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不,把书还给我。”几何将手一伸,“你追不上那女人更好,省的我心里不爽!”
  ……
  天启四年,京师的夏天来得特别早。几何很快就搬了住所——戴府最北边的一所独院,远离了内宅喧闹。戴龙城跟戴母说了,她这位日本郡主身有怪疾,一到了夏冬暑寒季节,就爱犯病,必须得择静宅而居,寻医诊治。
  几何很满意这新宅的布局,地势高视野好不说,北边紧挨着片废弃的园地,四邻清净,没有闲杂人等走动。很快,戴龙城也给她送来了出行的男装。虽然只是套小厮的服饰,但至少证明他开始践行承诺了,要带她出去寻娘亲了!
  这个夏天,几何过的很惬意。那戴龙城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也不知忙些什么,虽说带她出门寻人的机会不是很多,但一来二去,几何刻意跟北门把门人混了个脸熟。于是,她作为四爷的新跟班,使上点小钱,出入院子也方便起来。
  在戴龙城没空的时候,几何就自行出门,把京师的铁匠铺、铜匠铺、木匠铺逛了个遍。不得不说,京师匠工活计比福建高明了许多,不说天地之别,也是隔海跨山的差距。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几何在旁观摩着,设想着这些精妙工艺若是变成火箭和手铳……心里不自觉地就痒痒了开来。
  “这位官人,可是要打造什么活计?”掌柜的见她在旁流连许久,抬头搭讪了。
  “师傅好手艺。”几何由衷地赞叹起来,天子脚下,能工巧匠就是多,不如干脆……给自己打造个东西玩玩?她堆起笑来,向掌柜比划了遂发手铳的铳管,“不知……这个能做吗?”
  虽然国朝对私人打造兵刃火器很敏感,但对制造的认知还有一定限制,皆认为火铳铳管越长威力越大,所以,在铁匠这关,火铳的铳管都需三段接合,如此显著特征,使得私人无法随意来打造火器。但几何师承其父,自然不局限于此。制手铳她只需用一段,于是她借口说是打造个仿制手铳的小玩具玩玩,求形似罢了。铁匠就信了。
  “没问题,”铁匠很干脆地接活了,说京师怪人多,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头脑一热想打造个什么稀奇玩意,简直太平常了,说吧,什么要求?
  几何心内狂喜,乐不自禁,当下对京师海纳百川的气度又喜爱了一分,她索性挽起袖子,亲自指挥开来。
  与常规焊接制法不同,她这铳管的毛坯是在钢芯上裹以红铁,当第一层铁包裹好以后,在这层铳体上再裹一层——这是她爹发明的绝好方法,比那些常规接合方法出来的铳体更坚固,口径大,威力也大,还少炸膛危险。但就是长度短,跟军营中那些长家伙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玩具。有好师傅好工艺在,几何自然舍得给钱。她知道,制火铳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刮膛铳上。所以,她要求用堕子钢的钻头与挫刀,最少雕磨一个月时间……
  铳管制得后,几何再到铜匠处造扳机,龙头,罩壳,火门盖……剩下的木匠活儿和内中机关配置,就无需旁人插手了,这是遂发手铳的绝密处,她自己完全可以操办。再到药铺慢慢抓了磺硝积攒着,弹药也成了,这自制的遂发手铳,远胜过她爹爹当年做的那个了!
