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农家记事_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78·点子
  陈阿么抱着小团子对着陈墨说道:“哎呦,你看看我这脑袋,你们难道回来一趟,还尽拿这些事情来烦你们,真是不应该。阿墨,你们房里冷不冷啊,这天看着看着就要冷了。”
  方曾笑笑说道:“阿么,没事,都是一家人这话你不和我们说,还和谁说去。等大哥回来之后,我正好有事找他商量商量。你别多担心了。”
  小团子见大伙都不理他,有些不开心了,上下晃动自己的小身子,“啊,啊”的叫着一刻歇着的时候都没有。陈阿么赶紧哄着他,陈墨也给拿拨浪鼓引着,这才高兴了。
  而这边,方致远想来想去,还真想出个挣钱的门道来。他还是喝鸭子汤见了鸭血就感叹了一句:“这要是再下些粉丝,可不就是一道鸭血粉丝汤了。就凭着嬷嬷的手艺,一定好吃的连舌头都吞下去。”
  其实,方致远不是太爱吃粉条粉丝这类玩意。小时候,他家在东北有亲戚,他那些亲戚旁的特产也不带,就带这粉条粉丝的。他奶奶是个勤俭持家的老太太,这玩意自然不会浪费了。
  炒着吃,炖着吃,合着菜一道烧,几乎隔三差五的就要这么一道带粉丝粉条的菜上桌。方致远一开始稀罕,可这么个吃法,他又是个孩子,自然就吃厌了。后来,出来闯荡的时候,没钱,他帮着人家小吃摊子打下手。
  那些小吃摊主人虽然市侩,但方致远给他们干干活,好的的人家就给几个小钱。那些比较吝啬的小摊子也要给方致远一碗吃的,也就是小摊子上各自做的。那个时候,他就吃了很多像粉丝啊,米线,米粉这类的吃食。
  本来小时候就吃厌了,那个时候因为没钱也没得挑,想不饿肚子自然就得吃了。所以,来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他想到用小鸡炖蘑菇可就是记不起来放粉条,烧酸菜白肉的时候,更是把粉条这玩意给忘的一干二净。
  这个时候,方致远突然来这么一句,也没旁的意思,也就是瞧着鸭血,想到了粉丝,哄刘阿么开心罢了。可他刚刚说完,刘阿么和刘庄就有些好奇的看着他,还是刘庄说道:“阿远,你又逗我们了。这粉丝是什么东西啊,我们这见都没见过,你这说一半留一半的,小心嬷嬷一生气,我们就没汤喝了。”
  方致远看看刘庄再看看刘阿么,有些不信,回想脑子里的记忆,好似还这真没瞧见过粉条粉丝这类的吃食。他以防万一,朝着刘庄和刘阿么描述了一下,说道:“就是用红薯浆晒出来的粉子,然后在蒸煮一番,制成的粉条,脆脆的,硬硬的。但一放到水里泡一下就变软了,和菜一起烧,吃起来滑溜劲道有嚼头。嬷嬷,阿庄,你们没见过吗?”
  刘阿么笑了,对着方致远说道:“阿远啊,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吃食啊。听着到有些向西边的粉饼子。可那也不是一条一条的,那是一块一块的。西边的人喜欢煎了吃,听以前吃我小摊子的客人说,那粉块软软的,糯糯的,滑滑的,可劲道什么的可是半分也没啊。你是不是记错了?”
