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握住那双年轻细嫩的小手,太后面上多出一丝感慨,“哀家老了,最大的念想便是皇上康健,后宫子嗣繁茂,虽说你父亲出了事,可只要皇上喜欢这些都不碍事,等有时间哀家会让皇上给你个位份,对外便说是哀家的懿旨,这样外边便不会再有诸多流言蜚语。”
  眼前的人慈眉善目没有半分棱角,宁栖却有些不敢确信,听闻先帝宠爱贵妃一度想过废后,可见太后应该是恨极了自己这种长相的人,但目前来看对方似乎没有任何阴影。
  “太后娘娘的好意臣女感激涕零,臣女从未想过其他,无论有无位份,只要能伺候太后与皇上便是臣女莫大的福分。”她低首垂目。
  笑着拍了拍女子手背,太后一脸和蔼,“若是华阳能有你半分懂事那该多好。”
  宛若听不懂其中深意,宁栖恭顺的低着头不语。
  忠阳公历代忠君为国,的确是后族的不二之选。
  “启禀太后,皇上来了。”一名宫女匆匆走进。
  宁栖往后看了眼,只见门外突然迈进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男子一袭锦白鎏金腾云蟒袍仿佛带着无形压迫,内殿中的嬷嬷亦立马屈身见礼。
  望着来人,太后面上依旧带着笑意,“哀家记得如今可不是皇上来请安的时辰。”
  “臣女叩见皇上。”她随之退至一旁。
  “朕亦记得母后从不喜见外人。”萧辞神色如常迈步上前。
  扫过谦逊有礼的女子,太后眉梢微动,“哀家与宁姑娘相谈甚欢,又怎算的上外人?”
  抬手握住那截皓腕将人扶起,他声音低沉,“日后莫要再叨扰太后礼佛,为何连这点规矩也不懂?”
  那嬷嬷眼神逐渐发生变化,皇上连上林苑那种地方都给了,若非太后令她亲自前往,怕是寻常人都看不到这位姑娘的庐山真面目。
  “都是臣女不明事,以后必定不敢再打扰太后清净。”宁栖面露惶恐,“若是无事,臣女便先行告退。”
  话落,她便低着头慢慢转身一步步退出内殿,外面一股烈阳瞬间将人笼罩,瞬间驱散屋内的阴凉。
  殿内却依旧一片沉寂,待上了茶,连着嬷嬷也随之退下,整个屋内瞬间只剩下两人。
  “哀家没有你想的如此刻薄,这姑娘瞧着不错,若是皇帝喜欢给个位份便是,要是不方便由哀家来下懿旨也可。”
  太后一边转动着佛珠,缓缓道:“如今皇帝子嗣空虚,的确需要人开支散叶,哀家听闻今日早朝皇上拒绝了大选,丞相亦是为国本子嗣考虑,皇上何必与这种老臣置气。”
  端过桌上的茶盏,萧辞眼帘微抬,“母后既静心礼佛,又何须让朝堂之事烦忧,后宫的事儿臣心中有数,不急于这一时。”
  话至此处,他忽然放下茶盏,声音平静,“过去的事已然过去,儿臣希望母后莫要太过执着,朕不是父皇,许多事都不想再看到。”
  佛珠一顿,太后忽然手心渐渐收紧,良久,才缓缓望向对面的人,却是许久未言。
  屋内仿佛陷入一片死寂,萧辞忽然起身微微颔首,“儿臣还有要事处理,先行告退,晚些再来陪母后用膳。”
  伴随男子一步步离去,太后终是闭上眼,重重的将佛珠摔在桌上。
  出了寿康宫,龙撵旁赫然站着个娇小的身影,一袭藕粉色罗裙透着分清艳动人,萧辞眸光微动,慢慢上前,“为何还未走?”
  王德全立马背过身退至一旁,周围宫人亦是低着头不敢乱看。
  宁栖露出一丝浅笑,“当然是等皇上。”
  有事便大献殷勤,无事就连笑也不会。
  男人目光灼灼,“你每日闲着便是做这些。”
  一旁的王德全神色有些怪异,皇上不是原本要去上林苑用午膳的吗?