  作者有话要说:  1、许显纯:著名酷吏。河北定兴人。驸马都尉许从诚之孙,略晓文墨,武进士出身,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与武臣田尔耕、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依附魏忠贤,成为五彪之一,代替刘侨,“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锻炼”。据传,此人喜欢收集死人的喉骨……
  2、明代火铳制作方法:主要做法是三段接合式:第一步,制管。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直径约七毫米的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先将做铳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工匠将烧至一定温度的坯料取出,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钢芯和熟铁焊在一起。卷成的铁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这样铳管才结实,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发射。 第二步,焊接。由于三尺以上的长铳是一节节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铳很容易炸镗,工匠们把是否焊接的天衣无缝的铳管当做制铳成败的关键。明代中期,倭寇侵略时明军工匠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将以上方法做出铁管再放炉中烧至白炽,同样准备一根钢芯,粗细同上,长度要长于成铳的长度。然后将已烧至红亮的铁管套在钢芯上,由主匠把铁管接口处大力的敲砸成一体,在打焊铁管同时,辅锤手还要在铁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铜粉,铜有亲和作用,可使焊接口更结实,不至留下断层或虚焊。钢芯也随时要抽出冷却,冷却钢芯同时铁管回炉加热。最后打成的铁管就是铳管的雏型了。几何的做法为双层复合式,铳体与上法有异,它直接在一根一米长的钢芯上裹以红铁,当第一层铁包裹好以后,在这层铳体上再裹一层,使内铳的接合口被外层铳体包裹结实形成复合体。从技术上来看双层复合铳比三段接合铳科学,铳体接合更坚固,虽然这种铳管无法做出很长的鸟铳铳管,但口径可以做的比第一种鸟铳大,因而有限距离内威力也大。只是后期对弹道知识匮乏,认为鸟铳越长威力越大,致使清代鸟铳为了增加长度,铳体都以单筒卷成。由于制做粗糙铳体密闭性差,火药燃烧后的推力被铅子通过铳膛时磨擦殆净,其射程和威力不能与明代鸟铳同日而语。
  ☆、落花流水
  忙碌了一个夏天,几何除了这把遂发手铳,再无收获。京师的传教士很多,流动性也快,戴龙城只认得传教士们的官方聚集地,他俩来问了几次,碰上姓什么的传教士都有,就是没有姓熊的。还有,这些欧逻巴人长的模样都差不多,几何看了一圈,觉得眼也花了,脑袋也迷糊了,她瞧着这些洋人都一个模样!
  “还没有?”又一次勘定无果后,戴龙城有些无奈了。
  “没有……”几何有些黯淡。
  “那先让柱子送你回去吧,我还有点事办。”戴龙城叹了口气,望了望日头。
  若是从前,几何一定会乐不颠儿地答应,然后自己去铁匠铺逍遥,可今天,她摇头了。因为木香一早就跟她说过了,据可靠消息:今天,戴龙城要去见那位五小姐。
  柱子早被木香拿下了。木香见几何对戴龙城的事儿上心,自然是不遗余力地给打探清楚。这五小姐父亲姓顾,名大章。官居礼部郎中,当朝五品。当朝首辅叶向高是其老师,纯粹的东林党人。今天,恰是这五小姐芳辰,戴母让戴龙城送贺礼去。
  “我不回去,”几何坚决不肯,“你上哪儿,我跟着去。要是有大事,我就在外面等。”
  戴龙城叫苦不迭,可费劲浑身力气也劝阻不走她,只得作罢。时辰赶紧,一行人直奔顾府而去,报得门房,戴龙城小心将贺礼送上。
  几何偷偷瞥了一眼,见那贺礼竟是一个黄的发土的碗!“这……”她疑惑了,“你送这个?!”她着实有些想不通,这破碗要金非金,要玉非玉,且颜色难看的要死,送给一如花似玉的官家小姐?
  戴龙城白了她一眼,懒得回话。
  “表小姐,这是顶好的宋瓷,值钱着呢。”柱子在旁小声解释。几何脸一红,觉得自己又没见识了一回……
  不久,顾家门房来引,说五小姐请客人入内谢礼。几何强忍着心里的激动,随戴龙城进了顾府。在顾家后园,畅月水榭旁,几何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五小姐。
  柳叶眉,杏核眼,虽没有之前担忧的倾国倾城色,但其一身紫衣站在满池荷香中,极像是一个误入了人间的仙子。那微微翘起的下巴,低平恬静的眼眸,冰冷傲人的气质,从容貌、眼神和举止中透出的内心深处、骨头缝里的书香气息……硬将旁人推的远远的。几何突然想起了木香说过的话,说这小姐自诩婵娟之中诗文翘楚,自视清高,视他人皆是粪土。想必是因这日子不能退礼,不得不出来见一见来人了。
  “多谢戴公子厚礼了。”那小姐的声音很冷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调子。“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顾家不能失了礼数。紫薇,将回礼送上。”
  丫鬟将礼盒送来,双方客套了几句,那小姐就垂目送客了。
  出了顾府,几何赶紧将怂恿柱子将盒子打开。巧的是,里面竟是一个长相差不多的黄瓷碗!几何看不懂其中光景,见二人一收一纳,彼此心照不宣的样子,内心极度不爽,不仅出口讥讽来,“这下梁鸿接了孟光案,早成了好事啊!”