  方致远却心中一动,就对着刘阿么说道:“不会,虽然我记不得具体怎么做的了。可那粉条我却是在薛嬷嬷那儿吃过的,一定是这样的。嬷嬷,你看我们也没事,不如按我说的做来看看,说不准会做出来呢。”
  方致远那个时候刚刚赌气从自己家那群所谓的亲戚驻扎的家出来,身上就那点钱自然是住不到什么好地方的。好在那个时候,他们那个二线小城市还没怎么开发,城中村多的是,他就住找了个小吃一条街的半城半村的地方住了进去。
  他周围住的都是些干卖吃食的人家,离的不远处还有个做粉丝米线面条的小作坊。方致远那个时候还不到出去打工的年纪,就在这群人中混口饭吃,帮着跑腿拿面条粉丝是常有的。他嘴巴甜,小作坊的老板娘可怜他年纪小小的就一个人住,经常顺手就给他一把面条,几个鸡蛋,让他带回去。
  方致远是个知道好的,没事了,就去小作坊给老板娘帮帮忙。那个时候,小作坊只有一台搅面机和打浆机,大部分还是要靠人来做。小作坊里有三四个帮工的人,方致远年纪小,可手上劲还是可以的,一开始帮着晾晒,接着就做压面团粉团,具体的工作他还是记得的。
  就是和芡粉恐怕要差些,毕竟只看过没做过。想到这儿,方致远做这玩意的兴致更高了。刘阿么心疼东西并不是太乐意,这要是刘庄和他说要拿食物试试,保准遭了刘阿么一顿锤了。
  可对着方致远,刘阿么却很是包容的。想想,见不得方致远糟蹋东西,他干脆出去逛逛,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刘庄对着方致远说不上百依百顺,可方致远只要要求不过分,基本上就没有驳回的可能。
  不过是几个红薯,在刘庄想来,方致远这几天正为着茶叶的事情不开心呢。要是能让方致远转变心情,这事情就做得。方致远瞧着有刘庄支持,刘阿么默许,就更来劲了。
  他私下盘算盘算,知道这儿没有绞浆机,这光靠人工压榨恐怕是不行的。好在这院子里有石磨,方致远想着把红薯切成丁状用骡子慢慢的磨些先试试。真要做的出来,他再想法子。
  当然,像漏斗和大缸,竹子木盆这些东西,方致远和刘庄在家看了看,没得就记着上了一趟街就全部搞定了。倒是主要的红薯,这个时候就成了问题。
  主要是现在还没到红薯收获的时候,最少还有半个月红薯才能收。现在也就是疼孩子的人家稍稍的弄些回来给孩子烤了做零嘴吃,不过就是这样,也要给家里的长辈大喊败家了。
  方致远忙了一遭,兴致勃勃的,没想到把红薯给忘了。这下东西都准备好了就差红薯了,让他很是失落。这忙来忙去一场空的感觉真是不好,不过,这也没法子,毕竟红薯还没收呢,不能为着他的一时兴起就回去来些嫩红薯来吧。
  刘庄瞧着方致远没精打采的模样有些心疼,第二天,也没说什么,赶着骡车就出去了。方致远还找刘庄呢,也没找着人,想着刘庄应该有事情就没多说,只好一个人出去逛逛了。
  等回去的时候,就就听见刘阿么在院子里狠批刘庄呢,刚刚进院子门的方致远都听见刘阿么中气十足的骂声了,方致远缩缩脑袋,可一想刘庄还在受着唾沫的洗礼,也不管了,想着自己面子在刘阿么那儿还挺好使的,赶紧去救驾。
  刘阿么这个气啊,他今天刚刚浇玩院子的菜苗,准备烧饭呢,就瞧着自己孙子赶着骡车回来了。要说,他昨天心里还在庆幸这个时节还没收上红薯,阿远就是要糟蹋粮食也没法子了。
  可刘阿么就瞧见他家的孙子傻里傻气的把家里带土的长的一个巴掌大的红薯就给挖来了。挖就挖呗,还挖了两箩筐,这得损失多少的粮食。刘阿么是最见不得这样的,立马开始批评了。
  方致远在老远处就听到刘阿么的声音:“阿庄,你这是犯什么傻气呢。这好好的红薯也没惹你招你啊,你挖一些说解解馋,嬷嬷我是不会说什么的。你一挖就挖这么多,这不是糟践东西吧。真是的,这么大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告诉你啊,这东西挖是挖来了,今晚你就给我吃这些,不许吃饭。”
  刘庄一开始就在墙角做鹌鹑呢,给他嬷嬷说说出出气。可这红薯可是给方致远做东西的,他吃了方致远哪有材料了。于是,他赶紧出声道:“嬷嬷,这可不行,这东西是留给阿远啊。我吃了,他可就没了。”
  刘阿么更来气,这个时候,他也不动口了,上去扭着刘庄的耳朵说道:“你说说你,什么不干,竟跟着你家阿远做坏事。他是个汉子不知道爱惜粮食,我从小是怎么教你的。做人家夫郎了,还这么没轻没重的。”
