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第6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容舒怔了下。
  因着他这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也因着他提及的那条百褶裙。
  曾经她的确有过那么一条裙子,那是她在四时苑时盈月、盈雀给她做的裙子。
  刚被关进四时苑那会,许是因着为容家奔走了两个月又接连受到打击,她进四时苑的当日便病倒了。
  分明不是什么大病,可她足足躺了大半个月,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脑子跟生锈了似的,什么都不能想,一直到了后头方慢慢有所好转。
  病好后,盈月盈雀便拿着那条裙子给她看,说是上京今岁时兴的款式,姑娘穿一定好看。
  如今的她自是没有那条裙子的,往后也不会有。
  容舒摇头道:“没有。顾大人为何会这般问?”
  她抬起眼看着顾长晋,他会问及这样一条裙子,当真是极奇怪的事。
  前世他不曾见她穿过这裙子,这辈子这裙子更是连个影子都无。
  大抵是……旁的姑娘穿过类似的裙子?
  毕竟遍地金绣红梅的花案并不罕见。
  “这衣裳可是有甚特殊之处?”
  顾长晋看着她的眼,那双琥珀色的眼里有疑惑也有好奇。
  “不是。”他道:“就是随口一问。”
  他在梦里疯了似地找一个人,那人穿着一条遍地金绣红梅的裙子,而那人不是她。
  不知为何,顾长晋竟长长松了一口气。
  下意识又看了眼她的手腕。
  “还疼吗?”他道:“我这头已无事,你下去上些药。若艄公那处有冰,可用冰块先冷敷一番。”
  容舒闻言便“噗嗤”一声笑了。
  顾长晋一顿,掀眸静静看她。
  “我手腕这么一点红痕算什么伤?”容舒笑道:“大人身上这才叫伤,大人不必觉得内疚,我没事。您稍等片刻,我让张妈妈给您煎一碗安神药送进来。”
  说着便扶起倒在一边的几案,出去寻张妈妈了。
  她一走,好似将舱房里所有的热闹与生气都带走了,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
  顾长晋垂着眼帘,良久,轻喃了句:“可是你怕疼。”
  ……
  六月十七,沈家的客船终于抵达扬州。
  天空做美,从上京至扬州的水路走得极顺。除了前两日起了一场风雨,几乎日日都是晴空万里的。
  顾长晋痊愈得极快。
  随着他一日日见好,容舒进客舱的次数也愈发少,送药送膳都是落烟或者张妈妈代劳。
  容舒这一日去见他,除了消瘦些,面色稍稍白了些,已是如从前一般无二。
  “沈家的人马上便要到渡口,大人可要我让车夫送您去歇脚的地方?”
  顾长晋身上穿的是客船跑腿的小厮的衣裳,一看便知他此番来扬州是不能声张。
  “我的人马上便会到,容姑娘下船后自去便可。”顾长晋看着她道:“此番多谢姑娘的搭救。”
  他已经七八日不曾见到她。
  只她人不进客舱,他却总能捕捉到她的一切。
  她在外头与艄公说话的只言片语,她路过客舱时的脚步声,还有细雨落下时,她在隔壁舱房伸出的一截皓白的手腕。
  顾长晋心想,他终究是不愿意的。
  不愿意她冠旁人的姓,称旁人做郎君,给旁人生儿育女。
  容舒并未察觉到他黑沉眸子里那一刹的决心,只屈膝行了一礼。
  “祝大人此行顺利,还望大人多保重。”
  说罢,她便出了客舱,领着张妈妈和落烟上岸。
  沈治派人来接的马车早就在一边儿侯着了,来接的是沈家的大管家江叔。
  顾长晋混迹在渡口那一众奴仆里,静静看着她笑着同那大管家叙话,而后提起裙裾,上了马车。
  骄阳艳艳,六月的天,连风都是炽热。
  心被蒸腾出无数水汽,痴痴缠缠。
  身后一人忽然用力拍了下顾长晋的肩膀,道:“诶,你,发什么楞呢!过来搬货!”
  顾长晋侧眸,对上椎云那双饶有兴致的狐狸眼,低眸“唔”了声:“这就来。”
  二人从渡口密密麻麻的货物里穿梭,椎云在扬州呆了三年,对这里的街头巷角都熟悉得很。
  半个时辰后,他们来到吴家砖桥旁边一处灰瓦白墙的老房子。
  椎云拿出钥匙开门,进了院子便道:“常吉与横平还在路上,把主子送上沈家客船后,他们就给属下递了信,属下这几日一直在渡口盯着。”
  顾长晋“嗯”了声,扫了眼门边的杨树,便见那树底下垒着一个个空了的酒坛子。
  椎云顺着他目光望去,吊儿郎当道:“这酒都是旁人送的,秦淮河畔的姑娘们太过热情,我不收她们还伤心。”
  进了屋,椎云给顾长晋倒了杯冷茶,道:“主子眼下如何打算?此番前来扬州,徐馥那头定不会让您白来一趟罢?”