  戴龙城向内瞥了一眼,却是从鼻孔中哼出了笑音。“什么好事?”他指了指那黄碗,“知道这碗叫什么吗?”
  什么碗?
  几何只知道火药硫磺,哪知道这劳什子古董瓷器。不过既然戴龙城问了,她又仔细瞧了一眼。就是只敞口碗,青中闪黄,碗外壁有几条轮旋痕迹,碗内壁有一道凹弦纹,下用细线刻划着水波花卉状的纹路。
  “……宋瓷呗,”她着实词穷。
  “我送给她的碗,叫风花雪月碗;她送回的这个,叫落花流水碗。”戴龙城面无表情地解释着。
  “哦!”几何豁然开朗,原来那碗内壁的花纹有讲究啊!
  ——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真真是书香门第家的小姐,连拒绝个男人,都透着才气!啧啧啧,几何的脸腮抽搐了半天,也没抽出一句应景的话来。她突然想到了这位顾五小姐和自己的差距——就如同京师匠师于闽中工匠一般云泥有别吧?自己根本就不懂这些高雅东西,在戴龙城心中,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下里巴人吧……
  说真的,几何突然觉得那顾五小姐什么都好,连姓氏都好,顾,顾盼神飞,顾影自怜,一听就是风情万种的样子;不像她,姓郑,郑,正襟危坐,正大光明……哎呦,想想就古板的要死。和这样一个女人抢男人……
  “四哥,你到底……看上顾五小姐什么了?”几何决定再试探一下。“瞧那张脸,冷的和窖冰似的,你娶回家干嘛啊?守着多憋屈的慌啊,就因为他爹是东林党人?跟叶首辅沾的上关系吗?”
  戴龙城怔了一下,旋即有些苦笑。“也不全是,”他难得地耐心了一回,“这顾五小姐嘛,”他微微向几何方向靠近了些,“她浑身上下,至少有个女人的样子。再加上还有家世才气,自然就可以娶回家了。”
  几何脸色一黑,闷声回返。
  回了宅子,几何赶紧将那撕掉的名册给了戴龙城。一是因为二人约定的时限将至,二是因为,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几何听得外界盛传,那九千岁九百岁,就要倒台了……
  这个夏天,阉党的形势是急转直下。先是六月,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琏上疏弹劾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后东林党人群起响应,到了夏末,反魏风潮之烈已出乎朝野上下的意料,甚至阉党中的墙头草,也渐渐加入了弹劾九千岁的阵营……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捂着东厂要的东西就失去意义了。趁着魏厂督还未倒势,她给出那东西,还算是个人情。
  暑气渐消时,有小厮报,三奶奶刘金英造访。几何没什么惊讶的,正如木香所说,国朝虽允许小范围通海,但严禁和日本通商。这刘金英娘家与日本暗通,在不知她真实身份前,自然私下里会待她客气些。丫鬟上了瓜果小食,两人正捡些新奇事儿聊着,就见柱子匆匆进来了。
  “表小姐,您要找的那个传教士有消息了。”柱子冲堂上一拱手,“四爷让我回来跟您说一声,他打听着了,京师会馆里曾有位叫熊三拔的传教士,不过云游去了。有位徐光启大人和他的关系很好,两人一起刊书,一直有联系。可惜,那位徐大人年初遭了弹劾,回老家了。”
  传教士的事几何也不想回避刘金英,“怎就被弹劾了?他老家在哪里?”她急切地追问道。
  “上海县。”柱子笑道,“这徐大人好不识抬举,当初魏监想委任他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可他清高着呢,一听是九千岁的授意,便死活不去。皇上就恼了,让他‘冠带闲住’,回县里待着了。”
  “上海?在哪里?”几何心里焦虑,恨不得马上奔那地儿而去。
  “上海县哦,我知道。”刘金英插话了,“离松江府十五里地,在海边上,有港口,有驻兵。我娘家的织布厂子还有设那儿的呢。”
  “这么远啊,”几何心下一黯,“怎么去啊……”
  “你去那儿干嘛?”刘金英惊异,“一个偏僻乡下,有什么好去的?”
