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故,与其到了那个时候,令百姓们埋怨朝廷。”
  “不如现在就提前斩断这个念头,也可以令百姓们自力更生。”
  听了这话,嬴政略微有些沉默。
  不知道是在沉默那句「后世子孙」、还是在沉默那句「令百姓自力更生」。
  ..........
  时光匆匆而去,一眨眼,便是九月中旬了。
  项羽身上依旧穿着缟素,脸上的神色中还带着些许的哀伤。
  他的面前站着当年从楚地带走的子弟,仅有数百人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说项羽只有数百兵甲,只是现在这个地方只有数百而已。
  项羽看着辽阔的远处,神色有些浓重。
  “即便大大小小的士兵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八百甲左右......”
  他长叹一声:“这该如何起义?”
  第六十九章: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这对于项羽来说,是一个非常愁、且非常急的事情。
  八百士兵,想要推翻始皇帝的统治?
  不如今晚早点睡觉,在梦里或许能够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吧.....
  且不说始皇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只是说着大秦的士兵数量....就让人感觉到心头一阵阵的恐惧。
  蒙家军有三十万、关中全然由老秦人组成的士兵也有将近二十万。
  百越边疆还有三十万的大军镇守。
  以及其余各地零零散散的驻军,大秦的士兵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
  真正的百万雄师。
  这百万士兵,还不是什么老弱病残,而是方才统一了六国,如同猛虎一般的雄狮!
  有这百万大军在,大秦便是安定的,谁都无法动摇的。
  八百打一百万?
  项羽自觉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最开始的造反尚且不需要那么多士兵的,因为只是揭竿而起而已。
  大约四五千甲就可以了。
  昔日越过三千越甲可吞吴,如今他项羽带领五千士兵,难道就不能踏上大秦覆灭的第一个台阶?
  可是,这剩下的三千多甲从何处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项羽坐在项梁的坟墓前,默默地,一言不发。
  他在心中算计着。
  赵国的余缺那里,应当能够汇合将近八百甲左右,而魏国的魏新人数多一点,有一千三百多甲。
  燕国虽然已经覆灭的彻彻底底,但燕赵多康慨之士,只要自己掀起了第一个大旗,燕地定然有百姓景从。
  故韩相之子张良,手下也有将近三四百甲。
  如今,除却齐国的田承和燕地不能保证外,其余的六国当中,楚、韩、赵、魏四国能够凑将近三千甲.....
  待到自己揭竿而起时,楚地之人定然也会景从。
  到了那个时候轻轻松松可以汇聚四五千甲...........吧?
  项羽心里虽然忐忑,但却下定了决心。
  日子已经不能够继续往后拖延了,现在已经九月中旬了,等到吕公的那些兵器、以及些许甲胃到来,就已经要十月中旬了。
  而根据他和叔父的推算,大秦对他们动手的日子,大约就是十月末。
  所以,十月中旬,便是最好的时机。
  项羽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些许的凝重,他要找从楚国带来的一位「巫」。
  唯有那位巫方才能够给出一个最好的时间。
  即便他不相信这一点,也必须是这样做!
  昭告上苍,昭告楚国先祖!
  .........
  一处田垄之间
  几个看起来大约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正在耕种,自从朝廷分发了土地之后,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其中一个年轻人站在那里,手依靠着手中的工具,默默地望着远处。
  远处,一行鸿鹄正欲飞天。
  其余的几个青年看着他的这样,当即嗤笑一声:“陈胜!你怎么又在偷懒?”
  被叫做陈胜的青年缓缓地回过头,一双眼睛中还带着些血丝,他轻声道:“诸位,你们瞧那天上的鸿鹄直上青天,难道就没有什么感慨么?”
  陈胜的语气中带着感慨。
  “鸟雀尚且知道要直上青天,难道咱们就一直在地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吃了上顿没下顿么?”
  其他的青年纷纷无语,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一边说道:“那你想干啥子?”
  “现在朝廷给咱发了地,咱们就好好种,至少要养活一大家子咧?”
  “你这么偷懒,怎么养活你的老娘?”
  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略大的人笑着说:“胜娃子心里有大志向?”
  “咱们世代在地里,但你要是有本事,就去参加那个劳什子的「文选赛」呗?”
  “万一被陛下选中了,那你不就是郡守了?”
  其余人也都是纷纷哄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对咧对咧,要是你能当上郡守,可千万别忘了咱们这一块地里刨食吃的情谊啊!”
  “哪怕给俺们点地呢,俺们也是给你立长生牌。”
  陈胜自然能够听懂这些人话语里面的嘲笑,但他却并不在意,只是望着远处。
  “我当然有本事.....“
  “只是当一个郡守又算什么呢?”
  “我缺少一个机会啊。”
  他幽幽的感慨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