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当皇帝真的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废立二字时,苏笙还是吃了一惊,她不敢想象圣上还能说出什么来,默默跟在他的身后,大气也不敢出。
  “苏娘子不必太过担忧,这件事与你没什么干系。”圣上轻笑道:“你现在勉强也能骑马了,若是朕叫你同朕一同打马回去,可还会害怕?”
  苏笙常常觉得圣上在洞察人心的方面远胜旁人,他并没有回头看过自己的神色,但是却轻而易举地洞悉到她在想些什么,“若是缓缓而行,想来无碍。”
  “只是我这样换了一身衣裳,回去怕是阿瑶瞧见会多心。”苏笙小心翼翼道:“臣女须得先去更衣,圣人要是有事,不如先行。”
  枫露忽然被主人勒停,圣上回过头来,看这一身轻便打扮的美人,宫装多有不便,她穿这身也好,“不必,朕今日要去马场瞧一瞧这些后辈,你穿着这身骑装就是。”
  她突然听到皇帝说起废立,还有些适应不来,元韶见圣上与苏娘子行到这边,连忙让内侍呈了巾帕和热茶过来,苏娘子能主动献媚是一桩罕事,而圣上居然就这样拒绝了,更加出乎他的意料。
  “圣人可是要回南薰殿去歇一歇?”
  元韶觉得苏娘子也是个奇人,从前他觉得但凡她肯顺从圣上一星半点,圣上定然会心情大悦,然而苏娘子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圣上面上的神情仍是淡淡,似乎从未在意过这人间至胜的春色。皇帝将事情都交给了襄王,自己称是不胜酒力,然而却同苏娘子这样纵马游玩,即便臣下不敢说什么,到底也会猜度一二。
  “朕吹了一阵风,酒也该醒透了。”圣上面不改色道:“仪仗不必一同跟去马球场,朕也好久没见过这些孩子了,今时不同往日,排了驾过去反而叫他们拘谨。”
  元韶应是,心里却疑惑得很,除了温舟瑶之外,莫说这些世家的娇娇女郎,就是里面出身宗室的郎君,圣上也是全未见过,何来好久一说?
  皇帝只是提了一句东宫的事情,随后就像是忘了一般。苏笙骑着这匹青鬃马,像是闷口葫芦一样,一言不发。
  在佛寺妄造杀业,又几乎没有守军知道这比丘尼是如何逃出去的,显然太子也开始在禁军之中收买人心,圣上若觉得太子有心生变,自然也会先下手为强。
  覆巢之下无完卵,苏家追随着太子,若是东宫塌了,苏家也没什么好下场……唯独她在圣上的面前还说得上几句话,是此间的独一份的变数。
  圣上与她来去的路上都没什么人,比平日君王出行时吩咐人清扫御道,令闲杂人等回避时还要清净,她半掀了面纱去瞧道两旁的杨树,那树郁郁葱葱,她骑在马上,平日走路之时看到的景象现在也显得不同。
  她在君王的后面做些小动作,本以为是无碍的,然而当她重新将面纱放下,却听见圣上无意间吟了一句诗,“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那是她之前用来婉拒圣上的诗句,皇帝突然念起它来,苏笙一时不解其意。
  枫露大概也是累了,行得迟缓一些,以至于原本一前一后的两人竟几乎并马而行,圣上对这句诗的作者似乎感兴趣得很,“朕闻欧阳公私从子妇,苏娘子也知晓吗?”
  这首诗的作者也曾位极人臣,只是后世传他与儿媳有私,虽为文坛巨手,但终究盛名有污。
  苏笙侧头朝圣上望去,天子似乎只是在同她聊起古今,并无其他意思:“欧阳公虽然风流,但行事坦荡,无故蒙冤,连他那一朝的君王都不肯相信,怕会污了士大夫清誉,您难道觉得这是真事么?”
