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哥是舍不得往御史台打点吗,这种事怎能叫阿笙一个姑娘说去?”
  英宗贵妃抱起那只猫坐在椅上顺毛,“我是想着这药停到陛下诞辰那日,四娘子身上的香也该散尽了,不叫她吃些苦头,阿笙这样的人怎么会安安心心地回来服药?”
  她进了宫以后倍受英宗怜宠,阿娘身在宫外也是鞭长莫及,苏贵妃一时得意,不想再喝那味药,结果吃了许多亏,陛下还冷落了她一段时日,又喝了两三个月才把身子调养回来。
  阿笙到底还是年轻气盛,等她撞了南墙,自然会明白就算是一碗热汤全泼在她头上,也不及停药过后十分之一的痛苦。
  第6章 为聘  她紧紧拽着圣人的衣带
  碧荷伺候四娘子沐浴过后,将藏珠原先替四娘子抹的香膏掺了玉女粉为苏笙抹匀,又上了一层活血化瘀的药。
  苏笙歪在枕头上由她推揉按拿,目光却穿过纱屏,落到了墙上那柄没有剑鞘的宝剑上。
  旁的娘子房中多挂书法字画,但苏笙的房里却挂了一柄寒光凛凛的天子剑,替她镇住四方妖邪。
  那原本是天子旧时的佩剑,也是圣上许诺苏家的信物,圣上当年得到了传国玉玺,立刻解了锦绣殿的禁令,连带看这个拿佩剑的姑娘也顺眼了许多。
  苏笙怕血沾到了手上,也怕这剑开了刃会割到自己的手,双手便一直握着剑柄,即便案前摆了糕点,也腾不出手吃。
  圣上从姑姑手中得到了镌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玺,交给了自己身边的心腹妥帖收好,转身瞧她仍是一副强自镇定的模样,还当这姑娘戒心太重,害怕糕点有毒,自己从盘中取了一枚酥糕放入口中咀嚼。
  那时的圣上手里还拿了一块同样的酥糕递到她的面前,苏笙内心当然是想接过来的,但又不能用嘴来衔,只好先将剑身对准了自己,把剑柄递到了佛光王的面前。
  “圣人,您的佩剑。”
  剑如秋水,隐隐生寒,锦绣殿暂时安全,那么这柄宝剑也该物归原主了。
  当那个御座近在咫尺的时候,一声“圣人”最合男子的心意,圣上轻笑一声,不曾接过这柄剑,却捻了糕点送到这小姑娘的唇边,看她疑惑地咬住糕点,转身与苏贵妃说笑道:“这孩子倒是可爱得紧,三郎还未娶亲,不如贵妃就将这姑娘留与我家为妇,以佩剑为聘,也不算是辱没了她。”
  佛光王并无亲子,那么三郎很可能便是东宫太子,英宗贵妃当然不会有丝毫异议,彼时苏笙口中含了一小块酥糕,还没有品出是什么滋味,转眼之间婚事就被定了下来。
  不过匆忙之中,圣上竟忘记将剑鞘一并赐予锦绣殿了。
  “娘子,贵妃说再过几日便是英宗诞辰,想让您午后往东宫去一趟。”
  碧荷按揉完毕,待香膏被吸收得差不多了,才将苏笙的寝衣掩好,“四娘子,贵妃的意思是您也不必过分顺从殿下,张弛有度,您对殿下矜持一些,或者任性骄纵,东宫也不会勉强您的。”
  苏笙知道姑母说的是太子劝她饮酒的事情,她当然知道人要量力而行,没有那个酒量就要少喝,但宴饮气氛到了那个地步,殿下也已然有些醉了,她当众拂了东宫颜面也不对。
  “若要矜持,我便不该去。”苏笙淡淡瞥了她一眼:“殿下有阿姊陪伴安抚,我去做什么?”
  又要她矜持端庄,又想人娇俏妩媚。苏笙见碧荷垂下头,语气又软了下来,碧荷是姑母的人,这些话又不是她自己想说,何必将气撒在她身上,“好了,我就是说说而已,去还是要去的,你有什么好怕的?”
