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影帝_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实上,埃伯特,这次邀请你来正是想请你谈谈最近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轰动的那件事情。有人称你为“美国偶像”,能够给我们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吗?”
  “当然可以。”埃伯特笑了笑:“原本我以为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我参加了一场电影的试镜,没有得到结果。后来我去超市买了一些食物带回去,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想要发掘我的经纪人先生,他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来我就是那个埃伯特·道森,然后我告诉了他我的身份,他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虽然我曾经犯的错误使我必须承担这样的结果,但那时候我确实是有些失望的,所以我的步伐比平日里慢了许多,很不巧地,后来我就遇到了那件事。”
  “是什么促使你勇敢地上前去对付那个歹徒?”
  “是什么我具体说不上来,但我可以肯定,那并不属于冲动。我仔细地测算了一下他的前进动作,我是在确保自己足以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去行动的。在这里我得额外说两句,我非常感谢洛杉矶警局的先生们在我被责难时为我正名,但我更感激他们在警局里对我说的那一番话。”
  “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得量力而行。我们全身确实有用之不竭的力量,年轻的热血和活力,但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还是得考虑自己的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自由。”
  “确实是这样,埃伯特,能谈谈你的偶像吗?”
  听着电台采访传出的温和的声音,娜塔莎对埃伯特的印象有了初步的改观,无论如何,及时埃伯特是出于炒作的目的,在那个时刻能够毫无畏惧地挺身而出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更何况埃伯特在此前有过那么糟糕的经历。
  那种感觉娜塔莎前段时间刚刚经历过,真是糟透了!前段时间她去一家公司应聘,有一位和她同名的和公司董事关系亲密的女孩子一起应聘,招聘人把她错认了,真相大白之后那些人嘲讽的眼神、变脸的速度真是让她大开眼界,总之现在娜塔沙都不愿回想第二次。埃伯特的经历让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她的心也不由自主地向着埃伯特倾斜。
  埃伯特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这让他看起来更加柔和,毫无侵略性。虽然电台的特点注定了不会出现任何画面,可播音室里却绝不止泰瑞·格瑞斯和他两个人,编导和工作人员都在一旁盯着呢!
  即使只是一档广播节目,埃伯特也报以认真的心态:“我的偶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他的表演非常细腻,打动人心,他就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和表演相关的东西,他的演技给了我很多启发。”
  “听起来非常不错。那么,埃伯特,对于许多年轻人视你为偶像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哦,泰瑞,这个问题让我觉得此刻我是一个教育界的人士,这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好吧,如果我真的需要说些什么,我只想告诉所有和我一样处于迷茫期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焦急失去了你所有的耐性,偶尔克制一下你的臭脾气,在机会来临之前努力地学习、充实自己,你总会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话,事实上,那天之后我就开始交好运了,有更多的人喜欢上我,我试镜的那部电影也录用了我,我即将有一个新的经纪人,所有的好事接连不断地在发生。”
  “真是好极了。”
  娜塔莎一丝不苟地听着收音机里柔和的男声,她想,或许她真的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思索一下自己的未来,焦虑和抱怨一点作用也没有。尽管她对埃伯特·道森还是没有什么好感,她却很明白,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把一手烂牌打出花样的,埃伯特的翻身仗很值得她学习。
