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10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圣人之言流传本就广泛,并没有触及到豪门权贵的底线,”曹瞒喃喃道。
  “至少比起二十几年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是不是?”桥玄笑了,宽慰曹瞒道:“也许二十几年后,寒门也能够有机会学习,寒门中有才学的人,也能有机会被重用呢?现在蔡邕能够踩着底线,做我二十年前没做成的事情,也许以后你也能踩住底线,做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做成的事情。这一切就要看到时候你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初心了。”
  曹瞒眼眸亮晶晶的,他激动说道:“我能保持初心的,我能做到!等我以后长大了,一定要想法子让真正有才学的人也得到重用,而不是靠家族、靠钱财就可以获得升官的途径。”
  桥玄抚摸胡须微笑,连连点头,欣慰极了。
  曹瞒的正直与品德,让他对这个少年寄予厚望,他希望曹瞒在日后能够成为像曹腾那样伟大的人物,造福大汉,名垂青史。
  这边曹瞒在担忧刘宏的皇位稳不稳,那边刘宏自己也在担心,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容忍有人来威胁自己的帝王,而本就天降馅饼才做上皇帝的刘宏就更加看中自己的权威。
  先帝在位期间实行党锢死了多少名儒啊!士大夫们背负着血海深仇,万不能让宦官们好过。
  曹节与王甫二人分别捏着小皇帝刘宏与董太后,有恃无恐。
  刘宏说:“当年反对我继承皇位的人,杀了。”
  曹节照办。
  董太后说:“当初阻止吾儿奉我为太后的人全都杀了。”
  刘宏赞同照办,王甫大开杀戒!
  当朝两大权宦,俨然成了曾经五侯的翻版,令无数文人咬牙切齿。
  可是士大夫们毫无办法,他们比五侯更聪明,更难缠,吸取了当初五侯的教训,甚至培养起了自己在朝堂之中的亲信。
  王甫唆使董太后:“朝臣们限制太后的用度,以国库无银为理由逼迫陛下节俭,奴婢有新的生财之道,可为太后与陛下排忧解难。”
  董太后,一个穷人家出身的女子,眼界本就有限,做了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心中的欲/望被无限放大,在她看来,她都做了太后了,儿子都做了皇帝了,还像以前那样节俭?节俭个屁!
  王甫建议太后买卖官职,借此机会扶持了大批的人手上位。
  另一边,自诩为曹腾在世的曹节也在唆使小皇帝刘宏:“朝臣们不服陛下的,杀了就是了,杀完了这一批,下一批更加乖顺,有的是人想要来为陛下效忠。自古以来,从来都是名声响亮的人物乱了国政,您看看当初的窦武,就是因为名声到了顶天,甚至能够拥立帝王上位,陛下千幸万苦才除去窦武,可千万不能培养出新的‘窦武’啊!”
  刘宏闻言,对曹节诛杀反对者持以默许的态度,不断地有官员被列为新的党人,刚在阳光下喘息没有多久的洛阳城,又一次迎来了第二次“党锢”。
  官员被杀死不用怕,反正太学里面,又将诞生新的官员来补上空缺。
  外面的纷乱,没有影响到太学,学子们按部就班地上课,考核,集训。
  血腥的杀戮,甚至影响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司空虞放被捕,不少文人聚集而来为前任司空求情。
  同为名士的张俭也被卷入了党锢漩涡,被官兵所追捕,李膺本在小学部教书,很少回家,也不知道外面的血雨腥风竟然闹成了这副鬼样子。
  张俭派人送信给友人李膺,请求他的帮助,希望李膺能够帮他逃离洛阳,惊得李膺立刻告假回家。
  待察觉事态不对,李膺难以置信曾经那谦虚好学的好孩子刘宏竟也会实行“党锢”,唯恐小皇帝受宦官所蒙蔽,先将张俭安置在自己家中,托关系找人护送名士张俭出城。而后带上奏书,前往皇宫请求面圣。
  理所当然的,李膺吃了闭门羹。
  他索性心一横,学着桥玄当初的模样,来到牢狱门口自首,告知司隶校尉:“我已经将你们所说的‘党人’张俭送出城外,现在我也是‘党人’了,还请校尉将我抓起来吧!”
  在所有人都在逃亡的时候,唯独李膺硬气地来自请入监狱,这样的行为反常,很快就引起了办案人的警惕,忙向上头递消息,不久,权倾朝野的第一权宦曹节亲自来到了牢狱中,请李膺出狱回家。
  李膺硬气道:“我要见陛下!”
  “陛下被前任司空虞放气病了,”曹节淡淡道:“你虽然曾经教导过陛下,却并不是他的师傅,凭什么让陛下拖着病体来接见你呢?”
  曹节轻柔道:“在太学安安分分教书不好吗?当年陈蕃家族灭门的时候,你选择了称病避开,那时候的你多么聪明啊!”
  曹节在暗示李膺息事宁人,他不想事情闹得太难看。
  “不!”李膺眼眶通红:“你们这些宦官,迷上了屠杀大臣的滋味,你们为了排除异己,竟做蒙蔽陛下的事,要做颠覆大汉的事,我一定要向陛下揭穿你们的嘴脸,究竟什么是‘党人’几时起海内名士又成‘党人’了,难道你们要将文人们全部都杀光才罢休吗?既然如此,那么我也是‘党人’的一份子,不如连我也一起杀死如何?”
  曹节眉目清冷,淡淡道:“李少府还没看明白形势吗?你当真觉得,自己的性命很贵重?”
  李膺:“我的性命并不贵重,但我知道,我的死可以唤醒陛下那就够了。”
  曹节摇了摇头,笑语温柔,轻轻说道:“你的死唤不醒陛下,既然你至今执迷不悟,就不要怪我无情了。”
  谁都知道李膺大摇大摆地进了监狱,那么他就不能死在这里,曹节将他送回了家中,派遣一队禁军看管,没多久就传来了李膺病重的消息。
  对于一个病秧子来说,病重是多么正常的是,曹节以李膺离开太学时的身体状况来测算,命令下属道:“一个月后,就能让李少府‘不治身亡’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