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暗卫却并没有停,面无表情将她浑身骨头拆过一遍,等到停手时,吴惜缘已经如烂泥一般趴在地上。刚才服软时拿起的毛笔,手已经颤抖得握不住,也再喊不出了。
  皇上冷声道:“写!”
  吴惜缘满脸是泪,手颤抖不已,根本下不了笔。
  皇上冷哼一声,吩咐道:“找暗六来。”
  很快,殿中又出现了一个和暗卫衣衫一模一样的年轻人,走到苏允嫣面前接过那张纸,仔仔细细看过之后,蹲到吴惜缘面前,提笔就写。
  落下的笔迹竟然和吴惜缘的一样刚劲有力,起势收势都一模一样。
  太后看了一眼,垂眸看向手中茶杯。
  苏允嫣则一脸好奇,这也是个绝技,要是能学到,用处大着呢。
  亲眼看到女儿受苦,长公主有些崩溃,忍不住问:“皇兄,既然你有这样的能人使唤,为何要折磨惜缘?”
  皇上不悦:“皇妹!惜缘做出这些事,已经不是家事,我不能只拿她当外甥女看待。该罚就要罚,她弄出这么多事情,就是过得太好,没有吃过苦。她不知道刀落在身上有多痛,不知道失去亲人有多痛!等她亲自尝试过,就知道有些事情,一辈子也不想承受。”
  吴惜缘趴在地上,根本动弹不得。大概是太疼,她的眼泪一直就没停过。
  暗六拿着写好的信退下,其余暗卫也纷纷退下。皇上沉着脸看着地上的外甥女:“惜缘,你为杨国立下功劳是真。但你如今叛国也是真,有功当赏,有罪当罚。保留你公主名号,是我这个做舅舅对你的最后一点仁慈。不然,凭你做下的这些事,够你死百八十回了。”
  他语气沉冷,眼神冷如冰霜。
  母女三人从未被皇上这样看过,吴惜缘看着这样的舅舅,只觉得陌生,然后就是害怕,从心底里蔓延上来的寒意将她一层层包裹起来,冻得她牙齿打颤。
  这一刻,吴惜缘心里无比清晰地明白,皇上……是真的想要杀了她的。
  好在她有之前的功劳,好在她有一个做长公主的母亲。
  长公主看到皇上这样的眼神,也有些吓着了,急忙上前:“皇兄,惜缘知道错了,以后我会看着她,不让她再做错事。”
  皇上看了一眼妹妹,心下叹息一声:“她不能跟你回去,得先交由我的暗卫,看看我这好外甥女这些年下了多大一盘棋。如果只是这些,看在曾经她立下的功劳的份上,我当然不会跟她计较。但若还有别的,譬如良国那边,谁来求情都没用。”
  “也包括皇妹你。”
  长公主吓着了,忙不迭应下,行礼时脊背都比往常更弯了些。
  如果说以前行礼只是因为礼仪的话,这一刻的长公主行礼,浑身都是对皇权的敬畏。
  第138章 替身妹妹 二十三
  最后, 以吴惜缘被暗卫带走告终。
  当然了,对外吴惜缘还是尊贵的惜缘公主。只是告了病假而已。
  等到吴惜缘离开,皇上才看向苏允嫣:“惜月,这一回的是多亏了你。柳将军都跟我说了, 是你偷听到惜缘和三皇子的话告诉了他, 他才能提前防备。我也能盯着惜缘,得到这些证据。如果周国真的愿意听惜缘的话, 这一回的边境之危可解。”
  太后听着这些话, 眉梢都没抬, 只拉过苏允嫣的手拍了拍。
  长公主听到这些, 霍然抬头看向苏允嫣:“你听到的?你听到了些什么?为何不跟我说?”