  埃伯特在fresh air的这段采访全美共有633万听众收听,在纸媒、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是洛杉矶警局事件后埃伯特的首次发声,也让美国民众对他这个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此之前,埃伯特·道森在美国人的印象中仍是金酸莓得主和“东部之鹰”主唱的身份,依靠一张帅气的脸蛋在好莱坞讨生活。即使埃伯特机智地制服了歹徒,但他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模板化的,而在fresh air中,他不慌不忙的节奏、利落的谈吐和温和的语气立刻为他收获了一大批民众的好感,尤其是那些爱听收音机、心态平和的中老年听众。
  埃伯特确实打了一场翻身仗。
  接下来,如果他在《白夜追凶》中的表演能够得到观众和影评人肯定的话,他就可以彻底摆脱此前的负面新闻给他带来的全部压力。对自己的演技,埃伯特一直保持着十足的自信,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那些优秀电影人们的表演,丹尼尔·戴·刘易斯、阿尔·帕西诺、汤姆·汉克斯等人的作品他翻来覆去地研究了无数遍,直至那些表演者身上的闪光之处能够为他所用。
  针对他参与fresh air的访谈这件事情,洛杉矶当地的媒体纷纷进行了小篇幅的报道,夸赞埃伯特在访谈中的表现。除了《国家闻询报》。
  这家报纸自从上次对埃伯特进行诬蔑并拒绝道歉遭到无数批评之后,它似乎就和埃伯特杠上了这段时间它在娱乐版块发布的所有新闻都和埃伯特相关,斥责他是一个“无耻的骗子”、一坨“用拙劣的演技欺骗世人的狗屎”、“谎言的编造者”……
  “《国家闻询报》的记者好像吃了炸药一样,我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针对你。”马克把手中的报纸翻到写有埃伯特名字的那一页,高声朗读,“埃伯特·道森试图用温和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即使他在观众面前表现得再优秀,他那可怕的演技和唱功都很难欺骗人。揭穿他其实很容易,我们只要静静等待他在下一部电影中的表现就好了。希望到时候埃伯特·道森不要恼羞成怒,挥舞着他强健的拳头向我们展示他的中国功夫……”
  “埃伯,你曾经抢了他的妻子或者女儿吗?”
  埃伯特摇了摇头:“我得好好回忆一下,我实在想不出他这么恨我的理由。”
  这件事情的头绪很简单。埃伯特的前经纪人道格给了《国家闻询报》的记者一大笔钱增加自身的知名度,但他自己此刻已经自身难保,约定给那位记者的美元自然没有了任何后续,那位记者先生平白少了一笔进项,又怎么会不把这件事情赖到埃伯特头上呢?
  记者们的心眼一般都比较小,而作为《国家闻询报》的记者,以曝光名人丑闻接受名人投降为乐的他们,心眼自然比普通记者还要小的多。
  第14章飞行
  正式进组报到之前,埃伯特首先确认了和《白夜追凶》剧组的签订的合约,根据合约要求,他进组的时间在10月末到11月上旬之间,属于第一批进组的演员,电影的拍摄地点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埃伯特只需要在约定时间之前进组报到就可以。
  拿到剧本之后,埃伯特才彻底明白这部电影的阵容有多强大,对比这样的阵容,阿尔·帕西诺亲自面试演员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未来封神暂时不提,放到2001年的现在,在《白夜追凶》的强大卡司中,他甚至可以算得上一个小人物,毕竟他现在只有《追随》和《记忆碎片》两部作品支撑,尚属于好莱坞颇受看好的新人导演。
  主演中坐镇三位奥斯卡获奖人,监制兼制片人包括好莱坞永远的万人迷乔治·克鲁尼,凭借《急诊室的故事》走红,此后便一直列于好莱坞一线男星的阵容,未来甚至因数部导演作品入围奥斯卡,在政治和社会公益领域也建树颇多,还有史蒂文·索德伯格,80年代末就凭借《性、谎言和录像带》被发掘导演才华,去年拍摄的两部作品,一部《毒品网络》让他一举夺得小金人,一部《永不妥协》让大嘴女神朱莉娅·罗伯茨成功拿下奥斯卡影后,可以说,史蒂文·索德伯格是目前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导演。
  埃伯特之前并不清楚这些,当他了解到这一切后,他才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幸运,无论这部电影未来成功与否,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这部电影一定会给他带来非同一般的关注度,这种正面的、与电影相关的关注度,正是现在的埃伯特极度缺乏的。
  提前两天订好了去阿拉斯加的机票,考虑到当地的天气情况,埃伯特特意带了半箱子衣服过去。
  “等这次拍摄结束,我会回来和林恩·霍克先生好好聊一聊的。”
  马克微微一笑:“他会一直等着你的。”
  马克是过来替埃伯特收拾东西的,他比埃伯特仔细多了,衣食住行无一不替埃伯特考虑的清清楚楚。当他往埃伯特的箱子里塞了一个不锈钢杯子、一双防寒手套、一个加热垫之后,埃伯特张大了嘴巴,整个人都懵了:“马克,你是机器猫吗?”