  ……
  圣上并没有骗苏笙,两日以后,锦绣殿的宫人被掖庭令放归原宫,这三十杖打得不算重,藏珠还能行走自如,回到自家娘子身边服侍,但是绿云与红玉却再也不能言语,英宗贵妃知道是圣上的意思,也不好发作,只是将两个哑女发落去洒扫庭院,不再叫人近身服侍。
  苏笙知道藏珠身上的伤没有大碍,也是十分高兴,她单独拉了藏珠到更衣处,塞了半盒药膏给她:“藏珠,这是原先我用来活血化瘀的药,里面掺了姑母赏赐的玉女粉,你也搽些。”
  她并不是一个小气的姑娘,对待自己身边的人还是十分宽厚的,当然她身边也就只有藏珠一个从家带来的侍女,她因为自己而受了苦,自然当得起这些药膏。
  藏珠从前以为锦绣殿就是规矩最严的地方了,没想到掖庭局的每一刻都会这样难熬,她跟着娘子的时候每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为娘子抹身,连带着手掌的肌肤也润泽了不少,虽然只是在那里洗了几日衣裳,手上已经红了一大片,虎口内侧被磨得又红又痒,比之前粗糙了不少。
  “姑娘您别这样,要是叫贵妃知道玉女粉浪费在奴婢身上可不成,以后每天给您擦身的时候奴婢沾上一星半点也就足了。”
  她推拒了苏笙拿给她的药膏,却又有几分好奇,按照她的认知,苏笙那日之后就不该再住在锦绣殿了,“娘子,圣上那日没有把您怎么样吗?”
  苏笙没有听懂她话外的意思,“圣上只是叫人看着我在一间小室里醒酒,等我醒了又召我过去问了几句,并没有罚我。”
  倒是她身边跟着的人,全部被罚去了掖庭局。
  心里的大石落地,藏珠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娘子你不知道,圣上将您从太湖石上抱起来的时候可把奴婢们吓坏了。”
  她当时和绿云她们一起跪着,瞧着娘子原本顺贴在湖石上的石榴裙被那片白袍上的龙纹遮盖时,心都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了,所幸最后没事,“不过奴婢是杞人忧天,听闻圣人不近女色,如今看来果然不假。”
  苏笙哪里会管圣上近不近女色,她听不见别的什么,耳边只剩那一句话缭绕不散,“圣上将您从太湖石上抱起来了……”
  原本笑意盈盈的少女现在如遭雷击,怔在原地,几乎要语无伦次,“你在混说什么,圣上与我君臣有别,男女殊异,怎么会来与我肌肤亲近?”
  她有些不敢相信,若真被自己未来的君舅沾了衣袖,圣上那夜怎会不同她明说?
  藏珠没想到娘子居然全然忘记了那日的事情,一时有些诧异,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但娘子已经问起来了,她也不好隐瞒。
  “您当时辞别了殿下,路过牡丹苑的时候便不肯走,大概是酒热上来了,又贪了水边清凉,就寻了池边湖石躺下,圣上的御驾过来都不曾把您惊醒,后来的事情,奴婢们根本拦不住了……”
  按理说皇帝驾临的时候都会有仪仗前引,她平常听见声音也该回避了,然而三个宫人又钳制不住醉酒的她,圣上过来散心时肯定会注意到道边有这样一个失态的人。
  当时她醉得糊涂,对这一切茫然无知,圣上也没有提起,苏笙便以为自己仍是那个循规蹈矩的女子,虽然失态也未曾逾越礼法,但由藏珠帮她回忆,苏笙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
  “圣上下辇之后见您醉得厉害,想吩咐内侍去拿醒酒汤来,娘子便拽了圣人的蓝田玉带不肯松手,哭着要圣上别走,”藏珠瞧着苏笙的脸色变得难堪起来,心下叹息,“后来圣上俯身同您说了几句话,后来就抱您上了御辇,而奴婢们则被内侍带走受罚,其余一概不知。”
  那时娘子的手中还攥了些许落下来的牡丹花瓣,葱白的指甲都沾染了花汁蕊粉的颜色,或许是因为酒醉难受,睡梦中还蹙着眉头,然而就是这样的醉鬼,险些当众解了圣上的衣物。
  皇帝不发话,身后的内侍们也不敢上前打扰,太极殿的内侍都不敢上前,别说她们几个锦绣殿的宫人了。
  藏珠替娘子分说了几句,也不知道圣上会不会信,她离得最近,虽然低下了头,仍能听清圣人与娘子之间的低语。
  娘子的声音娇媚,又有几分可怜,她紧紧地拽着圣人的衣带,也不理皇帝同她说了些什么,自顾自地抱怨道:“圣上,您别这样。”
  圣上无奈地掰开女郎的手指,试图禁止她进一步的轻薄,将自己的腰带从她手中夺过,他低声责问道,“苏娘子,你可真是胆大,难道忘记自己的身份了吗?”
