了家具,都是按照他的样式打的。瞧着他舅舅家地上铺了青砖不错,方致远也铺上了。几个屋子里还都铺了木板,边边角角也都添了物件,家里这么一弄,还真有些样子。院子里又打了井,屋子后面还开了菜地围了篱笆,在院子的角落四周还建造了猪圈,骡车棚子和养家禽的小房子。
  刘阿么又让刘庄去刘家村运了几趟东西,把家里的被子缝缝补补晒晒,选了个日子就住了进去。因为和方曾的屋子只有一墙之隔,还开了个小门,他们两家吃饭还在一起,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刘庄和方致远是住在正房三大间屋子里,刘阿么住在西边的厢房里,屋子靠着伙房不远,刘阿么非得要住这,说这样能照看到家里的杂物房和家禽,和方致远刘庄住正堂不方便。
  方致远和刘庄当时是随着刘阿么的心思了,再说家里的屋子多,东边还有两间厢房空着,家里的粮仓和杂物房也都造的好好的,三个人怎么住都行。
  倒是方致远觉得没了长辈在屋子旁边,他和刘庄爱爱的时候,刘庄胆子要稍稍大些。也许是刘阿么的到来让刘庄心中安定了很多,不比刚刚嫁过来的时候谨慎,开始慢慢的对着家里的事情拿主意了。
  日子在方致远和刘庄的甜蜜中一晃过了两个月,这一天,几个衙役到了村上。
  林信敲起了村子路口麦场的锣鼓,每当麦场的锣鼓声响起,大伙家知道是有大事情发生了,一个个也不耽误,立马放下了手里的伙计,赶了过来。
  方曾也听到了声音,他看看陈墨。方曾和陈墨早几天刚刚从陈砚哪儿得到的消息,朝廷是真的要征兵了,而且是必须去。不过,陈砚和他说过了,他们家的情况分户分的早,不再征兵的范围内,让他们不要太担心了。
  陈墨抱着小团子玩,对着方曾说道:“阿曾,你喊虎子一道。我马上去刘阿么那儿陪陪他,老人家年纪一大就爱胡思乱想的。你们早去早回,凡事不要出头,回来和我们商量商量。”
  方曾忙说道:“阿墨,我知道的。你放心,我就是再重义气,但心中知道家里还有你们等着我呢。这征兵可不是靠我一个人能搭救过来的,这个时候我也不会做愣头青的。咱家又不是家财万贯,出不起这个头。”
  方曾想想对着陈墨说道:“阿墨,你说前两天刘阿么和你说,等衙门来核实过情况,点了人数,他就带着刘庄和虎子去镇上住上几天,等征兵的走了再回来。我看,你也收拾收拾,等过上几天,事情定下来 ,咱们也去岳丈家小住一段时间。”
  陈墨一听,心头就放下心来,不怪他自私。这村子里的人和方曾关系都不错,但征兵他们家确实帮不上什么忙。至于银钱,也不是不能借,但也是要看人的,不如去镇上躲躲闲,在林信那儿放些银钱,真要是和自己当家扯不开情面的,借就借一点吧。
  林信早就带着衙役在村口的麦场等着了,族老们也被请了过去。村子里的人去的很快,三三两两的就围成了一个大圈,大家看着衙役,心中都有些发憷,毕竟,衙门在乡下庄稼汉看来,还是很有威严的。
  方曾和方致远两个人去的时候,不算晚可也不是太早。林正瞧着方曾和方致远朝他们挥挥手,招呼他们过去。方曾带着方致远就朝林正走过去了,虽然知道这次是为了什么,可方曾还是朝着林正问道:“阿正,这是怎么回事啊?”
  方曾在陈砚哪儿虽然知道了消息,可回来除了刘阿么家,哪个都没告诉。这也是没法子的,要是走露了风声,乡里的青壮年汉子都提前跑了,等上面查出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陈砚,再者就是他们一家了。
  这也是他们明明知道有征兵还不敢躲的原因,就是要给大家说明他们也毫不知情。不然,他们先躲起来,等这事情完了,总有聪明人能瞧出了。那个时候,方曾才是不要做人了,知道这么大消息,只顾自己跑了,都不顾一下村里,以后在村子里就难了。
  所以,方曾一定要做出不知情的模样来。林正说道:“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哥哥也没告诉我。不过,我刚刚瞧着我哥的脸色,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不是要加税吧?”
