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亲兵急忙下去询问。
  过不多时,一名受伤的斥候被带上来,“禀将军,山口城有重兵防守,最少五千人。”
  “敌人在归义城外设有大量骑兵,斥候无法探报。”亲卫道。
  “速带他下去疗伤。”杨峥看了一眼斥候,也知道他们尽力了。
  迷当是个谨慎之人,冶无戴前期那么大优势,他都按兵不动。
  在西海吃了一次亏,自然会护住自己的后路。
  杨峥有些失望。
  至今为止,似乎仍未发现敌人的破绽。
  不过,归义城有大量骑兵是什么意思?
  守城要骑兵干什么?
  正疑惑的时候,东面几骑奔来,生锈的破烂铁甲,手持长矛,一看就是秦胡,“杨将军,我部遭到烧当羌突袭,蒙首领请将军援手。”
  杨峥有些焦躁。
  兵力少的弱点暴露出来。
  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若是救援,自己就暴露了。
  不救,秦胡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
  烧当羌也是西北著名刺头,一向跟中原过不去,几十年前也阔过,实力也算雄厚。
  而归义城的骑兵,仿佛一把刀子悬在杨峥头上。
  第一百四十七章 破羌
  杨峥对蒙虓印象不错,对秦人更是敬仰。
  这么一支与本民族有渊源的族群,在西北着实少见。
  历史上三国之后,就很少见关于他们的记载,很可能彻底被羌人或者胡人吞并了。
  汉民本来就少,能有这么一支近亲在,不容易。
  有些盟友如迷当,发咒毒誓都没用,而有些盟友,一句话就能心照不宣。
  秦胡两百多年来,屡次充当汉廷平定羌乱的先锋。
  汉廷不仅不把他们当自己人看,甚至都不把他们当人看。
  此类事件太多了。
  从交趾到西北,发生过多次。
  “蒙虓有难,我刘珩岂可袖手旁观!”刘珩提起狼牙棒,目光炯炯的看着杨峥。
  杨峥没理他,看着地图,如果秦胡被灭了,那么西都和安夷都会受到烧当羌的威胁。
  汉羌之战,主要就是与烧当羌在打。
  吞灭秦胡,烧当羌一定会滋扰西都、安夷,到时候别说屯田,出门都是问题。
  周围亲兵也看着杨峥。
  当初他们中很多人都受到过蒙虓的热情招待。
  特别是刘珩。
  杨峥盯着刘珩,调侃道:“你这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吗?这么为秦胡说话?”
  亲卫们憋着笑。
  刘珩脸上一红,“属下绝、绝无此意,只是敬重蒙虓是个壮士。”
  杨峥霍然站起,“在这山里面呆久了,也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全军听令,驰援秦胡!”
  “遵令!”刘珩吼的最大声。
  两千士卒欣然下山。
  寒风犹在呼啸,但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
  而寒风自西向东,翻过皑皑雪峰,顺冰河而下,却与大火纠缠在一起。
  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夹杂着女人的痛哭、战士的怒吼、牲畜的哀鸣……
  为了给更年轻秦胡争取活命的机会,老人和残兵毅然提起刀剑,用最后的力气,扑向敌人。
  但面对身高体健的年轻烧当羌,他们的反抗终究是徒劳的。
  瘦弱的身体被挂在长矛上,挑在半空。
  身体撕裂的巨大痛苦,让他们发出有气无力的哀嚎,断断续续,湮灭在风中。
  然后,他们的身体被扔进火堆。
  黑烟滚滚,焦臭扑鼻,羌人纵声大笑。
  “女人、粮食、牲畜!”
  羌人们发出怪异腔调的呼喊,仿佛一头头绿眼珠子的饿狼。
  杀戮在这块土地上太寻常了,如同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样。
  秦胡偷袭迷当得手,但也将自己暴露出来。
  河湟谷地,羌人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即便在八百年后的大唐,羌人的依然影响巨大。
  而秦胡却在不断衰弱之中。
  烧当羌蓄谋已久,来势汹汹,九支秦胡被烧当羌猝然一击,屠灭了三支。
  剩下几支且战且走,与蒙虓汇合。
  蒙虓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指挥部下守住山谷的五条入口。
  他早前就叮嘱过其他几支秦胡小心防范羌人反扑。
  但其他首领并没有他这般目光长远,认为烧当羌已经不足为惧。
  却不料烧当羌的背后有实力雄厚的钟羌。
  “大人,贼兵太多,我们守不住了!”部下发出绝望的喊声。
  尸体从东南西三面丘岗上滚下,血水如小溪一样流淌而下。
  浓烈的血腥气吸引了山里的狼群,嚎叫声仿佛潮水此起彼伏。
  部下们的眼神中带着某种期冀,既然羌人从三面而来,为何不从北面逃走。
  而他们固然知道这是陷阱,羌人也是有马的,但很多人相信,跑在最后的一个绝不会是自己。
  此刻的蒙虓仿佛一头狂怒的猛虎,愤怒、仇恨令他眼底涌起一抹血色,但他还没有失去理智,“守不住也要守,老秦人死则死耳,绝不后退!”
  内心中,他无比羡慕四百年前的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大秦的时代,横扫天下,一统八荒。
  然而现实却又是如此的不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