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还请父王敲定西征作战的作战目标。”
  吴应麒来到了吴三桂面前,开口请示道。
  从目前来看,吴周若是发动西征的话,一共有三个用兵方向。
  一是从西域转而南下,杀向天竺,攻伐莫卧儿帝国。
  二则是继续向西,向着布哈拉汗国,萨法维帝国的方向推进。
  三则是向北,向着哈萨克汗国以及老毛子的方向推进。
  目前,吴三桂还没有下定决心到底往哪边打。
  面对吴应麒的询问,吴三桂笑呵呵的说道。
  “那应麒你的意思是?”
  吴三桂想要询问一下吴应麒的意见。
  现在的吴周,吴应麒掌握着大部分的兵权,他的意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必吴三桂的意见的份量低。
  吴应麒闻言,略微沉吟了一阵,然后开口回答道。
  “启禀父王,要儿臣来说,我大军就该选择南下进攻天竺的莫卧儿帝国。”
  “天竺那边富庶且兵弱,再加上其子民对于外来者向来恭顺,是最有利于我大周在当地立足的。”
  阿三家那地方怎么说呢……
  对侵略者来说,完全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有钱,兵弱,且由于宗教和种姓制度的原因,民众的服从性还很高。
  只要外来侵略者选择尊重当地的宗教和种姓制度,当地便没有人反抗了。
  基本上没有抵抗成功过外来侵略的例子。
  只要侵略者一杀入天竺境内,攻破开伯尔山口之后,完全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是为最适合骑兵奔驰作战的战场!
  在吴应麒看来,没有比天竺更合适吴周立足的地方了。
  中国人在历史上,能为了防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动用无数人力物力,在北方修建起了一道万里长城,将游牧民族隔绝在长城以北。
  可三哥呢?
  明明历史上被侵略了无数次,但就是一次也不长记性。
  但凡他们在开伯尔山口修上一座要塞,也不至于每次都是被侵略者长驱直入,然后灭国。
  吴三桂沉吟一阵之后,开口说道。
  “应麒和为父想到一起去了!”
  “为父早就已经派出商队,前往天竺打探情况,绘制舆图了。”
  “等到开春之后便发兵攻打天竺!”
  很显然,吴三桂心中早有定计,如今询问吴应麒,只不过是为了坚定自己的决心。
  天竺那边的收获季节分为夏收和秋收两季,其夏天收获的,大概就是小麦,土豆之类的冬季种下去的作物。
  而秋天收获的是水稻,玉米之类的春天种下去的作物。
  吴三桂现在的打算是,开春发兵,算上路上时间,以及攻城拔寨所需的时间,夏天差不多就能杀入天竺腹地。
  到时候正好就食于敌!
  否则的话,吴周军的军队与家眷,以及大量的战马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大问题。
  要是全靠己方后勤转运的话,吴三桂觉得自己这一年多来积攒下来的粮草怕是不够。
  或者换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吴三桂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游牧民族的一份子了。
  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发动战争打草谷,一定会是在对方收获的时候动手。
  这都是老传统了!
  吴三桂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到时候大军南下天竺,还是由应麒你来领兵!”
  吴应麒得了自己父王的许诺,喜滋滋的点头说道。
  “多谢父王信任,儿臣一定不让父王失望!”
  紧接着,吴三桂又询问了一下现在吴周军的兵力扩充情况。
  吴周军真正的心腹其实不算多。
  也就是原来的关宁军残部,以及后续收编的一些绿营兵。
  这些人里虽然也有满人蒙古人,但绝大部分都是汉人。
  数量大概有五万人上下!
  对吴三桂来说,五万战斗力强悍,并且忠诚可以保证的部队,才是他的根基所在。
  但是,西域太大,也太广袤了。
  光凭五万人,肯定是不足以对整个西域都形成有效统治的。
  所以,扩兵之事便不可避免了。
  而在西域,吴三桂也只能是想办法募集西域当地的民族成军。
  蒙古人,畏吾尔人,以及一些从高原上下来的藏人,都是吴三桂所看上的兵员。
  但这事依旧是交给吴应麒来负责的!
  现在吴周这边的政局大概是吴应麒负责军务,吴应雄负责政务。
  吴三桂直接躺平了,除非是有什么重大事项,否则他是不会出面的。
  吴应麒沉吟一阵,然后开口说道。
  “目前来说,我大周现有新募军队二十万,基本上都是西域当地的部落的牧民。”
  “弓马勉强还算是娴熟!”
  “这二十万人已经完成了最基础的训练,只要我军需要,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现在的吴周与其说是募兵,倒不如说是强拉壮丁。
  现在吴周的募兵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便是用刀子裹挟当地民众从军。
  在当地民众从军之后,便由关宁军押着这些民众上战场,不管是劫掠,还是攻坚,还是杀人,反正是要上战场。
  等这些新兵上过几次战场,手上都染了血,都尝过劫掠的好处之后,再严肃一下军法,这些兵便算是练成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