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4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三公子尚未娶亲,他才学出众,品行亦佳,又有美姿容令人称道,”荀谌似乎也吃惊极了,并且还挺委屈的,“如何配不上刘使君之女?”
  她转头就走,留下身后这个缺了大德的使节一本正经地深揖道别。
  荀谌并未返回官舍,而是转过头看向了这条街道。
  这里还有些萧条,但考虑到这座城池曾为袁谭屠戮过,现下的恢复速度已经够令人吃惊了,这意味着许多居民都是安全撤离而又安全返回的。
  甚至在渡过黄河后,他所看到的这半个青州,处处都透着这种令他惊异的生机勃勃。
  他真切地知道在袁谭的统治下,平原郡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已经变成了何等凋敝的模样。
  ——饿死在路边的饥民,被迫逃进山林的流寇,以及卖给豪强为奴为婢,从此在案比上再也看不到的幸存者。
  但在这里,他看不到流寇——那是战争过后最容易出现的群体——也看不到垂垂老矣的农人,更看不到路边的饿殍。
  那些农人依旧衣衫褴褛,赤脚在田里劳碌。
  小吏的面色也依旧不怎么好看,甚至其中还有一些是女人,她们也在忙碌地测量田地,偶尔还会大声与人争吵。
  但他们都在努力地活着,而且是干劲十足地活着。
  妇人在忙碌着纺线,小孩子在脚边玩着泥巴,老人在园子里走来走去地喂鸡浇菜。
  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便会躲在树下,喝一碗凉水,然后拍一拍肥肉还没长起来的肚皮,跟人侃几句乡野粗话。
  这与荀谌的想象几乎是南辕北辙的。
  ——但这也许更好。
  陆将军走了。
  好像挺生气的。
  那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放心,再看看。
  有人在墙角处悄悄探出头来,牢牢地盯着官舍门口那位使节。
  直到有冀州而来的随从走了过来,轻声请他进去。
  那位郎君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间,便瞥向了这里。
  缩在墙角处的人一瞬间吓得不能动了。
  不会被发现吧!
  若是被那位郎君会错意,以为咱们将军想要对他不利!闹到陆将军那里,岂不尴尬!
  ……还好,还好。
  这位郎君只是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那张脸看起来似乎还在忍着笑。
  他就那么走进去了,转过身时,似乎袍袖间带起了一股夜风,有暗香浮动。
  “天啊!”一名田豫的亲兵哀叹道,“那位郎君!他连咳嗽的模样都那么俊俏!”
  第322章
  天气越来越暖,路上行人的衣衫也越来越单薄。
  荀谌跟着陆悬鱼一同回到剧城,下榻官舍时,陈群已经换上了夏时的葛衣,急急忙忙地登门拜访。
  这位青年比荀谌小几岁,比荀彧则小了十岁左右,因此陈群虽然十分尊敬荀彧,却与荀谌更加相熟些。
  “友若此为何而来?”
  “若说为公,正为袁刘结好而来,”荀谌笑吟吟地说道,“若说为私,也很想来看一看长文。”
  陈群就更高兴了。
  “待下邳事毕,若是友若不忙回返,正可来学宫见一见天下名士!”
  “听闻孔文举才华过人,体气高妙,”荀谌十分有兴趣地问道,“学宫中可有与之比拟者?”
  “若以文辞华美而论,世间恐难有比者,不过……”
  学宫中的名士,有写诗赋的,也有做经学学问的,还有特别会写各种公文,比如什么表檄碑诵的,更有对时局十分有见底者,善作策论。
  陈群这样滔滔不绝地说,荀谌便微笑着静静听。
  这些名士大部分是外来的,少部分是当初黄巾作乱时,离开青州,四处流散,现在又回来的。
  孔融很喜欢这些人,并且从中挑选有贤名者,推荐给了陆廉,由田豫和陈群来为他们安排职位。
  “谌自平原渡河,一路南下时,曾见案比度田之举,”荀谌有意无意地说道,“这些被举荐上来的文士,定有一番抱负可施展。”
  “自是如此,只是去岁征战,还是有许多小吏流散,”陈群苦笑道,“北海竟任用了许多女吏,惹士庶惊诧不已,好在今岁能议定田地,又追查出许多隐户,可保今岁钱粮无忧了。”
  荀谌又看了陈群一眼。
  他说话坦坦荡荡的,一点也不遮掩,反而更显得北海现下局势稳若磐石。
  ……但怎么可能呢?