  刘庄不敢回嘴了,他身材高大,还得迁就他嬷嬷,把身子弯下来给他嬷嬷扭耳朵。心里却是想着:阿远都不开心了,别说几个红薯了,金山银山,我也要给他搬来啊。
  不过,看着他嬷嬷的凶样,刘庄就聪明的不再说话惹他生气了。方致远一进来就瞧见刘阿么一手插着腰,一手扭着刘庄的耳朵。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方致远赶紧上前,讨好的对着刘阿么说道:“嬷嬷,这是怎么了?阿庄要是惹你生气了,你好好批评,可别动手啊。你瞧瞧,他耳朵都红了。嬷嬷你也知道阿庄多实诚,半句苦都不会喊,要是真痛着阿庄了,到时候你又该心疼了。”
  刘阿么其实也就嘴巴狠狠,方致远这样说,刘阿么就顺势的把手放下来了。对着方致远却是开口批评了:“阿远,不是嬷嬷说你。你要做东西,嬷嬷不拦你,可这红薯还没长好,你看看你闹的。你是汉子,做事大手大脚惯了,可阿庄可不是,这汉子挣钱不容易,哥儿要是不会持家,可就不是好哥儿了。趁着我能动,自然要好好的说道说道阿庄的。你也别护着,不然,嬷嬷我连你一块罚。”
  方致远一看见地上的红薯,哪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啊。他鼻子酸酸的,心里软软的,被人放在心上在乎,方致远这个时候从里到外就透着一股快活劲。对着刘阿么说什么是什么,不过,一说到要罚刘庄,方致远不干了。
  对着刘阿么殷勤的说道:“嬷嬷,你看,这事情是我引起的。阿庄其实是我让他去挖红薯的,他只是从犯,我是主犯。你就饶了他这回吧,我以后也不会这么胡闹了。你就别生气了!”
  刘阿么一听,对着方致远说道:“好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合伙的。真是的,你说你们这群年轻人,咋就不知道爱惜东西呢。不要说了,你们今天晚饭就给我吃红薯吧。嬷嬷今天不做饭了,看你们还胡闹不胡闹了。”
  说着就拿着针线去他新结交的邻居家说话去了。
  方致远和刘庄相互看看,“噗嗤”一声,都笑了起来。
  刘庄怕方致远心中对自己嬷嬷责怪,赶紧解释道:“阿远,嬷嬷是气我们不知道爱惜东西。你也知道,嬷嬷带着我生活很不容易。他最见不得旁人浪费东西,你别在意啊。”
  方致远笑着说道:“怎么会?嬷嬷对我们的好,我都记着呢。老家人都这样,性子越老越小孩。再说也是我不好,还连带着你受批评了。”
  说道这个,刘庄不好意思了。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干脆把地上箩筐里的红薯挑到井边,准备把红薯洗干净了开始切小了磨。方致远也知道刘庄脸皮薄,对人好不会说只会做,也不再提这个话题,一道和刘庄把红薯洗了起来。
  到了晚上,刘阿么还是做好了晚饭,看着躲在房里做壁花的两个小的。刘阿么还是舍不得饿着他们两个,对着屋里喊了一句:“阿远,阿庄,还不出来吃晚饭呢。难道要嬷嬷我给送到你们手上去啊。”
  方致远看着刘庄对他哈哈的笑,赶紧把手上的糕点给塞进油纸包里。揉了揉肚子,心中在想着:我为啥我刚刚不和阿庄一样吃两口先垫垫,现在好了,嬷嬷做的好吃的我得少吃多少啊。
  ☆、79·计划
  做粉条其实也不难,就是要有耐心和力气,这两样方致远和刘庄都不缺。虽然红薯的事情闹了笑话,可这粉条的事情还是进展的很顺利的。这不,在没回去之前,刘阿么已经用粉条做起了小鸡等蘑菇,和方致远说的鸭血粉丝。方致远虽然不太喜欢吃,可刘庄却出乎预料的喜欢。
  刘阿么也爱吃,只是两筐红薯看着多,也没做多少。刘阿么心细还留了一半给方曾他们,方致远和刘庄趁着天好,就把粉丝和粉条给方曾他们送过去。方致远心中还有些想法,正好找方曾商量商量。
  而这边,方曾找了个时间,也和陈砚商量了事情。陈砚虽然偶尔会挑挑方曾的刺,可方曾是他弟夫,他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着好事情自然是乐意帮忙的。毕竟方曾好了,他弟弟和外甥才能好,娘家帮衬再多也有限,得他们自己立起来。
  所以,方曾找他说话,他倒是很认真。带着他去书房说话,陈砚也不是不知事的,南边的事情一出,不用陈掌柜说,他心中就明白,方曾的茶叶不好出手了。别看着他是个九品的小官,可这茶叶的利润,还真不是他能抗的住的。
  方曾进了书房,先开口道:“大哥,这征兵是在本地训练,还是去南边啊?”
