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与人之间说话一贯是谦逊客气的,温舟瑶翻了几页那份抄好的《金刚经》,忍不住笑道:“你这都能以假乱真了,我哪里还会嫌弃?要我看你也不必如此惶恐,表叔把你禁足在这里是好事,多少能睡一会子。今日天刚蒙蒙亮时,圣上就让诸府的女眷到大雄宝殿和主持以及其余僧尼一道做早课,我现在困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佛寺的女尼早就将经文烂熟于心,虽然面前会摆放经卷,但也只是参考之用,像是温舟瑶这等并不怎么热衷佛事的女郎,就是叫她捧了经卷一字一句地跟着诵读,也不能和女尼们的语速相提并论,佛经来自天竺梵文,有些字本就难以分辨,读到口舌打结之处,稍微含糊几个音,然后才能继续装着若无其事地从下一段开始读。
  本来昨天她还觉得禁足之罚,表叔是不是对这位未来的太子妃过于严厉了一些,现在她倒是羡慕苏笙可以一觉睡到天明,听闻东宫那几个侍妾昨夜轮流去守了英宗德妃,也就是如今的圆空法师,就剩得苏笙一个正牌的儿媳因祸得福,独处静室。
  何况表叔这也不算是禁足,这几日还准她往主持那里去,等过了斋戒正是夏猎的好时候,说不得阿笙还能跟着去上林苑一道打猎。
  苏笙不觉莞尔:“那你不回去补眠,来寻我做什么?”
  “你不是中邪了么?圣上的口谕,让我带你到大殿去,请师父为你加持。”温舟瑶神神秘秘道:“顺便呢,请主持为你相一相面。”
  皇帝与东宫只是说苏氏初到感业寺有些中邪,才要被禁足,但没说过是什么邪,温舟瑶看着她只是面色不好一些,没有其他什么不痛快,便更羡慕这种悠然自在的日子了。
  相面这种事情在皇室之中也算是一桩有趣且惊险的活动了,当年大圣皇后废了圣上以后,想着从几个儿子之中再选一名堪当大任的储君,便请了道士为诸位皇子相面,最后择定了英宗皇帝。
  虽然英宗能做皇帝也不全是因为这一副柔和雍容的面相,但到底也算作是一项优势。苏笙摸摸自己这并不算得上是好气色的脸,也不知道这感业寺的主持能相看出什么,只是圣意不可违拗,温舟瑶打了圣上的名号相请,她只能过去。
  英宗德妃这几日身子总是不大好,病情反反复复,太子被遣去侍疾,苏笙与他倒也没有什么机会碰面,反而是圣上在感业寺早课结束之后一直在与慧明主持说话,她和温舟瑶进入大殿的时候正好见到圣上的仪仗在外面相候,苏笙见到元韶时踌躇片刻,到底还是进去与圣上和主持见礼。
  昨天内侍监瞧见了自己那个样子,她再看见内侍监一如往昔的笑颜……打心里就觉得别扭。
  她看着内侍监都别扭,更不要说罗汉床上坐着的那位了。
  经了那样亲密的事情,圣上倒是面色如常,叫了她们平身赐座,主持也是出身李氏皇族,但出家之后舍弃所有名位,早已不复昔日尊贵,瞧见这两个女子也从罗汉床上起身,双手合十答礼。
  慧明法师昨日是见过温舟瑶的,知道温氏领来的这一位娘子就应该是圣上想叫她相看的姑娘。
  苏笙与温舟瑶同跪坐在一片席上,苏笙见慧明法师在看自己,便微微垂下眼眸,看着慧明法师的双手,等待她相看完后再按照主持的吩咐抬头。
  或许是因为今日的主角本就是她,殿内所有的人,包括正在饮茶的圣上,都在看苏氏的这个姑娘有没有福气能成为太子妃,抑或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慧明法师要她抬起双手,苏笙也就依言照做,主持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是手掌却温热有力,她微凉的手指落在法师的掌心,不经意间抬起眼眸,撞上了案几那侧的投来的视线。
  那人的身上似乎从来就不曾有过什么慌乱,他平静温和地瞧着眼前的一幕,饮了一口感业寺的苦茶,淡淡问道:“主持,您觉得如何?”