  圣上也能听出她话中的讽刺意味,人家是受了污蔑,他倒好,竟然是真的动了这份心思。
  经了这半日游园,她的气息有些喘,苏笙望着不远处的马球场,莫名地有些心虚:“圣上若是要见他们,不如叫臣女先从楼梯回去。”
  “你在怕什么?”圣上温言道:“你若是觉得为难,便更不该这时候装作独身归来。”
  这些人也不是傻的,她刚刚回来,圣上也就跟着到了,他们两人的身上香味互相沾染,就算是扯谎也要扯得像一些。
  “那臣女进去知会阿瑶他们一声,到外面来迎驾?”苏笙不待圣上说些什么,已经先行侧身下马,她的重心把握得极好,下马的样式看起来赏心悦目,圣上还未开口,这一道翩然的身影在向他匆匆行了一礼后,已然牵马,飞一样地进入门中。
  藏珠在外面候着已然是心急如焚,她见自家娘子换了一身骑装,还牵了一匹青鬃马进来,才松下的那口气又提了起来,压低了嗓子问她:“我的祖宗,您这是同圣上到哪里去了?”
  苏笙将缰绳交给了场中的圉官,她微微气喘,和藏珠私语道:“你先不要问这些,圣上现下就在外面,赶紧到里间去寻阿瑶他们才是正经。”
  藏珠疑惑地“嗯”了一声,从圣人只身带了娘子走,她便晓得这事并不简单,然而圣上现下居然已经这样不避嫌了吗?
  但她也不敢去问皇帝的事情,连忙随着娘子进去,路上藏珠也不忘同苏笙分说她走后的事情,“娘子刚走没多久,温娘子便率着一队人赢了,奴婢没敢同她说您是与圣上在一起,便说您不许叫人跟着,温娘子后来也就不再问了。”
  藏珠回忆了一下,“本来温娘子说还要再打一场的,结果滕王世子和房家的郎君有些不情愿,说是大家有些累了,想着效仿文皇帝当年宴饮集聚,推举众人之尊,那些郎君和娘子们便叫人送了佳酿进来,没再下场。”
  文皇帝当年召集诸臣宴饮,曾戏言众臣中出身最尊者方可饮第一杯酒,文皇帝本来是想抬举自己的妻弟,而后却被另一位出身大姓萧氏的中书令抢了风头。这本来是天子一时戏言,后来竟也逐渐流行开来,成为贵族男女席间夸耀的一种方式。
  苏笙微蹙了眉头:“这些人也不说自己挣下多少实绩,偏拿这些祖上的虚名夸耀。”
  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多得很,并不只是以李氏为尊,还要往上数三代,苏笙只觉听了牙酸,他们的祖宗跟随文皇帝开疆拓土的时候,可不是为了让后代拿这些来说嘴。
  她抱怨起来的声音极为轻柔,但落在旁人的耳中可并没有那么动听,正让侍从打了帘出来的滕王世子面上有些挂不住——这宴会原是他提议要做,这种玩乐的方式也自有许多受众,他出身宗室,平常都是被人敬着捧着,哪里会有这种突然被一个女郎抱怨嫌弃的时候。
  但苏笙卸下了罩面的帷帽,那张秀丽的芙蓉面直直地撞进他的眼中,叫他的火气莫名就消下去一些。
  滕王世子听得她这话,面上倒不显什么,只是将擦手的巾帕随手丢进盥洗的铜盆,含笑受了苏笙的礼,“里头多少好马,苏娘子竟是一匹都瞧不上,还要到外头去换了骑装,可是不愿与我们一同叙话么?”
  他第一次能这样细致地欣赏太子的未婚妻,心中止不住地惊叹,他久闻英宗贵妃艳名,却一直无缘得见,现下见了苏笙这样身段风流的娇怯美人,不免生出对太子的艳羡,清风送来她身上醉人的香气,就算是这姑娘说了什么话也不叫人生气。
  苏笙不意滕王世子这时候出来,忽然同一位郎君打了照面也是怔了一下,但她来不及尴尬,皇帝就在外面等着,圣上现在对她是求不得,多少还有些耐心,而这些郎君娘子,他们的父亲都不敢叫九五至尊相候,更遑论他们了。
  “世子言重了,我哪里会有这种想法?”苏笙言简意赅道:“烦请您屈尊带一带路,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与诸位。”
  这位世子是刚从洪州到长安不久,阿瑶同她说起滕王时并无多少正面言论,据传闻说,第一代滕王在洪州时常常强人妻女,以至于被闹到了孝皇帝御前,孝皇帝当年时常训斥这位叔叔,可惜收效甚微,后来三位滕王也不大好,虽然经历了大圣皇后的时代,宗室子弟不得不收敛一些,然而却也皆是好色之徒。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滕王家风如此,苏笙对这位世子也没什么好感。
  滕王世子见她面上明明惊慌又故作镇定的模样,忍不住逗弄一下她,“娘子身上的熏香闻起来倒是名贵,不似温娘子身上的苏合香,竟有些像是瑞龙脑香合了冰片玫瑰的香味,以茉莉香蜜为辅,不知在下猜得对不对?”