  苏允嫣将当日的情形说了, 末了道:“就含糊的两句话, 我只是起了疑心。怎么敢往外说?告诉柳将军,也只是让他多防备而已。”
  长公主皱起了眉:“这两句话有问题吗?惜缘让三皇子回去盯着, 兴许是盯周国那边的朝政呢?你又怎么会联想到边境出事?你就是对你姐姐有偏见……”
  说到后来, 语气里已经带上了斥责之意。
  太后不高兴了:“你说的什么胡话!就算是让三皇子回去盯着这话只是普通友人之间的关心。那三皇子让惜缘放心又怎么说?”
  “就算不是盯着边境, 至少也证明惜缘和三皇子之间关系匪浅。如果不是比有人还要亲密的关系, 用得着让她放心?再说, 惜月就是对惜缘有偏见又如何?她偏错了吗?惜缘让三皇子动兵难道不是假的?”
  “惜缘自己都承认了。错的人是她, 你身为母亲,不斥责错的那个,反而怪惜月不应该告状, 你偏心也当真是偏得没边了!”
  “别怪我没提醒你。惜缘犯下的错,是叛国。那是想要陷天下百姓于战乱之中, 这不是一点小事!”说到最后,太后拍着桌子,一脸的痛心疾首。
  长公主被母亲这少见的严厉给吓得身子一抖, 想要斥责的话就说不出了,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惜月提前跟我说了,我去告诉皇兄。惜缘也不会搞出后面的这些事来,罪名也能小一些。”
  “不过模棱两可的几句话,你让惜月怎么告状?”太后一脸不悦:“长安,如果惜月当时来找你,跟你说了这些。你会不会认为她嫉妒姐姐?没有拿到证据就胡乱污蔑?”
  长公主默然。
  身为母亲,她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姐妹争执,甚至到了动辄取对方性命的地步。
  如果当时惜月跑来跟她说这些,她肯定是不信的。然后就会怀疑惜月嫉妒姐姐,胡乱攀咬!不止不会把此事放在心上,甚至还会斥责惜月!
  她压根儿就不信惜缘会做出那些事。所以,就算惜月跟她说了。最后的结果也还是一样的。
  想到此,长公主脊背上陡然生出来一身冷汗。
  太后紧接着又来一句:“无论谁于国的功劳大,她们都是你的亲生女儿,外人对她们的评价不一。但你身为母亲,不应该偏向任何一人。可是你呢?”
  长公主只觉得身上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是啊,都是她女儿,为何她下意识就想维护惜缘呢?
  她有些茫然地看向小女儿,却见她只给太后捏肩,并没有往这边看。
  原来她已经伤了小女儿的心吗?
  苏允嫣出宫时已经是傍晚,今日皇上宣她进来,就是为了告诉她,她的怀疑没错。吴惜缘她就是居心叵测!
  也是想要感激。
  当然了,如今吴惜缘叛国之事没有外传。那苏允嫣找到证据及时阻止了两国交战的功劳,也就不能明着赏了。
  其实苏允嫣本身并不想要赏赐,皇上愿意给她两个庄子让她研究农事,她已经很感激了。
  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这么大的心胸的。
  到了这时候,苏允嫣也回想起来,当初皇上赐她做官的前几天,她已经将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些植株送去了皇上面前,并且,在赐她官职的头一日,吴惜缘来看过。
  皇上是个愿意让女子入朝为官的开明性子,兴许在那几日之中已经有想要让她为官的想法。换句话说,有没有吴惜缘帮忙,其实都一样。
  刚刚出宫,苏允嫣的马车就被人拦下。
  外头车夫禀告:“郡主,陈大人在前面,似乎想找你。”
  苏允嫣掀开帘子,顿时无语。
  陈铭站在路中间,哪儿是似乎,明明就是找她有事。
  看到她露出头,陈铭上前两步,急切道:“郡主,公主比您先进宫,为何现在还没出来呢?”
  苏允嫣蹙眉:“你在质问我!”
  陈铭默然,立刻行了一礼:“抱歉,微臣语气太急。只是担忧公主,想要问您她的行踪而已。别人不知,您应该知道我对公主的看重。”
  他执着地给吴惜月送了九年礼物,让二人之间传出那些风月之事。毁了吴惜月名声,却不是真心待她……这会儿竟然还好意思开口提及这些?