  陈砚是个小官,这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说道:“朝廷的意思,先把人聚集在一起。等训练上一两年的,直接开战。不过,这些兵是新手,朝廷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前线的。也就是做做饭,搬搬东西,真拼命,就是我们这样的地方兵也上不了几个回合。”
  方曾听了心中有了底,对着陈砚说道:“大哥,你也知道,我家的茶叶顶多再过一两年就不能卖了。这仗要是一打起来,兵荒马乱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了。虽然,家里有田有铺子,可我想着,趁着年轻,再干上几年,多挣些家产,给小辈们留些。”
  方曾给陈砚可是每年留了不少的茶叶,虽然外面的茶叶一直涨价,可陈砚的不仅是质量最好的,价格一直没变过。要不是陈砚给同僚也带,光方曾送的茶叶就够他喝了。
  陈砚听了,想想说道:“镇上看着还行,可像二叔那样的酒楼,除去打点的,本钱,也就是一千多两银子。其实,要我说,还是来往的运货贩子来钱。一趟下来,好些的都能挣上几百两,这马上要打仗了,东西肯定得贵,挣的恐怕更多了。”
  方曾也有这个打算,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不,二叔说,他认识几个走西边的人。我想着大哥你不是要到南边送兵士过去,我就跟着你后面带些货去南边先卖上一趟,练练手,再从南面买些东西,运到西边去。这样,价格更高。而且,我看看,就是西边那不好卖,我再把货运回来,咱这也能卖出去。不会吃亏,等去了西边,下次再去的时候,也就有数了。”
  陈砚看着方曾,知道方曾是个不喜欢依靠旁人过日子的。说道:“也行,南边那边丝绸可比这便宜多了。再说,你跟着我们去一趟,有官兵开道,也不会有不眨眼的找你麻烦。我在西边还认识几个好友,不是做了捕快就是当了当了衙役。我到时给他们带个信,让他们照顾你一些。”
  方曾对着陈砚忙谢道:“大哥,那多谢了。你们什么时候走,我也准备准备,好跟着后面走。”
  陈砚笑着说道:“就这一两个月,可能来不及回来过年了。要不,你就把阿墨留在我家住吧。不然,他一个人带孩子,我也不放心。有阿么和他哥嬷陪着,他带着小团子也能松快些。对了,你去的话,要是带着你外甥,也别让你家外甥的夫郎和嬷嬷回去了。就来我家住,省的我们几个汉子走了,他们冷冷清清的。人多,有话说,心里还能宽松些。”
  陈砚说来说去就是希望方曾把陈墨留在陈家住,毕竟要是方曾真的跟着他去了南边。陈墨一个人带着孩子,就是有方致远家的帮衬着也会显得辛苦和孤单。他是真的心疼弟弟,连带把方致远这个外八路的亲戚也给安排了。
  方曾倒是有些想法,他本就打算带着方致远和刘庄走。毕竟刘庄的身手和他差不多,力气比他还强些。他们三个人再雇上几个人也也就可以了,头一次去南边,还是自己家的人多些,才能有些底气。
  不过,这样一来,留下刘阿么和陈墨带着小团子,方曾是不安心的。毕竟,刚刚征兵才闹腾完,村子里还不知道咋回事呢。这个时候,他家没个汉子还真不行。所以,陈严一提,方曾想想,也行。
  方曾对着陈砚说道:“那也行,不过,大哥,阿墨跟着我是我家的人了,不能老是白吃白拿你家的。再说了,就是阿墨是你家的哥儿,你贴补乐意,可刘阿么他们可和你们不沾亲。要是他们住过来,心底肯定不自在。我想,我留二十两银子给阿么,要是阿么不收,我可就不能让阿墨他们住下了。”
  方曾一去一回,差不多得三四个月,他想着一个月给上五两银子的伙食费,不多也不太少。陈家待他们亲厚,可他也不能把人家当傻子,毕竟陈墨是嫁给他,不是他入赘,陈墨的爹么兄弟心疼他,可他也得做出表示。
