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平陆劫走了令狐愚的尸骨后,三人便遭到新任兖州刺史黄华的一路追杀。
  幸亏三人都武艺不凡,才屡屡脱困。
  还抢了三匹马,本想向北逃回并州老家,但路上早已往来追杀的骑兵从未间断。
  三人只能昼伏夜出,向南而行,躲避追兵。
  两个多月的风餐露宿,三人差不多都到了极限。
  另外两匹战马也摔倒在地,口吐白沫。
  令狐盛拔出环首刀,一一割断战马的脖颈。
  颓然的将刀插在地上,喘息道:“孝兴还是执意投毌丘使君么?”
  劫走令狐愚尸骨之人姓马名隆字孝兴,兖州人,与令狐盛有些交情。
  “天下人物,唯毌丘使君耳,破高句丽,平辰韩,开疆拓土,大好男儿自当往之。”马隆腮帮子都陷下去了,但双眼还是炯炯有神。
  单固道:“毌丘使君固然是一时之豪杰,然孝兴乃庶民出身,没有家世,投其麾下,也无出头之日,西平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且刚刚击败邓艾,名震天下,日后大有可为。”
  马隆却低头不语。
  令狐盛气喘吁吁的割下马后臀肉,系在背上,一路上,劝了七八次,但马隆终究不为所动。
  令狐盛也清楚他的大概想法,西平荒远穷蔽,别人看不上也在情理当中。
  毌丘俭比杨峥的名声的确大一些。
  而且马隆跟令狐盛单固不一样,并非穷途末路。
  而令狐盛与单固早在司马氏夷三族的名单上。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令狐盛坐在马尸上,升起了火,以刀挑着马肉烤炙。
  马隆也割下一块马肉,凑近火堆,“我观西平杨峥,与当年董卓如出一辙,与羌胡兽类为伍,他日必为祸关中,两位都是中土英杰,为何明珠暗投?”
  令狐盛没想到他会反过来劝自己。
  言语中对杨峥的成见颇多。
  不禁有些恼怒,“西平是羌胡兽类,中土就全是谦谦君子了?”
  以往的令狐盛绝不会说出这种话,但令狐一族被司马懿屠戮殆尽,王凌举手投降,还是免不了被夷三族,手段之阴狠卑劣,自两汉以来,绝无仅有。
  往日受王凌恩惠之人,全都噤若寒蝉,连王家的女婿郭淮都按兵不动。
  诸葛诞与王家姻亲,却在背后捅了一刀。
  令狐盛对所谓的中土英杰早已灰心。
  不过是一群见利忘义之辈。
  “中土还有何人可称英杰?”单固仰头叹息,“毌丘使君名震天下,坐拥雄兵,司马父子外宽内忌,断不会容忍毌丘使君,异日刀兵大起,毌丘使君非司马父子之敌,孝兴定受牵连,西平杨将军与羌胡为伍,乃是真豪杰,司马父子惺惺作态,才是真禽兽,孝兴不可自误矣。”
  单固为令狐盛谋主,参与机密,很多马隆看不到的东西,他全都了然。
  当然,除了西平,单固的选择也不多,除非去投奔东吴。
  然而东吴早已是世家门阀的天下,一介白身,断无容身之地。
  马隆神色犹豫了几下,“他日若有机会,会至西平拜会诸位。”
  令狐盛三两口吞下半熟的马肉,“既然如此,那就后会有期了,盛预祝孝兴兄在毌丘使君麾下大展宏图。”
  单固也跟着拱手。
  马隆苦笑着,想解释,但令狐盛与单固已经转身,向西而行。
  只有两道消瘦身影被夕阳拖得老长。
  马隆呆呆的看着,摇摇头,向东北而去。
  这条路并非去投奔毌丘俭,而是回到兖州。
  马隆父母妻儿皆在兖州,岂会跟随令狐盛去千里之外的西平?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军谋
  春日温煦的阳光洒在大地之上。
  杨峥兑现承诺,从奴隶军中挑选一万七千余人转为正军。
  没被选上的,也赏赐了粮食和盐。
  刘珩为亲兵都尉,皆加副统制之衔。
  骁骑营和锐步营各扩充至六千至八千不等。
  又增设越骑、先锋、攻坚三营。
  骁骑走精骑的路子,由蒙虓主之,越骑则招揽羌胡擅骑射者,以周煜主之,先锋、攻坚则是步军为主,掺杂少量骑兵,不设主将。
  麾下兵力扩张至五万一千三百余人。
  每屯设宣义郎,主管士卒思想教化,鼓舞士气,监督军中风气。
  张特为东面统制,屯锐步、攻坚二营于金城。
  周煜为西面统制,屯越骑营于西海。
  尹春为南面副统制,屯先锋营于大榆城,控锁河曲。
  杨峥领亲卫、骁骑二营镇西都。
  漫山遍野都是欢呼声。
  连春耕都卖力起来。
  亲卫营扩充至一万二,具装骑兵一千五百余,轻骑兵两千五百余,重甲刀盾兵三千,弓弩手三千,斥候一千余,亲兵一千余,皆有杨峥直辖。
  龚飞稚、罗虎子、鄂山石、朴进、杜河等五賨将副之。
  周放镇守临羌,袁效镇守安夷,邵通镇守龙耆。
  在与杜预细细商议之后,建军谋司、屯田司、宣义司,皆由杨峥兼任。
  杜预以长史领军谋副司丞,鲁芝、张特、周煜、姜伐野皆为参军。
  屯田司太大,权力也重,很多奴隶拿起一根竹竿就是兵,杨峥不得不兼任,以杨济、杨嚣、赵登为副司丞。

章节目录