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在五零 第7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几天屯里有人去买鱼,让帮忙捎两条回来。”
  “让你三哥去一趟就行。”
  过一次年,鸡、鱼、肉全有,丝丝美呵呵的乐。回乡的日子比原计划忙碌,可她收获也丰。农村基本不怎么花钱,她的工资根本都花不完,还得这么多的吃食。
  于解放每月给她寄钱。他工资的三分之二全给她寄了回来。看着日益丰盛的存单,有一种地主婆的快乐。
  这天上班,科里一名女大夫拿给她几尺花布。“这种布头不要票,价格跟供销社一样。赵主任您要不?我男人在纺织厂工作,这布头虽说是处理的,其实做衣服啥的完全没问题。”
  这可是内部才能买到的东西,女大夫这是默默巴结她。平时有机会就介绍她买好东西。
  “要。你能弄到多少?”
  “您要的话,我让他帮您先弄三丈。”
  “谢谢。”
  “不用这么客气。这几个月跟着您我可学了不少东西。对了,上回那挂面您还要吗,我帮你买一些。”
  “非常感谢。我父亲这段时间一直吃那个,说很好吃,那拜托你了。”
  “没事,没事。不用客气。”
  丝丝出去查房,刚走没多久科室电话响了。市医院打来的,一开口急三火四的喊:“找赵主任,找赵主任。市院接了个危重孕妇,紧急需要她救命。”
  “喊什么喊,赵主任查房呢,我去给你叫。”
  “快点儿。上午十点有一趟来市里的车,我派人到车站去接。麻烦赵主任跑一趟,紧急救命。”
  “知道了。”
  挂上电话,女大夫美的冒泡。被人催的感觉就是好,以前都是她们求市院的,或者转院送市院。如今市院居然求她们了,这就叫风水轮流转,谁让她们县出了位妇科圣手呢,如今还就在县医院。
  丝丝坐班车跑了趟市院,临走嘱咐主任派人到她家说一声她今天有事回不去。主任拍胸脯保证,让她尽管放心。
  市院忙活一天多,正赶上元旦。她救回了病危的产妇,母子平安。被市医院授予妙手仁心奖,除奖状外还有一对枕巾做奖品。
  “有请赵主任讲话。”
  掌声欢呼声中,丝丝大大方方在台上讲话。从一个野路子,乡民都不信的小姑娘,她一步步走到了如今。
  什么主任、教授的名声她不在乎,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还长着。郭嘉的医疗刚刚起步,光药物研发这一关就且得磨。
  不骄不躁、保持本心。前世父亲已经敲打过多次的话,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颁奖后下午坐车回县城,路上她闭目在静静的梳理思路。
  县医院里因为等女大夫给她拿布头和挂面,时间耽搁了一阵。下班路上骑着车一出城天就黑了,拿出手电来照着路。心里那对黑暗的恐惧让她心情开始忐忑,一贯镇静的人也开始心里发慌。
  张开嘴想唱歌给自己壮胆,刚出口又赶快停住。本来没声儿的,可别自己一开口给吸引来什么野生动物。
  这些年干旱闹灾,野生动物都躲进了深山。但也有那铤而走险的,比如狼。这家伙趁火打劫,饿急眼了会下山把所有可食用的都当猎物,其中包括人。
  车轮压在积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天气越来越冷,可她如今已经顾不上冷了,只是害怕黑。
  四周黑压压的看不到边,像是一只蛰伏的怪兽,好像随时会张开血盆大口。心跳有些快,好像得了幽闭恐惧症。
  到哪里了,看不清不知道。所幸县城到她们屯子的路就这么一条大道,一路直走看到灯光炊烟就到家。
  脚下不敢慢,可也不敢快,害怕摔跤。这大冷天的要是摔个好歹,比她慢慢的走在路上更可怕。
  “于解放、于解放、你现在在干嘛?”
  悄悄的自言自语,真的好希望他能突然出现在身边。虽然心里知道是不可能的,可想着他心里能壮些胆气。
  “丝丝、丝丝是不是你?”
  前头忽然有人喊她,光亮好像是火把发出的。丝丝赶快回:“是我。三哥你来接我是不是?”
  “是。”
  紧绷着的神经悠然放松,老三那大体格子跟于解放特别像,这种时刻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刹车下来,把车子停好,她解开绳子将后座的东西先往下卸,让老三骑车她得抱着这些坐后座。
  “三哥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晚了,娘去找你来接我的吗?”
