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如今,不提郡王,单县主、仪宾就敢请坟茔百余亩,又筑桓、修道,其外更侵数步以外,以筑拦马之堤,此多占亩数,地利尽归王府,额税仍及百姓。”
  “有巡按御史曾奏,‘王府主丧者常以择吉为由,夺据民间膏腴之地。’
  “如今宗藩又几多人口矣?”
  沈瑞掩了信,低叹一声。
  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当初沈沧也曾外放山西,徐氏也同他讲过不少山西旧事,而因涉边镇,他在通政使司的时候,也特地找过山西的一些奏报来看。
  沈珹说山东也有宗藩问题,是的,山东宗藩也没好到哪里去,沈瑞与德王府、衡王府都交过手,生从他们身上为百姓撕下一大块利益来。
  但山东因藩王数量少且子嗣不茂,情况尚可控制。
  山西就麻烦多了。
  山西的宗室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能生。
  所以宗禄及各种开销问题也就格外严重。
  如沈珹这信里所说,山西宗藩活着的就逾三千之数,死了的四千有余,宗室活人要盖房子,死人要修茔地,一面伸手问朝廷要,一面变本加厉的盘剥小民。
  至今府宅、庄田、香火田占地只怕不止三十万亩,而山西百姓人均土地,不足十亩!
  山西本就因临近边关百姓甚苦,偏山西宗藩又不断侵夺百姓生存空间,这样下去迟早生变。
  现下,李熙也不是没看出山西的危机来,想借着小皇帝对晋王一支的厌恶拔了这一庞大的一支,省出土地来。
  却是只能缓和一二,治标不治本罢了。
  沈珹倒是看到了那“本”,却没有给出“药方”——至少,这封信上是看不出的。
  他也不像是抛出难题来给沈瑞,更像是来试探沈瑞。
  沈瑞当然也想解决这个大麻烦,只是先前觉得时辰未到,要改革还是准备充分些才好。
  但目前这局势……
  第六百七十八章 山重水复(四)
  “瑞二叔,侄儿是常与掌柜、庄头、百姓打交道的,这日日所见,唉,山西百姓实在是苦。”
  沈是个伶俐的,虽低眉顺目坐在一旁等着沈瑞读信,却一直偷偷觑着沈瑞面色。
  见沈瑞已是看罢了信,沉思不语,沈不由出声一叹。
  沈瑞闻言也跟着叹气,合了信放在手边案几上,又端了茶向沈示意。
  沈纵有话也说不出了,只得谢过,端起茶盏来啜饮。
  撂了茶盏,他似想好了,垂头叹道:“瑞二叔也知,我父亲……唉,实在是自从我大哥……失了音信,父亲便是日夜悬心……”
  这一杆子又从关心民生捅到关心自家上来。
  沈瑞撩了撩眼皮,沈珹派沈的意思他如何不知。
  一则是事涉宗藩,不得不机密行事,怕是心腹管事幕僚都信不过,只信亲儿子。
  再则便是,只消沈站在着,自让人想起他上头那失踪了的哥哥沈栋。
  小栋哥可是在宁王手里的!
  而宁王的反心,沈瑞、沈理等各房宗子最是清楚不过。
  沈珹这也是给沈瑞“提个醒儿”,一旦宁王事发,虽沈家分宗了二房不在株连九族之列,但到底是嫡支族侄,必然也会是他日政敌攻讦沈瑞的理由。
  他沈珹现在就着宗藩问题出手,便是向皇上投诚,向百官表明立场。难道你沈瑞就不顺势表表态?
  沈瑞却不接沈这茬,撂下茶盏,淡淡道:“这桩事,李熙有些冒进了。”
  沈呆了一呆,反应倒也快,跟着苦笑一声,道:“侄儿倒也接触过李世子,他也是……想着在山西开好商路,能为皇上分忧。”
  “如今晋王府、代王府在地方上盘剥百姓,又把商道也占了去,开了不少铺子,霸着最赚钱的生意不许旁人来碰,还时不时征调民夫、车辆帮着他们运货,更有强买强卖的事儿。”
  沈顿了顿,声音低了些,道:“而且,晋府代府与那草原上,也是有生意往来的。可怜我大明百姓家中无余粮,倒是进了鞑子的肚囊。”
  “还不止粮草,还有好些个犯忌讳的东西,诸如,铁器,那在草原上都是卖出了好价钱的。
  “泽州大阳的绣花针,瑞二叔想是听过,听闻山东海贸里这针也很是紧俏。”
  诸般好处都是挑着山东能用得上的说,却始终不见沈瑞有些许动容。
  沈目光闪了闪,又道,“这泽州大阳镇的冶锻手艺高妙得紧。侄儿也曾听说延清叔父在兵械局屡立奇功,若有大阳镇的匠人为叔父所用,想来更是锦上添花……”
  这说的是沈瑞的连襟李延清。
  自从山东水师使用了兵械局大量新式军械一举端了巨鲨帮之后,李延清便升了正五品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其家学渊源、为兵械局一等一的功臣更是人尽皆知。
  而沈瑞也成了大家眼中支持水师建设、支持新军械改革的先锋人物。
  沈瑞闻言哂然一笑,他原也派人去考察过泽州大阳镇那些匠人,也像从颜神镇挖角琉璃匠人一般挖过冶炼匠人,这些却是不足与沈道了。
  沈百般投其所好,终见沈瑞露出些感兴趣的模样,不由心下一喜,忙点火道:“只泽州如今在代府宣宁王、隰川王手中。这二位……唉,前些年还被皇上申饬的……作坊在他们手里,怕草原上得的比山东得的还快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