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老问道:“是四笔的正字,还是五笔正字的?”
  于老师和旁边的几位鉴定师,分别拿起了一枚钱币观看。
  沈瑜说道:“四笔正字、五笔正字都有,也有大字连元和俯正,还有铁钱。”
  “什么?连大字连元和俯正都有?
  “这种版本连博物馆都很少呀。”听到沈瑜的话,几位专家都站起来。
  唐老对彭经理说:“去拿一个大的托盘过来。”
  很快,工作人员拿来的托盘,
  专擅杂项的鉴定师姓陈,他开始一枚一枚的分拣钱币。
  沈瑜说道:“那几个罕见的古钱币,我单独用布包着。其他的都是四笔的。”
  他和几位专家一起,将钱币在托盘排开。
  陈老师将四笔正字的正隆元宝摆在一起,又把五笔正隆元宝摆好。
  他拿起了一枚古币反复端详,这是一枚元字为大字行书的正隆元宝。
  陈老师忍不住赞叹:“这种版本,我只在图册上见过一次,没想到,今天有幸能亲眼得见,这枚保存的更好。”
  沈瑜心想,还有一枚更好的,我自己收藏了。
  几个专家依次拿起珍稀版本的古币观赏。
  陈老师又拿着一枚俯正说道:“这枚也是罕见的版本。”
  唐老问道:“小伙子,你一共买了多少枚?”
  沈瑜说:“我已经数了一遍。大大字连元一共四枚,其中细郭版一枚和广郭遒劲版三枚,两枚俯正,两枚铁钱,五笔正字有六枚,其他的都是四笔正字。”
  一位专家拿起铁钱,对陈老师说:“老陈,这枚就是铁钱吧?”
  陈老师接过铁钱,点了点头。
  沈瑜说:“我拿到这这枚钱币的时候,一开始以为是假的,但是后来看其铸造与铁锈痕迹,再试过重量,猜测可能是后来私铸的钱币。”
  陈老师说道:“你的判断很准确。大多数时候,私铸的钱币比不上原版,但是,从古玩与收藏的角度来看,也算是一个补充版本。
  不错,这正隆元宝的版本很难凑齐,没想到,你几乎把知道的版本儿全都凑齐了。”
  沈瑜说:“也许也是侥幸。”
  杨老师说:“哪有那么多侥幸,有的人用心去找,都未必能找得到。”
  陈老师看完古钱币,对沈瑜问道:“你去收东西,有没有收到别的钱币,怎么不一起拿出来?”
  沈瑜说:“还有两枚已经锈的不成样子,无法辨认了。”
  陈老师说道:“那也不妨拿出来看看。”
  沈瑜就把两枚已经损坏的钱币拿了出来。
  陈老师看过摇了摇头,“这钱币确实已经坏了,即使是真的,没有价值了。”
  几个专家欣赏过钱币之后,彭经理过来询问:“陈老师,起拍价,您看怎么定啊?”
  几位鉴定师与拍卖定价师,商议决定,普通四笔正隆元宝,一共有四十三枚,按一枚一百元的价格,是四千元的起拍价。
  另外,还有十四枚少见的古币。这几枚照一枚两千元计算,那就是两万八千元。
  考虑到这是比较齐全的正隆元宝,所以,专家决定吧,起拍价定在四万元。
  于老师还建议,把两枚损坏的钱币也放进去,这样更全面真实。
  杨老问沈瑜:“小伙子,还没有别的东西了?”
  沈瑜摇头:“没了,就这些。”
  几位专家已经熟悉了沈瑜的习惯。
  听到这里,王问也松了一口气。这小伙子在自己眼皮底下捡漏,让他感觉脸红。看到他收的东西种类比较杂,总算心里有了些平衡。年轻人还不算太逆天。
  沈承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大脑中轰鸣作响。
  昨日里,沈瑜已经钱币的价钱告诉他。他还埋怨沈瑜,如果这批东西是假的,那么,这笔钱可就打了水漂。如今,听到起拍价格比购买价居然翻了几倍,顿时不知该如何评价。心中被惊喜的情绪充满,已经把忐忑的情绪扔到了九霄云外。
  直到沈瑜拉了他一把,“爸,咱们去办手续吧。”
  沈承这才反应过来,跟着彭经理签了合同,做了公证,把东西送入保险库。
  两人走出了银海大厦。
  沈承向沈瑜询问:“小瑜,你有没有算过,你送来的这些东西一共能卖多少钱?”
  沈瑜说:“现在都是起拍价,最终什么价格还不知道。”他一笔一笔的算给父亲听。
  “钱币大概是五万元,玉羊起拍价是两万。笔舔起拍价八千,青瓷镇纸起拍价是一万五千。希望最后能卖个二十万左右。”
  沈承说道:“如果真的卖二十万。那差不多,就是我和你妈十年的工资呀!”
  沈瑜说道:“放心吧,我会挣更多的钱。爸,跟您商量个事,等我挣了钱,咱们就买个新房,怎么样?”
  第16章 大家都看走眼了
  滨海文物商店,客人进进出出。
  何年坐在休息椅上,端着一杯茶慢慢品尝。前两天在拍卖行丢了面子,也不知怎么搞的,消息散播的很快,他好容易才把这事儿平息下来。
  店里的店员和鉴定师似乎看出他心情不好,平日里喜欢献殷勤的几个人,也不敢轻易的往上凑。
  可是这种做法,反倒让何年心里更不舒服。这帮家伙是看我倒霉出事儿了,就想跟我撇清关系是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