  他像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嗅觉是否灵敏,十分自然地前踏一步,神情中带了一些越矩的戏谑,“好像有些不对,更像是娘子身上的体香。”
  叔嫂之间的忌讳似乎并不如大伯和弟媳那样多,但他的年岁或许只比太子小上一岁半岁,苏笙毕竟也未曾真的做了太子妃,被他这样言语相戏,脸上立刻变了神色:“世子要是不愿与我同行,我便自己进去寻温娘子,这是在行宫,温娘子也并非是没有头脸的人物,若是叫英国公知道您拿女郎身上的味道互相比较,恐怕要到御前参您一本。”
  苏笙这个人平常柔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来欺负她的,她的怒气不能对着圣上,可现在连一个藩王的世子都敢折辱未来的太子妃了,她难道看上去就这么人人可欺吗?
  “我不管您王府中家风是何等开放,此处毕竟是圣上的行宫,凡事须得谨言慎行。”
  她往右行了几步,想避开滕王的世子,滕王的世子本来还有几分旖旎的心思全被搅了,他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意思,“苏娘子倒是保守,先是与姑母长姐共事英宗皇帝,现在却做了殿下的未婚妻子,同侍父子,您当外头的臣工还不知道么?”
  论起来苏笙并不算是英宗皇帝的妃妾,苏澜也不是,然而“同侍父子”之语却最是伤人,现在就是想反驳,她自己也觉得心虚。
  “好端端的,你们在这边吵什么呢?”温舟瑶在席间行令,隐隐听见苏笙的音调从外间传来,知道她该是同表叔游玩归来了。
  藏珠那支支吾吾的样子,一听就能断定阿笙必定是与圣人遇上了。
  只是苏笙说起话来一直是柔声细语,鲜少有这种怒气填膺的时候,温舟瑶有些放心不下,甫一过来就听见那“同侍父子”之言,她抬首望去,已然是惊得魂不附体,抱怨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就说不下去了。
  滕王见温舟瑶走来,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了,见温舟瑶一副似是见了鬼的模样,忍不住也朝她望向之处看去,赫然发现,一位身着骑装的男子正站在距他们不过七八丈的地方,神色平静地看向他。
  第33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那男子只穿了一身寻常的骑装,却身如渊渟岳峙,被这样的男子注视着,滕王世子多少有些心虚。
  温舟瑶默默在心里替他叹息了一声,先行向皇帝行了大礼:“圣人万安。”
  她见皇帝的次数其实不算少,却突然行了君臣大礼,也是意在提醒襄王世子及时住口。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滕王世子的话也不知道圣上听去了多少。
  出身皇族李姓的凤子龙孙并不在少数,特别是高.祖皇帝的儿女,凑出两个马球队都是绰绰有余,皇室枝繁叶茂,光是留在洛阳与长安的皇族便已达一千三百余人,历代君王对这些宗亲都优渥非常,只要他们安安分分地在封地呆着不来打皇位的主意,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滕王仗着山高皇帝远,在洪州胡作非为也就罢了,世子到了长安,多少也该收敛一些,把自己的心思和手管住了才好。
  内宫的秽事并不比这些宗族少,只不过更含蓄一些,叫人看着挑不出错来,天家是万民所仰之处,虽然文皇帝视四海如一家,使鲜卑、回纥这些地方的文化也传入中原,但朝中仍是以儒道为尊,远不如突厥鲜卑这种“父死子继”、“弟娶兄嫂”这样放得开。
  滕王世子的脸由红转白,继而由白转青,连忙跪在地上行了稽首大礼,背后冷汗涔涔而下,他从小长在洪州,并不曾见过圣上,但温舟瑶不至于拿这种事情来骗人,他在皇帝的面前议论太子妃的不是,想一想也叫人害怕。