  陈砚知道汉子一般都不喜欢夫郎住在娘家,显得自己没本事,自己夫郎孩子要靠娘家养。他是心疼弟弟,可不是让弟弟和方曾闹不愉快,刚刚出口就怕方曾不高兴,方曾提出给银钱,他也没拦着。
  而另一边,方致远和刘庄带着粉丝粉条兴冲冲的来了陈家。陈阿么给开的门,瞧着是方致远和刘庄,背篓里还带着东西,还是他没见过的,赶紧把他们招呼进门来说道:“阿远,阿庄,这中午日头大的很,你们热着了不,赶紧歇歇。”
  陈砚家的也在,忙进屋给他们两个倒了茶水。小团子这个时候已经能步履歪歪的的走上几步了,正被陈墨掺着,一步一步在地上走着路。瞧见进屋的方致远和刘庄,兴奋了,“啊,啊,啊”的叫着。
  刘庄对着小团子那是喜欢的很,还特地给小团子带了刘阿么专门按照方致远说的软饼子。其实就是不太规范的蛋糕,因为没有烤炉,看上去不是那么的软和,可也是香甜可口的很。
  刘庄忙从背篓里拿出被包好的软饼子,拿了一块给小团子抓在手上。手里剩下的对着陈阿么说道:“陈嬷嬷,我阿么做了新的点心,可软和了,特地的让我给带来给你们尝尝。”
  陈阿么接过去,笑着说道:“这,你看看,来我这还给我带东西,这不是见外了。下回可不许这样,不过,你嬷嬷的手艺确实是好,羡慕不来的。你们舅舅舅么可是挂念你们的很呢。在我耳朵根上经常的聒呢!”
  方致远把背篓里的粉条粉丝拿出来,对着陈阿么说道:“嬷嬷,我这捣鼓出了一种新吃食。量不多,先给你们送些尝尝。”
  陈阿么一开始就对这东西好奇来着,这下方致远一说是个新吃食,他拿上手摸摸,对着方致远问道:“这脆脆硬硬的,怎么吃啊?以前也没看见过啊,阿远,你来给嬷嬷说说。”
  方致远说道:“这东西要搁东西烧,先把他用冷水泡上一会,等软了就可以。像这宽的,就放油水重的烧。像酸菜大肉啊,小鸡炖蘑菇啊,都能放些。而这细的,就可以用些鸭血,鸭肠,配鸭汤下了吃,当然,也可以放其他的东西吃,要看嬷嬷自己配了。”
  听方致远一说,陈阿么笑着说:“这感情好,今天晚上咱就炖个酸豆角大肉,放些这粉条试试。要是好吃,下回啊,嬷嬷再和你们拿。”
  小团子正是拿什么都往嘴里塞的时候,刘庄给他一个软饼子有手掌心那么大,软软甜甜的。小团子就直往嘴里塞,等陈墨瞧见了,赶紧让小团子把嘴里的吐了,不然得噎着。
  小团子就是不听,拿着手上的软饼子护的好好的,谁拿也不给。可能知道刘庄这有好吃的,抱着刘庄的小腿,哼哼,好像在要抱抱,又好像在要好吃的。刘庄抱他起来,小团子笑嘻嘻的,很是兴奋。
  陈墨有些吃味的说道:“看看,这个小没良心的。看见他阿庄哥嬷了,就把我这个阿么放一旁了。小东西,看你阿庄哥嬷走了,阿么还抱不抱你。”
  小团子仗着人小,可以听不懂,对着他阿么露出“无齿”的笑容。陈墨看着点点他的头,一会又“宝宝,宝宝。”的叫着了。方曾这个时候也过来了,正好他要找方致远说事情。因为人多,所以,方曾和方致远去了旁的屋子说事情。
  方致远是个藏不住事情的,先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舅舅,我捣鼓出来一种吃食。是用红薯做的,要是能行的话,咱们就是不卖茶叶,也能挣些零花用用。我想先送一些给陈掌柜试试,要是好卖就在镇上开个铺子,就卖一些山珍和粉条粉丝。这样一来,每年也能挣几个银钱。”
  方曾听着想想说道:“虎子,你想的是不错。以后,等我年纪大了,我也在镇上开个铺子,不图挣多少钱就图个稳当。不过,现在趁着年轻,我还想再跑跑。这不,你舅么的大哥要去南方护送新兵。我就想跟着他到南边去看看,随带运些货,你跟不跟我去啊。”
  方致远一听,对着方曾说道:“舅舅,我当然是跟着去的。可阿庄和他嬷嬷怎么办啊?不能我刚刚成亲就把他丢下吧,这样村子里的那些长舌哥儿不要笑话他啊。”
  方曾一听,笑了,对着方致远说道:“阿庄跟着你去,至于刘阿么我已经和你舅么大哥说好了。就接来和刘阿么你舅么在陈家住一段日子,你也别心里别扭,舅舅我每个月给陈家五两银子,这样也不会显得咱们白吃白拿的。你看行吗?”
