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第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2章 卖油
  余敏完全不知道张兰芳心里的纠结。
  这顿饭,其实她已经想好了请张兰芳吃,就当是答谢她这段时间对自己的照顾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余敏的人生信条,同时,还有一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双板桥公社。
  卫生所前,余敏和张兰芳一人一边,将刘翠翠扶了进去。
  经过余敏刻意的交好,刘翠翠已经把她当成好朋友了,临走前,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道:“敏敏,说好了,以后常联系。”
  余敏认真点头:“嗯,放心,我很快就来找你玩儿。”
  同时,她心里已经在期待下一次假期,这样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大队长打报告,去蛟龙塘见外公和小姨了。
  分别之后。
  余敏说什么也要让张兰芳坐上牛车。
  因为喜悦和希望,她一路哼着歌走到了县城。
  几人下了车。
  柏爱国嘱咐道:“好了,我们去粮站了,下午三点,咱们在城门口集合。”
  10人站在一起。
  刘凤看向周浩宇:“我想先去供销社,你呢?”
  “我和你一起吧。”
  2人点头,其他4人跟随,一会儿6个人都走了。
  只剩下余敏、张兰芳、陈智斌和章烨4个人。
  余敏看向张兰芳:“兰芳,我要先去邮局一趟,就不陪你去供销社了,你先去,待会儿我来找你。”
  她要寄东西,不方便让张兰芳跟着,于是用了一个话语暗示。
  张兰芳果然顺着她的话点头:“行。”
  章烨一言不发的离开。
  余敏向张兰芳问了方向,也出发了。
  最后,张兰芳和陈智斌大眼对小眼。
  陈智斌:“我也去供销社,咱们一块儿?”
  张兰芳:“……好。”
  ……
  走了一会儿,左右看不见熟人,余敏赶忙溜进一个巷子,出来时,背篓已经满满当当,还用了一块蓝色的麻木盖着。
  邮局全称江华县邮电局。
  它可以寄包裹、打长途,发电报,寄挂号信,汇款等等。柜台上,她向办事员说了自己要寄信和寄包裹,他们便让余敏把东西都拿出来,两个员工打包,一个员工坐在后面拿着算盘敲打。
  信是提前写好的,余敏带了邮票,直接贴上便是,这就不需要再单独给邮费了。
  寄包裹则是单独收费。
  两个都是外省,大舅和韩叔叔所在的地址,分别花了5毛8分钱和6毛5分钱。
  不算便宜了。
  但是,邮电局寄包裹都是走火车运输,本来也是要耗费资源。
  大舅和大表哥在湖北建平农场,吃穿都困难,寄给他们的包裹里,余敏放了20斤白面、2斤大白兔奶糖、5斤红糖和腊肉香肠各1斤。
  韩叔叔在京城,不缺一般的吃喝。于是,她准备了2罐小孩儿喝的奶粉、20斤大米、腊肉香肠各1斤、5斤菜籽油和腊肉香肠各1斤。两个小的身子不好,奶粉和米油都可以补充营养。
  当然,那些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包装她都全部撕了磨掉了。
  她知道这样会让他们质疑自己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
  但是,她有能力,还能藏着掖着不让家人们过好日子吗?要真如此,那想必老天爷都看不过去,要收回这个奇遇了!
  ……
  从邮局离开,10点半了。
  待会儿还要去一趟供销社,余敏手里有钱,但是没有票。
  她想了想,准备卖点儿东西。
  卖什么呢?
  她看着空了一大半的空间,最后把眼神落在了剩下的5斤菜籽油上面。
  就它了。
  绝对不担心卖不出去。
  这个时候,就他渣爹这个级别,一年也就10斤油票的供应罢了。金华县的普通工人家庭,平均一个人一年最多只有2两油。
  所以说,大家都喜欢肥肉。
  不仅可以解馋,而且还可以炼猪油。
  这个时候不允许私人买卖。
  但是,谁都知道,这不可能的杜绝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她那个渣爹,每年还有很多所谓的乡下“亲戚”来家里玩儿,给他带点儿家里的土特产呢。
  因此,她轻车熟路的就在路上锁定了一个大妈。
  “这位婶子。”
  余胜男,今年45岁,丈夫是江华县酿酒厂购销主任陈江,夫妻二人只有一个独子,去年才娶了媳妇儿,上个月怀孕了,陈家五代单传,这可把他们一家高兴坏了,可媳妇儿吃啥吐啥,只吃得下一些青菜叶子,人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去。
  这可把一家子给急坏了,这不吃油荤怎么行?
  用了各种法子,发现菜里放素油,她能吃得下。
  可家里一年也才4斤油票,半个月就用完了,眼看儿媳妇儿又难受得不行,她只能出门想办法。
  这不,才从黑市出来,也没有看到卖油的。
  她正愁眉苦脸。
  突然,身后传来喊声。
  她转头,是一个陌生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穿着干净得体。
  顿时,她心里的不耐烦少了大半,温声道:“你有什么事儿吗?”
  余敏上前拉着她走到了一个角落,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婶子,我手里有好东西,你要不要看看?”
  原来是私贩。
  她忍不住惊奇的看了余敏一眼:长得这么斯斯文文的,看着不像是干这种事儿的呀?
  余敏见她不说话,歉意一笑:“打扰了。”
  说完,她准备走了。
  余胜男叫住她:“等等,给我看看东西呗。”
  她起了几分兴致。
  闻言,余敏停下脚步,对她点了点头:“好。”
  接着,她掀开背篓的蓝布。
  “新鲜的菜籽油,婶子要来点儿不?”
  余胜蓝又惊又喜。
  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多少钱,我都买了。”
  余敏惊讶于她的豪爽,也挺高兴,给自己省事儿了。
  “不要钱,只收票。粮票、糖票、肉票优先,工业票也可以拿出来看看。”
  只要票?
  余胜男有些拿不准了,直接掏出口袋里所有的票:“你看看,里面能不能选出来。”
  余敏也不客气。
  认真看了看,最后她选了10张粮票:两张苏省的粮票,都是二两的,今天中午下馆子可以用得上;然后是8张全国通用粮票,都是半斤的。
  大米一毛钱一斤,粮票和钱对应,这些粮票算4.4毛钱。
  糖票有半斤,算作1.2块钱。
  菜籽油1块2钱一斤,加上油票,5斤油值12块钱。
  她又看到了布票、棉花票、针线票、火柴票……通通拿走了,最后拿了一个搪瓷盅票,加起来也差不多了。
  她把剩下的还回去:“就这些吧。我这里5斤油,拿你这些票应该是差不多价格的。”说着,把油壶给她:“你可以检查一下。”
  余胜男没多看票直接揣回口袋里,直勾勾地看着油壶:“没问题。”
  余敏点头:“那我就先走了。”
  余胜男叫住她:“哎,姑娘,我下次还想买油,你哪里还有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