  ……大家都出身世家,追索隐田隐户这种事是什么性质的举措,陆廉不知,陈群也不知吗?
  ……对于荀氏这种家大业大,主君倚重,不缺钱货的名门来说也就罢了,对于郡县里普通的豪强而言,这完全是挖坟掘墓般的行为啊!
  大概是荀谌的目光太过诧异,陈群立刻了悟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将军为追索隐田隐户,岁除时曾请北海全郡的豪强来剧城赴宴……”
  荀谌摆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陈群立刻又慌忙地解释了一句,“将军不曾害人性命!她晓之以理,我家主公又动之以情,豪强自然心服。”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我明白了,你家将军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陈群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
  天底下断没有这种道理,只要“讲一讲”就能让整个郡的世家都心甘情愿将自家隐田交上来。
  所以一定是陆廉恩威并施,用了什么雷霆手段,将北海豪族来来回回,如犁地一般犁了数遍,当这些豪族逃又逃不掉,打又打不过,再没什么手段与她抗衡时,自然只能乖乖交上田产家赀。
  他出身颍川荀氏,又身为冀州别驾,出使北海,原本剧城当有许多世家故旧前来拜访。
  ……现在看来,除了陈群与孔融之外,大概不会有人敢上门了。
  ……还真是好手段。
  窗子被支了起来,有柳絮与春风一起飘了进来。
  暖洋洋,毛茸茸,落在了席子上,似还不死心,想要悄悄地翻进杯盏里去。
  陈群连忙将陶杯拿了起来,望一望正注视这一幕的荀谌,忽然就笑了。
  “友若必是在腹诽将军。”
  他这位老友也笑了,“何以见得?”
  “将军与你我出身不同,行事举止也十分随意,友若初见她时,恐怕心中多有臧否,”陈群说道,“但相处久了,自然会察觉到将军天真率直,品行高洁之处,她……”
  ……他讲起来了。
  荀谌眼珠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看。
  这位青年文士在剧城自然也有几个好友,但他性情谨慎端肃,平时少言寡语,并不与人这样絮絮叨叨地闲聊,现下见到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情分不比寻常,自然话就多了起来。
  尽管两人各事其主,陈群在谈及北海政务时,显见有些心机在其中,不能说不防备他。
  ……但在涉及“陆廉”这个人的私事上,陈群确实是没有防备自己的好友,他只是很自然而然地讲出他眼中的陆廉是个什么模样。
  她生活得很朴素,很有自制力,喝不惯他的茶这一点不太好,但别人要是想送她什么金银珠宝之类的女子首饰,她一定也不会收下,这就很不错!
  既有自制力,又有仁义之心,而且还那样勇武!并且私下里还是一个十分率直磊落的人!跟这样的人共事真是太愉快了!
  陈群的滔滔不绝渐渐就转了一个小弯,夹带了一些微妙的私货。
  “我虽在北海,偶尔也会听闻袁本初麾下谋士者众,纵有国士之材,也不免受人攻讦,”他十分真诚地望着面前的好友,“友若之才,十倍于我!若是能来北海……”
  荀谌抿着嘴,笑眯眯地看着他,一直听到陈群终于不装了,他才慢条斯理地从席子上端起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
  “长文既真心待我,我不能不剖肺腑。”他说,“我与纪亭侯相识,远在长文之前。”
  陈群脸上的笑容停滞了。
  “友若如何会与她相识?”
  荀谌的目光又一次悄悄地避开了,脸上也淡淡飞上了一抹绯红。
  “长文是我挚友,我自然是不瞒你的,那还是数载之前,我赶路时遇了流寇,蒙她相救,又留我借宿……”
  陈群愣愣地看着他。
  眼睛里写满了“我不想听下去了”。
  但荀谌还在那里继续情真意切地说。
  “我曾向她求亲……”
  眼前的友若再也不是那个从小结识,温文而又机敏的好友。
  他突然变成了一只怪物。
  还是一只长得漂漂亮亮,穿得也漂漂亮亮,浑身上下散发着香气的怪物。
  陈群悄悄地将手指伸向了草席,掰下了一根草棍儿。
  ……他再也不想挖袁绍的墙角了!请这位来使哪来的回哪去吧!
  在荀谌和陈群进行浓茶风格谈话时,陆悬鱼正对着沙盘发呆。
  她的沙盘做得很细,因此在广陵、庐江、淮南作战的时候,总能给她提供一些思路。
  ……但在青州就不行。
  整个青州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中间被暂时安稳的黄河隔开,所有的城池都近乎孤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