  那些旁边竖起耳朵在听的村民们听着林正这个里正的弟弟也不知道啥事更不吭声了。林信看着村里的人差不多都到了,和衙役说两声,忙开口对着大伙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朝廷下了征兵的指令,现派了官差来各村征兵了。”林信的脸色有些僵硬,虽然声音不高,可这句话一出,场上更是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大家像是回来神过来,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惶恐不安的,担心焦躁的,没一个能平静的接受这个消息的。这三十年来,他们这儿再也没征过兵,可三十年前的那场征兵却是能仍能让许多老辈记忆犹新,从心底里抗拒。
  所以,麦场上就想滚烫的油锅正滴入了一滴水,刺啦刺啦的炸开了锅。林信作为里正这个时候自然是要主持大局的,他对着底下人大声喊道:“各位乡亲,你们不要议论了,先听我说完,这次征兵的事情,你们再说吧。”
  林信还是比较有威信的,大伙听着林信的话,也才慢慢的住嘴了,认真的听起了林信说话。就怕露了一字一句,给自己家造成了大麻烦。
  林信说道:“这次征兵是一户抽一丁,家家户户都要抽人。不过,如家里要是只有一个十六岁到五十岁的男丁,那么就不用抽人了。不然都话,家家户户都得出个男丁去当兵。当然,皇恩浩荡,朝廷也说了,要是家里实在是脱不开身去为国效力的,那就有人出人,没人出钱,一个男丁名额用三十两银子来抵。官差大爷会在十天之后,来村里带男丁去募兵营,大伙都回去自个商量商量。看看是出钱,还是出人,不要耽搁了。”
  林信的话一出,下面有人欢喜有人愁。大部分人都是唉声叹息,愁眉苦脸的,这不管是出人还是出银子,对着靠天吃饭的农户之家都是不小的损失,哪能开怀的起来。
  衙役们瞧着林信把话也说了,拿了林信准备好的红封,知道林家村和衙门里的陈捕头有亲,也没为难说了几句话,就到下一个村子去了。林信和族老们也开始到一块商量商量,对对上面的发下来的名册。
  林正听着征兵的消息,傻了吧唧了一下。看着方曾在旁边也很惊讶的模样,忙问道:“方哥,咱这边不都三十年没征兵了,怎么会突然征兵了。我和大哥虽然分开了,不用出男丁。可爹么和大哥住在一块,以往不是四十五岁之下朝廷才要的吗?现在怎么是五十岁了,我爹今年刚刚四十九,这么一来,我们家还是要出一个人的。”说着林正就懊恼起来了。
  方曾明白林正的意思,虽然林家兄弟分了家,可因为爹么和林信住,林信家要出一个男丁出去,林正心里哪能过意的去。林家两家在村上还是可以,可拿上个三十两银子恐怕就要掏空他们两家的家底了。
  方曾拍拍林正的肩膀,在他耳边说道:“阿正,要是银钱不够的话,就到我这儿来拿些。你爹就算我舅舅,我孝敬孝敬还不应该吗?”
