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家人垂头丧气的出城。
  临羌城就这么轻松的收入囊中。
  天气转寒,越早结束战争,就能越早布置明年的春耕。
  杨峥马不停蹄,挥军向东。
  没想到安夷城守军探知杨峥领军南下,早就跑的没影了。
  这让杨峥有些纳闷,既然不敢抵抗,早些投降不就完了吗?
  何必这么大费周章。
  不过西平最有战略价值的不是这二城,而是南面黄河之北的归义城。
  汉明帝永平元年,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破烧当羌,首领滇吾归附,护羌校尉窦林上奏,封为滇吾为归义侯,于黄河之北建归义城。
  而黄河之南,归义城的对面,就是羌人的龙兴之地,大小榆谷。
  当初冶无戴作乱,郭建跑路,迷当不动声色的拿下归义城,驻有重兵防守。
  杨峥拿下归义城,就扼住了大小榆谷的喉咙。
  同样,迷当拿下此城,扼住了西平的喉咙。
  两个盟友即将面对面。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武备
  喉咙捏在别人手里,自然会不太舒服。
  不过钟羌不是普通羌部。
  是继先零羌、烧当羌之后,最强盛的羌部。
  一百一十年前,钟羌进攻陇西,为护羌校尉马贤击败,首领之一的且昌率十余万羌人归降凉州刺史。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小榆谷水土的滋养,钟羌实力再度恢复。
  成为中原王朝在西北最大的威胁之一。
  大小榆谷、河曲之地,尽归其所有,养精兵十余万。
  自陇西至西平,皆有其部族杂居。
  以现在杨峥的实力,去招惹这位“盟友”,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若非迷当正在攻略西海,恐怕早就找上门来了。
  形势其实非常危险。
  以迷当的性格,吞下西海之后,一定不会满足。
  幸亏杨峥大刀阔斧,把手伸向郭家,才累积了一点实力。
  “为今之计,应修葺坞堡,广开屯垦,改进武备,外和羌胡,内练精兵。”杜预向杨峥进言道。
  张特、周煜等人都是很好的执行者。
  在战场上是一把好手。
  在战略上,就差了些火候。
  修葺坞堡、广开屯垦、内练精兵杨峥也能想到。
  只是没有他这么详细。
  大多数情况下,想到什么就干什么。
  公孙甫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钟羌日后必为劲敌,当先派细作蛰伏之。”
  杨峥深以为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占了西平不等于万事无忧,可以安心享乐。
  钟羌是一大威胁,夏侯霸的这个秦州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洛阳的胜败也决定了西北的形势。
  “周放守临羌,袁效守安夷,子产负责训练青壮,元凯负责招抚百姓,修复屯田坞堡,姜从事负责结好境内羌部,子俊向钟羌安插细作,诸位各司其职。”杨峥觉得身边可用之人还是太少。
  “遵令。”众人齐齐拱手。
  西平被冶无戴祸害之后,大不如前。
  说是一片废墟也不为过。
  不过废墟也有废墟的好处。
  地方豪强与羌胡部落也被他铲除了。
  现在的西平百废待兴,如同一张白纸。
  踢走郭氏之后,唯一的阻力也就没有了,还释放出近万汉人家奴佃奴。
  杨峥将他们与积石山赶来的胡人奴隶合置为屯营。
  下设屯农与屯牧。
  杜预几次建议赦免他们的奴隶身份。
  被杨峥否决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人会珍惜。
  羌胡生性剽悍,畏威而不怀德。
  你对他们太好,他们反而觉得你软弱好欺负。
  家奴佃奴也是一样,他们早已适应了跪下去当奴才的日子,忽然让他们站起来,一定会不习惯。
  只有通过自己努力争取的才会珍惜。
  人最怕的不是出身多么底层,而是完全看不到上升的希望。
  为此,杨峥将治下百姓设为三等。
  奴隶、待归、治民。
  奴隶由俘虏、降军降民为之,所有一切包括其本人都归护羌校尉府所有。
  奴隶中表现良好,或为奴五年以上,转为待归,屯田放牧,十税其七。
  西平在籍的编户,四方主动归化的部落编户之后,都是治民,十税其五,待归五年,视其汉化程度转为治民。
  这套体系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不过对目前而言是够用了。
  尽量模糊族群意识,一个普通奴隶,十年之改造之后,差不多也就汉化了。
  西平遭逢大乱,最需要稳定的秩序。
  所以杨峥此策还是主要针对奴隶和羌胡部落。
  杜预思索了片刻,也就没有反对。
  此后,众人各司其职。
  寒风阵阵的湟水河谷热火朝天。
  杨峥紧握兵权,按照之前的承诺,从胡人奴隶中挑选两千健壮者为军。
  诸军骁勇者一千三百人充入亲卫。
  算上从家奴佃奴中挑选的汉民青壮,如今杨峥麾下有士卒六千五百余。
  如果完全放开,弄出两万大军不在话下。
  但兵贵精而不贵多。
  杨峥招募的士卒,对身高、体重、力气都有一定的要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