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提议,这“孝之法”,虽是本朝行祖传留下来的祖制,先祖 也是靠着“以孝治天下”,国泰民安,获得天下人的赞誉。
  然而,长此以往,这“孝之法”却暴露了严重的弊端,造成了多少冤情错案,为此导致赔上倾家性命的孝子孝孙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这“孝之法”必须改制!
  至于保守顽固派的人,则是严重抗议,对“孝之法”的改制。
  他们说,“既然先祖能凭‘孝之法’造就国家安定,那么,现在亦能如此,龙宴边的治国宗旨,就是‘以孝治国’,所以绝不能因为那么几个例子,就把祖宗制度说给就给了!”
  总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但是,双方争执不下。
  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神情威严,眼神锐利的盯着他们的争执。
  等两方争得越来越激烈,面红耳赤时,皇帝鼻息一哼,争执顿时安静 了下来,各个战战兢兢的低着头,不敢看皇帝。
  因为他们都知道,皇上这是生气了。
  皇帝高坐着,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的皇子皇孙和大臣们。
  然后,皇帝似乎漫不经心的问道,“煜儿,夜儿,弘儿,你们的意见呢?这‘孝之法’,到底该改,还是不当改呢?”
  皇帝叫的“煜儿”“夜儿”“弘儿”的人,分别是太子宇文琰煜,三皇子宇文非夜,皇帝的皇长孙宇文旭弘。
  众所周知,这三人是皇位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
  太子琰煜是现任皇后陈婉月嫡长子。
  三皇子宇文非夜是皇贵妃周文雅的儿子。
  皇长孙宇文旭弘则是前任太子的嫡长,如果前任皇后及前任太子不病故的话,那么这个皇位就该有由他来继承的。
  然而,世事能料……
  现在圣上同时问他们这样的一个问题,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圣上拿 这问题,来评估各位皇子皇孙能力和眼见力。
  一时间,气氛是安静,有些凝固,彼此之间的呼吸都能听见。
  三个皇子皇孙之间,眼神都是思索、认真、锐利及各自带着一丝丝的挑战。
  就在这时,宇文非夜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宜改动!”
  皇帝面无表情,只是嘴里淡淡的“哦”一声,问道,“为何?”
  宇文非夜解释道,“父皇,儿臣认为这毕竟是祖制,先祖当年,就凭着‘孝’感动世人,而得天下,后来,更是‘以孝治国’平天下,国泰民安,这都是‘孝’所带来的赫然功绩。
  现在就凭着几个特殊的例子,就要置于先祖制度不顾?这可是对于先祖 的大大不孝!”
  宇文非夜话一说完,底下的官员议论纷纷,对于这个观点部分人点头附和,其他倒是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皇帝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只是点名问着太子,道,“煜儿,你认为呢?”
  宇文琰煜听到被点名,微微思索,很是认真的道,“儿臣认为,我朝虽是禀着祖制‘以孝治国’安稳民心,制定了国家律法——‘孝之法’,让天下百姓仿效先祖,尊老爱幼,孝敬尊重父母!
  但是,任何律法都有缺陷与漏洞,这‘孝之法’也不例外!”
  听到这,所有人也都明白,太子的见解与三皇子宇文非夜相左。
  说到这宇文琰煜说到这,很是小心的看向高坐上的皇帝,但到皇帝还是没有任何表情,不过却没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宇文琰煜再接着道,“这‘孝之法’其他还好,就是过继,发卖,抛弃,断亲等子女,依然要孝敬亲生父母,这就导致了一些亲生父母滋生贪婪之心。
  他们是否贫穷,能否养得起这些子女另说,但是,除了让这些子女出世,他们没有付出任何的心血与财物,这些子女长大之后,不管他们是否无财富,这些父母伸手就要,没要,就以‘不孝’威逼他们必须履行赡养义务,这同时又导致了那些子女苦不堪言,却无处申述,因为,他们的所谓的亲生父母握有朝廷给以的免死金牌!
  这就会导致很多子女被逼无奈,只能以自杀了结与父母之间这段恩情!”
  他的话说到这里,又立刻引起所有人议论。
  这一次,有人支持太子的言论,有人却持反对态度!
  大部分支持太子的官员,都是呈年青的官员,至于那些反对态度就是已经是爷爷辈的人官员。
  “所以呢?”皇帝再一次淡淡的问道,“你又有什么想法?”
  看不出皇帝的任何喜怒表情,宇文琰煜心里立即变得有些忐忑,整个人绷紧了起来,他很是小心的斟酌着道,
  “回父皇,儿臣认为,祖制的‘孝’,我们当然得继续延续‘孝’,我们依然必须得孝顺父母,但那些过继,发卖,抛弃,断亲等子女,可以说已经与亲生父母没有任何关系了,对于以后他们还得履行子女的义务,必须孝顺父母,似乎有些勉强。”
  “所以,你的意思,这条律法,必须废除或改制?”皇帝神色威严的继续问道。
  太子心里“咯噔一声,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回父皇,儿臣认为,‘孝’条制度,还得再改一改!”