  “猫冬了没事,我就每天傍晚在大路上瞅一眼。昨儿说不回来,今儿居然也没见你影子,我就点了松脂出来看看。走路太慢了,不然能更早接到你。大晚上的害怕了吧。”
  “嗯,我正害怕呢你就出现了。”
  之前周末老三跟她借自行车学,如今派上了用场。男人骑车有些野,带着她速度明显加快。躲在三哥宽阔的后背,心里不怕了脸上也不冷了。
  老太太焦急的在大门口瞭,看到回来了拍拍胸口放下心。大冷天的急的额头居然见了汗。
  帮忙提东西进屋,老太太说:“晚了就在宿舍凑合一夜,这么大黑天的往回走多怕人。”
  “我要不回来,我三哥还不得走路到县医院找我啊。只说昨晚不回来,也没说今天还不回来。”
  “他走就他走,他一个大男人拿着火把不怕啥,你个女娃娃不能比。”
  丝丝笑笑,这会儿心里的害怕散了个干净。原来三哥每天都在关注她,到点不回就会往前去迎。被人放在心上守护着,还有什么好怕的。
  “看我弄来多少好东西。”
  把花布、挂面拿出来献宝,三哥三嫂和爹娘看她的眼神那么无奈又宠溺。她在外头旁人会尊敬她,会感激她,紧急时刻多少次被人下跪求救。可只有在亲人眼里,她还是那个柔弱的小姑娘。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晚上晚回来一阵,三哥打着火把去接,三嫂在屋里做饭,母亲门口站着等她。父亲身体不好,在家里也是急的直转悠。
  “三嫂这个给你,可以做件儿罩衣。还有这蓝布给我三哥做裤子。”
  “家里仨孩子都有,就别给我俩了。我给石燕石竹做,紧着做够两身的。”
  “她俩有人管,你就别操心了。拿去,一年了也做件儿新的。”
  老三媳妇眼热的不行,伸手摸摸怕泪蛋蛋掉出来。离得远了钱补贴,离得近了补贴的更多。今年她家每人都加了件新衣,全是丝丝的布。
  拿着东西转身走,老太太回头喊:“咋走啊?吃了饭再走。”
  老三媳妇回头,眼睛红红的脸上都是笑:“娘,你不怕我把你粮缸吃空啊?咱家邻居老许家一顿只给儿媳半碗饭,你咋啥时候都让我吃饭。”
  “你这孩子、给你吃饭还不好啊。有就一起吃,吃没了你还能饿着我们老两口。”
  “那我就吃了。”
  老三媳妇拉男人坐炕上,老三回头瞅她一眼,好像在说你还真吃啊。口粮都是定量的,谁也没余粮。你吃了这顿,你可记得给送下顿啊,不能啥时候都指望丝丝。
  “咱家蒸了红薯和南瓜,我过来的时候拿了些。”
  老三默默的拿起筷子,端碗喝粥。如今这时代粮食就是命,父母年纪大了不跟他们在一起过,更不能吃他们的。缸里有粮心里不慌,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虽然知道丝丝给人看病得了不少粮,但老三依旧只喝了一碗。
  老汉照例是细汤面,一个鸡蛋撒了葱花,一滴香油满屋飘香。之前挂面没了吃了一段手擀面,如今又换上了手工挂面。
  老三媳妇得了布料,翌日过来就近在这儿用缝纫机做。做好了自己的,又给婆婆把做的鞋往一起上。
  这活儿得用手工,她坐在炕上一边做一边唠嗑。“您说您急啥啊,入冬我先纳鞋底,等都纳完再做鞋面。如今有缝纫机做起来快的很,不用你操心。你以后就陪着我爹,照顾他就行。这些活儿都有我呢。开春下地了也照样不耽误做,咱现在有缝纫机,比光手工快好几倍。”
  “我也闲不住,坐着唠嗑就做了。等我实在干不动时,这些就都是你的活儿。”
  “现在交给我也行。等你干不动时就去跟我们一起住,或者我们过来。住一起做饭啥的更方便。”
  老了有人大包大揽的管,提都没提兄弟们咋摊。甚至已经考虑到不方便的时候住一起。老太太心里熨帖,老汉在一旁也欣慰无比。
  婆媳俩坐炕上边做针线边唠嗑,和谐的像是亲母女。老三挑着水进来倒缸里,挑着水桶再次出去。明儿周日丝丝休息,她休息就会大洗漱,得多挑水预备上。
  翌日老太太把西屋多烧了大柴,火墙烧的热乎乎烫手。丝丝在屋里洗了澡,出来换水后洗衣裳。
  “娘,您有啥洗的吗?拿过来我一起洗了。”
