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功靠近秦岭,靠山当然就要吃山。
  打猎也是练兵的一种,这年头,野兽比人还多,其狡猾凶猛不在人之下。
  士卒围追堵截,相互配合,箭法、搏斗、阵列,也是潜在的提高战斗力。
  一开始收获不大,没找到野兽的习性。
  但在山中奔跑久了,也就渐渐摸到边了。
  猎物也就多了起来。
  有时候,杨峥在想若是一直留在这里倒也不错,种种田,打打猎,生生娃,远离是非,农夫山田有点田。
  但天不遂人愿。
  这世道谁还能真的置身乱世之外?
  而且以杨峥的观察,扶风郡内,羌氐与朝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只不过长安有重兵屯驻,羌氐也就忍了。
  不止是羌氐,北面匈奴人也是摩擦不断。
  武卫营身为中军,不可能长久羁留于此。
  入冬之后,长安就来了一份军令,让杨峥领本部速归长安。
  落款是雍凉都督的印玺。
  是夏侯玄的命令。
  前些时日,就听闻曹爽与邓飏李胜等人返回洛阳。
  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士卒们眼神中也有太多留念,但更愿意遵从杨峥的命令。
  临走之时,武功百姓居然出城相送。
  这让杨峥大为感动。
  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让士卒没有扰民,给了他们一个安稳的环境,就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可惜杨峥只是一个部曲将,自己的命运尚且无法掌控,更何况他们的。
  当初救会的那两百多个孩子,倒是有四十多人愿意跟着,怎么赶都赶不走。
  杨峥心中一软,既然不愿意走,就带着吧,自己是部曲将,中级军官,也可以养一些随从了。
  唐方、郑均他们在洛阳都有宅邸,奴婢都有十几人。
  望着这些眼神干净的孩子,杨峥忽然想起独眼龙李克用的十三太保……
  也许现在的自己在这世道活下去不难。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就这么只为活着而活着,实在有些窝囊了。
  总要做些事情出来吧?
  就算自己办不成,为这世道留下火种,稍稍改变历史的轨迹,也算不枉此生了。
  前路怎么走,杨峥不知道,但肯定不能一个人蒙着脑袋往前冲,那是莽夫所为,迟早头破血流……
  第三十九章 问策
  想到义子,杨峥忽然就想到了专业人士吕布……
  这时代的尔虞我诈比东汉末年更甚,到时候来个父慈子孝,那画面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三国时代两位著名义子,一个吕布,一个刘封,下场都不好。
  往往弱点盲区就是来自于最信任的人。
  蜀国可能还有忠义,而魏国,就只有利益了。
  这么稀烂的大环境下,还指望纸糊的父子之情?
  不过李克用十三太保的思路倒是可以借鉴。
  以自己的家世,即便将来发展起来,也不会有人才投奔自己,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培养。
  这四十多孩子里面,哪怕有一个成器的,将来也会是一大臂助。
  而他们主动跟随自己,也是通过了第一层考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顺着渭水往东走,进入关中腹地,才见到一丝久违的烟火气。
  村舍相连,阡陌纵横。
  魏武开屯田制,设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屯田都尉、屯司马,屯田农民直属于典农,不归州郡管辖,国家直接掌控田地和人口。
  这也让魏国在如此之多的世家豪族之间,还有一丝生机。
  只不过屯田的农人和士卒比较辛苦,形同农奴,一年所得,八成上缴,剩下的也仅够糊口。
  六天行军,终于到达长安。
  羌氐动乱涵盖扶风、陇西、天水、武都等郡,长安大为警戒。
  前将军郭淮领兵赴武都,既为镇压羌氐,也为防备蜀军。
  没有郭淮在长安,杨峥也感觉轻松几分。
  下午入城,刚刚安顿好,傍晚时分,夏侯玄便派人来召见。
  杨峥不敢怠慢,急忙跟着从人去了雍凉都督府。
  夏侯玄是名士,出身高贵,现在回到长安,奢华气派又彰显出来。
  都督府是公衙,也被打造的富丽堂皇,衙前立着两尊白玉猛虎,惟妙惟肖,四根门柱漆成朱红,镶以亮铜,金红相应,华丽而高贵,正门大梁上雕有浮云麒麟等图案,饰以青幔。
  台阶两侧卫士皆身躯雄壮,盔甲鲜明,黑甲青缯,手持长戟,威武不凡。
  见惯了武功城的残破,忽然见到这般场景,大魏的煌煌国威扑面而来,杨峥顿时感觉自己有些寒酸。
  卫士眼神颇为不屑。
  杨峥心怀忐忑的入内。
  夏侯玄已在堂中等候多时。
  一方几,一卷席,一杯清茶,一排灯,一个人。
  杨峥不敢四处乱瞟,垂下脑袋,单膝跪地,“部曲将杨峥拜见都督!”
  “起。”虽是一个字,但声音颇为温和。
  受庞会、邓飏、郭淮这些人的影响,杨峥对上位者有种本能的恐惧,总感觉在面对猛虎,一不小心,即为猛虎所噬。
  但此时的夏侯玄却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你在武功做的不错。”淡淡的声音如同清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