  几何自觉失言,赶紧改口,“我是说,这么远,那传教士怎么去呢?他们也真能闯。”
  “谁说不是,”刘金英掩口笑了,“不过他们传的什么耶稣教,倒是有趣的很,不让男人纳妾呢……”
  这一日晚饭,几何没吃的进东西去。她左思右想,决定去找戴龙城,让他寻个理由,哪怕托辞到应天府寻医问药也好,赶紧送她到上海县寻人去。既然是求人,那就得需要诚意,那半份名册她已经给他了,再拿出什么呢?几何想了想,将那支遂发手铳和配好火药的纸壳弹筒带到了身上。男人嘛,如果知道这家伙的厉害,应该会很喜欢的。
  天色微黯,几何一身男装穿行小路,也不引人注目。戴龙城所居的小院离她处不远,不用一刻钟光景便到了。叩门而入,见那戴龙城正在院中舞剑,手提酒囊,步姿飘移,醉意朦胧。几何唤他不理,索性径直入屋。
  屋内很整洁。几何突然想起自己在紫帽山的“闺房”,不由先惭愧了下。屋子四周遍是书架,真看不出来这戴龙城竟还是个爱书之人。她再往桌上看,案台上摆着一副刚书写完的长条,笔墨尚新。
  “明灯日月举千山,何辨参商几夜还。自是蓬莱沽酒罢,醉生梦死一千年。”
  以几何的学识,只能看懂字面意思,隐隐感觉有些落寞沉闷之意。她见那戴龙城果然警惕地跟了进来,不由笑言,“怎么了,四哥?官就要到手了,还这般伤感?”
  “哼,”戴龙城收剑归鞘,满眼都是鄙夷,“东厂阉狗,邦之蠹也,哪值得我去效力。”
  几何闻言心下一颤,难道那九千岁这就倒台了?那名册没派上用场?“怎么,他们不肯给你功名?”她很是心虚。
  “我怎会和国之蛀虫沆瀣一气!”戴龙城挥手气恼,“我是难过,东林党人不肯接纳我……”他扭开酒囊,复自饮开来。
  几何这才明白过来,这厮是将名册讨好东林党了!“哎,我想请你……”她开始提及话头。
  “功名,他们为何非要纠结于功名啊……”戴龙城自顾痛饮笑叹着。
  “那你去考啊?”几何有些不解,“像你这样爱读书之人,应该走科举之路啊!”
  “呵呵,是啊!”戴龙城拍着案台,不住苦笑,“我也想啊!可我不能去……不能去啊!”他摇晃着醉躺到在竹榻上,又举起酒囊,浇灌开来。
  “哎,四哥,”几何跟了上去,低声唤着,“有个事……”
  “不说也罢!不说也罢!”戴龙城这厢却已醉态甚浓,只手乱摆,话语粘滞。
  “我猜——是因为你那个暗地里的锦衣卫身份吧?上头不让你考。”几何直了身子,干笑。
  熏醉中的戴龙城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有时候,女人太聪明了,不是件好事!”
  “那就是承认我猜对了?”几何咧嘴。
  “女人的自作聪明,更不是件好事。”戴龙城目不斜视,继续流连在美酒当中。
  “嘿嘿,”几何憨厚地乐开了。“四哥……待你成了我相公,再这样教训我吧。”
  “扑……”戴龙城一口酒喷了出去,醉意立即消了大半。
  “别装了,”几何挑了下眉毛,“我找你有正事。”
  几何这一趟出师不利。戴龙城好生嘲笑了她一番,说东林党人此次倒魏必得,不久后徐光启这类直臣就会得到重用,复起回京之日指日可待,根本没必要远赴上海去寻人。日后这脑子除了耍小聪明,也要思考下正经问题。不能见风就是雨,什么都冲动,想当然……
  几何饱听了一顿数落,咬牙切齿地回返了。在戴龙城房内耽搁了一阵,外面天色已黑沉了下来,她只顾咒着戴龙城,疾步低头穿行,却不想走错了道路!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走到了北园的木栏围墙!
