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凡学成者,只需教后来学生三年便可。
  这一政策下达,各地军户都沸腾了。
  随着朱元章制定的军户策略实行了这么多年,其中的弊端慢慢的显现了出来。
  军户子弟不但要耕种庞大的军田,还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上战场打仗的义务。
  再加上各地军官的欺压,军户已经对此心生怨言。
  不少人都想着办法,让自己的子孙改变户籍。
  可在大明朝军户想要改籍,除非当到兵部尚书那一步,否则这辈子都是军户,子子孙孙后代也同样无法改变这个命运。
  很多被各地方军官欺压活不下去的军户,不少直接选择了逃亡。
  军户的逃亡,造成了各地方的卫所,都是缺编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连一半人手都凑不齐。
  如今朝廷改变了政策,给了军户一个新的出头之路,这让军户们激动的热泪盈眶。
  虽然老一辈的人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可孩子们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啊。
  当这个政策公布的那一天,各地新学登记处,几乎挤满了军户子弟。
  根据统计到开学那天,各地新学招收的军户子弟,不下10万余人。
  当这个数字报到老爷子那里,老爷子都被吓了一跳。
  在朝廷一开始的设想中,第1批培养个两三万人就够了。
  然后后面的每一年依次接替,慢慢的培养这些人才。
  但老爷子却忽略了改变户籍对军户的吸引力。
  各地方军户们,为了让孩子们能脱离军户籍,几乎把符合年龄的孩子全部送了进去。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是因为他们担心朝廷会改变政策。
  所以为了防止意外,新学那边刚开始招生,他们就把孩子都送了过去。
  “皇上,要不裁掉一批人吧,咱们真养不起啊!”
  看着表情震惊的老爷子,解缙犹豫了一下,提出了裁掉一批的建议。
  老爷子瞪了他一眼,将手中的奏章扔到了桌子上。
  “裁掉,裁掉谁!”
  “你信不信这边裁掉一批,那边军户们都能闹翻天。”
  解缙脸苦的都能滴出汁了。
  “可问题是这么多人,咱们的预算不够啊,这还没算上各地选拔的民户子弟,如果再加上他们,这第1批咱们就要养将近15万人!”
  “这俗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这么多正是补身体的小老虎,光吃都能把文曲院给吃空了。”
  “而且还不是一年两年,这可是10年呀,更重要的是明年还要招收新的一批,少说也有个三四万人,然后第三年,第四年…”
  解缙掰着手指头,一边说一边算,到最后他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根据臣的保守估算,在第一批学生毕业之前,朝廷至少要养接近30万孩子!”
  听到这个恐怖的数字,老爷子忍不住戳了戳牙花子。
  正如刚才解缙所说。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30多万小老虎,光伙食费都能把文曲院给吃垮了。
  再加上还有文笔费,以及学生的衣服等一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前前后后算下来,一个孩子每年的消费,保守估计是在五两左右。
  简单计算,光这第一批15万的孩子,第一年支出就要将近百万了。
  虽然老爷子把从孔家那里弄来的钱,都投入了新学当中。
  可去年光在各地建造学校,就已经花费了8成之多。
  根据解缙的汇报,文曲院剩下的钱,已经不足200万两银子。
  200万两银子看似不少,足够这么多学生吃两年了。
  可问题是别的也需要花费啊。
  各地新学先生的工资,以及学院的日常整修,和笔墨纸砚的支出,下午军事训练的营养补给。
  这200万两银子,够不够今年一年花的都是未知之数。
  想着这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钱,老爷子是一阵肉痛。
  可百年计划是国之根本,绝对不能就此掐断,老爷子一咬牙对着解缙道。
  “钱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把事给朕办好就行了,没钱了先去商铺那里支取,太孙已经跟那边打过招呼了,只要有借款凭证,他们就会直接把钱给你。”
  一脸苦瓜色的解缙,一听到钱不是问题,表情立马一收。
  “臣,领旨!”
  解缙前脚刚走,老爷子还没有喝口茶顺顺气,后脚夏原吉就走了进来。
  “皇上,户部没钱了!”
  夏原吉进来的第一句话,就习惯性的说到了钱的事儿。
  老爷子烦躁的挠了挠头。
  “去年不是刚给你拨了一批吗,还有去年的秋收,这年还没过完呢,难道你就花完了。”
  夏原吉无语。
  什么叫做我把钱花完了?
  你们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这个伸手问我要钱,那个伸手问我要钱,我就是财神爷,也差不多让你们给掏空了。
  一个个总想着要钱。
  也不想想朝廷就那么多税赋,够你们这些败家子折腾了吗?
  “皇上,您可是冤枉臣了,什么叫臣把钱都给花完了。”
  说着夏原吉就开始了算账。
  “北边建造紫禁城,每年的开支是定额的,臣这边钱刚收到手,还没暖热呢,就被划走了一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