  苏笙原本以为这种事情应该是主持看过了以后,私下同圣上讲的,万一她没什么福相,主持与她素无交集,又是管着许多出家嫔妃的法师,肯定也不会替她遮掩什么,要是被当面讲出来什么坏话,自己还是会有些挂不住脸的。
  “回圣上的话,这位娘子眉弯如弧,耳有垂珠,额头圆润且发丝柔顺,贫尼看不出有何不妥。”
  慧明法师倒是十分欣赏苏笙的一双手,“特别是苏娘子的双手,虽然不够饱满,但是却纤长合度,触之绵软,依贫尼来看,这位娘子该是一生不缺金银之物的命数。”
  被人这样精心地养着,她只要不是七老八十的人,养出这样一双手也不算奇怪,苏笙不知道主持是否已经从他人口中得知自己是商贾人家的出身,才会刻意说起金银,她望向圣上,皇帝却只是与主持叙话,再也没有瞧向她。
  皇帝倒还不至于因为主持算对了什么而惊讶得失态,也没有点名这位要主持相看的苏娘子是什么样的出身,“法师的眼力朕一向信服,只是这位娘子近来有外孽缠绕,主持若是闲暇,不妨找些已经加持过的物件赐给她,也好定定她的心。”
  慧明法师思索片刻,内侍监今晨已经悄悄派人过来告诉她,这位苏娘子将来或许会成为太子妃,这与她平时所需要看管的嫔妃不同,圣上没有皇后,那么以后代为执掌内廷的女子必然是太子妃,苏娘子也不会有什么事情有求于己,反倒是感业寺要仰仗内廷,锦上添花向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若是给的东西太普通,像是供奉在大雄宝殿香案上的佛经、功德梳,也显不出感业寺的诚意。
  “圣上当年拜玄真法师为师,法师翻译经文曾经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与赤珠为佛家七宝。”慧明法师笑道:“贫尼记得数月前岭南曾贡了一块紫檀,圣上制成木盒分赐佛寺,贫尼自知无福使用,不如以此盒盛了七珍,转赠给娘子好了。”
  “师父说的是《阿弥陀经》。”圣上见惯了奇珍异宝,倒不觉得这礼有多么不可思议,只是顺口与法师谈论起经文奥义,还是温舟瑶提醒了苏笙,要快些谢恩。
  在外面叫江湖骗子相一相面还是要付给人家钱的,苏笙出来这一次,没想到反而得了法师这么些贵重的东西回去,谢恩时都觉得似是梦中。
  她家里倒是不缺这些珠翠金银,但是她手里却没什么实在可靠的东西,尤其是像她们这种嫁到皇室来的女子,苏家并不会陪送什么铺子,这些宫中的娘娘长年被幽闭在宫禁之内,并没有什么机会派人到外间经营商铺,只是如果宫中的贵人需要银钱,苏氏也不会吝啬。
  圣上大概也无意留她们两位女郎说话,苏笙谢过了恩典,也就叫她同温舟瑶一道回去了。
  “恕贫尼多一句嘴,”皇帝的茶盏眼见空了,慧明法师亲手斟了一盏茶奉与圣上,“圣人这是已经定下来要苏氏的女儿做东宫之妻么?”
  圣上能叫她来瞧苏氏的娘子,想来也并不如传闻中那样已经有意替东宫另择新妇。
  慧明法师知道皇室在这方面还是愿意信一信神佛的,当然大多数是模棱两可的时候,佛道两家的话才有作用,若是上位者铁了心要更换,她就算是把苏氏夸得如同观音下凡也无济于事。
  “朕原先确是这样想的。”圣上饮了她奉来的茶,微微笑道,“主持觉得这姑娘好吗?”
  慧明法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尼心中所想,适才都已经说过了。”
  她那样说,是在夸苏娘子有福气,难道这样说也不合圣人的心意吗?