  林正忙说:“不用的,方哥,我和大哥这几年开豆腐坊还余了几个,两家凑凑,三十两还是能出的起的。你别担心了,好在我和大哥的大壮小壮没到十六岁,不然的话,真要掉层皮啊。”
  方致远跟在他们后面听着,心里也在嘀咕。这朝廷是来搂钱的吧,不然,要个五十岁的老头过去干嘛。不就是要大伙出份赎身钱,真出不起,在这个以孝为天的时代,家里还是青壮年上战场。果然,朝廷这才是一箭双雕啊。
  回家后,方曾和家里的众人说了今天的听到了话。刘阿么这个时候才放下心来,说道:“阿弥托福,虽然旁人家人多分家亏大了,可方当家的却是有见识。这样,咱们家既不用出钱也不用出人,还不用给大伙说道。我看,等上两天,林正给我们核对了户籍,咱们就去镇上。这几天大伙都去亲戚家借钱找人了,还求不到我们这儿。不过,到时候,人逼急了,看着那稍稍有点家底的人家,都要去歪缠一番。人家不给,还不依不饶的,那就真是把银子扔水里了。”
  方曾在村子里有几个要好的人家,他心里盘算了一下,那些不用出人的,那些人多家里有家底的,那些又是家里困难的。最后,方曾还是回房跟陈墨拿了一百两银子,准备给那几家送些银子去。不管怎么样,旁人家管不着,和他要好的人家,对他好的人,他也要尽尽自己的心意。
  方曾拿了银子和家里一说,家里人都同意。钱重要,可人更重要,那些平时对他就爱不薄的,他家要是没能力就不说了。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该出手的还是要出手 ,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方曾带着方致远一道,也算是给自己外甥做个人情。两个人先去了村尾的几家,这样回头就直接回家。那几户人家,正发愁这钱不够,当家的要出去拼命呢,方曾就给他们每家送了十五两。这下,就是再差一些,家里该卖的卖,该借的借,总归还是能凑齐的。
  这么下来,一百两到了林信家前都还倒贴了五两。好在方曾身上本来就有几十两银子,倒是没空了荷包。而林信家这个时候也来了人,不是旁人,正是林双和赵勤,大胖也跟着过来了。
  不用方曾问,和他要好的林正就倒竹筒似得说了出来。原来,赵家村那边宣布了征兵的事情,赵德家的当场就昏了过去,这次不是装的是真的。早两年,他们老两口为着补贴小儿子,特意的把赵勤这个老大给分了出去。赵德家的怕林双吃了亏回来和他们歪缠,特地花了五百个大钱给他们立了户。现在赵德家和小儿子在一个户籍上,也就是他们要出一个男丁出去。
  林双是幸灾乐祸的不行,让自己的公爹嬷嬷偏心眼偏的没边了,这次吃大亏了吧。他家公爹可还没过五十呢,这老二看着样子一定得上战场了。这么一想,林双就觉得这几年拼着得罪丈夫不回去和公爹嬷嬷,老二一家掺和是正确的。
  可还没等林双高兴完呢,赵德家的醒来就找到了林双这儿,一来就要给赵勤下跪,让他救救他自己的亲爹。林双傻了,怎么救?是他家替这老二家出人还是出钱啊?
  ☆、71·歪缠
  赵勤也为难了,他对着自己爹么还是很孝顺的,他爹可是他亲爹啊,不能让他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前线拼命吧。而自己阿么也说得对,自己夫郎的娘家这两年也发达了,他爹么借不着钱抵名额,可他这个儿婿总能借到银子的吧。
  赵勤心里这么想的,可也知道林双这几年对着他大不如前。好似是因为骡子的事情最终给林双知晓了,林双觉得他累死累活的,当家的还把他当做外人,就有些心灰意冷的。再加上上次没和方曾套上近乎,赵勤对着他的各种摆脸,让本来就觉得委屈的林双对着赵勤没了以往的上心,也想着为自己留后路了,不怎么回娘家拿东拿西了。
  赵勤也知道,所以,他没敢说什么话应承他家爹么,只是偷偷的把家里存的三两银子给了自己的爹么。林双知道后大吵了一顿,可也知道要不回那些银子了,怕自己公爹和嬷嬷再回头找他们歪缠,就带着大胖和赵勤回娘家住几天躲躲。
  方曾听着也没说什么,这是林家的家务事,他不会说什么的。可赵德家只有两个儿子,赵德都那么大了,他是肯定不会上战场的,不然,赵勤赵俭也不用做人了。唾沫腥子能淹死他们,可照着老两口对着老二家的偏爱,恐怕这事情不简单。
  有了这层顾虑,方曾就对着林正分析了一番,林正对着方曾说道:“方哥,我们都知道这事情没完,可赵勤那家伙还在那儿迷迷糊糊,装傻充愣。他的意思我们明白,想让我们给他出钱抵个名额,可他也不想想。我们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算老几啊,整日的算计我和大哥的,我们不计较,真当我们是傻子。他这样做,要真去了前线,我给林双养孩子我都乐意的,管赵勤他是生是死。”
  方曾还在纳闷呢,林正这是吃了炮仗了,说话这么冲。再看看林正给自己使眼神,就知道这话应该是说给某个人听的。他也不怕得罪人,忙配合道:“可不是,我看赵勤机灵是机灵,可却是机灵过了。一些心思都用在你们身上了,可他也不想想,林双和你们是一母同胞,和他又算的了什么。他要是真不想和林双过了,想跑去战场送死也不拦着他。阿曾你放心,真要到了那么一天,大胖你们出些银钱养着,林双年纪也不大,还怕他没个好归宿?”
