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宫里,韩嫣得到这个消息,心情反而平静了一些。
  内阁监国,也能说得过去,毕竟储君年幼,少不更事。
  但想起此事给韩家带来的负面冲击,韩嫣心念电闪,忍不住幽幽一叹。
  坐在她旁边的李师师安慰道:“皇后娘娘,陛下自有主张,这朝政之事,我等后宫内眷,还是不参与为好。”
  韩嫣叹息道:“师师姐姐,我不是想要干政,而是担心韩家会因此对陛下心生怨怼……”
  李师师眨了眨眼:“皇后娘娘,何不召齐国殿下进宫来相聚一回?”
  李师师的意思是让韩嫣劝劝韩家的掌舵人齐国,让齐国掌控好韩家子弟,避免是非。
  韩嫣正待说什么,突然听到殿外传来女官上官清的声音:“臣上官清,求见皇后娘娘!”
  ……
  京师,杏花楼。
  这天下之大,酒楼名称为杏花楼者,可以说是遍地皆是,不知凡几。
  但京师这座杏花楼却首屈一指。
  整栋酒楼为五层建筑,雕梁画栋,为燕京第一酒楼。
  原因无他,此楼是韩家名下的产业。
  有皇后韩嫣,有六部尚书阁臣储备的韩庭作为后台,韩家在京师的产业想要不兴旺都难。
  茶馆酒肆素来都是坊间消息传播和民间舆情发酵的重要场所,杏花楼自然也不例外。
  可今日,杏花楼东家,韩家三房管事韩忠心情却非常糟糕。
  酒楼的常客老客或是新客,或是来京的商贾,无不都在对监国之事议论纷纷。
  不少人明里暗里的揣测,作为大燕第一世家的韩家要没落了。
  这就是明显的征兆云云。
  其实说这种话还不至于让韩忠失去理智,关键是随后有西域来的胡商喝得酩酊大醉,其中一人肆无忌惮妄言,说皇后要被废了。
  这直接让韩忠暴怒而起。
  第654章 跨海征东瀛
  韩家子弟韩忠痛打胡商一事闹得满城风雨,自然很快就被锦衣卫报到了皇帝那里。
  在有心人的操纵之下,此事很快得到发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矛头指向韩家。
  很多过去不被人关注的韩家人在背后行的一些不法事,譬如欺行霸市,圈占土地等等,一一都被揪了出来,一时间,舆论哗然,满朝言官谏官都开始上表弹劾韩家,当然还是弹劾韩庭为主。
  皇帝没有太放在心上。
  韩家作为高门权贵,府中嫡系旁系在京的至少一千多人,其中出几个败类也实属情理之中。
  哪一家权贵不是如此。
  自古以来,高门大户从来都是藏污纳垢之所。
  皇帝猜测定是石玉成在幕后推波助澜,便命燕京锦衣卫暗中严防死守,只要石玉成露出蛛丝马迹,便要将之绳之以法。
  就在朝野上下对韩家和韩忠案议论纷纷甚嚣尘上时,皇帝其实已经亲率锦衣铁骑离京直奔山东登州。
  王霖决定率自己最精锐的锦衣铁骑三万人出征,虽然海外还有数万人马,但晁盖麾下的海外军团良莠不齐,中有不少海盗流民,还以梁山人马为主,无论战力还是军纪,与大燕的正规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一次,王霖怀了定要将东瀛人亡国灭种的决心,单靠海外军团这支杂牌军肯定是不行的。
  卢俊义、关胜、杨志、李逵、史进等人已经提前率主力往山东而去,大军的出海点定在了登州。
  至于三日后在皇帝御驾亲征仪式上露面的,不过是皇帝的替身和车马仪仗而已。
  ……
  半月后。
  盛夏的山东沿海,海风徐徐,蔚蓝的大海波澜不惊。
  数百上千艘从山东沿海和东南沿海调运过来的大战船在登州海岸线上一字型排开,旌旗招展,桅杆青帆林立,遮天蔽日。
  其实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先进,船型、结构、材料和装备等方面都领先世界各国。宋朝造船工艺不仅能够建造大型战舰,而且还能够建造精致的货船和客船,这些船舶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性能方面也非常卓越。
  红日高悬,王霖、慕容婉儿、燕青纵马率五百锦衣护军驰至海边,卢俊义关胜杨志等诸将已经率锦衣铁骑三万人和后勤军卒、水手等约莫两万余人已经整装待发。
  卢俊义与诸将翻身下马,拜道:“陛下,全军皆已装载完毕,整装待发,还请陛下检阅!”
  王霖微微颔首,笑而不语,在马上眺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船队。
  海风呼啸,海浪翻滚,不知有多少海鸟掠过海面之上,发出清脆的鸣叫。
  眼前的场景令王霖微微有些兴奋。
  “小乙,这应该就是戴宗所言的飞虎舰了……”王霖扬手指着左前方的船队阵型,朗声道。
  燕青躬身笑着回答:“是的,陛下,此为飞虎舰,右侧为主力战舰。”
  这批战船明显属于修长型的,除海帆之外,还设8轮,每轮8揖,十分轻捷,是常用战船的典型。
  此刻大燕水军装备的战船还有海鳅、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
  这种轻型战船每只可容纳军卒数百人,并非此次跨海远征的主力战舰。
  更多的是右侧那种三层楼高的阔底大战舰,五千料,载重一千五百人。
  一般为十二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