  “东宫不大中意她,朕也不能强撮合了这对怨偶。”
  圣上瞧慧明法师面上生疑,也没再同她说些什么,反倒是慧明法师忍不住开口:“那圣上吩咐贫尼为她相面……”
  这一句问出了口,慧明法师又自觉地咽回了这不该有的问题,圣上要是愿意说,自然会主动开口,她遁入空门之后已经不将自己再视作皇室中人,太子不中意这姑娘,自然还有别人中意,先帝诸子,圣上要赐婚给哪一个都成,她何必再去管这些。
  ……
  慧明法师答应相送的匣子一时半会儿是到不了苏笙手中的,温舟瑶与她并肩走着,想起慧明法师的话,忍不住捏一捏苏笙的手,“阿笙,你的手这样有福气,我都不舍得教你练习射箭了。”
  苏笙从温舟瑶的掌中救下了自己的手,回头瞧了大殿一眼,“你快别取笑人了,我连银钱都没怎么见过,主持那是说我的好话呢。”
  “没见过钱那才是不缺钱呢,你别瞧我是国公府的女儿,其实他们管我也十分严,在家中的月例根本没有多少。”温舟瑶想想阿娘督促自己学如何执掌中馈,心里便不大愿意:“我阿娘成日叫我在那些庄铺上经心留意,说是等将来嫁入夫家,省得被人算计。”
  温舟瑶的出身说这种话,苏笙也只能是听听就算了。
  苏氏是钱堆起来的人家,她在宫中没有月例,但平日里吃穿住用都是有人安排好的,姑母限制她的饮食,却也爱拿上好的珠翠装点这个花容月貌的侄女,打赏下人时只消她动动口,身边锦绣殿的婢女也知道该拿多少出来,她光知道数字,却没怎么攒下钱。
  英国公夫人疼爱女儿,肯定会置办不少田产庄铺给温舟瑶做嫁妆,像她这样的姑娘,想来少给些月例也限制不住她的。
  而苏笙这样的日子建立在她是未来太子妃的基础上,苏家心甘情愿地供着她,是为了从她身上获取金钱无法买到的权力,从而为赚取更多的银钱获得保障。
  她娘亲的出身明显是要比阿澜姐姐的生母高出一大截,但是却不如元配那样陪嫁丰厚,苏澜死后,她母亲这些陪嫁都攥在阿耶的手中,将来应该会传给她的亲兄弟,而自己手中本来就没什么可以钱生钱的东西,只有将来自己嫁到权贵之家,阿耶才会甘心为她准备出更多的陪嫁。
  “阿瑶还小呢,等你嫁了人,就知道英国公夫人的苦心了。”
  苏笙比温氏还小几月的光景,但却在操心她的事情,然而苏笙想一想自己平日也不愿意听见英宗贵妃用这种过来人的口吻教训自己,就急忙闭上了口。
  “我为什么要为了嫁人而学这些?”这山间佛寺的晨风甚是清爽,温舟瑶行走在这中间,人也觉得畅快:“我的嫁妆足够一生过活,耶娘又不盼我为了权势和旁人联姻,要是遇不到合适的良人,照样可以安稳一生。”
  苏笙怅然道:“是的,你不必学这些。”
  人与人的命,本来就是不同的。便如桃花,有的飘落在殿堂水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诗词景象,而有些则落入枯井茅厕,不见天日。
  “不过我看阿笙你倒是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得很,”温舟瑶怕她多心,不敢说她家中财富如此,定然有经商的才干,“可惜你已经有了好的姻缘,要是你也不想嫁,将来也可以到我那处去,我只消把账都交给你管,咱们两个都能得趣。”
  苏笙心下微动,虽知温舟瑶不过玩笑,但也有点向往这样的日子,“我倒是愿意做个胭脂水粉铺的掌柜娘子,只是说起来我何曾有过一间店铺,随口说笑罢了。”
  等将来太子真的求圣上再选一位世家女时,她阿耶还不知道要怎样迁怒于她,自己或许还要被东宫想办法私藏在别院,被他这样那样地作弄,又或者委身于一个差点把她许给自己继子的男子……
  苏笙自己在心里盘算,忽然想到了昨日的事情,面上忽然一阵发烫。
  “阿笙,你怎么了?”温舟瑶瞧见她忽然走了神,还有些奇怪:“你脸怎么红了?”