  瑞龙脑香唯有天子与圣上亲近之人可用,苏氏的身上有皇帝的熏香,现下圣人又行到了此处,滕王世子闭了闭眼……
  不过他勉强安慰自己,这其实也没什么,太子本就不是圣上喜欢的儿子,英宗德妃与这位未来太子妃的出身也不高,苏氏的女子在外头的名声更加不好,他说这些虽然轻浮了一些,但父亲同这位堂叔的关系还算不错,瞧在他父亲的面上,圣上也不至于怎么责罚他。
  毕竟阿耶可是因为强抢民女而被御史台参过的,圣上也只是下旨申饬了几句,并没有怎么责罚。
  苏笙向皇帝福了福身,“大家,臣女去叫他们过来。”
  “不必了,”皇帝走得近了些,神情却是冷淡得很,“朕现在也没什么兴致见他们了。”
  圣人虽然这样说,但君王已经到了头里,侍奉的人哪里敢不进去通报这些朝臣家中的郎君娘子接驾,内里的欢声一时停歇,这些王公的儿女都整衣敛容,匆匆从内里出来,距天子三丈之外一齐跪下。
  他们这样跪伏在地,苏笙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显得十分突兀,她正想着要不要也一同跪下,圣上却开口打破了这份平静:“你就是滕王的长子吗?”
  圣上的声音像是冷水淬过的刀剑,他瞧中的女子被旁人调戏,还是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人物,放在谁的身上,也忍不得这口气。
  她最在意的便是外人说她是同侍父子的祸国红颜,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自己的心意,结果她在别人口中,仍是这样不堪的存在。
  英宗又不曾封她名号,如何算得她的夫主?
  滕王世子颤声应了一句是,还没来得及替自己辩驳些什么,左肩上忽然挨了一记重击,他好像听见了骨头碎裂的声音,但圣上不说什么,他更不敢呼痛讨嫌。
  他仰躺在地上,因为剧痛而喘气,滑稽得像是翻了盖的王八,然而在皇帝的面前,臣子又不能如此失礼地躺在地上,即便是知道他这个时候跪回去或许还会被盛怒中的天子惩处,滕王世子也得勉强撑起身子跪回去。
  “恃强凌弱、学深宅怨妇一般搬弄是非,你父亲素日就是这样教导你的吗?”圣上瞧他被吓得魂不附体的模样,不免心生厌恶,但也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亲自教训他这一下已然是因为怒极。
  “自去领三百杖,传旨给滕王,以后再不许滕王世子随他入长安觐见。”圣上俯视着这个堂侄,不怒自威:“私议内宫女子,你向天借的胆子!”
  要说起来滕王也不是什么干净的货色,之前已经有御史检举过滕王强占民女的事情,皇帝下旨申饬过两回,却也不见这父子二人有何收敛,也就是他们父子的运气好些,若不是因为大圣皇后杀伐太过,皇帝御极之后多是安抚宗室的仁德模样,大概也要降一降爵位。
  即便是重臣的子女,也未必有能面见皇帝的殊荣,圣上被废之后留在黄州数年,这些孩子几乎都无缘得见圣容,本来面见天子就是一件叫人惶恐的事情,恰逢此时天子盛怒,这份殊荣简直就是烫手的山芋,叫人颤栗恐惧。
  皇帝也没有说些别的什么,他本来是怕苏笙自己独身控不好青鬃马,才想过来瞧瞧,顺便见一见这些后辈,然而乘兴而来,却是败兴而归。
  地上跪着的众人战战兢兢,圣上望了一眼苏笙,而后才在一片恭送声中转身离开。
  他之前吩咐仪驾不必过来,但行宫之中亦有许多要紧的事情是离不开天子的,元韶也不敢离皇帝太远,他候在甬道尽头,见圣上不过一刻钟便从内出来,面上冷峻,与平日见了苏娘子后的神情不同,心里暗暗叫苦,毕竟他要向皇帝说起的事情,也不算是什么好事。
  圣上纵马到内侍监前面时勒住了缰绳,元韶上前一步,躬身禀奏道:“圣上,陵阳长公主与襄王想要求见,此刻正在南薰殿外相候,不知圣上要不要见上一面?”