  苏允嫣气笑了。
  “不用等了,她今日肯定是出不来了。”
  听了这话,陈铭更着急了,几步靠近了些:“为何?”
  苏允嫣摆摆手:“此事只有皇舅舅和太后还有我母亲知道,你确定要打听?”
  知道的人都是皇室中人,也就是说,这是皇家的事。
  他一个臣子,如果知道本分,就不应该再问。
  陈铭不是不知本分的人,理智上他知道此事不宜再打听。但他心里实在不安,总觉得吴惜缘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
  要知道 ,吴惜缘今日是被皇上身边的羽林卫带走的!
  吴惜缘刚满周岁就得封郡主,可见皇上对她的疼爱。后来她和亲后,皇上和太后人前人后从未掩饰过对她的思念。甚至因此格外善待长公主母女,后来吴惜缘回来,更是直接被赐了封地,位比亲王。
  如此疼爱她的皇上,居然出动了羽林卫抓人。并且,进宫大半日却不见人出来……肯定是出事了。
  想到这些,陈铭哪儿能忍住不问?
  车夫想要赶马车,陈铭立在原地不动。
  车夫有些为难:“陈大人,这是官道上,不能站人的。”
  陈铭顾不上车夫的失礼,看着已经落下的马车帘子:“郡主,快到吃晚膳的时辰,我能请你吃顿饭么?”
  帘子未动,清冷的女子声隔着帘子传来:“抱歉,今日我儿出宫,我们母子三人已经好几日未见,我得回去陪他们用膳。再有,我与陈大人交情泛泛,私底下相处只怕有些不合适。陈大人不成亲当然无所谓,可我有未婚夫,不想让人议论。”
  陈铭:“……”
  他也是太着急了。
  再有,曾经吴惜月对他态度不错。实在是任何一个女子遇上疑似为她一生不娶的男人,虽然不会过于亲近,甚至会刻意避开,但却不会冷言冷语践踏别人的感情。
  但是呢,现在惜月郡主已经发现他对她的好是有隐情的。或者说,这份好本就不是对她。任何一个女子若是知道自己被当成了替身,还因为此被人议论纷纷,不生气才怪!
  这样的情形下,好声好气与他说话,都已经是那女子大度。
  怎么可能还会一起用饭?
  但陈铭也不是真的想请她吃饭,而是想问她打听一些事。
  苏允嫣当然知道他的目的,只道:“陈大人,那些年送给我儿子那么多礼物,虽然不知道你是想送给谁,但到底是我得了实惠。看在那些礼物的份上,我好心劝你一句,有些事情不是你能掺和的,当然了,如果你宁愿拼上全家人和三五族亲戚的性命也要掺和,就当我这些是废话。尽管去找人打听就是。”
  陈铭面色发白。
  他放在身侧的手紧握,万万没想到吴惜缘虽然掺和了这么大的事。
  三五族亲戚……这么大的罪,她做了什么?
  皇上很疼这两个外甥女,但凡有一丝疑点,也不会给他们定罪。也就是说,她做的那些事,已经罪证确凿。
  陈铭只觉得今日天太冷,冷得人仿佛掉进了冰窟窿。
  “她做了什么?”他问。
  苏允嫣有些不耐烦了,两个孩子还等着她呢,当即一把掀开帘子:“我不知道。你要真那么想知道内情,直接去问皇上就是。后面已经有马车等着了,陈大人,你能不能先让路?”
  陈铭慢慢挪动仿佛已经生了根的脚,挪到墙根时,颓然地靠着墙坐下,捂住了脸不停地搓。半晌都找不到知觉。
  回到郡主府,两个孩子已经等着苏允嫣了。几日不见,大家都挺想念。
  在孩子面前,苏允嫣是个温柔的性子,耐心地听他们讲宫中的那些事。
  其实呢,有太后看着,这俩孩子根本就不会受委屈。也是因为如此,苏允嫣没什么不放心的。
  歇了一日,两个孩子再次进宫,苏允嫣又去了郊外。
  这一回,又有人在路旁等着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