  “像臣女这种闲人,每日不等皇上还能做什么。”她神色认真。
  对上那双一泓秋水的双眸,清澈的宛若可以看到自己身影,萧辞眼帘微垂,忽然握住那只柔软的小手,迈步上了龙撵。
  纵然明知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王德全立马挥手让人起驾,这位置还是第一次有女子坐上去。
  第一次坐如此软的龙撵,宁栖还有些不习惯,只是她更好奇对方难道是因为自己才来的寿康宫?
  第27章 赢了
  太后虽然和善, 但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若是自己犯了什么忌讳,对方怕第一个便会不容自己。
  只是她觉得太后和她们皇上似乎并非那么和谐, 虽说天家无情, 可到底是亲生骨肉又是自幼扶养成人, 但其中好似多了分客气少了分亲昵。
  “臣女曾听闻过一句话,日日求神拜佛之人,必是心中有愧。”
  萧辞眼帘一抬, 定定的凝视着一旁女子, 眉眼间透过一丝不悦, “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宁栖低下头,“此话我不过也只敢与皇上说。”
  扫过那清透的小脸,男人眉眼逐渐舒缓, 声音低沉,“在你心中, 朕就如此好性子?”
  不远处的王德全低垂着脑袋, 表情颇为怪异, 先帝如此多皇子,皇上能从中继位, 脾气又能好到哪里去, 不然那群倚老卖老的大臣如何能这般安分。
  “在这宫中旁的都是外人, 于臣女而言自然只有皇上值得坦诚, 若是连皇上也不可信,那臣女此时也不会在这。”
  她观察过,虽然对方经常喜怒无常,但做事都是有理有据,绝非那种因为一句话就要人命的暴君。
  萧辞目光并无波动, 语气微沉,“不是什么话都可以在朕面前说。”
  宛若察觉到那一丝不喜,宁栖立马低下头,“臣女失言,皇上恕罪。”
  与平时不同,她能感觉到此时对方是真的有不悦,也就只有涉及太后才会这样,可见自己说的并没有错,这个太后并非看似那么和善。
  扫过毕恭毕敬的女子,萧辞重新阖上眼,面上依旧没有任何波动。
  她从来只有在有事相求才会如此恭顺。
  待龙撵停在上林苑,翘首以盼的梓春立马让人去准备午膳,自己则上前去搀扶从龙撵上下来的宁栖。
  随着胳膊被只大手握住,宁栖顺势从上面走下来,而后又被牵着手腕进了内殿,望着男人立体分明的侧颜,宁栖突然在想,先帝不知道长的怎么样?
  许是看到桌上还摆放着本棋经,萧辞忽然看了眼女子,顺势拿起书翻阅了几页,却见上面还有几行备注。
  清秀的簪花小楷标记的颇为认真,只是字迹间少了分韵味多了抹气节。
  宁栖也不觉得羞耻,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习有什么可耻的。
  “皇上也未教臣女什么,我便只能自我钻研,也不知是否有无进步。”
  往后看了眼,她忽然淡淡一笑,“午膳还未来,不如我与皇上再下一局,如上次一样一柱香为限,若是超过一柱香便算臣女赢?”
  一旁的王德全也是面带笑意,这宁姑娘还真够执着的。
  指尖轻叩着桌面,萧辞眉峰微动,“想要什么彩头?”
  一边倒杯热茶推过去,她声音轻细,“若是臣女赢了,可否出宫看望父亲一眼?”
  许多事她尚未来得及嘱咐,怕就怕她爹一时心软被那祖父迷惑,又一无所知的跳入对方挖的坑中。
  男人仿佛一点也不意外,一边端过那杯茶盏,“那若是你输了呢?”
  闻言,宁栖一时间但是愣了下来,自己要什么没什么,的确没什么可图。
  “朕的腰带有些旧了。”他漫不经心的轻抚着茶盏。
  王德全却是皱了皱眉头,皇上这条不是前几日御绣坊才送来的吗?