  戴府北园是个荒废的园子。几何听木香说过,戴母曾对这里动了心思,想给戴龙城建一个成亲后居住的新宅子。可二奶奶杨裕环说这老辈儿是个坟场,又说阴宅阳宅要分开,终令戴母选了别处。所以,这北园就长年废置了下来,据说偶尔二奶奶娘家到京里进货,暂用这地存放几日。
  几何平素就胆大,在深山中履夜路如平地,更不会惧这暗夜鬼说。她探头张望了一眼,见园子里堆着些砂土,还零散放着一些麻袋。她心里暗暗称奇,这主人怎么不把货堆到一起?和棋子一般零星摆着,好生怪异。
  不过,这些事儿跟她没什么关系,几何掉头,往自己住处走去。可是,此时一阵风起,还偏偏是罕见的北风,使几何突然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哎呀!这味道太熟悉了!她马上就能肯定,硫磺!这里一定有大批的硫磺!
  再看那麻袋的分布,几何马上恍悟了!放置硫磺块,就得如此!不能堆压,且要置砂土左右,不过,这戴府又不是造火药的地方,存这么多硫磺作甚?没听说戴府还经营药材啊……
  几何心头诧异,见四处无人,便偷偷翻了进去。她用手铳挑开一麻袋口,见内中果然是精制硫磺粒,竟还以牛皮纸为衬,可适长途搬运。看来,还是一熟悉硫磺的老手所为。只是,京师非硫磺产地,这么多货,是要转运到哪儿去呢?几何愈加疑惑了。
  “咣当!”北园大门突然传来了铁锁抖动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1、梁鸿接了孟光案:一般都是反用(孟光接了梁鸿案),表示太阳从西边出来一般。本文几何用的是正意,就是水到渠成,两好了。红楼梦里宝玉为了取笑黛玉,故意说了个反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闹简》里写道:[三煞]他人行别样的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孟光接了梁鸿案。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也是反意。ps:这俩人就是举案齐眉那夫妻……颠倒来颠倒去的,无非就是男女变了位置。
  2、落花流水碗:敞口,弧腹,圈足。胎灰色,较显厚重。通体施青釉,青中闪黄,这是耀州窑青瓷的特点。碗外壁见有几条轮旋痕迹,碗内壁在一道凹弦纹下用细线刻划花纹,在四周的水波纹中间刻划出一朵花卉纹,具有后世所称的“落花流水”意蕴。水波纹用竹篦划出,挥洒自如,线条流畅,而中心的花卉纹带有枝蔓,活泼生动,这种纹饰也是耀州窑瓷器中的一种样式。
  3、天启四年,曾拟委任徐光启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的官职,但徐光启不肯就任,引起阉党不满,被劾,皇帝命他“冠带闲住”,于是他回到上海县居住。
  4、上海县vs乡下:这个名称如今看起来真搞笑,呵呵。明末南京苏州宁波啊都是大城市,大城市出生的刘金英自然称呼上海县为乡下……
  5、“明灯日月举千山……”一诗,感谢未成年滴月影小才女提供。
  ☆、北狄无黄
  糟!来人了!几何心下一惧,赶紧缩到了麻袋身后。
  远远地,过来了三人两灯。
  几何仔细一望,中间那人,竟是戴府的当家二奶奶杨裕环!她左边是连翘,右边是一个婆子,几何眯眼细瞧,好像是掌管府上香粉的范婆子。这三人左顾右盼前行,范婆子小跑去开了后门。
  有事,她们一定有见不得的事!几何有些懊恼,自己好奇心生的真不是时候,搅合到人家的秘密中来了!这下还不知何时能抽身,她紧紧蜷缩了身子。
  几声猫叫后,自后门闪进几个男人的声影,皆黑袍黑帽,扮相神秘。
  这么多人?那一定就不是什么偷男人的行径了,几何在心里揣摩着,那怪了,杨裕环一深宅大院里的当家少奶奶,还能做什么呢?
  黑衣人入园后井然分列两边,中间立一男子,貌似为当中首领。见了杨裕环,他慢慢将帽子摘下——几何这才发现,他们的帽子竟是和披风连在一起!这怪异的服饰……还有,这男人的头上——竟梳着一条金钱鼠尾一般的辫子!
  异国人!金人!几何瞪大了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