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在五零 第8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诊器里能听到气管杂音,呼哧呼哧的还伴有喘息。家里人都站在旁边,于解放神情镇定,仨孩子面露担忧。
  “喘息性支气管炎,炎症引起的发烧。好了,都该干嘛干嘛去,我去买药。”
  于解放将手里的纸笔给她:“开药,我去买。”
  丝丝笑笑在书桌上坐下写药方,石勤担心的站在一旁问:“弟弟真的没事吗?他怎么会忽然生病的,是不是晚上爱蹬被子着凉了?”
  丝丝回头冲孩子笑笑,安抚他的情绪。“有一定关系,但不一定肯定是这个引发的。秋季干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别怕啊,生病正常,吃了药很快就好。”
  “他以前春秋就爱咳嗽,有时候也会发烧。达说他生出来一点点,不好养。”
  “先天体质弱,呼吸系统抵抗力不强。不用太担心,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好,尤其你们不是跟着爸爸在锻炼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身体好了疾病自然就远了。”
  “嗯。我会坚持。”
  “弟弟早晨是不是没吃饭?先去给他煮一点儿龙须面,吃药前不能空腹。”
  丝丝把他当大人一样的在认真解释,石勤情绪平复下来,乖乖的点头去煮面。
  于解放买了药回来煎好,石俭也已经吃完了面条。丝丝端着药坐他床边,手里拿出一颗果丹皮。
  “乖乖喝药给你果丹皮,石俭最乖了。来,先喝一口。”
  小家伙乖乖的张嘴,虽然皱起了五官,但依旧咕咚将苦药汤子咽进了肚子。对上她鼓励的笑脸,孩子干脆把碗拿过来一口气全都喝完。
  “好勇敢。来,果丹皮是你的了。”把小零食给孩子,她伸手奖励又心疼的摸摸孩子的脑瓜。“能睡着就睡一觉,一觉醒来病就好了,就不难受了。今天让爸爸给做好吃的,咱们炖玉米排骨汤。”
  扶他躺下,她站起来一手一个拉石燕石竹出去。到门口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孩子的喊声。
  “妈妈。”
  丝丝回头,床旁边的石勤也跟着喊一声。“妈妈。”
  俩男孩自小没妈,心里越在乎越说不出口。可丝丝所做的一切、让孩子终于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线开口喊妈妈,望着她的眼神孺慕又渴望。
  这一声称呼对于丝丝来说没什么,她有自己的骨肉,对他们更多的是责任和怜惜。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心底深处的认同,是捧上了自己的一片赤忱。
  “哎。”
  返回给俩孩子一个拥抱,石燕石竹也跟着凑热闹。四个孩子搂着妈妈,把妈妈放在了心尖尖上。
  俩男孩开口喊妈了,于解放比听到喊他爸爸还高兴。孩子是他带回家的,媳妇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操心,若是连声妈妈都得不到,他替媳妇委屈。
  吃了一剂药后石俭烧退了,咳嗽轻了许多,也不喘了。周一正常上课,三天后彻底没事。
  知道这小子是体质差,于解放每天带他俩去晨练。再加上石燕石竹,一个大人身后跟着四个娃娃。特别像鸡妈妈领着小鸡仔。
  于解放听到她这话时在床上看书,闻言抬眉伸手将她压在身下:“我是爸爸,别把性别闹反了。”
  丝丝嫌他重抬手推他。“走开,你重死了。”
  男人声音低低的满是磁性,一抬手俩人换了个位置,让她趴他身上。:“这样行了吧?”