  她的手探过来,“总不会是出来吹风冷着了吧?”
  苏笙摇了摇头,将头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都丢了出去,“阿瑶,咱们该回去为大圣皇后祈福了。”
  第24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慧明法师答应皇帝送来的七珍到来得比预计晚一些,苏笙午后起来才知道已经有女尼到访过,她打开那木盒一瞧,里面却是一套已经穿好了的璎珞。
  新制成的璎珞光华溢彩,静静地躺在木盒之中,金银玛瑙并不算稀奇,但尚宫局的女官却做得很是巧妙,饶是苏笙见过许多珠宝首饰,也怔了怔。
  “难为主持在我身上这样下心思。”
  要是慧明法师活得久些,她说不定还能看见自己来这里做尼姑的,现在倒是送礼给自己。
  苏笙遗憾没来得及问问送来赏赐的女尼,这是哪位随驾女官的手笔,能在山寺这种清修简陋的地方将饰品做得这样精巧。
  不过自己现在又不是真正的太子妃,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能指定人来替自己打造首饰钗环,能不能问到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她让藏珠将璎珞替自己戴上,她如今穿着颜色素淡的宫装,璎珞华丽无比,穿戴在她身上却不显得突兀,那紧贴着腰腹的璎珞是以珍珠与珊瑚穿缀成佛教图案,用金丝银线为搭扣联接,宫人捧了铜镜,方便苏娘子自己来看。
  璎珞也算是佛教中常见的宝物,但感业寺的比丘尼大多是身穿青黑之色,她在山间佛寺里替已逝的皇后祈福,原也不用如此华丽的饰物,“还是取下来吧,我戴这些太招摇了。”
  宋司簿却不赞同,“这是圣上请主持给您的东西,您该时时刻刻戴在身上,这样才好辟邪祛恶,就是别人见了,也没什么可说的。”
  “司簿也觉得我需要辟邪吗?”苏笙自己动手将腰间和颈上的珠饰卸了,她真正要辟的邪已经被圣上的那一道谕令短暂地隔在了女眷的静室之外,戴这个也没什么用处,“这几日不似在宫中还需妆饰,圣上又吩咐我在此处禁足,您就叫我懒散几日好了。”
  女子描容是一种乐事,但倏然松懈下来,苏笙也想过几天不描不画的清净日子,“经书已经送到大殿供奉了,圣上倒是很体恤这次同来的女眷,剩下的一两日就能抄完,咱们在这处好吃好睡,比起寺中的师父不知好上几多。”
  夏日炎炎,宫眷们又不许出寺,寺院各处更没有什么值得人流连忘返的景致,她倒是没什么出去的兴致,要是遇上东宫那边的人也觉得尴尬,就像这样坐在静室里,一直等到圣驾回銮也很好。
  宫禁森严,太子不能常入内宫,他一时得不了手,恐怕也要把心思转移到别的贵女身上,毕竟圣上明年就要开始选秀,东宫大婚的婚期筹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等他寻觅到比自己更合适的女子,都不需要她去央求圣上,太子自然要想法子把这正妃之位腾出来的。
  苏笙把璎珞收进了盒中,偶然间从窗前望见那东宫所居静室的一角,便将纸窗的搭扣落了下来,让侍女拉了竹帘遮挡外面毒辣的骄阳。
  “娘子要是觉得热,咱们把帘子撂下来就成了,将窗子也落了,屋内就更闷了。”
  藏珠并不知道那日发生的事情,只道是感业寺的日子清苦,不如宫内供冰方便,娘子耐不住这样的酷热。
  苏笙本来是下意识的举动,突然被她这样一说反而觉得自己是不是反应太过了一些,让藏珠自己去将纸窗启开支好。
  苏家已经在东宫上面投入了不少,就算是太子手中握着把柄,可把阿耶逼得紧了,东宫自己也休想摘得干净。
  要阿耶轻易放弃东宫正妃的位置,也不是那样轻松的事情,太子肯再娶良人,把自己这边丢开是再好不过,再怎么不济,好歹也能再拖上几月她才会成为东宫的女眷,这之前也能过些安生日子。
  世事变化莫测,从前她满怀希望,以为嫁入东宫就能稍稍摆脱苏氏带给她的桎梏,期盼着圣上什么时候能够想起东宫的这桩婚事来,叫她做东宫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而现在却担惊受怕,反而以为内廷要比东宫更好上一些,打着算盘,怎么样才能让圣上迟些行纳采礼,她才不必入此狼窝。