  娘子似乎被他说得羞赧,眼泪簌簌而下,将身子蜷起,小声在陛下的怀中抽泣。
  英宗贵妃是教过女子应该如何哭泣的,不许嚎啕,不许皱眉,合该半启秋波,盈盈脉脉,似水含情,像鲛人流珠一样,将每一颗眼泪都变得如琥珀一般珍贵,如同清晨凝聚在梨花上的露珠,更能衬托出花瓣的柔嫩细腻。
  贵妃说英宗曾经在侍寝后同她密语,他最受不得的就是行事时贵妃的眼泪,那一颗一颗地滚落到枕边,便像是流入人心里一般,比上好的合欢香还要厉害。
  娘子身上的体香与皇帝身上的瑞龙脑香混在一起,仍有着撩拨心弦的功效,圣上一时无言,静静地立在那块湖石前看她如吃不到糖的孩童一样撒娇可怜。没有彻底顺从她的心意,也没有抽身离去的意思,内侍监瞧皇帝没有动怒,便壮着胆子过来请示圣上,要不要叫内侍用锦缎围了此处。
  藏珠听英宗贵妃身边的人讲过,英宗如果在御花园起了临幸的念头,会叫人拿锦缎围起,再与女子席地幕天一番。但圣上呼吸虽有些乱,却斥责了内侍监,俯身絮语安抚过娘子,将四娘子抱上了御辇,不许外人瞧见。
  她见陛下如此行事,已然是心急如焚,以为娘子必然逃不开圣人临幸,但没想到的是圣上居然能放娘子这般的绝色完璧归来,她虽不知中间发生过什么,然而这事已经翻了页,想必圣上也不会挂在心上了。
  苏笙现在的脑子已经成了一片浆糊,她想到自己坐在御书房内一板一眼的回答,和那梦中的旖旎细节,简直想找段白绫上吊算了。
  她是要嫁给太子的人,怎么能同圣上扯上这等不清不楚的关系?
  没到最后一步,但也曾肌肤相贴,要是殿下知道了此事,难道会毫无芥蒂,待她像以前一样亲热吗?
  她自己都清楚答案,不会的。
  人五内俱焚的时候竟然连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苏笙勉强撑住身子环视四周,姑母还不到那种连她换身衣裳都要派人盯着的程度,附近并没有偷听的人。
  她无力地跌到榻上,胆战心惊:“这件事情你一定烂在肚子里,不许同任何人说,姑母也不成,叫人知道那日的事情,我们都活不成的。”
  人都已经任君摆布,圣上都如同柳下惠一般,那么说明皇帝对她根本没有那份心思。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了,圣上只是会觉得难堪,而她与皇帝传出此等风流韵事,莫说做太子妃,苏氏整族的女子都会抬不起头来。
  不如就将这件事忘得彻底,左右她和皇帝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也不用觉得尴尬。
  藏珠不敢不听娘子的话,跟着的绿云红玉都已经被药哑了,她这次侥幸逃过一劫,万一把这事儿传播出去,掖庭局叫人生不如死的手段可太多了。
  苏笙坐在榻上,将头倚在藏珠怀中寻求寄托,心神渐渐安定下来,即便是认错了人,那也非她自愿,她才这样年轻,怎么会生出为了一次没有铸成大错的醉酒萌生自尽以示清白贞烈的念头。
  “藏珠,那日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过了良久,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搭了藏珠的手往衣橱寻去,若无其事道:“月底是英宗皇帝的诞辰,姑母要我往东宫去一趟,你替我来挑挑哪件衣裳最合适。”
  第7章 太子  姑娘这个年纪本就该是活泼娇俏的……
  夏日渐渐地热起来了,英宗生于五月廿二日,一个牡丹盛开的时节。
  斯人已逝,这天气的好坏他是不会知道的,但这些为了祭祀他而奔波忙碌的活人顶着烈日奔波,也不敢抱怨辛苦。
  开国百年以来五位君主各有各的喜好习性,像是高.祖皇帝因为忌讳前朝皇帝暴毙九成宫,从不驾幸行宫,而文皇帝与顺圣皇后春秋两季在长安,夏日在九成宫避暑,冬日喜欢往华清宫去避寒,而孝皇帝与英宗常常在玉华宫停留,偶尔会驾幸洛阳行宫,在那里住上一年半载再回长安来。
  圣上当年被幽禁得久了,倒不似前面几位这样好动,即便是酷暑也照旧安坐在太极宫。
  这几日太子劳碌非常,每年祭祀亲父,他须得提前沐浴斋戒五日,英宗诞辰当日穿了朝服往太庙去,再往宫中向皇帝复命。
  圣上体恤他的孝心,赐了解暑的新罗薄荷茶,问了几句东宫的事情,便叫人回去歇着了。
  苏笙午后在殿内拿了一根拂尘逗弄贵妃养的猫,姑母对人要求严苛,对猫则是另外一套标准,这波斯来的猫每日得吃五六餐,有专门的猫奴精心喂养,英宗贵妃还差人给它打了一个二两重的金牌子,正面刻了它的名字“元宵”,反面刻的是“锦绣殿”。
  这猫讨喜归讨喜,但英宗贵妃也就是兴致起来抱一会,论起相伴时间,可能还不如苏笙。
  她午后梳妆整齐后闲得无聊就和藏珠用草编了几只蝴蝶蚱蜢,正好遇上元宵,就把它们都系在了拂尘上,拿来逗猫玩。
  “元宵,你这几日怎么又吃胖了?”