  “唔、”
  丝丝气的咬他,这家伙行动派的,根本不给她说话反驳的机会。所有的抗议被吞进腹中,只留轻声的呜咽。
  ————
  时间滴滴答答的走,西北风连着刮了两场后气温降一天比一天低。国庆时气温来了个大跳水,一下子众人把棉袄都裹在了身上。
  学校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孩子们回来说了情况,丝丝和于解放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悔。
  该把这四个弄一个班级的,那样的话开家长会去一个就行。如今分俩班级,那开家长会就得俩人。
  “我这几天有事儿,周五下午走不开。”于解放十分抱歉,可这几天忙也是没办法。
  “我去吧。我……”
  石勤体贴的开口:“妈妈,你去给妹妹开吧。我俩的成绩我听完了告诉你。”
  丝丝伸手搂搂儿子:“妈妈先去给妹妹开,然后再去你们班看情况。”
  “好。”
  周六请了假去开家长会,石燕石竹那里听了成绩后对大闺女实在无语。一模一样的双胞胎,怎么妹妹每次双百,她每次徘徊在及格线。这回不赖都及格了,看来小闺女催她还是有用的。
  从这边出来去了石勤石俭的班级,他俩的班主任是赵青青。看到她进来赵青青冲她笑笑,继续说孩子们的情况,然后宣布了成绩。
  石俭双百,石勤两门都是九十九。语文写错一个字,数学做错一道题。看着卷子上那五加七等于三十五,丝丝摇头失笑。
  一帮孩子在操场玩,石勤乖乖的站在窗外。看家长会散了他快步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卷子上那鲜明的红色八叉。
  孩子目光疑惑有些不信,凑上去瞧瞧抬头懵逼的问:“妈妈、五七不是三十五吗?”
  丝丝忍着没笑:“五加七。”
  啊?孩子一下转过弯来了。低头瞅瞅自己那题,懊悔的在地上跺脚。“哎呀,我真笨。”
  丝丝起身牵着他回家,赵青青被一帮家长围着,丝丝跟她摆摆手,做个手势告诉她有话回家唠。赵青青点头,目送她们离开。
  校园里丝丝东张西望找那几个皮孩子,回头时发现石勤满脸的泪。“怎么了?怎么忽然哭了?”
  她掏出手绢给孩子拭泪,没给擦干反倒越流越多。孩子低着不出声儿,隐忍的样子可怜兮兮。
  “石勤、”丝丝在孩子面前蹲下,“怎么了?告诉妈妈,到底为什么忽然这么哭。”
  小家伙放开手,泪眼婆娑的望着她。打了个哭嗝抽泣一下:“我给、妈妈丢脸了。”
  丝丝被弄懵了。“你给妈妈丢什么脸了?石勤这么乖,哪儿丢脸了啊?”
  “我没考满分。我太粗心、我太笨了。”
  原来为这个啊。丝丝站起来摸摸他小脑瓜哭笑不得,果然大人的小事在孩子眼里都是了不得大事儿。
  “没关系的。考试又不是只有一次,下次认真点儿就好了。而且,成绩并不能代表所有,就是考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
  小家伙被妈妈安慰到了,擦干眼泪抬起头来。眼睛清亮瞬间变脸换上了笑。“妈妈、我下次一定考双百。”
  “好。”
  “妈妈、妈妈、”
  另外仨也过来了,听说了哥哥和妹妹的成绩,石燕一下萎了。小女孩好似受到了剧烈打击,一路上都没说话。
  到家了几个孩子去洗自己的衣裳,丝丝拉过大闺女坐沙发上。“怎么了不开心?因为成绩吗?”
  小女孩点头。“妈妈、俩哥哥和石竹都学习好聪明,我这么笨你会不会不喜欢我了?”
  丝丝笑笑,伸手戳戳她额头。“笨蛋。你考的好不好、聪明还是愚笨都是妈妈的孩子。考试不好不是笨蛋,但这么想绝对是笨蛋。”
  以为妈妈会训她,结果妈妈说不论她聪明还是愚笨都是她的孩子。石燕伸手搂住妈妈的脖子,坐她腿上撒娇。
  “妈妈,那我下回不及格的话你也不会生气对不对?”
  “于石燕,你给点儿阳光就灿烂是不是?”
