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抬出王凌,陈泰才稍稍冷静下来。
  不看僧面看佛面,此时的王凌与此时的司马懿一样,都是大魏的忠臣良将。
  “回去告诉王太守,切莫自误!”陈泰也终究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令狐盛满脸羞惭,拱手而退。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杨峥难免为他心酸。
  人在局中身不由己。
  第二百零一章 共逐
  夏侯霸自投蜀之后,颇得蜀主器重,加为车骑将军。
  蜀主亲口对其言:“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又指着刘氏诸子曰:“此夏侯氏之甥也。”
  而夏侯霸在洛阳诸子,皆为纨绔子弟,未受株连,因夏侯渊之功勋而免死,徙乐浪郡(今平壤)。
  夏侯和、夏侯绩、夏侯骏等夏侯宗亲享爵如故。
  沓中通往麹城的路上,姜维、夏侯霸等几人缓缓而行。
  “公以为此次我军当攻何处?”姜维对夏侯霸颇为敬重。
  两人在雍凉多次交手,算是惺惺相惜。
  蜀中诸将皆对夏侯霸不以为然,唯独与姜维亲近有加。
  “将军智勇无双,早有定计,霸为将军冲锋陷阵即可。”入蜀之后,夏侯霸虽被刘禅厚待,却异常低调。
  姜维又道:“吾欲攻打西平,公意下如何?”
  夏侯霸也笑了起来,“西平路途艰险,进退困难,得之不足守,若陈泰、郭淮兵出陇西,则断吾后也。”
  姜维笑了两声,“公素为北方大将,岂能不教我一二?”
  夏侯霸思索了一阵,拱手道:“西平太远,陇西凋敝,天水防守森严,不如进攻南安如何?陇右诸郡,南安最为富庶,邓艾屯田数载,多有钱粮人口。”
  “南安?”姜维细细思索了一番,“公可知邓艾兵略如何?”
  “此人擅屯田治水,至于兵略,倒是没有听闻,不过能得司马老贼青睐,应该不会太差。”夏侯霸实话实说。
  姜维叹了一声,“中原人物鼎盛,蜀中不及也,司马懿既得权柄,有征伐之志否?”
  姜维屡次侵犯雍凉,实则是继承诸葛武侯的遗策,以攻为守。
  武侯屡次北伐,先遇曹真,后遇司马懿。
  彼时,姜维就在军中,多与司马懿对垒。
  对这位诸葛武侯的宿敌,姜维颇为忌惮。
  夏侯霸深知其意,“司马懿初得大权,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
  “钟士季一书生尔,公以为杨兴云如何?”
  行走之间,恰见一彩稚自林中窜起。
  姜维闪电般的拔剑投之,正中其头。
  亲兵欢喜捡来,姜维哈哈大笑。
  夏侯霸可以回答,也可以不答。
  不过天水麒麟儿,不是可以轻易糊弄的,稍有回避,就会引起隔阂,夏侯霸在蜀中朋友不多,失去一个,就会少一个。
  “杨兴云世之豪杰,他日不可限量。”
  姜维似乎很满意这个回答,拔下彩稚最长最艳丽的一根尾羽递给夏侯霸,“此人乃公之旧部,能招降否?”
  夏侯霸接过尾羽,“谢将军,杨峥此人心思机变,只恐未必肯南向,不过有一人,最近可能会掀起雍凉剧变。”
  “是谁?”姜维目光灼灼,仿佛一头嗅到血腥的野狼。
  “王金虎!”
  在来沓中的路上,夏侯霸遇见了一个人。
  一个名叫朱雀的人。
  “金城太守王金虎?此非王凌之子乎?”旋即,姜维脸上涌起喜色,“如此说来,王凌将反司马懿?”
  “王金虎若起事,必先攻南安,将军正可趁其后。”
  淮南,深夜。
  王凌的门客劳精急急从洛阳而回,带回一封信。
  一份是在洛阳为屯骑校尉的长子王广回信。
  “凡举大事,应本人情。曹爽以骄奢失民,何平叔虚华不治,丁、毕、桓、邓虽并有宿望,皆专竞于世……今司马懿情虽难量,事未有逆,而擢用贤能,广树胜己,修先朝之政令,副众心之所求。爽之所以为恶者,彼莫不必改,夙夜匪懈,以恤民为先,父子兄弟,并握兵要,未易亡也。”
  时年王凌年近八十,王广亦年近六十,多有才智,为时人称许。
  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父子若何。
  蒋济曰: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
  又言王广有大志,胜其父一筹。
  司马懿笑而不语,及去,蒋济对左右言:王家将因吾言而灭门矣。
  王广也是王凌最看重的儿子。
  只是这个儿子跟他的意见居然不统一。
  王凌深感忧虑。
  此时掾属王彧求见。
  王凌本来看了信之后,有些乏力,人老了,睡的也早一些。
  但王彧是他的心腹,也是他的家族后辈。
  “都督,大事不妙,有人密报于我,三郎君在雍凉之事已被司马昭察觉!”
  “什么?”王凌的所有困意、乏意统统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惊惧。
  “仲渊何以如此大意,坏我大事!”不过王凌终究是王凌,惊惧之后,人清醒了几分,“何人密报与你?”
  “此人名为左青,乃关中商贾。”
  “此人何在?立即斩除!”
  一个商贾的死,王彧自然不会放在心上,“都督,既然事泄,不如早图,兵贵神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