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安的所有布局都是由孟观完成。
  青龙七宿也极为佩服眼前的年轻人,“统制可在后督战,此战若不能生擒王氏,我等自刎于马前!”
  “善!”孟观举起了环首刀。
  青龙七宿率先冲出,三百余骑兵紧随其后。
  烟尘滚滚。
  中军步骑初见骑兵,先是一惊,在看清装扮之后,又很快不以为然。
  羌人而已。
  冲到近前,弩箭齐发,才发觉大事不妙。
  羌人怎会有弩机?而且还是能在马上射击的弩机。
  五十步的距离,能扎进筒袖铠之中。
  战马更是直接倒地。
  “他们不是羌人!”中军一阵惶恐。
  旋即迎接他们的是骑兵森冷的眼神,以及层层的刀光。
  谁能想到,在长安附近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
  有备突袭无备,有心算无心。
  这一战没有太多悬念。
  吁——
  孟观战马人立而起,带领剩下的百余骑冲出,击溃了中军最后的抵抗意志。
  有些人预感不妙,准备脱离战场,但很快就被如风一般的骑兵追上。
  三百二十七名步骑,一人都未走脱,也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马车安静的停在官道上。
  里面传来镇定的声音,“你们不是郭都督的人!”
  孟观提着刀,一步步走向马车。
  马车中的人又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而她叹息的不是自己的命运。
  随着她的这一声叹息,大雪从天而降。
  第二百二十五章 风烛
  洛阳派来的三百步骑在郑县被劫杀,一个活口都没有。
  消息传到长安,郭淮一向古井无波的脸终于起了波澜。
  “人呢?夫人呢?”低沉的声音如野兽一般低吼。
  并非是他关心自己的夫人。
  在送出王氏的时候,他已经想的很清楚,以一个妇人换整个郭家的继续荣华富贵。
  扪心自问,他也没有对抗司马懿的勇气。
  斥候战战兢兢的半跪在地上,“夫、夫人……不见了……”
  “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消失不见?”郭淮的声音又镇定下来,不过镇定之中带着沉沉杀机。
  一个大活人在偌大的关中消失不见,岂不是再寻常不过之事?
  斥候低着头,身体在颤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而郭淮的手在刀柄上摩挲了几次,终究还是放下了,“传令,长安各营骑兵尽数出动,给某一寸寸的翻,也要把人找出来!”
  “唯!”斥候如蒙大赦,抱头而去。
  郭统喜道:“没见到尸体,岂不是说母亲大人还活着?”
  汉魏重孝道,郭淮可以放弃他的结发之妻,但郭统不可能不管自己的母亲。
  其实人不见了,问题更大。
  郭淮沉吟片刻后道:“速与我去见司马子上。”
  “郭都督,昭不请自来矣!”门外,司马昭的声音响起。
  郭淮有郭淮的渠道,司马昭也有司马昭的耳目。
  “子上快快请进。”郭淮使了个眼色,郭统打开门。
  司马昭正似笑非笑的站在门前,“朝廷以都督为西面栋梁,却未想指掌之地,竟发生此事!昭一向听闻都督与夫人鸾凤和鸣,今日方知是实。”
  郭淮岩石般的脸终于沉了下来,“子上快请,外间天寒。”
  司马昭叹息一声,“就不叨扰都督了,昭此来是为告辞,朝廷有调令,命我回京述职,不知都督有何言进于家父?”
  外间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郭统的脸上却全是冷汗。
  司马昭寥寥数语,却全是剑拔弩张的意味。
  “司马公知我心意,何须多言?”郭淮淡淡道。
  司马昭微微一笑,拱手道:“后会有期。”
  郭淮与郭统同时还礼。
  司马昭转身与六七名护卫一起离去。
  郭统的眼神逐渐变得阴沉起来,低声道:“父亲就这么放他走了?不妨扣留他,以为人质!”
  “你想作甚?”
  “司马昭若回返洛阳,必引大军前来,再与邓艾、胡家东西夹击,我父子死无葬身之地,郭家亦会被夷三族!”郭统痛心疾首。
  郭淮却沉吟起来。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嘉平元年十一月,魏帝下诏,司马懿平定淮南王凌之叛,功勋卓著,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参拜不名,司马懿固辞之,奏请升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
  帝许之。
  又因司马懿多病,于洛阳立庙,增司马懿食邑五万户,司马氏子侄封侯者十九人,皆掌曹魏机要,四方权柄。
  每有大事,天子亲至司马府中征询意见。
  长安之事很快就传至洛阳。
  洛阳虽未下雪,但天沉的厉害,寒风终日呼啸。
  司马懿自寿春回京之后,时常梦见贾逵与王凌披发浴血站在面前,病体不觉沉重,幸有宫中御医为其疗治,倒也能支撑下去。
  “父亲派去的步骑被人截杀,未留活口。”司马师帮司马懿盖上一层锦裘,又把炭火拉近了些。
  南阳进奉的银炭点燃后,没有丝毫烟气。
  火焰持久而温和,正适合司马懿养病。
  “你、意下如何?”司马懿的话中带着沉重的鼻音,像是炉中的银炭,随时要熄灭,但就是不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