  石燕站起来撒腿就跑。“妈妈你放心,我肯定维持及格的。”
  丝丝望着闺女消失的背影哭笑不得,拿这孩子一点儿办法没有。算了,不是念书的料以后做别的也一样。
  晚上两口子临睡前说起这个,于解放也是这思想。读书能及格就行,想做什么让她慢慢想。
  “我闺女,啥都不行大不了我养着。”
  丝丝抬脚踹他:“有你这么当爹的吗?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于解放呵呵笑。“我就这么一说。石燕那丫头除了学习不好,其他都挺好。实在不行以后安排她进食堂,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她总能干的。”
  “唉!你说生孩子干嘛啊,从一出手就开始担心。仨月不会翻身担心,六个月不会坐担心、九个月不会爬赶快教。托儿所牵挂着,上了小学又开始愁她长大了怎么办。”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当父母的都这样。也是你太多心了,孩子还小呢,你想那么多干啥。而且,就算她以后咋样不还有我兜着嘛,你放宽心做你喜欢的去。”
  丝丝躺下钻被窝了,“那好,都交给你了啊。”
  于解放抬手关掉台灯,伸手给她拉拉被子盖好。“放心睡。”
  男人带着孩子晨练,教他们做饭做家务,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小家伙们一个个独立的很,除了出成绩的时候丝丝担心一下大闺女,其他时候完全不像家有四小只。
  每天回家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暖壶里永远有热水。妈妈不会做饭,所以四小只个个学做饭。
  把孩子当小兵带,于解放自己也没多累。晚上他回来的早肯定是他做饭,孩子们先写作业。吃完饭孩子们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完事该看书看书该玩就玩。
  “不管成不成才,得先成人。”
  于解放说这话的时候又被媳妇踹了。“那我不会做饭,你意思我不合格了?”
  “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有我呢。”
  “于解放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会说话了。”
  “我这说的都是事实。”
  好吧,丝丝被事实给甜了一下。其实学做饭没多难,她也不是完全不会。奈何有人非要让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也不好拒绝不是。
  第五十二章
  期末考完试, 石燕成绩依旧那样。这回丝丝也不愁了,反正有她爹呢。怎么也不会让她饿死。
  腊月二十六他们一家六口加赵青青娘俩八口人坐车回老家,石勤石俭第一次回姥姥家, 路上俩妹妹跟他俩一一介绍老家的情况。
  石勤石俭对于回老家有些担忧,但下车看到三舅后、他的态度让兄弟俩放松不少。
  家门口老两口都在等, 看到俩小家伙热情的打招呼。这下彻底消除俩孩子的不安,姥爷姥姥喊的十分亲热。
  风调雨顺的两年大家都缓了过来, 饭菜准备的十分丰盛。公鸡炖蘑菇,草鱼炖豆腐,烩酸菜。
  “今年的猪喂的肥,交了任务猪后得了五斤肉票, 我全买了肉回来, 剩下的在粮房冻着呢。等过年吃。”
  于解放冲小舅子点点头, “大队结算了吗?”
  “正算着呢。等会儿吃了饭各小队集合。”
  “这也太晚了。离过年就几天了才结算, 大家买了布都得点灯熬油的赶快做。”赵青青作为女人, 想的也是女人的事儿。
  “可不,”三嫂对此也多有怨言。“一冬天在家干等没钱没票, 临过年了才开始结算。”
  老三白她一眼:“这都不赖了。好多结算完都是打白条的, 缝缝补补过大年。对比前些年饿肚子等救济你就知足吧,至少瓮里有粮心里不慌。穿的冻不着就好, 明年兑现白条就晚些穿新衣的事儿, 跟喂饱肚子比都小事。”
  日子艰难, 到处都是如此。如今化工不发达, 还没有后世的聚酯纤维, 衣物基本全靠棉花。灾害刚刚过去, 肯定是先保障粮食的。经济作物都得靠后。
  听着老三两口子说屯里的情况, 丝丝吃完饭先将带回来的旧衣服给他们。供应优先保障城市, 她们在城里比农村好的多。于解放出去上厕所没回来,估计去支书家唠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