  “没。”老太太下地帮她舀水。“你三嫂都给洗了,没啥埋汰的。”
  丝丝笑笑去拿搓板。说是回来照顾父亲,其实她就只管给父亲治疗,其余的都有他们。她要不是坚持换下来的衣服自己洗,放那儿的话那婆媳俩也会给她洗了。
  “你家那口子啥时候带孩子回来?咱这儿学校考完了,微微说后天正式放寒假。”三嫂问。
  “于解放没那么快。我姐先带孩子回来,他大概得二十七八才能到。”
  “这在外工作的也不容易啊。一年到头没个休息,咱老农民还能猫冬小半年,他们天天得上班。”
  “没办法,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
  衣裳洗完晾到西屋火墙边,这天气晾外头的话只会冻的邦邦硬。母亲做好了饭,老三媳妇领着孩子走了。
  翌日一大早她拿着鸡蛋来送:“我把鸡窝挪到屋里了,这几天有了收获。”
  “留着给孩子吃。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开春暖和下蛋多了给他们吃,现在先紧着我爹。我爹最近不要拐杖都走利索了,多吃好的恢复的快。”
  这一幕正好被前来的老大两口子看了个正着,老大回头恶狠狠的瞪了媳妇一眼。老大媳妇是个笨的,说不过男人更打不过男人。被他瞪的一瑟缩。”
  老大将水倒进水缸,放好水桶进去坐炕上。丝丝没跟他打招呼,冲母亲摆摆手出去骑车上班。他媳妇跟丝丝关系冷淡,他眼看老三家的得了布料他家没有,气的恨不能揍这蠢女人一顿。
  这女人属木头的,戳一下动一下。你看老三媳妇多活泛,跟丝丝打好关系,这不他都看见她做好几件新衣裳了。
  就妹子妹夫那收入那地位,人家又不指着你做什么,回来就说父母一切花销都人家管。你就是不管老人断绝关系,人家不照样雇人照顾嘛。人工又不花几个钱,你以为非你不可呢?你打好关系只有好处,咋连这道理都不懂。
  老大被削一顿算是悟了,可感情从来不是如此算计的。老三两口子从来不计较,真心疼妹子,也看得清姊妹们之间的形势,丝丝各方面补贴他们,回老家把缝纫机都带来,一百五六的东西关键供应有限,农村得到八十年代才逐渐开始有。他呢就想着妹子能耐想沾光,丝丝却恨不能跟他划清界限。
  “丝丝上班了啊,不说我妹子就是能耐,比老爷们都能耐。”
  他自说自话,完了老爹不理他,他又笑着继续:“爹、您最近好多了,丝丝就是能耐。咱一般老农民家里生这种病可照顾不了这么好,这都是丝丝的功劳。”
  “你到底想说啥。”
  老汉一开口,把老大顶的半天没说出话来。想想小时候奶奶的疼爱,想着她老人家要是在父母哪敢如此对他这长子。想着今时不同往日了,想着他再也不是那个被捧着的了,心里开始难受。
  “爹,您老别这样。我咋也是你亲儿子,这不也知道错了,又挑水又帮干活的嘛。”
  “喝水。”
  “哎。”老大哄的老爹缓了神色,坐下跟老父亲闲唠嗑。最后还是绕到了正题。“老三家今年居然都有新衣裳新鞋,不得不说我妹子是真能耐。从大城市回咱这小地方,照样自己过的好,还能帮衬哥哥嫂子。”
  “年底大队不是结算了嘛。你家四口,一人一丈二,快五丈的布票你们也做不就得了。”
  老太太过来说:“我看小亮穿的是蓝棉袄啊,新新的棉袄揣着也挺厚实。老大,你到底想要说啥?”
  “我……”老大一字出口,满心无力。“钱不得留着以后给小亮娶媳妇啊,不敢乱花。几年了俩大人都没敢置办件新衣裳,我们两口子也可怜啊。”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日子都是这么过的。”
  “可、老三两口子就有新衣裳穿。”
  老汉抬手给了他一拐棍。“那是老三两口子有本事,跟你有啥关系。”
  “我是说,丝丝别光心疼她三哥三嫂,也瞧瞧她大哥。我小时候对她很好的。”
  不来硬的了,这家伙打感情牌,反正就是看老三有好处,自己也想要。可怜兮兮的坐着,想让人怜悯他一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