  “朕不是在宴上见过他们了么,怎么,四弟与陵阳还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提起襄王,圣人的心情并不见好转,他们兄弟几人都是孝皇帝与大圣皇后的嫡子,他当初是因为立嫡立长,才成为太子,而后又踩了英宗庶长子的鲜血登基继位,若是襄王也有同样的想法,倒也不足为奇。
  阿娘说,到了权力之巅,骨肉都算不得至亲,他们这些皇子即便幼年再怎么亲热,长成以后也只是争夺权力的敌人,利同则合,相左则仇,他们兄弟几人曾经同样离君王的宝座这样近,甚至在他被废之后,襄王因为年幼受宠,一度成为太子的人选。
  他轻叹了一声:“朕命钦天监算了日子,围猎大典该是在后日,怎么,他们是觉得宴饮无趣,已然等不及了?”
  围猎是在上林苑的一处密林,那些负责饲养鹿群的官员这几日接了圣命,已经开始不再喂养兽禽,叫它们饿上几顿,知道要自己出去觅食。这样既能方便贵人玩个尽兴,又能削弱这些野物的威胁,不至于损伤圣体。
  元韶不敢接皇帝的话,圣上在苏娘子这处耽搁得已经太久了,襄王此番进京,明面上只带了一百不到的随从,但英国公一直叫人盯着往返于荆楚与长安之间的信使,倒是截获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茂郎那边怎么样了?”英国公面上是逗闷子的一把好手,可是到了这种时候却也十分狠辣,“夏日尸体易腐,他一向养尊处优,居然也能忍得住。”
  “英国公同奴婢说,近日一切照常,并不曾见襄王有什么举动。”元韶跟随着圣上往南薰殿行去,低声同圣上道:“只是温娘子那处尚且有些难办,她几乎不曾同苏娘子分开,宋司簿要做些什么,也不好遮掩。”
  襄王传递书信多以蜡丸封住,这种方式就是为了在信使被发觉之后迅速吞下蜜丸,提防内容被人截获,只是这招虽然好用,但当年温钧琰与圣上也是这般书信往来,最终照样被大圣皇后截获。
  虽然英国公府因此吃了些苦头,但算是吃一堑长一智,襄王玩的这些传书秘法都是圣上当年用过的,他人在行宫,此处到底是天子所居之处,他一个离京许久的藩王再怎么费尽心思,也不能将这玉明宫完全渗透。
  襄王所能看到的那些东西,不过是圣人想要他瞧见的罢了。
  然而即便是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但襄王这些年培养的死忠亦是不少,英国公要查起来还是得多伤几条人命。
  “阿瑶这些日子确实黏人得紧。”圣上的面容上微见郁色,“她待苏氏亲热是好事,只是叫人瞧见苏娘子的脸,此举甚是不妥。”
  元韶也不大能理解温家的这位姑娘,感业寺的事情又与苏娘子无关,圣人不过是叫苏娘子过去陪了她一夜,怎么她受过了惊吓之后两个人就好得像亲姐妹一样,除了睡觉不在一处,终日形影不离。
  若是从前,她愿意带着苏笙骑马蹴鞠都没什么,但圣上这样大费周章地叫苏娘子一同随驾,却被许多外臣的女子瞧见了面容,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些表面文章做来只是为了堵住朝野悠悠之口,温氏参与其中,温舟瑶迟早也是要知情的。圣上沉吟片刻,“差人吩咐宋氏,她要做这些事情,不必特意避开温家的姑娘。”
  温舟瑶酷似她的父亲,在这种事情上面,她也该知晓孰轻孰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