  “机器猫?那只日本的猫吗?我没看过那部动画片,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马克一边说着,一边往埃伯特的箱子里塞着各种食物,“不要觉得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多余,阿拉斯加那个地方有时候会让你觉得非常辛苦,这些食物都很美味,很适合长时间贮存,你多带一点总不会错。”
  “好吧,看在你看起来很有经验的份上。”
  布兰德利负责开车把埃伯特送到机场,飞机从洛杉矶起飞,到达目的地足足需要8个多小时。埃伯特带着一个背包上了飞机,里面装着他的钱包和几本书,还有一些马克塞进去的肉干。现在是淡季,飞阿拉斯加州的乘客很少,也因为“911事件”的影响,许多美国人出行时都会选择自驾或者乘坐火车,因此直到这一班飞机所有的乘客都登机成功,埃伯特才只看到寥寥几十个人而已。
  埃伯特的座位旁边恰好有人,他订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想要直接跨过去可不容易,他只能轻轻拍了拍身旁那位男士的肩膀,示意他让自己进去。
  那个人转过头来,戴着黑色的墨镜,插着耳机,埃伯特只看到了他金色偏棕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和微壮的身材,在埃伯特示意前,他正专注地看着窗外,似乎窗外有什么吸引人的景色似的。
  然而并没有,透过飞机窗户,埃伯特只能偶尔瞥见几个繁忙的维修人员和几架等在停机坪上的飞机,除此之外就是一片粗糙的看不出原本颜色的土地,一点美丽的风景都没有。
  埃伯特隐隐觉得自己这位邻座有些眼熟,但他能认识的无非就是平时接触的人和好莱坞的大牌明星,如果是他认识的人不可能不和他打招呼,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他们可不会来坐经济舱。
  埃伯特便不再去多想,他的视线也没有再停留在那位邻座身上,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埃伯特一向懂得保持距离的道理。
  8个小时的路程着实有些漫长,何况到达机场之后,他还要坐车赶往拍摄地,那也是一段不近的路途。上飞机不久后,埃伯特就戴上眼罩闭目养神起来,也因此他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位邻座先生看向他时好奇的眼神。
  埃伯特一直休息到空姐们发放食物的时候,推车走动的声音让他的倏然从睡梦中醒来,神色有些茫然地看着走道里缓缓临近的推车。一直到这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会儿是在飞机上。擦了擦额头的汗,他要了可乐和牛肉饭。
  他刚睡醒意识还有些模糊,急需可乐的清爽气泡清醒一下。飞机餐意料之中的难吃,埃伯特这时候不得不开始感谢马克的先见之明,和无味的牛肉、泡的有些发烂的米饭比起来,这些飘着香味的辣味肉干简直是神的恩赐。埃伯特足足吃了小半袋才止住势头,嘴里全是肉干的香味,他觉得满足极了。
  最关键的是,肉干可是马克独家制作,选取的都是质量上乘的牛肉,加入了香油和各种各样的调料,绝对不是工厂里出来的那些粗制劣造的商品可比。
  埃伯特心满意足地收好桌子,用纸巾擦干净之后,他拿出了自己这次专门带的书——好莱坞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的系列书籍《伟大的电影》之一,正当他翻到了之前那一页,重新看起来的时候,他透过窗户上的投影看到了他邻座的眼神。
  那位先生看的绝对不是他,埃伯特首先判断,视线方向明显不对,疑惑之间,他偷偷顺着邻座的视线看了过去,发现他的眼神盯着的竟然是那一袋牛肉干。
  牛肉干?盯着自己飞机餐的盒子看了半晌,再看看邻座那同样没有动一点的食物,埃伯特恍然大悟。出于人道主义的精神,他合上那本《伟大的电影》,拿出那袋牛肉干递到邻座面前:“要不要来一点,味道非常不错,是我朋友手工制作的,来之前我还抱怨他做的有些多余,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我真没想到这里的飞机餐会难吃到这种程度。”