  顾长晋黑沉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冷色:“她想杀梁霄,并借机嫁祸给廖绕。”
  “梁将军?”椎云嗤笑一声,“那老虔婆是疯子不成?那廖绕只会做面子功夫,又是个爱揽功的。这几年海寇年年进犯,一年比一年猖狂,若不是梁将军在,江浙一带的海防怎可能守得住?”
  顾长晋很清楚,梁霄不能死。
  他看向椎云,“你在梁将军身边可有安排人?”
  椎云颔首:“自是有,扬州守备都司里有我的人。只那人不过一小兵,等闲接触不到梁将军。”
  “无妨,届时我会送他一份功劳。梁将军不能死,徐馥在扬州有人,我们不能直接救,只能通过旁人的手来救。”
  这是要借那名小兵的手救下梁霄了。
  椎云“啧啧”笑道:“这功劳指不定能让他捞个千户当当了。我若不是个已经死去的人,都想要这功劳了,吴家桥的姑娘们对扬州守备都司的将领可是青眼有加的。”
  保家卫国的儿郎,便是烟花巷的姑娘们都是敬佩的。
  顾长晋又道:“扬州这里可有过一个叫‘凤娘子’的人?”
  “凤娘子?”椎云细细咂摸着这个名字,“属下在吴家桥这些年倒是不曾听说过,主子可要我今儿便去打听?”
  秦淮名妓名扬大胤,扬州瘦马更是成了不少人打点关系的“礼”。
  吴家桥是秦淮河畔最热闹的烟花柳巷了。
  这里的青楼妓 馆里都有他的人,扬州府的很多密辛他也都知晓,若真有这么号人物,他大抵能打听出来。
  “您不知晓,这扬州府里有位百事通,我花了两年多地时间,替他解决了几次麻烦,这才同他拜上把子。这扬州府里大大小小的事,他最是清楚。”椎云说到这便笑了笑,意味深长道:“您让我查的容家姑娘的事还有杨旭义子的事,都是我旁敲侧击从他嘴里套出来的。”
  顾长晋挑眉,道:“这百事通是何人?”
  “路拾义。”
  二人说话的当口,沈家的马车已经在沈园停下。
  在运河上飘荡了一个多月,容舒的骨头都要酸了。沈治出门谈生意去了,这才没得空来接她。
  沈治不在,容舒也省了去三省堂的功夫,径直往漪澜筑去。
  她也不急着歇息,换了套衣裳便对落烟道:“姐姐不曾来过扬州,我带你去辞英巷走走,那儿最多武馆。”
  容舒要去辞英巷自然不是为了看武馆,而是为了见拾义叔。
  前世是舅舅将沈家、容家通敌的罪证送到大理寺的,容舒心里再是信任沈治,也要留个心眼。
  若沈家当真通敌,便是两年后舅舅不自首,她也会大义灭亲。
  若沈家没有通敌,那她更要找出舅舅撒谎的原因。
  是因着旁人逼迫,还是为了替旁人顶罪。
  阿娘始终念着舅舅念着沈家,二十年如一日地在侯府里过自个儿不喜欢的日子。
  舅舅若是有罪,他为何要犯下这样的叛国大罪?这不是沈家人该做的事。
  若是无罪,他递上那份通敌罪证的时候,可有想过阿娘?
  容舒想得明白,她查沈家这些事,不能让沈治知晓,为了瞒住沈家的人,她连阿娘与张妈妈都不说。
  马蹄“嘚嘚”行了小半个时辰。
  辞英巷是扬州府的老街,住在这里的都是老扬州人。
  路家便是世世代代都住在辞英巷的老扬州人。
  辞英巷十户人家里有七家都在衙门里办差,有书吏、书办,也有禁卒、仵作、粮差,扬州府泰半胥吏都在这条街里。
  正所谓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胥吏。
  这些胥吏祖祖辈辈住在扬州,熟知本府风情,与三教九流之人都能打得火热。
  路家便是辞英巷里最受人尊重的“胥吏世家”。
  路拾义与舅舅同岁,比阿娘还要年长四岁。
  容舒与路拾义的交情源于六岁那年,她在上元灯节里走丢,差点儿被人拐子拐走,彼时便是路拾义救了她。
  那会她刚走丢一个时辰,路拾义便领着一群皂吏抄着家伙直接毁了人拐子的窝点。
  窝点里的小孩儿足有二十人,路拾义也不知为何,一眼便认出了她,将她从一众嚎啕大哭的小孩儿里提溜出来,笑道:“你就是沈一珍的闺女?”
  大抵是因着被他救过的缘故,又大抵是因着他说起阿娘时的熟稔,容舒对路拾义的印象很好。
  趁舅舅不注意,总爱往辞英巷跑,听他天南海北地扯话,又新鲜又有趣。
  今儿容舒便提着两坛子酒叩响了路拾义的门房,笑吟吟道:“拾义叔,昭昭来啦。”
  话音甫落,周遭几户人家的当家娘子俱都开了门,探出头来同容舒打招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