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人认出,再装也没什么意思,拱手致礼道:“陇西杨峥拜见邓太守。”
  倘若对方有恶意,就不会报出名号,直接当成叛胡叛羌乱刀剁了。
  邓艾眼中的锐利消散“沨中一战,小儿蒙将、将军解救,还未、未致谢,今日途经南安,当尽地、地主之谊。”
  “同为魏臣,互相驰援,乃分内之事。”
  此前邓艾跟郭淮穿一条裤子,万没想到私下里这么好说话。
  “说的好。”邓艾颇为赞赏,“大、大将军聚庸碌之众,没想到身边还、还有可堪一用之人。”
  杨峥脑门上浮起冷汗。
  说话都不利索,还这么口无遮拦。
  曹爽大权独揽,风头正盛,虽然你是司马懿的狗腿,但也不能说的这么直接啊。
  邓艾原是种田郎,一生未受魏恩,若不是司马懿提拔,估计还在田头蹲着。
  历史上的邓艾似乎也是胆大妄为的性子,万余孤军偷渡阴平,逼降蜀国,未得上令,便大肆封赏,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
  犯了司马家的忌讳,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峥抱了抱拳,干笑两声。
  他是大佬,话可以随便说,自己可不敢接话。
  毕竟端的是曹家的碗。
  “杨都、都尉深有、兵略,留在夏侯麾下可惜,太太、傅一向爱惜人才,某可为你、你引荐一二。”邓艾居然挖起墙角来。
  杨峥也觉得可惜,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滔天之功死于非命,终西晋一朝,司马氏也没太把邓艾的功劳当回事。
  子嗣还被发配西域为奴隶。
  “多谢太守美意,在下还有军务在身,就此告辞。”杨峥不敢多呆了,今日之事传出去,邓艾可能没事,自己就不好说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曹爽身边一大堆狐朋狗友,乌烟瘴气。
  而司马懿身边,蒋济、州泰之辈,全都老谋深算。
  邓艾哈哈一笑,“那就后、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杨峥拱手上马,告辞离去。
  南安之后,经天水、过扶风,入长安。
  正遇一队骑兵押解十几辆囚车在后赶来。
  马上骑兵身躯高大,盔甲华丽,黑色丝绦,青色披风,奔行间,随风飘动,华丽非常。
  不过杨峥一眼看出这些骑士不是从战场上出来的。
  “退开、退开!”马上郎官挥起马鞭,随意抽打行人。
  长安乃汉都,雍凉之首,每日进进出出之人何其之多?
  被马蹄撞到十几人。
  幸亏骑兵速度不快,倒下的人连滚带爬,躲开马蹄。
  但包括城门守卫在内,无人敢说一个字。
  只敢在背地里窃窃私语。
  “这是廷尉府的人。”
  “听说是在捉拿杜家。”
  “杜家这次怕是……”
  廷尉、杜家?
  杨峥一震,长安附近的杜家还能有谁?
  杜恕不是幽州刺史,持节建威将军吗?
  这么快就失势了?
  六七辆囚车之内,男男女女十几人,神态颇为凄凉。
  杨峥赫然看到曾经拿鼻孔看自己的郎中杜宽……
  汉魏以来,盛行灭三族,魏武杀伐果断,孔融、马超、张邈、董承等等,被夷灭三族之家不知凡几。
  如今的杜氏早已式微。
  在司马懿曹爽争权的大环境下,极有可能被杀鸡儆猴,震慑依附曹爽的其他大族。
  杨峥不禁有些为杜预担心。
  覆巢之下无完卵。
  历史上的杜预人到中年,还是得到了司马氏的重用。
  但杨峥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历史原本的轨迹。
  随着夏侯霸的崛起,夺权之争只会更加惨烈。
  焉知杜预会不会成为第一批殉葬者?
  不过囚徒之中,杨峥没有看到杜预的影子,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骑兵入城之后,城门才恢复平静。
  杨峥没心思欣赏长安风物,火急火燎的赶往都督府。
  夏侯玄今非昔比,门前车水马龙,求见之人如过江之鲤。
  杨峥早有准备,递上名刺,便被下人引入府内。
  刘珩等人在偏房安歇。
  不过雍凉都督的面不是这么好见的。
  杨峥在客房等了足足一个时辰,连个端茶倒水的人也没有,又累又渴。
  按说以前夏侯玄不会如此,也不知道是日理万机,没工夫搭理,还是故意凉一凉。
  若是后者,就要当心了。
  吃了这么多亏,杨峥也学乖了,喜怒不形于色。
  又等了一个时辰,杨峥口干舌燥,又累又饿。
  也不知道夏侯玄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似乎并不是名士的待客之道。
  就在忍耐性逐渐消耗的时候,两个侍女端茶而入。
  刚一进门,就香气扑鼻。
  一侍女体态丰腴,衣着些许暴露,眉眼间含着媚态,仿佛一颗熟透的果实,望向杨峥的眼神,也带着丝丝水气。
  另一侍女端庄,低着头,脸上还戴着面纱,眼角余光始终盯着杨峥。
  杨峥不是圣人,注意力自然被第一个侍女吸引。
  多看几眼,也就不过如此了。
  后世什么样的屏没舔过?
  眼神逐渐也恢复正常,眼下又渴又饿,肠胃需求大过了生理需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