  林正看着方曾如此配合他,放狠话道:“我们家还有个我爹要出钱呢,他做小辈的不说分分忧,却起了歪主意。平时,林双在前面打头,可我们谁不知道,占便宜的是他啊。这次林双倒是清醒了,知道他掏心掏肺对着的人啊,心里根本没有他。我嬷嬷说了,这赵勤要真想做孝子,做好兄长,我们一点不拦着。大钱是一个都不会出的,大不了,我们把林双接回来住得了。反正,我们年年贴补的银子养活林双和大胖都绰绰有余了,还要他这个人干嘛?”
  方曾说道:“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要是他好好待林双,不打小心思,有些事情你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不过,要是他敢做什么,你们也不用担心,好歹你哥嬷娘家还有些底气的。”
  在柱子后头的赵勤听的是又羞又气又怕,没想到林家人起了这样的心思,想把他甩掉换个儿婿。赵勤心中清楚,他家的日子能过的这么自在,大胖还上了私塾大部分都是靠着林双回娘家捞的。
  他没想到他的小心思被自己的小舅子看到这么清楚,心中羞愧懊恼气愤都有。可当听到后面,林家人打算只要他出头就让他去战场,一去不回也无所谓,孩子他们养,林双再找人,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可有可无的一个。
  赵勤一阵后怕,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林双的当家,林家不看僧面看佛面,才这么有底气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林家。就是觉得林家不敢和他翻脸,可他错了,林家根本没看得上他,还时刻准备换儿婿。
  赵勤想想自己的优势,长得还算不错,力气也有,人比较机灵。可自己家爹么偏着老二是明显的,家里没家产也是大伙都知道的。这么一想,赵勤就泄气了,他好像真的和旁人比起来没多大优势,恐怕是有了大胖,顾着名声,林家说不准早就接了林双回来了。
  想到大胖,赵勤稍稍有了底气。他这个时候也没有了一开始来林家那种要逼着林家拿银钱的气势和胆量,怕最后吃亏受连累的是自己。之后在林家老老实实的很,半点不敢说回去给自己爹么和弟弟怎么怎么了。
  而方曾和林正一唱一和的,林正看着赵勤不在了,才对着方曾努努嘴,不屑的说道:“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呢,要是个汉子就别整天算计岳家的。他们家都这样,关乎到自身的利益了,爹么都靠边站。也不知道林双眼睛瞎成了什么样,当初找了这么个怂蛋。”
  方曾这个时候却没接这个话题,对着林正说道:“我刚刚去了村子里要好的几家,给他们送了些银钱。可能过几天我要去镇上避避,你也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我好歹在村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特别还有你哥嬷家的关系在。我怕到时候村里村外的,拉不开面情,伤了大家伙的情谊。”说着就苦笑了两声。
  林正也知道村里有些人家的德行,也知道方曾难做。毕竟是一个村子的,做的太绝也不好,会给人说道。方曾这样避避风头也是还好的,于是,他说道:“没事,方哥,我哥明天就核实户籍了。我看,你们家后天就能走了。去哥嬷家小住一段时间也好,没得徒惹是非,吃力不讨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