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侯霸被杀的大败,逃奔蜀国,还他娘的在阴平迷了路,差点饿死,幸亏他的外甥女婿刘禅派人接应,才把他从阴平捞了出来,救了他一命……
  夏侯芷贴近杨峥,柔荑紧紧抓着杨峥的右臂。
  忽然之间,杨峥想到这个世间,自己已经成了她最后的依靠。
  乱世之中,无论她的出身多么显赫,她终究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
  要不,从南城出逃,逃到蜀国?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杨峥掐灭了。
  郭淮用兵老辣,而邓艾也是未出名的名将。
  围三厥一,故意留着南城,就是要给夏侯霸一丝渺茫的机会。
  只要夏侯霸弃城而走,勾结蜀国之事就是铁板钉钉了。
  郭淮带着骑兵,就是为了追杀,不留丝毫活路。
  声势、心理、阴谋,郭淮一套接着一套。
  不愧是纵横沙场近四十年的宿将。
  “夏侯霸,尔认罪否!”百余骑兵又齐声大喝。
  夏侯霸满脸通红,而士卒们望向他的眼神越来越失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卫将军乃大魏忠良功勋之后,与蜀贼有杀父之仇,岂会投降蜀贼?”杨峥在城墙上大吼道。
  声音太小,但随从的亲卫们扯着嗓门重复了一句。
  才让城墙上的魏军听到。
  杨峥的这个逻辑简单、明了,而且说服力极强。
  还把夏侯渊抬了出来。
  夏侯霸全身一震,像是受到了启发,一刀斩在雉碟之上,“我夏侯霸拳拳报国之心,天日可表!”
  夏侯霸性情磊落,越是这样的人忽悠起人来,越是能让人信服。
  加上他平时对下属不错,愿意为他效命之人不少。
  守军们的眼神终于不再迷惑了。
  军官们急忙组织士卒防御。
  擂木、滚石、火焰、弓箭被分散下去。
  人心渐渐稳定,士气也就回升了。
  整个允吾城都开始忙碌起来。
  杨峥巡视郭、邓二军,发现他们并未带重型攻城武器,也就放心不少。
  这年头守城还是有巨大优势的。
  当年郝昭一座陈仓城,一千余兵力,挡住诸葛武侯数万大军。
  允吾之险峻不下于陈仓,被夏侯霸经营了一年多。
  城中还有两万士卒,数万百姓,粮草军械齐全,怎么看都能守上一年半载。
  当然,前提是揪出城中的细作。
  恰巧此时,杨济前来禀报,城中青壮也被召集,随时可支援城墙防守。
  杨峥看着杨济,若有所思。
  第一百九十章 问罪
  不是杨峥对杨济有偏见,而是有些怀疑他背后的士族门阀。
  上一次杨济传递消息,就可以看出夏侯霸对他的倚重。
  换句话说,杨济知道足够多的秘密。
  “拜见兄长。”杨济向杨峥拱手一礼。
  杨峥也拱手还礼,“文通辛劳。”
  杨济爽朗一笑,“分内之事,何谈辛劳?”
  到底是弘农杨氏的子弟,言行举止中都带着独有的气质,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一时也分不清他是人是鬼。
  允吾城这么多人,想找出细作,无疑是大海里捞针。
  “既然是细作,一定会里应外合,夫君何不暗中监督四城门,总会有蛛丝马迹,也可防备细作起事。”夏侯芷低声道。
  “不愧是吾贤妻。”杨峥忍不住搂了搂她的腰肢,这亲昵的动作让守城士卒目瞪口呆。
  夏侯芷嗔怪的推开杨峥,脸上又飞起两朵红云。
  杨峥遂将亲卫分成三部,分散东南西三面。
  自己与夏侯芷留在夏侯霸身边。
  允吾北依湟水、东凭大河,西南皆有高山为屏障,难以驻兵。
  乃是霍去病屯兵之所,用以窥伺河西匈奴浑邪王部。
  但凡是霍去病选中的地方,多是战略之要地,军事价值极大,曹魏当年因羌胡之乱此起彼伏,而把金城郡的郡治迁徙到更加富庶的榆中。
  但,这座城的军事价值并未削减半分,与西南的枹罕、东南的狄道形成一个互相依托的攻守三角。
  时人称此为河首。
  想要强攻,就必须付出代价。
  郭淮第一波的连哄带骗加恐吓失效之后,剩下的就看谁的拳头硬、谁的刀子狠了。
  夏侯霸虽然坑了杨峥。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倘若杨峥没有及时赶来,夏侯霸会不会如历史上的那般被郭淮撵去蜀国?
  可能性非常之大。
  没有夏侯霸,杨峥恐怕也挡不住郭淮、邓艾、陈泰的挤压。
  甚至用不上挤压,身为雍凉秦都督的郭淮只需一道换防的军令,杨峥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
  “仲权何故背反大魏啊?”郭淮中气十足的在一众甲士的簇拥下来到护城河前。
  这个距离刚好在弓箭的射程之外。
  “分明是你构陷于某,我夏侯家世代忠于大魏,为国血战,岂会无故背叛?”夏侯霸也学乖了,死活不承认。
  杨峥颇为欣慰。
  这年头人太老实,怎么混得下去。
  以后没有曹爽、夏侯玄的照拂,一切就只能靠自己了。
  郭淮哈哈大笑,“仲权既然没有叛国,何必如此紧张,朝廷以某都督雍凉秦诸军事,你有何冤情?不妨打开城门,本将为你昭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