  宁栖仿佛与王德全想到了一块,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试探性的道:“臣女绣艺不精,皇上若不嫌弃,改日我给您绣一条?”
  宫中绣娘的技艺可都是绝佳,原主虽然女红不错,但比起专业绣娘还是有所差距,这可并非她自谦,而是实话实说。
  萧辞没有出声,只是随手放下茶盏,抬手从棋瓮拿出一颗黑子。
  见此,宁栖才率先放下一颗白子。
  与现代不同的是,这里是白子先走,而现代是黑子先走,一些规则都略有差异。
  王德全立马点燃一柱香放在侧旁,只觉得这宁姑娘可真有毅力,像翰林院的院士在皇上这输了一局,便再也没有来寻过皇上下棋。
  只是渐渐的他发现,这宁姑娘不仅有毅力,这棋术也是突飞猛进,因为香都快燃尽了,皇上竟然还没有赢。
  这次宁栖依旧输了,不过她很高兴,因为时间早就超过了一柱香。
  事实证明努力学习还是有用的。
  “皇上……时辰不早了,不如用膳吧?”王德全突然打破这一室寂静。
  宁栖一边收着棋子,柳眉弯弯,“可见那些书也不算浅显之物。”
  瞥了眼对面故作平静的女子,萧辞忽低笑一声,起身径直走向外殿。
  宁栖心情不错的收好棋盘,然后立马过去伺候他们皇上用膳。
  随着一块金色腾龙令牌放在桌上,她布菜的手都顿了顿,耳边响起一道清冽男声,“整日只想着你父亲,可未见他想过你。”
  “……”
  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宁栖微微蹙眉,似未想到对方还会来人身攻击。
  他与太后关系一般,不代表原主和她爹关系不好,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履行这具身体的责任,且她爹是真的很好,虽然有时候容易被人忽悠,但不能因为这样自己就丢下不管,那她如何对得起这个身份。
  当然,这些她肯定是不敢说的,对方必定最忌讳就是提及太后的事。
  “父亲便是对我太好,才会一时糊涂被人利用,若是我不管他,日后良心何安?”她轻言一句,然后便悄悄将令牌收入怀中。
  萧辞余光一瞥,她似乎眼里永远都只有她父亲。
  等伺候人用完膳,索性对方有事处理并未逗留,宁栖也立刻收拾了些东西准备带出宫,也不知一来一回能不能在宫门落钥前赶回来。
  只是没想到外面还有两个侍卫在等自己,以前是暗地里跟着,现如今是要光明正大的防备。
  宁栖也没有多说什么,很快便坐着马车出宫,只是在宫门口时好似受到了阻挠。
  “本王不过离京数日,怎不知什么时候宫里许马车出入了?”
  这是一道不轻不重的语调,却又夹杂着些许质疑,不多久便响起御林军的回话,“王爷有所不知,这……这是张副统领的嘱咐,所以……”
  “是吗?什么时候张进有这么大权力,连宫规都可不顾!”
  宁栖皱皱眉,忽然撩开车帘,只见宫门口站着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男子身着一袭蓝色三爪蟒蛇,若非亲王绝不可着此品阶服饰。
  宛若察觉那一道视线,萧昱一扭头便瞧见马车里那个螓首柳眉玉质天成的女子,的确不输当年艳绝后宫的贵太妃,便是这样勾走了皇兄的魂吗?
  “王爷,这……这是张副统领的吩咐,奴才也只是听命办事。”宫门口的御林军也是一脸为难?
  萧昱缓步上前,一步步靠近那辆其貌不扬的马车,瞬间对上女子清澈的双眸,“久闻不如一见,宁太守之女果真貌似天仙。”
  他忽然讪笑一声,“差点忘了,是宁知县。”
  “能从刑部大牢安然无恙的出来,不得不说这宁知县可是头一人,多亏有个像宁姑娘这样的女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