  皇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问问着站在底下一直没有吭声的蒋振南,严肃沉声的问道,“蒋爱卿,你认为如何呢?”
  第306章 道士
  第306章 道士
  年关前夜,一道圣令在全国快马加鞭的颁布!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自先祖孝心感动于人,安能国定民安,朕自治世仿效先祖,以孝治国,方安稳民心,朕亦甚感安慰!
  本子女孝之以父母,是天经地义!
  子孝,家安、国安!
  女孝,夫旺、子旺!
  孝,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
  孝之有顺,孝之有道!
  然,自先太祖始之“孝之法”提倡执行数百年,朕方视其中亦有不足不公不平之处!
  朕斟酌再三,决议修正:
  凡是过继、发卖、抛弃、断亲、绝义等子女者,与原先亲生父母者,亦无任何关系,此,在“孝”之义务上,以自已能力,可孝,亦可不孝顺与无任何关系父母。
  其父母者,对于过继、发卖、抛弃、断亲、绝义等子女者,不可强逼,强闹,强让人孝顺,凡违背者,子女可上告衙门,按情节轻重来判定惩戒!
  ……
  这圣令一出,迅速掩盖了年节前最为热闹的心情。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激动,有人愤怒……
  总之,各种凡应都有。
  只是在圣令前,林家村却发生了一件事,而这事,因为圣令的出现,却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
  林月兰从在池塘里把那条大黑蛇捉回林家苑后,一股巨大的流言,流传在林家村,笼聚在林家苑!
  林月兰真的是妖孽附身!不是她自已说的被阎王爷给送回来的。
  年关前两天,林家村来了一个穿着道服,拿着白色拂尘的道士。
  他一进林家村,就摇头晃脑的说道,“妖气,妖气,这里的妖气,怎么会这么重?”
  对于道士,村民们还是比较敬重的,但更多的是,警告自已千万别乱说话。
  不然,他随更一句话,就有可能把自已的命陷入深渊地狱之中,这可是有例子的啊。
  三年前,一个道士突然判定了一个九岁孩子的命运。
  使得她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克星,被家族抛弃,被父母放弃,再过得天天受打挨骂的凄惨日子。
  谁也不想要那样的日子。
  因此,这个道士一踏入林家村,就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随之,这些人就朝着道士聚拢过来,越聚越多,但都是小心翼翼的跟在他的后面,但却没有敢跟他说话。
  可现在乍然听到道士口中突然冒出,“妖气”二字。
  所以,立即有人经不住好奇的问道,这人就是大嘴巴刘六娇。
  只是她此刻显得特别的慌张与害怕,她大声的问道,“这位道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说妖气?难道说我们村里真有妖孽不成?”
  其他人也是一脸惊疑又凝重的看着这位道长。
  这位道长长得慈眉善目,看着就不是坏人骗子什么的。
  只是,这位道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一手拿着拂尘,一手抚着自已长长的白胡须,眼睛却看着天上,没有直接回答刘六娇,而是口中念念叨叨的说道,“黑雾笼罩,有血光之灾啊!”
  血光之灾?
  刘六娇吓了一大跳,惊呼的道,“血光之灾?道长,你说,是我们村里哪位有血光之灾?还是?”还是整个村子都有血光之灾?
  这话虽没有问出来,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思。
  道长这才看向刘六娇,神色凝重的说道,“年节,本是红光漫天的,但是现在整个村子上空乌云漫布,妖气冲天,这村子一定有妖孽,而这妖孽会给整个村子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是村子的灭绝!”
  一听到道长的话,所有人都震惊的退了几步,神情很是不可思议。
  他们一致惊呼的道,“妖孽?这怎么可能?”
  道长却神色很是认真的反问道,“怎么不可能?难道你们以为老道骗你们不成?这至于贫道有何好处?”
  所有人哑然。
  这道长肯定是第一次来林家村,根本就没有必要的骗他们,是吧?
  只是,说村子里有妖孽,这……
  瞧着这些村民们那狐疑的神色表情,道士立即再接着问道,“你们村子最近都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吗?”
  异常现象?
  所有人立即变得有些沉默。
  “怎么,真有啊?”道士立即追着问道,“可看你们,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刘六娇立即说道,“道长,昨天我们这有人抓到一条很大很大的蛇,”她用手比划了一下蛇的大小,然后急切的问道,“这条大蛇会是妖孽吗?”
  道长却很是认真的说道,“除了是昨天抓的,那这蛇是什么出现在林家村的?贫道需亲自见到那蛇,方能确定那大黑蛇是不是造成林家村乌气的罪魁祸首!好了,那条大黑蛇在哪里,你们带我去看看吧?”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