  方致远怕刘阿么不愿意,对着方曾说道:“要不这样,我先回去和嬷嬷商量一下。舅舅,你先把东西准备好,我这边还有四五百两银子,明天我就把银子送来。我们先准备东西,不管刘阿么来不来,我肯定是要跟着你去的。不然,你一个人我也不太放心。真不行,就让阿庄留在家里吧。”
  方曾想想也是,舅甥两个说一会话,定了准备什么东西就出去了。方致远和刘庄挽留了陈阿么的留饭,早早的回去了。陈墨瞧着方曾和方致远神神叨叨的,心中嘀咕,找了个时间问方曾:“阿曾,你这几天神色不属的。这是有什么心事啊?”
  方曾想着过一段日子,他就要走了,就把事情给陈墨说了。陈墨听着皱眉头,心里尽管有些不愿意方曾去南边那么远的地方。可也知道方曾也是为着这个家好,他心中有些暗淡,可也没说什么。
  方曾瞧着心里也不是太好受,对着陈墨说道:“阿墨,你别担心!这次跟着大哥,一路上一定没事的。等上我几个月,过年前我尽量赶回来。家里的事情你要多留意,要是刘阿么过来给你做伴倒也好了。你带着小团子,好好的,我一定给你过上好日子。”
  陈墨对着方曾说道:“阿曾,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吧,你去我不拦着,可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我不求大富大贵,只要你好好的就心满意足了。”
  ☆、80·启程
  方致远和刘庄回去在路上就说了方曾说的话,刘庄倒是对着去南边很感兴趣,可心中也放不下自己的嬷嬷。方致远想想改了方向,先带着刘庄去了镇上的医馆,给刘庄瞧瞧身子。
  老大夫和方致远他们一家还算蛮熟的,因为陈墨就是他给把的脉。刘庄给他把完了脉,意料之中的,还没有身子。刘庄和方致远有些小失望,大夫也是怕小两口心中不乐意。
  说道:“你们两个小的,也别嫌我啰嗦。要我看,你们身子都好,孩子早晚会有。可方家小兄弟岁数还不算大,要孩子要早了也不好。等上一两年,当你家夫郎骨盆大了,也好生养。我看你们身子很好,这样下去,孩子是早晚的,心里随其自然就行了。”
  方致远失落一会也没什么,听着大夫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刘庄却是很失望,他嬷嬷天天在耳边说孩子,再说他也喜欢孩子。不过,听着大夫的话,他也知道急不来,两个人谢过了大夫,就回去了。
  路上,方致远看着刘庄闷闷不乐的,赶紧说道:“阿庄,孩子的事情你别急。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咱们去南边看看。等来年有了孩子,你想去也去不了。”
  刘庄想想也是,说道:“可嬷嬷怎么办啊?我也不放心他一个人,真托付给陈家,我心里又怕嬷嬷不愿意。毕竟嬷嬷和他们也不熟悉,我这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方致远和刘庄一会去,刘阿么正好在做鞋垫呢。给两人倒了温水,问了一些在陈家的事情。方致远想想也没耽搁,直接把他舅舅说道事情就给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