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人在剧院附近找了烧烤摊,坐下之后。
  汪小媛问起了沈瑜的年龄,然后对胡云霞开玩笑:“他究竟是你朋友还是你男朋友啊?”
  胡云霞说:“别乱讲,我们就是朋友。”
  汪小媛看着沈瑜说:“你听听,就这么放过她?”
  沈瑜说:“我们认识没多久,真是朋友。”
  王小媛说:“说这类话的,一般后来都出事儿了。”
  老板陆续端来烤鱿鱼,烤串儿。烤土豆,油酥火烧等等。汪小媛性格爽利,唱了半天也累了,两个女孩吃的特别香。
  沈瑜喝了一杯冰镇酸梅汤,吃了几个串,与胡、汪两个女孩开着玩笑,玩到十点半,又将对方送回家。
  他听着两个女孩儿嘻嘻哈哈的上楼,这才转身回家。
  到了自家楼下发现,已经将近11点了。抬头看看自己家的窗户,灯已经关闭,整栋楼只剩下楼梯间还有灯光。
  沈瑜用钥匙悄悄打开门,走进屋,把门轻轻的掩上,又试了试。
  “回来了?”
  沈瑜被突兀的声音吓了一跳。
  吧嗒一声,吊灯被打开。
  他回过神来,走了两步,看着爸妈正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爸、妈?”
  沈瑜打量父母穿的衣服与疲惫面容,估计是一直没睡,专等自己急忙说。
  “爸、妈,我今天回来晚了,与朋友玩儿的时间有点儿长。”
  沈承挥了挥手,示意沈瑜进来坐下。
  朱丽霞已经忍不住了,急切的问:“和谁一块玩,都去干了什么?”
  沈瑜把事情说了一遍。
  朱丽霞问道:“就这么简单?”然后追问:“这个女孩儿是干什么的?你们是不是处朋友了,处到哪一步了?”
  沈瑜听到父母想到这方面儿去了,急忙解释说:“我和这女孩儿刚认识没几天,只是普通朋友。买文物时候认识的,肯定不是处朋友。”
  他见父母还有追问,急忙岔开话题:“爸妈,有件事儿,今天还没来得及跟您二位说。”
  朱丽霞怎肯答应,急忙说:“你别想岔开话题。我们还没问完呢。”
  沈瑜说:“我说的可是大事儿,我今天又挣钱了,咱们明天去买房子吧。我都看好地方了,您二位给参谋参谋。”
  这话题一扔出来,果然迅速转移了爸妈的注意力。
  “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挣的钱呀?”
  沈瑜把今天买了紫砂壶,捡漏的事儿说了一遍。
  中间的过程被沈瑜故意说的曲折惊险,果然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
  二人既担心有欢喜。欢喜的听说儿子又挣了一笔钱,还决定去买房。担忧的是,儿子做的事情有些风险。
  待到沈瑜说罢,沈承还是嘱咐儿子多些小心。
  二人被消息惊的没了困意,立刻开着帮着参谋起来。
  朱丽霞说:“你是不是先考虑几天再看看?”
  沈承:“不要着急,咱们滨海的房价已经挺高的了。”
  沈瑜说:“您别看现在房价高,以后恐怕更高。”
  沈承反驳:“不可能,靠海的区域,已经一万多了。咱们这个区也五六千,还有的地方七八千,不会再高了。”
  沈瑜心想:“您是没见到之后的12年,16年和19年的房价。”
  他说:“现在买了,应该还可以保值,不至于让钱在银行里贬值。”
  沈承夫妇见儿子铁了心要买房,问道:“你看好哪个地方的房子?”
  沈瑜说了几个选择,父母开始商量起来,一直说的真的困了,这才准备睡觉。
  等到沈瑜回了屋,朱丽霞才想起来,“这小子,又让他把话题岔开了。”
  沈承说:“太晚了,明天再说吧。明天还要去看房。”
  沈瑜依靠在凉席上,终于松了一口气。
  第47章 初次掌眼
  沈瑜与爸妈早早的出门,打车来到了山海名园小区。
  这个小区属于老市中心与新市中心的交界区,靠近海岸线。小区南面有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主干道的南面就是海岸线。
  滨海这座城市的中心城区。都是沿着海岸线展开。本地人认同这种观念,来落户的人,也逐渐认同这个观点。
  滨海的房价会随着离海岸线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近的越高,距离远的越低。
  当然,这个近不能太近。临海而居,讲究看海但不靠海。
  通常情况下,沿着海岸线的主干道,路南是海岸线,这里是不准建房屋的。即使偶尔有这样的房屋,也不适宜居住,因为紧邻海岸,冬天和夏天太潮湿。
  海岸线主干道北面的房屋最好,能看到海,离海也近,却相对没那么潮湿。
  由于历史悠久,所以山海名园周边的设施配套非常丰富。沈瑜记得,后世这里的房价均价达到了四万~六万一平米。山海名园小区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差不多就要六百万~八百万之间,属于人们常说的那种学区房。
  沈瑜记得,后世自己几次换房,每次浏览这里房子,他都望而却步。
  重生后,当自己的账户有了三百万之后,他已经忍不住,想要在这里购置自己的房产。
  他已经打听过,现在这个小区刚刚开盘不久,均价在一万两千左右。
  三个人走近小区,发觉小区的绿化与设施很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