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第3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余敏有些抓马。
  我这么少?人家愿意买不哟!
  踌躇一番,她凑近收货的人,喊住一个中年男子,试探着问道:“我卖海鲜,你们收不?”
  闻言,男子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身旁,还有几个男子和一个年轻女子。
  “这还挺稀罕!”
  “小姑娘,你卖啥?拿出来给我们哥几个看看呗。”
  “就是,好东西肯定买。”
  女子没说话,但是也停住,好奇地看了过来。
  女子叫钱玥,刚大学毕业,读的会计学,原本打算出来找工作,可老爸生病住院了,老妈要照顾他,家里的海鲜店没人照看,她只能暂时继承家业。
  这年头生意不好做。
  附近的海鲜店老板看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合起伙儿欺负她,让她收不到好货。
  没办法。
  她只能每天凌晨到码头来。
  余敏当即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朝着他们扬了扬。
  几人顿时面露惊喜。
  “哎呦,好大的青蟹,一个怕是有一两斤重了吧?”
  “还是野生的。”
  “小姑娘,你运气挺好啊。”
  “什么运气,你没看到这十几只都是大青蟹,你给我这么运气好一个来看看?”
  “啧,你们都要青蟹,那不许和我抢大鲍鱼。”
  几人一拥而上,对着背篓里的青蟹和鲍鱼评头论足。
  钱玥挤了一个位置。
  她心里有些激动:一个多月了,她终于找到好货了。
  下一刻,灯光中一个浑身金黄的螃蟹映入她的眼帘。
  这是?
  她瞳孔猛缩。
  下意识,她将螃蟹紧紧握在手里,用身子和手机挡住不让其他人发现。
  然后,她眼神坚定的看向余敏,出了一个天价:“小姑娘,卖给我吧,我出青蟹300块钱一斤,鲍鱼200一斤,全部包了。”
  300?
  200?
  余敏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王爷爷和刘奶奶说了,批发市场更能卖上价,可也没说这么夸张啊!
  鲍鱼还好。
  这青蟹,足足涨了三倍呀。
  不仅是余敏。
  其他批发商也呆了。
  回过神来,脸色都不太好,心里纷纷暗骂:真是年轻了,会不会做生意?
  这青蟹是极品,可300块收购,能有多少利润?
  见余敏不说话,钱玥心里着急,忍不住看向其他人:“各位有要出价的吗?”
  众人两两对视。
  最后,三三两两散开。
  只剩下钱玥了。
  她心里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向余敏:“我的店铺就在前面,要不咱们去我店里谈?”
  余敏点头:“好。”
  进展十分顺利。
  螃蟹总共15只,加起来22斤重。
  鲍鱼30个,总共28斤重。
  总共12200元。
  在名为计算器的东西上看到这串数字,余敏的心脏没有出息的砰砰直跳。
  天呐!
  我居然成了万元户。
  还没完。
  在她惊讶的目光下,钱玥举起手里的黄油蟹,一脸真诚道:“这只顶级头手黄油蟹,是我这辈子见到过最大最漂亮的,我出2000块钱一只,你看可以吗?”
  2千?
  乖乖呀!
  这黄色的青蟹这么值钱嘛!
  这可是意外之财呀。
  余敏忙点头:“没问题。”
  “那好,总共14400,我怎么给你?”
  “直接转我微信吧。”
  “好。”
  【微信到账14400元。】
  悦耳的提示音响起。
  余敏眼睛弯成了月牙。
  生意做完,她打算出去遛一遛,之后打道回府,再睡一个小时的回笼觉。
  “你好,我叫钱玥,咱们加个微信吧?以后你要是还有这么好的货,直接找我,我都收了。”
  钱玥叫住她,一脸热情:“放心,一定不会让你吃亏。”
  余敏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没问题呀,我叫余敏。”
  从钱玥和自己主动提出黄油蟹的事情,余敏就对她的印象很好。
  反正都是要卖,能找个熟客最好呀。
  而且,人出手又这么大方。
  最重要的是,不担心钱玥不能把货全部吃下去。
  这可谓是双赢。
  两方交换了微信和电话都很高兴。
  ……
  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余敏回去的路上心情甚美,当然,最重要的是她成了万元户啦!
  回到1969,她看了眼时间,才4点半。
  脱了衣服上床,她躺在床上久久睡不着,不时傻笑两声。
  第二天。
  上工的时候,张兰芳挽着她抱怨:“你昨天晚上听到笑声没有?”
  余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啊?!”
  “就昨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听到几声笑声,嘿嘿嘿,我一个激灵,听了一会儿又没了。我这好不容易又要睡过去,突然又听到嘿嘿嘿的笑声,把我魂儿都吓没了。”
  说到这里,她左右看了看,在她耳边窃窃私语:“你说,会不会是……有什么脏东西?”
  余敏哭笑不得。
  “你想多了,要真是有什么东西,咱们还能安安稳稳的活到第二天?”
  那是我本人,是人是鬼我还不清楚。
  张兰芳干笑:“哈哈,也是。”
  接着,她不解的呢喃:“难道,昨天是什么动物的叫声比较像笑声,我给听茬了?”
  余敏:“……”
  越说越离谱了。
  她转移话题:“好了,别纠结了,咱们都到了,赶紧找小队长,晚了就没轻松的活儿了。”
  闻言,张兰芳立马将它抛在脑后。
  别的先不管,上工的事情最重要,一定得分配个轻松又工分高的活儿。
  今天,不是割猪草,也不是拔杂草,而是去大队部那边和其他三个队伍的队员一起修补渔网。
  张兰芳有经验,领了任务路上便对她说:“这修渔网我干过,可难了,但是挺好玩儿的。”
  余敏也很给面子,一脸感兴趣:“是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