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瑜:“麻烦您给约个时间。”
  于老师直接拿出手机,拨通卖家号码,跟对方说了几句之后,用手捂住话筒,对沈瑜说道:“卖家今天下午在家里,你有时间?”
  沈瑜点头:“可以。”
  于老师跟对方回话,约定了下午3点见面。
  沈瑜看了看手机,“您怎么约了下午3点?”
  于老师说:“因为距离远。”
  他叹了一口气:“老朋友不在了,我不该说三道四。他为了收藏,日子过的挺紧张,偏偏孩子们也不出息,忙于工作,也顾不得照顾他。到了晚年,只有古玩为伴。”
  两位老师由这件事引发一些感想,说了好些典故,才从茶馆离开。徐老师回博物馆,联系两位画家。
  沈瑜让画廊派车,送自己和于老师去见卖家。
  卖家的住处距离市中心很远。途中,于老师简单说了卖家的情况。他的老朋友姓章,有一儿一女,现在的卖家,就是他的老友的儿子。
  到了卖家的住处,沈瑜让司机在楼下等候,自己跟着于老师来到了居民楼的四楼。
  于老师按动门铃,门内有脚步声,然后,防盗门上的小门打开,里面的人向外看了一眼,看到了于老师,急忙招呼:“于叔叔,您到了,快请进。”
  门打开,一个男子热情的请两人进门。
  于老师给二人做了介绍。
  迎接他们的就是卖家,两鬓已经发白,估摸着有50岁了。
  沈瑜说道:“章先生,您好。”
  卖家热情的和沈瑜握手,请他们坐下,然后开始泡茶。他笑着说:“我住的比较远,辛苦二位了。”
  第918章 供石与供桌,青花轴头罐
  于老师问了卖家章先生最近的生活情况。
  章先生给沈瑜和于老师倒茶,说起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沈瑜注意到,这房子是三室一厅,客厅不大,和一间南向卧室相通,还有一个北向的卧室和储藏室。
  于老师说了几句家常话,就说道:“小章,我这位朋友虽然年轻,但是搞收藏还是很有心得,我们馆里还有他捐赠的东西。你不是要卖供石吗?让小沈看一看。”
  “好,你二位跟我来。”章先生打开储藏室的门。
  沈瑜跟着二人进入,看到这里空间不大,左边靠墙摆着一个木制的简易多宝格架,大部分空间都已空置。紧挨木架子有一个小的供桌,桌上摆着一块太湖石。
  章先生示意沈瑜可以仔细查看。
  沈瑜走近供桌,观察良久。
  这是一块太湖赏石,石质材料清淡素朴,充分可见石质纹理脉络。色泽淡白有浅灰纹络隐约布于其上,为其增色不少。其造型怪异有趣,无人工之雕琢。其姿态曲折多变,极具观赏美感。通灵剔透的石质本身,其色泽白石为底,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
  章先生解释道:“这件太湖供石山子作者——尺寸高42cm;宽37cm。”
  沈瑜觉得这件赏石很美,置于室内或庭院皆可。但是,没有把握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赏石,也不知道价值如何。
  借着观察的时候,悄悄点开游戏地图查看。
  从地图上来看,自己眼前的东西在地图上显示为明亮的蓝点,也就是说有潜在价值。
  另外,他看不懂赏石,但是却能看明白,赏石下面的底座以及摆赏石的供桌,都是紫檀制作,从木器的年代来看,应该接近于明末清初。
  沈瑜对卖家章先生问道:“供石是什么时期的?”
  章先生说道:“我父亲交代过,这太湖石加底座和供桌都是明清时期的,但具体的时间,还要再研究。毕竟不像瓷器有款那么明确。”
  沈瑜看向于老师,问道:“于老师,您看怎么样?”
  于老师说道:“我说过,我不太懂供石,但是我相信我的朋友。”
  沈瑜说:“我也信得过您。”他看下卖家:“这套供石的价格是什么?”
  章先生说:“30万。”
  沈瑜觉得,比自己估算的价格低,反问道:“您为什么不送拍卖会?或者,魔都这里的收藏家也不少。”
  章先生直接说道:“不瞒您说,他们给的价钱太低,您是于老师介绍的朋友。你就别再跟我讲价了,你也看到我家这情况。”
  沈瑜说道:“既然是于老师介绍的,那我也不还价,就按你说的价格来。”
  “好,您看咱们怎么交易?”章先生非常高兴。
  沈瑜说:“这样吧,我给你转账,收到之后,我找人把这套供石搬走。”
  他准备给司机打电话,让他上来帮忙。
  章先生说:“不用那么麻烦,我一个人就搬了。”
  沈瑜问道:“赏石加供桌很沉,而且不保险。”
  章先生问道:“您还要买供桌?”
  沈瑜愣了片刻,闹了半天,不包括供桌?
  章先生立刻说道:“我卖的是太湖石,包含底座,可不包括这桌子。这小供桌是紫檀的。”
  沈瑜心中有些不快,于老师的眉头也皱了一下。
  沈瑜耐心的说道:“这供桌和太湖石是一套。如果不包含供桌的话,判断太湖石的年代,就会没有说服力。”
  章先生说:“您要这么说也可以,但是这价钱可就不是30万。”
  沈瑜说道:“如果只是太湖石,30万可就太贵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