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侯霸大喜,让人引至正阁,忙令下人正衣冠。
  杨峥一身戎装,虽然也知道对方可能是因自己而来,但就这么去见人,未免有些唐突了。
  遂向夏侯霸告辞。
  回军营的路上,心中却大为疑惑。
  自己姓杨,弘农杨氏也姓杨,莫非有什么牵扯不成?
  旋即有些失笑,若自己出身弘农杨氏,父亲杨攸也不会成为曹真的部曲。
  天下姓杨的太多了。
  氐人、羌人、賨人中都有杨姓。
  汉末西北氐王杨千万海投靠马超,一同入蜀。
  西晋时杨氏还建了仇池国。
  北魏一代猛将杨大眼就是出自这一支。
  当然,现在过来联络感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世家大族向来嗅觉灵敏。
  当天晚上,夏侯霸便又召见杨峥。
  身旁还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八上下,丰神俊朗,身材挺拔,既有几分儒雅之气,又有几分雄健武夫气概。
  汉魏时代的文士可不是赵宋以后的儒生。
  上马能射箭,下马能砍人。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是说说而已。
  杨峥还未说话。
  那少年便先行拱手,“杨济拜见兄长。”
  杨峥连连拱手,“不敢当,不敢当。”
  疑惑的眼神望向夏侯霸。
  夏侯霸笑道:“此乃弘农杨氏青年才俊,杨济杨文通,入我军中为校尉。”
  杨峥心中忍不住一阵苦笑,自己打生打死,才弄了个西部都尉,别人一上来就是校尉高级军官。
  魏晋时代大抵就是这么个状况。
  有家世,什么都好说,从朝野到地方,别人都高看两眼。
  跟自己这种野人野路子天壤之别。
  世家门阀出身的也不全是酒囊饭袋,在科举没有出现之前,优质顶尖人才,绝大多数还是要靠他们。
  即便科举问世,优先权还是在他们。
  杨峥不是小肚鸡肠之人,见杨济态度谦和,也就放下心中的芥蒂,拱手道:“兄长不敢当,杨校尉以后直呼我名即可。”
  杨济急道:“这如何使得?兄长功勋卓著,临行前,家父特意叮嘱,行晚辈之礼,兄长若是不受,就是嫌弃在下了。”
  夏侯霸有意无意道:“兴云太见外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峥也就不再推辞了,一个称呼而已,说明不了什么。
  不过心中对杨济又高看了几分。
  第一百二十五章 论功
  洛阳,大将军府。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轻快,一众舞姬身姿曼妙,动静之间,衣袖招展,婀娜多姿。
  自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来,乐舞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官宦人家私蓄养舞姬男宠,已成洛阳新兴的风气。
  酒宴之上,曹爽频频举杯,众人争相附和。
  此时的曹爽脸上完全没有两年前的颓丧。
  伐蜀大败,失去的人心也恢复不少。
  昨日,西平的捷报传来,曹爽顿时容光焕发,昨夜和几个姬妾闹了一晚上也不觉得疲惫。
  杨峥是他旧部,夏侯霸是他本家。
  两人的功劳就是他的功劳。
  十万西海胡烟消云散,西平、武威乱局平息,冶无戴的人头八百里加急传首洛阳。
  以前对曹爽颇有微词之人,全都闭上了嘴。
  宫中郭太后、皇帝皆送来赏赐。
  曹爽的一众亲信,邓飏、丁谧、何晏、李胜、毕轨皆来赴宴。
  不过宾客中最尊贵的不是他们,而是大司农桓范。
  自建安年间起,桓范便以谯郡子弟入丞相府,担任羽林左监,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
  是曹魏重点培养的对象。
  曹爽素来敬重,但并不亲厚,敬而远之。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邓飏、丁谧、何晏三人的缘故。
  而桓范下首一人,面相清正,眉头一直聚而不散,与邓飏、丁谧、何晏三人的阿谀之相大不相同。
  乃大将军司马鲁芝。
  “你们说说,该给仲权、兴云升什么职位?”曹爽举樽饮下一口美酒。
  日渐肥硕的身躯旁边还有三个美姬在搓揉。
  也许是太舒服的缘故,也许是美酒醺人,也许是昨夜太劳累,曹爽连眼睛都睁不开。
  “雍凉先是落入司马懿之手,后郭淮继之,夏侯将军勇猛无畏,今有大功在身,不妨调回郭淮,调任幽州刺史,以夏侯将军替之。”邓飏说话的时候,眼神在曹爽身边三个美姬身上梭巡。
  现任幽州刺史、持节建威将军杜恕被征北将军上书弹劾,正被召回洛阳,交由廷尉审理。
  而现任的廷尉为司马岐,乃司马师、司马昭的族兄弟。
  杜恕为人刚直朴质,素为邓飏、丁谧、何晏不喜,所以曹爽眼睁睁的看着杜恕被弹劾,没有任何援手之意。
  曹魏四大都督,扬州都督、荆州都督、河北都督、雍凉都督。
  扬州都督防备吴国,职权最重。
  诸葛武侯逝去之后,明帝认为蜀国不足为虑,雍凉都督在四大都督中地位逐渐下滑,荆州都督一跃而上。
  而河北都督辖冀、幽、并三州军事,直面鲜卑、乌桓、匈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