  她伸手摸了一把它柔顺的毛,手感极好,可惜锦绣殿只有这样一只,要是再多几个就好了,“等将来姑母将来给你在猫舍里选个好伴儿生儿育女,我就能做姨母了。”
  “阿笙愿意做元宵孩子的姨母,那我是什么,它们的姨父吗?”
  声音从屏风外传来,唬了苏笙一跳,她顾不得被元宵用爪子擒住的蝴蝶,连忙放下拂尘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福身问安,太子穿着一身素日的常服,也不用宫人打帘,自己拨开珠帘便进来了。
  “殿下不是祭祀过后要回宫歇息吗,怎么换了衣裳到我这里来了?”
  姑母说午后灼热,等殿下往东宫行去自己再走不迟,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到锦绣殿来,这实在是出乎意料。
  苏笙叫人进来给太子奉茶,宫人却被太子挥退了,“茶在两仪殿已经吃够了,我来这儿只是想瞧瞧你。”
  她拿了茶盏的手顿在半空,这人竟是把她预备的词说了,难道不该是她去东宫关怀太子,怎么殿下先说想她的话。
  “前些日子不是见过了么?”苏笙将茶奉到太子案边,“殿下还与我说过话的。”
  不过能得他这样一句,她已然是心生欢喜,姑母说夫妻相处要懂得给对方递台阶,也要懂得见好就收,殿下能专程来瞧她,想必也没有为那日的事情生气,这样最好,也不用她想办法低三下四地说好话。
  “前些日子用过膳,今日便不用了吗?”太子虽说在两仪殿用够了茶才过来,但还是饮了苏笙亲手端过来的茶水,“我今日向阿耶复命,走到一半想起了你,想着早些过来和你赔个不是。”
  去年阿笙也是悄悄过来见他,太子又不是蠢的,宫内女子无令牌不得擅自出入,这大概也是出自英宗贵妃的授意,午后骄阳似火,别说苏笙,连他一个男子从太庙回来都受不住,因此见过了圣上,自己就寻了一处空殿先擦身更衣,先来见她。
  眼前的姑娘穿了外出的行装,她并没有做过多的修饰,只是梳了一个双刀髻,用他新送的宝石簪子固定发髻,面上用胭脂晕染出一层薄雾般的轻红,巧妙地显露出少女的美丽,大概是夏日懒得焚香,她身上只有淡淡的女子体香,比起之前那阵沁人心脾的芬芳淡了不少。
  “和簪子一道送来的耳坠怎么不见你戴?”今年西域贡来了不少上好的宝石,他让人打了一副红宝石累丝头面送过来,这宝石耳坠用的是猫眼大小的宝石,价值百金,也能配得起她的美貌。
  “戴过,但实在是有些疼,后来便不戴了。”苏笙下意识摸了自己的耳垂,那耳坠上的宝石也不算小,比一般的更沉些,所以就放起来了,“好端端的,殿下和我赔什么不是?”
  太子后退几步,向苏笙作了一个大揖,她大惊失色,想要侧身躲过太子的礼,却被他摁住不许动,“之前是我酒后德薄,请四娘子别和我计较,以后我再也不劝你酒了。”
  他那时也有些饮多了,也不知道深浅,劝了许多酒下去,阿笙那个时候大概就在生他的气了,但是碍于他的体面又不敢不喝,只能饮毕后独坐气恼。
  内侍说起侍女搀扶她乘车离去时苏娘子还有些娇慵无力之态,便想趁着这会儿过来向她告个罪,问问她回来后难不难受。
  “殿下,只是几杯酒而已,您不必如此的。”她心神慌乱,瞧见外面的宫人在看屋内的情景,连忙扯了人坐到矮榻上去,“您这样我可消受不起。”
  姑姑还想叫她宽慰殿下,现在两人都反过来了。
  太子望她方才张望的地方瞧去,微生不悦,他是见过英宗贵妃再来的,两人说什么也瞒不住自己这个庶母,但他们难得相见,还要被人听墙角,阿笙肯定会不自在。
  “这有什么,咱们日后是要做夫妻的,阿笙在人前不忍拂了我的颜面,那我醒过了神自然得在人后找补回来。”太子笑道:“不但我不劝你,以后再有人敬太子妃酒,阿笙叫我代劳就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