  苏笙抄写着《金刚经》,写至尾页时,忽见那传诵最广的一句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她抄写过许多遍,忽然就顿住了。
  像是许多经文都由圣上的师父玄真法师从天竺文字翻译而来,梵文晦涩得很,苏笙并不喜欢看,也听不大懂,然而《金刚经》却像是那故事一样,讲述了释迦牟尼佛一次传道,还通俗一些。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她轻声念着尾页的经文,藏珠在一旁替她磨墨都快被她念睡着了,她托了苏笙的福也能识文断字,但这样的经文即便是娘子来念,声音十分悦耳,但也勾不起她的兴致。
  “娘子,这两句有什么好念的?”藏珠私下同她相处时还是十分随意的,“差这么几句这一本就完结了,您快些抄好了,也能早些送到大殿去供上。”
  苏笙日间没有别的事情,抄写经文比别的女眷要快上许多,抄经给大圣皇后,本来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她现在自己从心里卸去了太子妃的那层关系,倒也不怎么想拔尖,打算等别的娘子一道抄完,把众人的经书混在一处送过去。
  “这两句是讲神佛与诸罗汉修成正道后的清净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方可随缘平静。你要是理解作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也成。”
  要是她真能做到清净无为,大概也就没有这么许多烦心事,但人的心又不全是由头脑来控制,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皇室讲求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然而巍巍皇权赋予了太子可以肆意的资本,但再多的佛经也无法替她消弭当下的困境。
  他是东宫还能有些忌惮,等到真到了那个位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日月所照之地,均臣服于唐天子,她谈何全身而退?
  ……
  皇帝将她禁足在这里,每日也只有温舟瑶探望,或者会有寺中的女师父请她到主持禅房那里去听经,偶尔能遇到圣上,苏笙本想着在感业寺这几日都能过这种清净的日子,然而第四日夜里风雨大作,却有东宫的内侍持了圣人的令牌深夜叩门,硬生生把安睡的苏四娘子叫了起来。
  苏笙从禅床上披衣而起,下意识地攥了一根钗在手中,木易进来的时候见苏娘子满脸防备稍稍尴尬,但今日事起仓促,又是在圣人那里过了明面的,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过来叨扰。
  “今夜是奴婢失礼,还请娘子快些更衣,殿下请您往西间禅房去。”木易看宋司簿也被他从隔壁的静室惊起,撑了一把油纸伞从廊间过来,有圣上指派的女官跟着,想来苏娘子不会不识大体,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稍稍镇定下来,“圆空禅师亥时三刻已然圆寂,还请娘子过去见一见。”
  “力士的意思是,英宗德妃已经圆寂了?”
  苏笙大吃一惊,那是太子的生母,但在英宗面前却不得宠,虽然太子被过继出来了,但血浓于水,圆空也算她未来的家姑,太子十分惦念这个母亲,要不然也不能让太子在差点得手的时候转身而去。
  藏珠拿了鞋履过来,苏笙穿了一只以后又有些畏缩,“可是力士,我还在禁足之中,现在能过去么?”
  她这样温温吞吞,看得木易着急:“四娘子,奴婢知道您这个年纪还会畏惧这些事情,但这是圣上的传召,您不必担忧。而且……圣上与温家的娘子也已经在那里了。”
  “温家的娘子到那里去做什么?”苏笙将鞋履穿好,到屏风后面去换衣裳,声音透过纱屏传来:“力士,是所有的女眷都要过去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