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瑜听着对方涛涛不绝的诉说这件藏品的重要性,开始还觉得增长了见闻,慢慢的又觉得这人是在表扬他自己的眼力。
  他心想,今天也算是多学了点说辞,以后就这么去忽悠西方藏家。
  交流结束,双方宾主尽欢,互留联系方式。
  他悄悄地向于老师询问:“于老师,按规矩,中间人的费用应该怎么给?”
  于老师摆了摆手:“这次万利拍卖行给费用。布朗家族这些家族很有实力,原本不会来参加这次的拍卖的。有了你的帮助,他们三家这次也派人参加接下来的拍卖会,所以这事儿你就不用管了。”
  送走了买家之后,于老师对沈瑜说:“小沈,你也参加到这个圈子里来了。有些事情啊,也可以悄悄告诉你。古玩这一行,有的人是从市场上捡漏,有的仁是从拍卖后会上购买,还有一些古玩商喜欢私下里的串货。有人专门跑到民间曲收购,再拿到熟悉的商贾那里。还有一些就是私下里的交流会,你想不想参加这样的交流会?”
  沈瑜说:“我当然想了,只是没人介绍我去。”
  于老师说:“不急。已经有人给我消息了,两天后就有一场交流,你准备准备,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第69章 突破六百万
  离开东海大酒店的时候,沈瑜再次查看了短信提醒。
  两件西洋古董,卖了五百多万,去掉税款之后,他的账户余额突破到了六百万。
  沈瑜坐在石阶上沉默不语,看着短信,心情起伏跌宕。这是后世的自己绝对不可能赚到的一笔钱。
  重生不到一个月,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只要不去花天酒地,这笔钱足够给父母养老了。
  起身离开东海饭店,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工艺美术商店。
  自己曾经说过,要给爸妈买礼物。如今赚了钱,当然要好好的消费一把。
  最近几年,工艺美术商店的客流越来越少,再也没有自己小时候人来人往的场面,四层的营业厅,服务员比客人还多。
  沈瑜跑到卖紫砂壶的楼层,买了一把紫泥的仿古壶,又选了一把朱泥犁皮的香瓜壶,这是给父亲的礼物。
  这两把壶的作者名气不大,泥料还是有保证的,造型也很规整,这种新壶适合日常使用。两把壶一共花了一万元。
  然后跑到首饰珠宝区域,给老妈挑了一只翡翠镯子。
  由于好的天然翡翠,很难完全配成对。选了良久,挑了一只带翠有少许飘花的镯子。
  然后,就是犒劳自己的东西。
  由于印章石料的区域和首饰区在同一楼层,就先在这里挑选。
  上一世,他学习篆刻之后买过不少章料,从15年开始,市场上出现很多来自国外的印章石料,传统的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的精品越来越少。
  工艺美术商店这里摆放的几块田黄印章太小,只有拇指肚大小,价格太贵;另有几块鸡血石,血色不够大,也不够鲜亮,价格居然超过十万?
  沈瑜当然没有买。
  他走了一圈,看到展示柜里有几块大的芙蓉石章料。
  他很喜欢寿山芙蓉石,上一世能买到的都是小料,多半还有绺裂。如今看到好的芙蓉石,就有点挪不开眼睛了。
  其中有一块白芙蓉石,已经达到了4厘米长宽,印钮雕刻的是螭龙纹饰——买了。
  三厘米长宽,高度达到八厘米的红芙蓉石章——买了。
  再看青田石。灯光冻不可能有,但是,品质好的封门青还有两三块。
  青田石如谦谦君子般的色泽,曾经无数次让沈瑜眼馋不已。
  如今碰到了,价格也合适,当然是——买。
  沈瑜让服务员从展示柜把章料取出来,准备等会一起付款。
  他还在合计,以后要找机会,青田、寿山这些原产地走一走,或许能找到品质更好的石料。
  服务员看到沈瑜没看价钱,毫不在意的连着要了几块印章,有点担心他付不起钱,于是不动声色的在旁提醒:“先生,您买的都是贵重印章料,每一块章料最好配上合适的锦盒,避免磕碰,这种印章也要注意保养。所以,您是不是先给每个印章,挑选合适的印章盒?”
  服务生挺有礼貌,想要告诉沈瑜,东西的价钱已经不低了,您最好清点一下,但说的很隐晦。
  沈瑜笑了笑说:“放心,等会儿买齐了,一起结账。”
  他一连挑了十几方好的章料,结过账,又跑到笔墨纸砚区。
  自己曾经眼馋,却舍不得买的好的传统的颜色,每样买了一大包。这里指的是天然石色(石青、石绿雌黄等)和植物色(藤黄、花青、洋红等)
  买了颜色又去买纸。
  自选柜台的好宣纸,只有红星一个品牌。
  沈瑜向对这里的服务员询问:“您好,这红星的宣纸。除了特皮之外,黄料、特净(材料),棉料重单(厚度),玉版煮捶(二次加工方式)龟纹、罗纹(宣纸的帘纹)这些种类的纸有没有?”
  沈瑜这一连串的名词,说的服务员愣了一下。
  她神色有点古怪,然后摇了摇头:“四尺的特皮和净皮已经很贵了。我们这儿基本卖不动。至于您说那些种类,店里已经很久没进过货了。”
  沈瑜说:“六尺,八尺、丈二的红星特皮,我各买一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