  “谢谢。”这是埃伯特第一次听到他这位邻座开口,尽管他刻意压制着自己的声音让它听起来更加低沉,但在埃伯特听来,这位先生的声音确实比一般男性稍微高亢一点。不算难听,但绝不好听,这是埃伯特对他声音的评价。
  邻座那位先生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表情微微有些严肃,他虽然接受了埃伯特的好意,却只取了一根牛肉干而已。毕竟是陌生人,埃伯特也没有多劝,他继续翻开罗杰的那本书,他最近刚刚看到《彗星美人》这部电影,贝蒂·戴维斯的演技配上罗杰的影评,看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埃伯特虽然爱看影评和电影原理这一类的书,但他绝不迷信所谓的影评人或者专业人士,一千个电影人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同,不能把一个人的想法强加到另一个人身上。
  他拿起随身带着的纸和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他对《彗星美人》这部电影的评价,虽然在后世了解贝蒂·戴维斯的人并不多,这部电影在后世甚至紧紧和玛丽莲·梦露联系在一起,尽管梦露的镜头只有那么几秒钟而已,但作为专业的电影人,埃伯特看的还是贝蒂·戴维斯,这位好莱坞黄金时代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她曾经拿过10次奥斯卡提名,她的表演中有许多值得埃伯特学习的地方。
  埃伯特同样没有注意到邻座先生看着他一板一眼写下那些评价之后微微皱着眉头、牙齿发酸的表情。
  即使看到了,他或许也会以为那是因为别人把他看成了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古板,埃伯特毫不介意,因为那就是他的习惯。
  写完《彗星美人》的影评,埃伯特又拿出了《白夜追凶》的剧本仔细研究了一下,剧本上只有干巴巴的台词,具体要如何发挥还是要看演员自身,对于如何演绎哈普这个角色埃伯特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但他仍习惯于经常拿剧本出来回顾一下,这是他演艺生涯始终保留着的习惯。
  八小时的旅程到现在才飞行了一半而已,透过窗外只看到地面微弱的灯光,下午时翻滚的云和刺眼的阳光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埃伯特预计自己11点多才能到达阿拉斯加,再加上坐车赶往拍摄地的时间,估计可能凌晨才能到达。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叹了口气,默默哀悼着自己的睡眠。
  第15章到达
  “没有记者打扰的感觉怎么样,里奥?”下了飞机坐上车,莱昂纳多在阿拉斯加当地的朋友便急着上来问他,“你的装扮可真厉害,如果不是提早和你约定了暗号,我都不能认出你。不过这样可就一点都不像我们的大明星了,哈哈!”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摘掉帽子和墨镜,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还不赖。”尽管在回答朋友的疑问,他此刻脑海中想着的却是那个飞机上见到的家伙,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那个年轻人后来拿出的剧本应该是《白夜追凶》的剧本,那他的身份也应该是一个演员,考虑到自己对他没有任何印象,他现在应该没有什么名气。
  莱昂纳多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奇怪又独特的年轻人了,他在年少的时候就在好莱坞这个圈子里发展,各种各样的人他都见过,但从没有一个像今天这个年轻人一般执着而纯粹,似乎满心满眼里都是电影和剧本。好莱坞目前整体上是非常浮躁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出名、上位,却很少有人愿意脚踏实地的去磨练自己的演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